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102辑:高山流水共题诗——赏评刘庆霖、王海娜诗词(上)

云帆出品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云帆诗友会

【英子评诗】第 102辑

高山流水共题诗

——赏评刘庆霖、王海娜诗词(上)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李谷一的《知音》这首经典老歌之所以打动了听众的心,就在于人人内心渴望知音的共同情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每当我们回眸古代的知音夫妻,更是羡煞无比。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李清照与赵明诚、陆游与唐琬、顾太清与奕绘、钱谦益与柳如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当今诗坛上,亦有不少“知音夫妻”琴瑟和鸣,“夫唱妇随”,演绎着当代诗人的爱情故事,刘庆霖与王海娜就是这样一对“知音夫妻”。他们或同题、或唱和、或互赠,情真意笃。现选取他们的六组同题诗做一比较赏评,拟分两期推出,上集主要推出三组写景诗词,下集着重推出三组咏物诗,以飨读者:

赏睡莲(新韵)

刘庆霖

坐赏半塘金彩莲,倏忽花睡碧云间。

却怜池里轻舟过,摇醒含苞梦一船。



和庆霖《赏睡莲》

王海娜

漾漾清波碧叶围,小桥过后觉香微。

花为无事只贪睡,千百蜻蜓衔梦飞。

英子简评


01

相同点

        这一组同题诗均是紧扣池塘“睡莲”之睡态引出梦境,用语轻灵可爱,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余韵悠长。


        刘诗采用新韵,写的是“花之梦”。起笔叙事,“坐赏”一词凸显出诗人对睡莲的喜爱之情,“金彩莲”状睡莲之颜色,表现其美。次句拟人形象,借喻得体,以“睡”这一人格化手法状写睡莲的姿态,并以“碧云”比喻碧绿的荷叶。睡莲躺在碧云般的荷叶上,是那么的惬意。诗人以静态描写表现这一美好的景致之后,转结由静而动:轻舟荡过,泛起阵阵涟漪,摇醒了睡莲之梦。含苞待放的睡莲,梦也缤纷,正在酣梦之中,不经意被摇醒了。这样的情节想必很多人都见过,然能写出“人人眼中有”之句,做到“人人笔下无”是极其不易的,从中足见诗人的功力。


        王诗采用平水韵,写的是“蜻蜓之梦”。起句描写池塘的环境,突出莲叶之“碧”;承句叙事,突出睡莲之袅袅香气,喜爱之情暗含其间;转句想象奇妙,想象花儿“贪睡”是因为闲来无事,趣味盎然;末句以景结情,通过蜻蜓衔梦而飞侧面表现睡莲的美——因睡莲之美,方有蜻蜓之梦,这种曲意的表达法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衔”字化无形之“梦”为有形可感,亦形象地写出蜻蜓绕花而飞的情景,呈现“蜻蜓恋花”的生动画面,手法堪赞。



02

不同点

        刘诗重在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参差错落;王诗想象新奇,不落俗套。

万源八台金鼎喊太阳(词韵)

刘庆霖

风寒衣薄未天明,登上八台呼一声。

我不披光何足道,万山俱待太阳青。



八台金鼎观日出

王海娜

八台凝望混元图,一线橙红人共呼。

山海霞天成巨蚌,徐徐吐出太阳珠。

英子简评


01

相同点

        这组同题绝句均立足于八台山观日,表现了旭日初升的壮观景象,抒发了无限的喜悦之情。两首诗均已刻在了天马山的诗墙上。


        刘诗采用词韵,写的是登八台山喊太阳的情景,最能体现其强烈的主体意识。前两句描写、叙事:天还未明,诗人不顾风寒衣薄,即已上山,突出其观日出的急切心情。登上八台山,对着太阳高呼一声,诗人已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足见诗人性情。太阳,似乎是被诗人喊出来的!转结没有直接写太阳升起的情景,而是以“我不披光何足道”这一反问句式间接写出太阳升起的景象,而此中的“我”,已经幻化成“太阳”的形象,并以“万山俱待太阳青”收束,通过万山的等待,突出太阳乃为天地之中心,这种自我意识的个性化表达,应是刘诗的一大特征。


        王诗采用平水韵,写的是登八台山观日出的所见所闻所想。起承叙事:登上八台山凝望“混元图”,写出所见。诗人将所见之景以“混元图”进行高度概括——混元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混元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一种有序的混化运动。混元是理,是道,是天地之大道。一切事情都是混元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谓大,就是既包涵宇宙的运化规律,又隐隐浮现着人生的本根——天地人混元一体。诗人感受着天地之气,其间的道理在心而不必言出。当天边出现“一线橙红”之时,耳边听到的是人们的欢呼声,以共同的欢呼道出内心的喜悦。转结想象奇特,比喻贴切,将山海霞天比喻成巨蚌,从而顺势带出精彩结句:徐徐吐出太阳珠。此“巨蚌”吐出的是太阳珠子,如此惊艳的想象足见诗人妙思。



02

不同点

        刘诗将个人主体意识与精神寄托于太阳,突出“人”的强大;王诗更多的是对天地的神奇表示惊叹,通过奇特的想象突出“混元图”的奥妙。

生查子·植物园赏梅

刘庆霖

        夜晚入梅园,林下风牵手。赶在月眠前,择个花眠后。

        是谁先我来,影贴枝头嗅。宿鸟偶惊飞,山左鸣山右。



和庆霖《生查子·植物园赏梅》

王海娜

        不发在春前,不落于春后。五十识梅花,绿萼青如豆。

        有竹近相陪,有柏遥招手。有月觑云间,有我依香走。

英子简评

01

相同点

        刘庆霖、王海娜唱和的词作不算多,这组同题同韵的《生查子》很有特色。两人于植物园赏梅,喜梅之情溢于言表,语言明快,色调明朗,情感丰富。


        刘词表现了夜游梅园的愉悦。上片交代了游园的时间:夜晚游园,清风徐徐,伴“我”赏梅,惬意非常。赏梅的时间正是时候——赶在月眠前,择个花眠后。月未西沉,清辉抱梅,月梅同赏,不亦说乎?花未安睡,绽放清香,沁人心脾。此种境界,怎不让人怡然自得?词人巧用互文的艺术手法,重字对接,增强了韵律感。下片着重赏梅,然不直接写梅之形态,而是以人和鸟衬托出梅的美丽:“是谁先我来”道出赏梅人的急切心情,透露出诗人的一丝遗憾,从而反面烘托出梅的吸引力;“影贴枝头嗅”道出赏梅人对梅的怜爱之情;“宿鸟偶惊飞,山左鸣山右”以景结拍,描绘了鸟儿惊艳而鸣的动态,生趣顿出,余音袅袅。


        王词着重落笔“识梅”,表现了“识梅”的心境与乐趣。起拍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不发在春前,不落于春后。互文的手法运用自如,非常漂亮,说明了梅花开得正是时候,而赏梅人来的也正是时候,为下文做好了铺垫。歇拍表现对梅的认识:五十识梅花,绿萼青如豆。五十识梅,方知绿萼之形态,这种最有君子气质与冰清情感的梅花实是词人的追求与精神向往。下片以“有”字领起,句式整齐,写出了梅的知音,从而表现梅的高洁与清香:虚竹相陪,青柏招手,明月相望,更有“我”的追寻,抒发了词人对梅的无限向往之情。王海娜对梅的认识与热爱还表现在另一首《生査子·赏腊梅》里:“昨宵风不来,独见疏枝影。数点腊梅黄,比月还安静。    太阳云帐升,先发筹春令。白雪嗅花香,无了心思冷。”


02

不同点

        刘词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烘托手法运用得当;王词语式变化多姿,寓情于景,寄托了个人的情志与追求。

刘庆霖简介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曾任某部政委,上校军衔。退役后,历任《长白山诗词》副主编、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诗词年鉴》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副主编,著有《刘庆霖作品选》(诗词卷、理论卷)等。

王海娜简介

        王海娜(女),职业记者。两栖诗人,闲暇时常以临摹古人花鸟为乐。吉林省诗词学会理事,现居北京。任军事科学院《远望》诗刊副主编,诗词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著有《春在手中》(新诗旧体诗合集)。曾在《诗刊》《中华诗词》《诗歌月刊》《诗潮》《青年文摘》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知名诗人、诗评家。曾担任全国诗赛评委并点评获奖作品,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子曰》特约评论员、中华诗词论坛高级评论专员、全国高端原创诗词平台《云帆》微刊编审。

【年度盛典】云帆己亥迎春大团拜暨平台创建三周年特辑

打开如下链接,赏读更多英子评诗:

【英子评诗】第99辑:且将奇笔写心潮 ——范诗银古体诗初探(上)

【英子评诗】第100辑:且将奇笔写心潮 ——范诗银古体诗初探(中)

【英子评诗】第101辑:且将奇笔写心潮 ——范诗银古体诗初探(下)

【英子评诗】第98辑:简评张超平、张栋、张正清诗三首

【英子评诗】第96辑:2018“诗意歌海”文昌清澜国际诗歌大赛获奖作品点评(上)

【英子评诗】第97辑:2018“诗意歌海”文昌清澜国际诗歌大赛获奖作品点评(下)

【英子评诗】第92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上)

【英子评诗】第92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中)

【英子评诗】第94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下)

【英子评诗】第95辑:简评王少轩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89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上)

【英子评诗】第90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中)

【英子评诗】第91辑:英雄谱里最关情 | 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下)

【英子评诗】第88辑:简评曹初阳律诗三首

【英子评诗】第44辑·赏评范诗银《浣溪沙》三阕

【英子评诗】第85辑:简评姚泉名五律四首【英子评诗】第86辑:简评李静绝句四首

【英子评诗】第81辑:风梯一任随云上,渡我凌空瞰大千——简评孙文绝句(一)

【英子评诗】第82辑:休言花树冷,缕缕透相思——简评孙文绝句(二)

【英子评诗】第74辑:清芬句里漫乡风——简评张栋七绝(一)

【英子评诗】第83辑:简评张栋人物绝句三首(二)

【英子评诗】第84辑:赏评滕伟明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87辑:简评吴宗绩绝句三首

【云帆】戊戌七夕诗词大会

【英子评诗】第79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78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77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76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75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68辑·首届中华诗人节作品选评:简评杨逸明七律两首

【英子评诗】第69辑:赏评江岚《春日过梅岭拾玉偶感》

【英子评诗】第61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范诗银、魏新河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60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高昌、江岚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9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抱朴书生、曹初阳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80辑:简评华慧娟咏物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72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上)

【英子评诗】第73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下)

【英子评诗】第57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杨逸明、星汉诗两首

那天握了深秋手--刘庆霖秋咏小札

刘庆霖:相逢握痛指间风

诗是天堂吊顶灯--刘庆霖绝句十二首

半天云在半山听 | 王海娜诗选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 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吴瑾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黄莽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周啸天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单良

王海娜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李清安 何永沂 潘乐乐 横道子 詹三霞 李晓明

郑欣淼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樊令 声礼

陈少平 林志雄 杨敏 樵风 田茂 大凡 洪君默 李兵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云帆诗友会

撰稿、编审、制作:张金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