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63辑·赏评张智深、屈杰诗三首

张金英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英子评诗 · 第 63辑

赏评张智深、屈杰诗三首

        在云帆诗友中,张智深与屈杰是很有特点的两位诗人。作为一名艺术家,张智深先生的诗词作品极具想象力,尤其是他的绝句,言浅意深,意味无穷,在轻描淡写之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其不觚体的手段足可称道,有异于古人处,是其“具有现代乳香”的陌生化思维,而语言风格则尽量秉承古人之典雅。他的灵气与学养使得他的作品灵动而浑成,毫不艰涩而独具古雅之味,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屈杰为屈原后裔,亦是当今诗坛极具潜力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诗评家,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纵观其作品,多以情贯之,情味浓郁,这也是成熟诗人的一个标志。现在选取以下几首作品做一赏评:

寄 远

张智深


清宵孤月冷,有梦出罗帷。

渺渺秋江上,风骑一叶飞。

英子赏析

        张智深先生的不觚体是具有新意识的旧体诗,其特点是营造幻象和幻境。这首诗由于末句意象的幻化,使整体意境绵渺幽深。由于网上多方激烈的争论,使这首诗成为不觚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作为读者之一,我一眼就喜欢这首诗所营造的独特意境,它带给我无尽的联想,在联想中感悟诗人的“寄远”情怀。诗的高境界在于能以不合常理的语言表现合乎常理的情感与理趣,即“无理而妙”也。

 

        起句交代梦境产生的原因,营造凄清意境。诗人以“孤月”这一意象暗示一种孤独的情怀,亦是“怀远”的原因。因孤独,更觉得“月”之清寒冷峻。月光之冷是心境凄凉的外在影射。因“清宵孤月冷”,自然心生渴望,“有梦出罗帷”就显得真实自然了。此句看似简单,然“梦”的外延极广,内涵极深。“梦”是理解此诗的关键,作者在承句里出现了梦境,转结的幻境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奥地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挖掘出人性的真正主宰——潜意识。此诗的转结其实就是诗人潜意识的表现,且具有梦境的荒诞性。在“荒诞”的梦境中完成了自我愿望的实现,即自我情感的含蓄表达。转句的跳脱正是梦的镜头转换,然“秋江”这一背景暗示怀人的时间在于秋季,与“清宵”之“清”、“孤月”之“冷”是契合的。秋季是萧瑟而伤感的,易引发怀人情愫,这也是很自然的。关键在于结句“风骑一叶飞”中意象的幻化,按常理是不合逻辑的,似乎只有“叶随着风飞舞”方能让人理解。然而,梦境就是在不合逻辑中表现真实的自我情感。其实,此“风”可理解为思念之风,此“叶”亦可看做一叶小舟。诗人巧以借喻之法,幻化意象,将自己热切的思念通过“飞”字带出。“我”的思念乘着小舟,飞越秋江,飞到远方。这种情感是相当自然的,亦紧扣了题目。因此,不管意象如何幻化,甚至缥缈迷离得让人难以捕捉,但始终有一根情感线牵引着,主旨依然是鲜明的。同时,由于结句意象的幻化,亦可从其他角度去诠释,但终不离“寄远”之主题。

 

        不觚体之难,一是巧思之质量,二是巧思之浑成。不觚说过:(不觚体)的最高境界是“用巧思而不觉。”他的巧思带给读者的是陌生的思维冲击,从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轩辕井

张智深


秋洗苍梧壮,苔封古壁寒。

深深知几许,上下五千年。

英子赏析

        此绝语淡味浓,意赅言简,可谓不同凡响。起承以对仗形式描写轩辕井的环境,尤以“洗”“封”两个动词形象贴切,且选取的秋、苔、苍梧、古壁等意象亦有深意矣,表现了轩辕井年代的久远,以“秋”“苔”等意象暗指中华民族沧桑的经历,而越是经历艰难困苦,越是茁壮成长,正如苍梧一般,能够经受风雨的洗礼,“洗”之妙用在此也。然,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大大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与进步,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体制就像古壁一般牢不可破,闪着寒光。诗人着一“封”字,含义甚丰。简单的十个字,从意象的选择到遣词造句,都具有典型性与准确性,为转结做好了铺垫。

 

        转结的语言更是浅显易懂,却在淡语中饱含着丰富的意蕴,非一般功力所为。笔者认为此转结亦是不觚体之巧思的运用,转问长度,结以时间作答,乃成巧思也。这种巧思不是在一句内的语法成分之间构成,而是在两句之间构成,这样可以避免在一句内的语法成分之间构成巧思时容易产生的生硬之弊,如流水般毫无意隔之感。其实,简单的“上下五千年”五个字不仅是以时间作答,“上下”二字亦是空间的一种测量——轩辕井从上至下到底有多深呢?“五千年”的历史即是一部中国历史。

 

        巧思而浑成,这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然张智深先生以天生的灵气动“巧”,以深厚的学养为“思”,使其作品灵动异常。像这类运用巧思的五绝金句还有很多,如“徽上麦株少,人间社鼠多”(《赠公安干警》)“你从何处来,披着清明雨。”(《梦见亡兄》)“千官皆下马,一石冷无言。”(《下马石》)“珍珠藏欲老,怀抱向谁开。”(《海滩孤蚌》)“零丁身后影,疑是去年人。”(《年》)“合窗翻又恐,夹痛玉箫声。”(《旅次闻箫》)“欲够天边月,爬上父亲肩。”(《忆父亲》)


奉和雍公怀人诗作用义山锦瑟韵

以寄本次潥阳雅集诸君子

屈 杰


溧阳曲水最知弦,曾约春风醉昔年。

湖豁天眸迓来雁,云深竹海听啼鹃。

满堂珠玉犹飞彩,三叠阳关又隔烟。

诗思几回瘦成月,江南一望一陶然。

英子赏析 

        众所周知,《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无题诗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情思,其主题的多解,使得此诗历来受到诗人们的喜爱。此诗用义山锦瑟韵而作,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动了一番心思的。许是溧阳的某些风物与《锦瑟》一诗的意象有契合之处吧,然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这首诗以清新雅致的语言描述了诗友们同游溧阳的情景,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诗友才情的赞叹,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风情美与人情美,使人深受感染。

 

        首联开篇不凡,巧借溧阳曲水为知音意,引领全篇。此喻甚为妥帖,独具匠心。一是溧阳曲水为当地典型的景物;二是曲水之声恰如美妙的弦乐;三是暗用“高山流水”之典,引出相聚的诗友即是同行道上的知音。对句之“曾”“昔”交代往年的春风之约,“醉”进一步说明当年的溧阳之行依然在心萦绕不去。此次溧阳于暮春再约诸位诗友,激动之情就可想而知了。此联以形象的拟人手法写之,更增亲切之感。

 

        颔联抓住溧阳两个主要景点来写诗友们同游的快乐。“湖豁天眸迓来雁”巧借“天目湖”之名进行比拟,并将各地的嘉宾比作“来雁”,“豁”“迓”以拟人手法写出了溧阳的豁达大度与热情好客,胜似春风,暖人心意。对句写南山竹海的幽静景色。此句动静相宜,以动衬静,以“云深”道出云雾缭绕的竹海之幽静,静则能听鹃啼也,很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味道,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幽静的境界。

 

        颈联转入人物的活动。诗友聚会,多有雅兴,自是免不了琴棋书画的交流与欣赏。“满堂珠玉犹飞彩”以借喻的手法将“珠玉”比作上佳的作品。诗友们多才多艺,不仅精通诗词,更是书画家,一幅幅丹青墨宝转瞬间在他们笔下生成,“飞彩”形象地写出了书画家之作又快又好。对句巧妙用典,以《阳关三叠》之琴曲一方面叙写苏园一起听琴的相知与快乐,一方面抒写离别之情。相见时难别亦难,益是快乐益觉不舍,此句道出了诗友们的共同心声。

 

        尾联顺承“三叠阳关又隔烟”之意,是为全诗妙笔。至此,作者的情感闸门再也关不住,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然诗人的表达手法含蓄委婉,巧将思念的情愫寄托在“月”之意象上,着一“瘦”字,更是凸显出念之热切。诗人念之所向?结以“江南一望一陶然”画龙点睛,自然地抒发了对江南溧阳之游的眷恋以及诗友同游的欢乐,从而照应了首联,结构浑然。

 

        此诗在用韵、布局、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均有称道之处。首联由昔年之约引出回忆,中二联由景及人进行铺展,尾联自然以情收束。若中二联句式再灵动一些,呈现参差错落之美,则更见妙处,个见仅为探讨。

英子

        张智深的绝句灵动非常,其转结的巧思让人读之过目不忘。使人印象深刻之句自然是佳句,而诗中有佳句当为好诗。艺术家的感性使其作品极富形象性,而数学学士的理性思维则使其诗结构井然,“形散而神聚”是其特点。屈杰的七律独具特色,评家思维的缜密性和文采的丰富性使其作品的结构浑圆一体,语言运用自如,不失清雅,文人之诗也。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校报副主编。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获国内诗词赛一二等奖若干,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打开如下链接,参看更多英子评诗:

【英子评诗】第62辑·简评丁欣、马建华绝句三首

【英子评诗】第61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范诗银、魏新河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60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高昌、江岚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9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抱朴书生、曹初阳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8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陈仁德、段维《蝶恋花》两首

【英子评诗】第57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杨逸明、星汉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5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五首(二)

【英子评诗·第54辑】香墨流高韵,清溪发正声——《高溪流韵》赏析并序

【英子评诗】第53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简评刘能英五绝仄韵诗五首(一)

【英子评诗】第52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三)

【英子评诗】第51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二)

【英子评诗】第50辑·品读曹龙树庐山诗(一)

【英子评诗】第49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四)

【英子评诗】第48辑·点评曾齐禄、陈治华、修之等云帆诗友作品

【英子评诗】第47辑:我读段维时政诗

【英子评诗】第46辑·赏评许程云获奖作品《题紫砂壶》

【英子评诗】总第45辑:赏评黎山处士《次韵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英子评诗】第44辑·赏评范诗银《浣溪沙》三阕

【英子评诗】第43辑:赏评包德珍五律《初晴》

【英子评诗】第42辑:赏评包徳珍五律二首

【英子评诗】第41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三)

【英子评诗】张金英:品读宋彩霞词之情味

【英子评诗】第39辑:赏评汪冬霖《四季图》

【英子评诗】第38辑:砸砸四首题照诗

【英子评诗】第37辑·赏评周燕婷词三首

【英子评诗】第36辑:砸砸吕子荣三首题照诗

【英子评诗】第35辑:小议宋彩霞诗词之情理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三十三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二)

【英子评诗】第32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三)

【英子评诗】第31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二)

【英子评诗】第30辑·品读田幸云禅理诗

【英子评诗】第29辑·赏评星汉《荔枝叹》(一)

【英子评诗】第28辑·趣谈刘道平生活杂感诗(一)

【英子评诗】第27辑·品读武立胜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6辑·品读江岚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5辑·品读沈华维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4辑·品读熊东遨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3辑·品读高昌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2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二)

【英子评诗】第21辑·品读星汉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

【英子评诗】第20辑·品读杨逸明律诗中流水对之理趣美(一)

【英子评诗】第十九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二)

【英子评诗】第十八辑·点评白秀萍作品(一)

【英子评诗】第十七辑·巧用烘托,英子支招——从花香一扇风《夏荷飘香》说起

【英子评诗】第十六辑 | 赏评寒溪幽兰《五律·思亲》

【英子评诗】第十五辑·点评孙杰峰诗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四辑·点评澨水微澜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三辑·点评刘曙光诗四首

【英子评诗】第十二辑·英子砸诗五首

【英子评诗】第十一辑·赏评子英《鹧鸪天·浮萍》

【英子评诗】第十辑·简评高昌《萤火·诗和唱韫辉老师》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四辑·赏评花香一扇风诗词(一)

【英子评诗】第三辑·简评秦关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二辑·张金英:赏评梦醒红尘《天仙子·冬夜有感》

【英子评诗】张金英·难寻最是此中味 ——浅谈林 峰《临江仙·凤凰城》之“三味”

【云帆诗鉴】第一期

【云帆诗鉴】第二期

【云帆诗鉴】第三期

【云帆诗鉴】第四期

【云帆诗鉴】第五期

【云帆诗鉴】第六期

【云帆诗鉴】第七期

【云帆诗鉴】第八期

【云帆诗鉴】第九期:绝句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期:五律专场

【云帆诗鉴】第十一期·云帆女神点评云帆诗友七律十首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李树喜  范诗银  周笃文 刘征 

星汉 刘梦芙 魏新河  周燕婷  高昌  林峰

熊盛元  胡迎建  刘庆霖 宋彩霞 潘泓 骆新

段 维 江 岚 韦树定 张金英 邓世广沈华维

陈仁德 金水 刘能英 武立胜 抱朴书生 深南

李葆国 无名 耿立东 曾少立 师红儒 蔡世平

郎晓梅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包德珍 刘道平

安全东 阿 朱  曹 辉  赵京战  钱志熙  国印周

何其三 林丫头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彭中文

陈逸卿 卢象贤 杨强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赵英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何智勇 何强 丁欣 黄莽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天 许 莫雨涵  韩倚云

楚家冲 楚 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何芳 雨虹

曹 阳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胡文汉 刘南陔 落雪听禅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田野

张明新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吴瑾 诗影同春

刘英明 郑绍平 燕河 莫真宝 李静 邓寿康 雍平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白秀萍 老墨 崔德煌 孙文

木樨 玉蟾 韩保汇 蔡红柳 姜美玲 李梦痴 月白

赵义山 张栋 何鹤时玉维安儿陶永德 非也 衡泽贤

史外外史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马峥嵘 周路平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一海粟 鉴水 方伟

孤山梅雨 幽兰静雅 朱思丞 枫叶 田幸云 曹谦

赵秀敏 蒋世鸿 张庆辉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张智深 汪良忠 朱革强 霜花满袖 戴爱琴 啸汉马

昨夜 秦凤 土土 无忧 小乙 璐雨诗 张小红 曹初阳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本辑撰稿:张金英;编辑:璐雨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