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94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下)

云帆出品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英子评诗】第94辑

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下)


写在前面

        戊戌深秋,枫红正好,第二届“衡岳诗会”如期举行。衡岳诗会组委会诚邀河南方伟、江苏丁欣、安徽王勤、广东吴化勇、海南张金英前往参会。诗友们登山揽胜、祭拜先贤、吟诵诗词、赏菊拈韵、即兴赋诗,不亦乐乎。南岳这座集佛教、道教、福寿、书院、抗战文化为一体的名山,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文人骚客吟咏不尽。此次诗会,诗友们共创作近300首作品。现选评九首,分三集推出,以作交流。

问菊

方伟(河南)

一样花神令箭催,芬芳底事到秋来。

春风与汝何曾欠,重九因谁便肯开。

料已无心归旧圃,可还有梦到阳台。

美人到此嗟迟暮,满眼青黄怅莫陪。

英子简评


        这首咏菊之作在“衡岳诗会”作品中较为独特。作者巧问菊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追问菊花开放的时间、缘由、目的与情感。全诗以议论笔法写就,层层推进,布局合理,充分调动读者的思绪与联想,令人喜读。


        首联问的是菊花开放的时间:同样的花神令箭催开,但花开放的时间不一样。菊花的芬芳到底因何事为秋而开。此委婉笔法乃诗人之笔也。颔联问的是菊花开放的缘由:春风与菊花并不相欠,然菊花为何不选择春天开放呢?到了重九,菊花又是为了谁才肯展开美丽的笑靥呢?这一联问得奇妙,写出了菊花独爱秋天的傲然个性。颈联问的是菊花开放的目的:看着烂漫的菊花,诗人不由猜测,如此缤纷的花儿也许再也无心在旧园子里呆着了吧,她是否还有美丽的梦想向着更高处去呢?此问问得新奇,极富想象。诗人由外而内,善于打破写菊之常规,突出菊花的向往,这与以往着力表现菊花固守初心的写法大为不同,足见作者匠心。尾联急转,巧化《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一名句,“嗟”表达了菊花落寞的内心世界,并借菊花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衰退而无可奈何的悲剧情怀。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美人迟暮”已经成为一种语码,常用来表示青春不再、人才不被赏识或对时光流逝的感伤等意蕴。秋天的菊花虽然开得绚烂,但与之相陪的已是“满眼青黄”,令人神伤,而这青黄零落之态,亦是“美人”之未来吧,但愿“莫陪”美人为好,从而表达一种“青春永驻”的美好期冀,可见尾联蕴含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


        全诗语畅意浓,情理相生,尤其是颈联的宕开与尾联的陡转,给人以始料不及之感,足见作者构思之巧。然有两点可商榷:诗中的“到”字重了,避之更好。“满眼青黄”与“怅莫陪”在意蕴衔接上稍嫌不稳,上句有“嗟”,此句之“怅”似可不用。如若写成“满眼青黄莫作陪”,感觉意思上较为顺畅,但是呆板了些。个觉此句表达还可再酌。仅为个见,不当处请海涵。

衡山云海

丁欣(江苏)

联翩白马竞横空,四面飞驰向祝融。

浪拍峰尖啸如海,潮生天际漫随风。

聚奇气自山川外,生壮采于天地中。

此去会仙舟子小,青螺数点在鸿蒙。

英子简评

 

        这首七律大气磅礴,语言富丽如霞,语式灵动如云,将衡山云海奇妙壮观的景象表现了出来,足见作者的恣意才情。


        首联直接入题,充分调动想象,将衡山云比作横空之白马,四面飞驰,涌向衡岳的最高峰——祝融峰。开篇即气势夺人,起调尤高。中二联由景入情,语式错落有致。颔联进一步生发联想,将云比作浪,以借喻手法将云扑向峰尖之状描绘成“浪拍峰尖”的情景,虚中有实。“啸如海”则从声音造势,突出云海之气象。对句紧承,由“海”生“潮”,滚滚“海潮”随着风漫向天际。作者观察细致,以虚写实,其想象的流程不仅合乎常理,而且大胆瑰丽,将云涌向峰尖、进而漫向天边的宏阔气象充分地展示出来,读来酣畅淋漓。颈联联想云海形成的缘由:聚奇气自山川外,生壮采于天地中。自山川外采集奇气,方能生壮采于天地之中,充分表达了对奇妙的大自然的赞叹之情。看着翻腾的云海,诗人突发“会仙”奇想,然“舟子小”也,难以在浩大的云海之间游弋。以“舟子小”反衬“云海大”,笔法堪赞。不仅如此,更有“青螺数点在鸿蒙”,以景结情,给人联想,意蕴深矣,表达了“无法会仙”的遗憾之情,并再次以人之情感侧面表现云海的神秘莫测。如果说唐·刘禹锡的“白银盘里一青螺”显得精致,而此笔则显得大气。


        全诗以想象贯之,虚实结合之笔法甚为精到。作者才情喷发而不拘小节,“生”“天”二字重复于四、六句中而不觉,抑或无谓重字也。个觉能避当避,更显语言之神采。“天际”“天地”“鸿蒙”有某些语意契合之处,似可酌。仅为个见,不当处请海涵。

踏莎行·游福严寺

周华平(南岳)

        曲径通幽,清风漫步,梵声隐隐云封处。空林鸟语岭翻寻, 依山古寺斜阳树。

        缕缕香烟, 声声钟鼓, 朝朝暮暮传千古。青砖磨透镜难成,老僧松下说禅祖。

英子简评


        福严寺是佛教十大丛林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颇有名气,是禅宗的南宗著名的传法胜地。这首词以清新流畅的语言将福严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内涵表现了出来,再现了福严寺的佛教文化。


        上片重在写景,营造了清幽的自然环境。开拍造境,尤以“清风漫步”之拟人手法运用恰当自如。词人不以“云深处”写之,而以“封”字状之,足见其在炼字上下了功夫。“依山古寺斜阳树”更是将幽深之景道出,且巧妙过渡到下片。“斜阳树”较为出彩,给人联想。曲径、清风、梵声、鸟语、古寺、斜阳树构成了一幅清静幽深的山林晚照图。作者善于描画,以动衬静的手法运用得当。


        过片由“香烟”“钟鼓”引入福严寺的文化内涵。“青砖磨透镜难成”是全词亮点,作者巧以怀让磨镜传法的故事道出佛理的深奥,化典无痕。结拍是此故事的延续,是禅宗的延续,从而表达了对禅祖的崇敬之情,留有余味。


        全词结构合理,情景交融,理随景生。然有几点可商榷:一是“曲径通幽”乃为熟语,新意不足,不易抓住读者眼球;二是“空林鸟语岭翻寻”可再琢磨;三是“朝朝暮暮传千古”表达欠佳,许是作者想表达“晨钟暮鼓”之意吧,但“朝朝暮暮”与“千古”均为时间范畴的词语,“暮”与“古”同韵,同一句子避开为好,且“古”与上片结的“古”相重;四是“说”是入声字,为仄声,此处出。个见仅供参考。

        清·王夫之《唐诗选评》卷四云:“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不管是方诗的“巧问”,还是丁诗的“妙想”,均是建立在实景基础上进而生发的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作品,其景物是心动情发的景物,情感亦是感景托物的情感。严羽云:“论诗如论禅”,其“妙悟说”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将禅宗的思维引入诗学,即“以禅喻诗”。周词有此禅味。方伟之诗向来善以新意贯于古韵之间,手法娴熟,此诗的巧问是一大亮点,情理均蕴于巧问之中;丁欣富有才情,诗思如泉,此诗重在妙想与气韵;周词亦有可圈可点之处,此词间有佳句,富有潜质。以上诗词如若在细节上加以注意,当更趋完美。与各位共勉!

评者自我简介

        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第十五期函授班研修班(高级班)导师,著有各种评论六百余篇。诗词作品和诗评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诗选刊》《心潮诗词》《海口日报》等多种刊物,获国内诗词赛事一二等奖若干。

参看更多:

【英子评诗】第92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上)

【英子评诗】第92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中)

【英子评诗】第89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上)

【英子评诗】第90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中)

【英子评诗】第91辑:英雄谱里最关情 | 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下)

【英子评诗】第88辑:简评曹初阳律诗三首

【英子评诗】第44辑·赏评范诗银《浣溪沙》三阕

【英子评诗】第85辑:简评姚泉名五律四首【英子评诗】第86辑:简评李静绝句四首

【英子评诗】第81辑:风梯一任随云上,渡我凌空瞰大千——简评孙文绝句(一)

【英子评诗】第82辑:休言花树冷,缕缕透相思——简评孙文绝句(二)

【英子评诗】第74辑:清芬句里漫乡风——简评张栋七绝(一)

【英子评诗】第83辑:简评张栋人物绝句三首(二)

【英子评诗】第84辑:赏评滕伟明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87辑:简评吴宗绩绝句三首

【云帆】戊戌七夕诗词大会

【英子评诗】第79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78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77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76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75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68辑·首届中华诗人节作品选评:简评杨逸明七律两首

【英子评诗】第69辑:赏评江岚《春日过梅岭拾玉偶感》

【英子评诗】第61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范诗银、魏新河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60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高昌、江岚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9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抱朴书生、曹初阳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34辑:一抹春风欲带香,襟上相思老--品读孙文清词四首

【英子评诗】第80辑:简评华慧娟咏物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72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上)

【英子评诗】第73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下)

【英子评诗】第57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杨逸明、星汉诗两首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吴瑾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黄莽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啸汉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王海娜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撰稿、编审、制作:英子;摄影:李绵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