查看原文
其他

奥运延期,新冠过后人类“健康图腾”将如何重启?|草地·专栏

杨格 新华每日电讯 2020-10-26

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30日联合宣布,推迟后的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是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

现代奥运会在200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人类社会中特殊的,带有强烈精神属性的“健康图腾”

站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相信人类摆脱某一种病毒的威胁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正在经历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我们,不可避免需要付出巨大的、复杂的努力。面对未来,我们所选择的基于精神领域的健康图腾不仅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更是我们的后代得以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指引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杨格

 

医疗与体育像是硬币的两面,分别对应人类的疾病与健康,有时会此消彼长。

 

3月24日,国际奥委会与东京奥组委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认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30日,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联合宣布,推迟后的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是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


行人经过日本东京都厅前的东京奥运会会徽 (2020年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杜潇逸摄


东京奥运会成为现代奥运史上首届延期举行的奥运会,而延期的原因,众所周知和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关。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将依旧被称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病毒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时候,不区分文化、种族、贫富、国籍。人类要想战胜它,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规则、智慧,坚持不懈地完善自身——体育锻炼是人类社会公认的保持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奥运会则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它最直接的意义就是鼓励人们不断进行体育运动。

 

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说:“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公平竞争、互相理解、友谊团结”“更快、更高、更强”是现代社会人们最熟悉、最知名的奥运精神。在病毒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时候,奥运精神更像是一种图腾,其中的某种重置或纠错功能帮我们在应对复杂社会思潮时,得以不迷失方向——虽然奥运历史上可能会有很多不光彩的故事。

 

 古奥运时期的艺术与体育


《辞海》中将“体育”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其中“狭义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广义的指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个方面。它们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锻炼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并具教学、训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和竞赛成绩的作用。”[1]

 

从体育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东西方,在“体育”概念产生之前,人类“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体力活动”、人类“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 早已存在并发展。

 

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掷铁饼者,是人类社会最著名的关于体育的艺术作品之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运动的瞬间,即将扔出还没有扔出、即将转身还没有转身、即将腾飞还没有腾飞的时刻——是时间某个中继点,既不是运动的开始,也不是运动的结束。


掷铁饼者(大英博物馆藏)。新华社发(吴景腾 摄)

 

古希腊雕塑家很善于突出运动的瞬间,他们擅长体现人类的时间性,将时间看成是连接着曾在、现在与将在的,可持续循环的瞬间,他们的雕塑作品也都体现出这种时间的哲学。同样,艺术史学家们在研究古希腊雕塑时,也会关注力与美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可以无限生发、无限变化,但都代表着一种动态的均衡,凝固着人类和时间的永恒关系。

 

公元前 776 年奥林匹亚举行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并非偶然。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1168年间共举行了293届奥运会,被现代人称为“古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创造了一种竞技运动组织模式;积累了丰富的体育教育和训练经验;形成了早期的奥林匹克精神,如追求人体的健美、爱好和平和公平竞争等精神”[2]

 

全盛时期古奥运会的比赛内容,不仅有赛跑、跳跃、投掷标枪、掷铁饼和摔跤,还有赛车、单马竞技、拳击等项目。我们很难知晓古希腊雕塑家会不会从当时的奥运会中汲取灵感,但是一些传世的哲学、科学著作则揭示出,奥运会自产生之初就和人类思想文化产生了天然联系。


古希腊红绘陶瓶

 

在希腊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是“希腊哲学的人类学时期”。[3]苏格拉底在与克里斯托的对话中说:“我们的某个部位要靠健康的行为来改善,而不健康的行为则会毁掉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外行的建议而糟蹋了它,那么这个部位一旦被毁,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吗?我说的这个部位指的是身体。”[4]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认为,教育是“理想国”的首要任务,理想国里的教育包括音乐和体育两部分内容。[5]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6]

 


人是一个生物体,生物体并不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条件。青蛙跳和游泳、仙鹤起飞等,固然也可以增强这些动物的体能和体质,但想必任何人都会将之与人类的“体育”活动区别开来,应该没有人称呼动物们那些身体活动为“体育”。或者也可以将这个观点反过来理解:人类的体育活动并不单纯为了生物体本身的体能和体质的增强。“超越动物本能身体活动的那部分而不只关乎于活动本身。” [7]

 

很显然,古代奥运会不仅为了展示高超的运动技巧和运动能力,追求精神和肉体的统一才是其精神内核。这种奥运精神在一千多年后现代奥运会创立之时,被追求身心健康的现代人继承和发扬,形成现代奥运文化,更在此后100多年中形成现代社会独特的健康图腾。

 

现代奥运会的健康图腾

 

文艺复兴的起因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欧洲断断续续暴发了三个多世纪的“黑死病”。文艺复兴的影响也很广泛,艺术、科学、医学、体育。人文主义在较大范围的人类社会中“复兴”起来,释放人性,彰显“人”的觉醒,人文主义者开始恢复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宗教领域,也出现了支持信徒锻炼身体、关心身体健康的理论依据,形成一些有利于人们重视身体健康的教义和信仰理论。

 

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早期,天主教教义更多强调“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形成灵肉对立学说。而16世纪开始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中,耶稣会创始人罗耀拉则宣扬:灵魂和肉体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作为上帝的信徒对于肉体和灵魂都要重视,两者都应该得到爱护,这是信徒们应尽的义务。


于是逐渐在天主教神职人员中形成了“身体是灵魂的工具和贮藏所”的信条,改良了天主教灵肉观。虽然这种新型的灵肉观并不是要推翻旧的教义,仍然要求信徒们应尊重上帝造人时的初衷,爱惜身体这个灵魂的贮藏所。这就在旧的天主教内部形成了信徒心中肉体地位的上升,上升到与灵魂同等重要的位置。[8]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和两次科技革命冲击之后,在工业生产、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呈现出新的面貌,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也发生着变化。

 

其中一个侧面是成立了大量国际性体育组织,如国际体操联合会(1881年)、国际赛艇联合会(1892年)、国际滑冰联合会(1892年)等。伴随各类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欧洲开始举办一些国际性的体育比赛。各运动项目的国际规范和比赛规则迅速普及,进一步助推了各运动项目的发展,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近代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1894年6月16日至24日,200多名来自各国体育组织的代表在巴黎参加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代表大会上顾拜旦作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言,会议通过了恢复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并同意顾拜旦提出的几个基本原则。包括:每四年举办一次;奥运会的比赛要具有现代性;排除学生参加;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作为人员相对稳定的常设领导机构,实施对奥运会的领导,该委员会的委员将是各自国家奥林匹克主义的代表。顾拜旦开创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纪元。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

 

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举办,但前期遭遇重重困难——人们并不知道奥运会是什么。不仅第一届,前几届奥运都会经常出现运动员找不到比赛场地,不知道比赛日期的情况;观众们也分不清哪些是奥运会比赛项目,哪些又属于世博会内容。

 

1896年雅典奥运会并没有一个整体有效的视觉推广体系,只有支离破碎的书皮封面、招贴画等,事实上前几届奥运会都没有。奥运会官方报告书的封面被很多人认为是当年奥运会的形象物。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海报

 

人们现在也只好将它作为指代那届奥运会的一个主要视觉物品。图形的内容为:巴特农神庙、手持橄榄枝花冠的雅典娜女神和举办古代奥运会的马拉莫尔体育场。“776-1896”被刻在巴特农神庙的上方,向观众传达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起始年代,表现了现代奥运会和古代奥运会的传承关系。雅典娜女神是智慧的象征、橄榄枝花冠寓意和平,而巴特农神庙则是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杰出代表。

 

直到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国际奥组委及奥运会主办方才逐渐摸索到问题的症结,并开始着手改变这样混乱不堪的局面。其实问题核心在于:奥运会的主办理念以及奥林匹克的精神不明确——对于复杂的人类社会来说,联合起来共同做一件事,精神图腾的存在非常必要。

 

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奠定了现代奥运会的举办模式。英国设计师A.S.Cope设计的奥运会秩序册,封面采用一个类似于钟形的框(据说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工艺美术设计样式),框内是一个动态强烈的跳高运动员,远景是伦敦市景,“伟大的西弗·布希体育馆”字样被刻于钟形框的上部,下方是奥运会的其他信息。


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海报

 

1912年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出现了第一张专门为奥运会所做的海报,成为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海报

 

瑞典皇家美术学院院长Olle  Hjortzberg教授主持设计。画面的色彩和技法受到印象派和未来主义的影响。组委会为官方海报制作了16种语言的版本,总共印数为88350幅。同时还制作了小规格的招贴画,以满足不同场合需要。

 

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诞生了第一枚奥运会会徽。


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

 

法国作为装饰艺术运动的发起国,其风格手法也影响到了奥运会会徽和海报设计。


1924年巴黎奥运会海报

 

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诞生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设计体系,其中领军者是德国大名鼎鼎的包豪斯学院。它主张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功能至上的理念,适合机械化大生产背景下不断变革的世界。设计形式抽象几何化,反对功能以外的装饰,平面设计上受到俄罗斯构成主义运动、荷兰“风格派”的影响,呈现出高度理性化的几何图形风格。这类现代主义的设计主张和风格样式很快向全世界传播。


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作品

 

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1932年洛杉矶第10届奥运会、甚至二战后1952年、1956年的奥运会都受到这样的影响。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海报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会徽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会徽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会徽 


人们开始为这种过度理性化的设计所带来的冷漠和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差异的模糊而感到忧心忡忡。因此,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将自己的民族符号、文化图腾与这种严格的版面网格系统相结合。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就是一个经典范例。


1964年东京奥运会会徽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公共图形系统包括35个标识、20个项目图标,还有一系列宣传运动项目的海报。主标识虽然种类繁多、采用单色几何风格,圆润形态转折缓解了几何化的冷漠感。并且在公共标识系统中很好地融合了会徽圆形元素,视觉上的统一性系统性得到加强。

 

这届奥运会,日本以举国之力举办,日本国民都希望能通过这次东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战后不一样的日本,摆脱二战时糟糕的军国主义形象。这届奥运会也非常成功,大大提高了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给业已复兴的日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我们评价奥运会的时候,经常会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以及科技背景,但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视觉形象,却常常成为流星般一瞬而过的记忆。还好,在遗忘的同时,文化和艺术会不知不觉地潜入人类社会当中,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破土而出。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在视觉设计上达到另一个高峰。和日本面临的问题一样,墨西哥需要一个能够凸显其民族文化符号的奥运会视觉形象。美国设计师兰斯·威曼担任视觉传达设计的负责人,根据古玛雅和阿兹特克文化特点来设计奥运会的视觉系统。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反复、重复线条组成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成为这届奥运会的视觉元素。


阿兹特克神庙遗迹

 

设计人员把“Mexico  68”的拉丁字母,用重复发散的线条重新演绎,将奥林匹克五环巧妙地与“68”两个字母的圆圈相叠加,“x”的出现打破了多次出现的圆形结构,以交叉形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会徽

 

圆弧线的重复与三角线的反复结合,构成了非常复杂的线网图案,视觉效果强烈,具有当时兴起的光效应艺术风格,一种眩晕的视幻觉游戏。


布里奇特.莱利的作品

 

设计师利用这样重复的线条规则设计出一整套字体,个性强烈的字体被用在其他设计媒介上和比赛等场合,统一了整个视觉形象系统。

 

例如,主办方举办的展示墨西哥本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展览、歌剧、舞蹈等艺术表演,都需要设计独立的标志和招贴。因为展览内容不一样,标志图形的差异会造成视觉混乱,设计师将会徽中“68”的发散重复弧线外轮廓提取出来,作为各种展览活动标志的底纹,内部标志图形采用反白处理。

 

由Michael Gross和Bob  Pellegrini设计的招贴大多来自有关出版物的封面设计,招贴画面也因为传达信息内容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有写实的摄影照片、有富有个性魅力的设计师插画,设计师将会徽和标准字体与招贴信息内容安排在画面固定位置,很好地保证了内容迥异的海报之间的统一性。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海报

 

墨西哥文化中绚丽多彩的色彩被奥运会设计所吸收,为了很好地统一多种颜色,避免因颜色差异过于强烈造成视觉混乱,设计人员制定了严格的色彩计划。由于运动项目之多和活动展览之丰富,大概有30多种色彩计划。这些颜色被用于标志、旗帜、门票、工作证、手册、出版物、招贴、交通系统、指示物以及电视媒体上。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巧妙运用颜色对观众、运动员、工作人员进行“导航”。例如,将印有各种鲜艳颜色的门票与会场的座椅颜色相结合,观众可以通过颜色识别很快对号入座。

 

墨西哥城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比赛场地分布在城市不同角落,给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人员出行造成诸多不便,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很好地完成跨文化、跨国界传播的视觉图形设计。纷繁杂乱的旧有交通标识对新的奥运会设计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新的交通图标设计必须在杂乱的旧有标识里保持独立性。

 

色彩成为当时团队的解决方案。醒目的彩虹色被用在大会正式地图上,标明墨西哥城的主要交通干道。在不同街区不同道路上采用不同颜色来标示。彩虹色是主道路的色彩系统,因此凡是主干道的边缘、人行道、路灯上都涂有彩虹色。其他道路则有别的颜色来标明,比如墨西哥城的大学大道使用紫色标识。《纽约时报》在描述墨西哥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计时都说:只要你不是一个色盲,在墨西哥城内,你即便是文盲,都能够顺利找到要去的地方。[9]

 

墨西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系统化视觉形象设计,出色地完成了视觉传达任务,堪称奥运会设计的典范。

 

那么色盲该如何参加?几十年后中国的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解决了这个问题。12年前的这场体育盛会国人应该还记忆犹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奥运之父顾拜旦在1919年4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说:“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会的活力在于为精神服务。现代奥运会在100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人类社会中特殊的,带有强烈精神属性的“健康图腾”。

 

从某种角度来说,延绵了一千多年的古奥运会在一千年后崛起似乎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站在时间的维度上,我们相信人类摆脱某一种病毒的威胁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正在经历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我们,不可避免需要付出巨大的、复杂的努力。面对未来,我们所选择的基于精神领域的健康图腾不仅代表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更是我们的后代得以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指引。

 

所以2020年第32届东京奥运会的暂停键,虽然影响了很多人,但相信会给我们的健康图腾带来更丰富的精神内容。

 

注释:

1.辞海(第6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856。

2.姚颂平.体育运动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

3.(法)莱昂·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陈修斋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25。

4.王小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41。

5.这里的“音乐”不同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音乐,而是“文化”的合成概念。

6.《亚里士多德全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73-275。

7.胡小明. 《胡说体育文化》[J]. 体育学刊,2010,17(3):5. (1-5)。

8.《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史研究》杨海庆博士论文,p78。

9.《现代夏季奥运会平面设计研究》董建华硕士论文,2010年,42页

 

草地·访谈|蜘蛛猴面包:用镜头记录疫情中“不服周”的武汉人

草地·访谈|作家叶倾城,倾情写“围城”

草地·访谈|学者韩晗谈“风月同天”:我们一定要有母语自信

草地·访谈|作家贾平凹为“疫”线战士加油,做了一件事……

草地·访谈|作家毕淑敏:《花冠病毒》“成真”,她“痛不欲生”

草地·访谈|5000普通人合拍疫中无名者的“余生一日”

草地·访谈|有人怀疑感染反复量体温,打热线时大哭不止

草地·访谈|没想到这么多人读我的“武汉日记”

草地·专栏|关山远:疫中观剧,更能感悟人性

草地·专栏|关山远:天花覆灭启示录

草地·专栏|关山远:人,如何才能控制炫耀的冲动?

草地·专栏|在书店,和有趣的灵魂不期而遇

草地·专栏|传诵数千年,为何“与子同袍”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草地·专栏|在“方舱读书哥”身上,我们看到中国社会信任的力量

草地·专栏|宅在家的日子该做些什么?不如学一学苏东坡

草地·专栏|“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草地·专栏|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有哪些属于你的记忆?

草地·专栏|李白因何难忘“江山第一楼”?

草地·专栏丨韩松:杞人忧天非坏事,别让科幻成真

草地·专栏|你了解口罩的历史吗?

草地·专栏|在历史上肆虐过的病毒,人们是如何应对的?

草地·专栏|6部病毒题材影视剧,讲述人性之战

草地副刊|“疫”考之下,实体书店再次站在岔路口

草地副刊|110年前,他扑灭东北三省肆虐的瘟疫,还推动了分餐制

草地·疫线|重症定点收治医院仍未“清零”,“白衣天使”还在坚守!

草地·疫线|珞珈无所有,“云”赠一枝樱 

草地·疫线|武汉战“疫“记

草地·疫线|“辨证施治”让新冠患者对中医竖起大拇指

草地·疫线|四川医生“泪目”日记,讲述援汉40多个日夜

草地·疫线|他带队进驻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二甲医院

草地·疫线|仝小林院士:应进一步树立中医自信

草地·疫线|这些普通人,撑起首都的天空

草地·疫线|50多天没下火线的ICU主任:疫后拍张全家福

草地·疫线|戛然而止的归途:滞留武汉的外地人咋样了?

草地·疫线|这家知名医院赴鄂支援有何绝招?

全球战“疫“|淡然的巴西人,终于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全球战“疫”|日记来了!援意中国专家组成员都做了哪些努力?

全球战“疫“|“群体免疫”,英国这步险棋的真正考量是什么?

全球战“疫“|澳大利亚:橄榄球赛无人喝彩,卫生纸买够一年用量……

共同战“疫“|细数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灾难抗争史

共同战“疫”|迟子建:作家们的文章是一声声爆竹,迎来防疫的春天

共同战“疫”|作家陈彦:在面对他人时,先焐热自己的手心

草地·手记|被“封”黄冈的记者,直播老区农民战“疫”

草地·手记|湘鄂边界小城寂静的春天


监制:姜锦铭 | 责编:李牧鸣、刘小草 | 校对:饶小阳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