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品读】屈杰:刘庆霖诗性思维初探

云帆出品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诗友会

云帆品读

屈杰:刘庆霖诗性思维初探

        庆霖先生是我特别推祟的一位诗词作家。读庆霖的诗词,就像走进了一座新奇的花园,触目皆是奇香与异色,弥漫着别样的风情与韵味。其作品的最大特色,一言以蔽之曰:新。那么,庆霖先生的作品新在何处呢?或云新在思想,或云新在内容,或云新在语言,或云新在手法,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是这些都不过是表象而已,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思维方式的新颖独特。我们不禁想问:他心灵的幽谷中究竟潜藏着什么?他的奇思妙想是怎么产生的?他那么多的精妙之作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先不妨听听他自己的艺术主张吧。庆霖先生是“旧体新诗”的首倡者,他认为“诗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焚烧思想留下的舍利”,主张“用旧诗的形式创作新诗,用新诗的理念经营旧诗”。 我认为其关键词就是“新诗的理念”。那么新诗究竟是什么理念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肯定见仁见智,据他自己说主要表现在“内涵深广”、“思维灵动”、“语言鲜活”,这三点又互相呼应,互为表里,其根本点在于思维方式的灵动。我认为,由于借鉴新诗,庆霖先生的思维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灵动”起来了,而这正是其作品能出新出彩的根本原因。

一、跳跃思维

 

        跳跃性思维大都是指不依正常的逻辑顺序,常常省略一些步骤,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庆霖先生的诗作,多有不遵循正常的逻辑关系,连续跳跃几个步骤,直达结果而形成的佳作。如“喜观崖雪纷崩落,听得残冬倒塌声”。很是新颖。初看此句,似乎逻辑不通,然细细品味,觉得合情合理,还特别富有诗味。正常的思维链条是:残冬--崖雪--崩落--倒塌声。从残冬到崖雪,此正常之关联也,从残冬到崖雪崩落,此一重跳跃也;从残冬到倒踏声,此二重之跳跃也。因此二重跳跃,诗句才新奇亮眼。难怪此句一出,即在网上传开,好评如潮。又如“捆星背月归来晚,踩响村头犬吠声。”也是运用跳跃性思维创造的名句。犬吠声只能听到,怎能踩响呢?其实这中间也省略了两个步骤:即作者踩在地上发出声音,而这声音又被狗感知到了。当然,跳跃性思维还有另外的表现形式: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比如他的《悼念华国锋》:“纵然凡是误,拨乱亦雄才。地陷之前夜,把天翻过来”。先言华坚持“两个凡是”,犯下了历史的错误,抑也;接着写华拨乱反正,翦除“四凶”, 堪称雄才大略,扬也;接下两句是对华拨乱的历史功绩的诗化表述,同样大起大落:眼见地将陷矣,突然出手把天重新翻过来。又是双重跳跃,大开大合,手法非凡。读这样的诗句,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诗人跳跃性思维产的巨大魅力。

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反其道而思之,是沿平常思维的反面去思考的思维方式。正向思维当然可以出佳作,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人都行走在这条道上,所以此道非常拥挤,而逆向思维的路径却少有人行,先行者容易抢得先机。庆霖善用逆向思维,故尔诗作卓尔不群,出新生奇。

 

        逆向思维又有多条路径,如回头是岸法,以旁写正法,合情乖理法,反客为主法,以下各述其详。

 

        先看他的《闻清东陵每年下七十二场浇陵雨》:“皇家权重自通灵,能贿神仙到九重。七十二场浇墓,一场不是济苍生。”据说清东陵地区风调雨顺,每年都要下七十二场浇墓雨,却从不下冰雹,包括龙卷风。一般的作者面对此题材时大都会去赞美此地的风水,或去颂扬皇家的威福,庆霖却独辟蹊径,鞭苔皇权的极度自私与家天下的极其不公,堪称立意新颖,高屋建瓴。这是典型的回头是岸法

 

        再看他的《武湖渔民》:“日色涂成秋枣容,晨昏出没水云中。平湖锦帕船犁破,却用渔歌细细缝。”作者并不从正面着笔去状写湖美鱼肥,而是以奇特的想象勾勒出了湖畔农家的生活,据此,武湖的富饶美丽,渔民生活的幸福美好,尽在不言之中了。这种以旁写正的笔法比正面着笔更具艺术感染力。

 

        一般人写诗总是追求合情合理,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但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产生了大量平庸之作。有些诗作,表面上看,似乎不合理,但细品却又合情,且诗趣横生,这就是古人所云的无理而妙。如他的《送于徳水之日本》:“百年聚散似飞鸿,唯把真情叠梦中。分别望残心里月,相逢握痛指间风。”指间风怎能握痛,乍看不合理,但细思之,又合乎常情,这就是合情乖理之法

 

        还有一条路径就是反客为主法。请看他的《泰山观日出》:“玉皇顶上雾初开,大小峰峦膝下排。稳坐松前倚石案,招呼红日见吾来。”历来写泰山的名诗佳作多矣,若不能独辟蹊径,则会落入窠臼。这首诗妙在反客为主:让太阳出来见人,此时,太阳是客,人是主;而让人去见太阳,则太阳是主,人为客。主客易位以后,顿觉新颖别致。

三、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顿悟性思维,具有随机性、偶然性的特点。它是创造性思维迸发出的火花,小则可以照亮幽暗的小径,大则可以点燃满天的繁星。

 

        庆霖先生的大多数诗作,都是灵感思维的妙品。正如他自己所云:“动员灵感皆担酒,典当春风聊买诗。”他的灵感之丰富之密集,直教人啧啧称奇。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那样的精彩与杰特。

 

        他的灵感思维的妙句比比皆是。如“严冬犹有春潮涌,一夜江声上柳条”(《吉林林雾凇》);“欲向城头寻旧事,有人独自夜吹埙”(《西安怀古》);“萤火飞针缝夜幕,鸟声穿树作年轮”(《旅馆夜起》);“天堂没有门牌号,只可随缘不可寻”(《行走天路》);“夜里查房尤仔细,担心混入外星人”(《高原军人》);“蝶衣沾走杂花色,大块春光拍翅飞”(《十二上龙潭山》);“红叶相思山亦瘦,那天握了深秋手”(《蝶恋花·秋行曹雪芹小道》);“鸟啄夕阳全不顾,黄昏小到一盘棋”(《野奕》);“谁家挖菜归来女,提一花篮布谷声”(《春韵》);“一声鞭响白云走,留下群山空栅栏”(《感受毛垭草原》)。

 

        有的朋友也许在想,灵感为何频繁地造访他呢?其实他在培养灵感思维方面也颇有方法。据他在《灵感的培养》一文所云,有以下八种方法:一曰把激情注入世界;二曰用孩童的目光看世界;三曰学会诗意地生活;四曰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五曰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六曰物我换位,天人合一;七曰开拓襟抱;八曰坚韧执着。

 

        庆霖先生培养灵感的法门,是他实践经验的总结,相信于诸君皆有裨益。由于他深知之并行之,所以,他的灵感才会像一江春水,汩汩滔滔,奔流不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细谈了。

四、生命思维

 

        众所周知,作诗需用形象思维,但光有形象思维肯定是不够的。总结自己与他人的创作实践,庆霖先生又提出了生命思维的新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何为生命思维?庆霖先生是这样描述的:“生命思维方式,是指在现实主义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大胆使用通感、象征、移情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赋物以生命;二是物化自我;三是视无形为有形”。

 

        生命思维虽然是一个新概念,其实古已有之。如屈原的“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张若虚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温如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都是运用生命思维创造出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但是这些诗人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时,大都是灵感突现,偶一为之, 既没有形成流派,也没有产生代表性诗家。

 

        今人中,有意识地运用生命思维进行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首推庆霖先生,他以生命思维创造的精品力作比比皆是。


        他善于赋物以生命。在他的笔下,睡莲可以做梦,阳光可以啄食白雪,残阳可以盖邮戳,繁星可以交友,江山可以握手......在他眼光中,世间万物皆有生命,都可以对话与交流。他这样吟咏道:“却怜池里轻舟过,摇醒含苞梦一船”;“阳光啄食空巢雪,知有春莺飞欲回”;“暮色信封无寄处,残阳半个旧邮戳”;“繁星皆旧友,峦嶂亦家人”;“江山一握手,天地两知音”。

 

        他还善于物化自我。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亦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所以,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庆霖先生经常把自己化作一棵树,一座山,一滴露,一声鸟鸣......在《清晨过小昭寺》中:“煨桑烟雾绕经堂,大殿众僧超度。我是石狮门口坐,胸中有佛未开光”。在小昭寺,他把自己想象为石狮子,渴望心中的像得到高僧的加持和开光。又如《过五指山二首》:“椰风相伴友相牵,登得奇峰天海间。一抱白云沾五指,蓦然回顾手成山”。他想象自己的手沾满白云,流淌泉音,变成青山。他不仅物化自我,有时还物化他人。在《观老者放飞笼中鸟》中写道:“清晨老者立江浔,双手托飞绿鸟音。能使心空荡乌雀,朝天十指亦森林”。老者的十指在作者的眼光中就是一片森林,这是一片自由的森林,笼中鸟因此飞出了牢笼,飞进了自由的天空。


        他还擅长化无形为有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无形的、无声的、无知感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化成了有形、有声、有知感的了。他在《白城包拉温都赏杏花》中吟道:“头枕鸟声山径卧,手中一叠杏花风”;“林间坐到夕阳晚,撩起黄昏看杏花”。鸟声无形,怎么能枕?清风无形,怎么能叠?黄昏无形,怎能撩起?其实,这正在这组诗的高妙之处。其一,鸟声能枕,可见鸟鸣声浓度之高,密度之大;其二,杏花风能叠,可见境界之幽美,心情之恬淡;其三,黄昏无形,为何能撩起?因黄昏至则夜幕将临也,而夜幕似乎有形,可以拉下,也可以撩起。这样写,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想象空间,丰富了作品的审美内涵。

 

        这样的诗句就像颗颗珍珠,熠熠生辉,在他的诗作中俯拾皆是。如“灯笼光引春归路,子夜钟声已泛青”;“灵魂已被鹰啄出,晒在云边天葬台”;“手摁江声归笛孔,襟翻雪色入梅花”;“手握星辰偏不摘,留将指印鉴重来”......在这里,声音不仅有形,还有色彩;灵魂不仅可以被啄出,还可以晾晒;江声可以被摁住;雪花之色可以飞入梅花之中;手可以握住星辰,还可以留下印痕。真是奇思妙想,匪夷所思。这种手法在修辞家眼里是移觉,或称通感,但我们更应明白,作者为什么能这样通感,其实是因为他具有“无中生有”的深厚内功。

 

        生命思维是打开诗国之门的又一把钥匙。当我们拥有了这把钥匙,就能打开诗坛神秘的大门,步入幽深的堂庑,欣赏到更加迷人的风光,创造出“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

        庆霖先生是当代诗坛的代表性诗家,是诗词创新的一面旗帜,他以新诗的理念经营旧体诗词,所以他的作品总是那样鲜活新奇,豁人眼目。他的诗词是一座幽深的艺术宫殿,要进入他的堂庑,探入他的内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故本名之曰初探,探入未深,我固知之,惟冀能有更多的人走进他的殿堂,欣赏到那绝美的风光,破译出他艺术的密码。

刘庆霖简介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曾任某部政委,上校军衔。退役后,历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诗词年鉴》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副主编,著有《刘庆霖作品选》(诗词卷、理论卷)等。

评者简介

        屈杰,湖南衡阳县人,知名诗人、辞赋家,衡阳市行远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慕屈子之高洁,羡庄生之逍遥,崇孟子之大义。作品在全国诗词联赋大赛中荣获等级奖一百余次,其中一等奖二十余次。著有诗文集《沧海月明》、长篇诗传《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诗传》、长篇报告文学《守望莲花——一个人、一座山、一个梦》、长篇诗论《其体曰旧,其命维新》。

参看:

说剑几人堪论道,谋生无计又吹箫--屈杰戊戌诗词选萃

屈杰:一碧犁开天地迥,千红涵尽古今愁

【英子评诗】第63辑·赏评张智深、屈杰诗三首

【云帆品读】屈杰:铜琶高奏凌云调——林峰先生诗词艺术初探

屈杰:其体曰旧,其命维新——论当代诗词的继承与创新(一)

屈杰:其体曰旧,其命维新——论当代诗词的继承与创新(二)

屈杰:其体曰旧,其命维新——论当代诗词的继承与创新(三)

屈杰:其体曰旧,其命维新——论当代诗词的继承与创新(四)

屈杰:其体曰旧,其命维新——论当代诗词的继承与创新(五)

【云帆诗家】刘庆霖·饮尽黄昏大碗酒,夕阳醉倒小河边

诗是天堂吊顶灯--刘庆霖绝句十二首

刘庆霖:相逢握痛指间风

那天握了深秋手--刘庆霖秋咏小札

【吟家唱和】刘庆霖等:回望太平桥

【云帆品读】清风:赏析刘庆霖《鹧鸪天·过高密东北乡》

【英子评诗】第102辑:高山流水共题诗——赏评刘庆霖、王海娜诗词(上)

【英子评诗】103辑:高山流水共题诗——赏评刘庆霖、王海娜诗词(下)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 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吴瑾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曹辉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周啸天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单良

王海娜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李清安 何永沂 潘乐乐 横道子 詹三霞 李晓明

郑欣淼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樊令 声礼

陈少平 林志雄 杨敏 樵风 田茂 大凡 洪君默 李兵

南广勋 吴汉林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周达 布凤华 范义坤 孙临清 张洋 余秀玲 罗小娟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屈杰:刘庆霖诗性思维初探

约稿:江右琳子;编辑: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云帆诗友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