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海基:从王善同诗谈诗的“活法”

云帆出品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云 帆 品 读】

雷海基:从王善同诗谈诗的“活法”


        “活法”一词是中国诗词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最先提出"活法"的是北宋西昆体诗人胡宿,到了南北宋之交,吕本中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吕本中主张“学诗当学活法。”以后的杨万里则是用“活法”作诗的典型。他从泥古转而师化自然,在亲近自然、体会自然中寻找灵感,发而为诗,求新、求变,自成一格谓“诚斋体”。后来用“活法”作诗成为许多诗人的追求,然而因为难度很大,成功者不算多。我读王善同先生诗作,却有一种“活法”诗的感觉。且看他是如何用“活法”写诗的。

“活法”写诗的类型

       

        一、死物生命化


        王先生对没有生命之物赋予生命,由死而活,变得生鲜灵动。如《靶场口占》:“枪横掩体卧娉婷,凤眼迷离校准星。子弹出膛岂凡响,夕阳报靶大山听。” 夕阳、大山本无生命更无意识,这里的夕阳报靶了,大山居然听见了。“雄师西北老沙场,弹带硝烟横日航。谁敢觊觎汉山水,一声呼啸落天狼。”(《高炮演练》)炮弹横日,且呼啸着飞向天狼星。其一往直前之勇,射落天狼星之执着的形象活灵活现。“天何不作狂飙劲,吹去人人头上樊。”(《首府机降时刻》)苍天有意识不作为,不刮风,不除雾霾。《西江月·乌鲁木齐机场起飞》:“告别万家灯火,穿行星际遥空。大鹏四度玉关东,稍卸一丝沉重。     领略江南山水,维扬京口吴中。群仙揖让各由衷,送我南京圆梦。”飞机己然有意识有动作了,告别万家灯火。天上本没有的神仙也出来了,送我去南京。以上夕阳、大山、苍天、炮弹、飞机,这些无感知之物都化为生命之物了。

        

        二、事物人性化


王先生将自己的性情注入事物,事物也变为懂得人情事理了。如《家居听蒋勋谈诗》:“无赖秋风飘入窗,暑魔挥手一丝凉。炎蒸难敌先生语,娓娓听谈陌上桑。”秋风已经人性化了:飘入窗户送清凉,而且听先生讲农家故事。又如,《西江月·库尔德宁草原一瞥》:“撵着小河陶醉,暖风拂面时乖。阳光蓦入牧人怀,新绿多姿多彩。     坡上银星千点,流云幻影蓬莱。春歌翕动杏花腮。古丽眉山浅黛。”小河已陶醉,暖风乖巧,春歌翕动,杏花有腮,这四物己是人了。


         还有,“东风不管西风恶,依旧性情催柳黄。”(《过畅岁园》) “散漫囚鸟争开翅,已在桃源不问秦。”(《雨后园中》)东风、囚鸟亦如活生生的人呈现在读者面前。《千里葡萄长廊》:“千里长廊望眼舒,天花板上紫星初。葡萄自负骄来客,温润昆仑玉不如。” 葡萄同人一样有自知之明,还是居功自傲,敢与昆仑玉比试温润?

        三、语言鲜活新颖


        王先生诗不用或少用文言文,书面语,尽量用生活中的,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如,《[中吕·醉高歌]农家》:“塘边草舍谁家?绿绕疏篱一匝。蔷薇花美葡萄架,风浣村姑秀发。”以问的方式,通篇一个长长的问句,几近口语,非常流畅。然而又简炼优美。问而不答,留下玄念。读者领略过了这个农家的美好,答与不答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又如,《[中吕·山坡羊]国门哨兵》:“昆仑山属,中华门戍,高原风雨朝和暮。口(向)云呼,手(把)星扶,心中有国豪情铸,卧雪爬冰算什么苦!巡(逻),水一壶;(轮)休,书半橱。”请看“口(向)云呼,手(把)星扶”,“水一壶;(轮)休,书半橱”,“卧雪爬冰算什么苦!”语言鲜活有趣,好读好听。


        《卜算子》: “乏意作苏辛,只语从心里。蓝绿色儿皆骗人,与我无关系。    早上梦醒来,一本书而已。午后但晴三十分,坐享斜阳味。”诗词如叙家常一般,娓娓道来,景在眼前,声在耳边,读来倍觉亲切。


        不仅词曲,诗亦如此,如 “圆滑只为中国老,山深水远历时长。” (《四工河谷咏鹅卵石》)这是个倒装句式,因果倒置,上句是结果,下句是原因。句式和语言都新颖别致。《山里人家》:“云是家常客,晚餐陶瓦杯。心诚任何有,酒尽莫须回。醉了人星月,甜当桃李梅。惺忪林鸟唱,烟去绕崔嵬。” 诗中多有新颖鲜活句:“云是家常客,晚餐陶瓦杯。”“醉了人星月,甜当桃李梅。”云来家做客,人与星月共醉,画面清新,形象鲜活,情在景中。诗好读,情醉人。


        可贵的是,诗语浅近好读却不乏诗家语味。因为,运用了颠倒、压缩、跳跃等诗家语法。如“圆滑只为中国老,山深水远历时长”的倒装句法,“晚餐陶瓦杯”的压缩语言,“炎蒸难敌先生语,娓娓听谈陌上桑”的高度省略而形成的跳跃感。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曾将杨万里和陆游作过比较:“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王先生诗的语言也有诚斋的影子,追求新颖,言人所未言,且用诗家语法化生为熟,既生鲜又有韵味。

   

     四、诗材生活化


        王先生诗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写自己的所历所闻,因而诗的内容就已经有新鲜感,生动感。如,《[双调·得胜令]地窝子》:“平地掘深坑,上面盖棚棚。南面斜通道,天窗透月明。安宁,冬暖乾坤静。温馨,城里人无这命。”写的是西北人住地窝子的生活情景,从挖坑到盖棚,再到居住。最后是居住的真实感觉:冬暖夏凉,拿来与城里人比,清贫而满足的幸福感洋溢其中。宛如一幅日常生活素描。又如,《郊外》:“摇曳芦花摇曳风,萧然城外昨非同。农机破败村头后,野草枯黄夕照中。悻悻回身天不悯,纷纷逐梦众将疯。三分明月谁珍得,万里秋霜一老翁。”写深秋之时自己亲睹农村景象:芦花摇曳,城外萧然;野草枯黄, 农机破败;难得明月,秋霜老翁。一幅活生生的乡村写照,反映的是某些社会现象,抒发的是诗人愁情。


        还有,《咏榆钱》:“太穷只有撸榆钱,万贯盈囊敢放颠。可恨商家渠不认,老夫无那亦悠然。”《晨起医院路上》:“抬眼莹莹绿,舒怀雨后痴。人行阛阓里,情放海棠枝。春到春心处,秋来秋梦时。脚伤非坏事,紫气好伸肌。”《阮郎归·端午后六日郓城》:“隔年游子赋归来,清风上玉阶。胡涂一顾那洋槐,素花开未开?    门已进,旧书斋,儿时老砚台。漫铺宣纸写萦怀,沉沉又发呆。”《寄语玉门关外诗词群》:“网上诗情塞上天,纵横韵步日三千。风从善意心尤稳,雨入长河势愈沺。禾木承题从桦烛,楼兰起句隐沙烟。宜将不齿云霄外,好惜同舟一渡缘。”《鹧鸪天·过旧居》:“大院长居塔式楼,十年政府苦耕牛。几多故事伤心泪,一片忠诚飞雪秋。    为党作,事无求,却因直性碍官谋。远离未必金银失,好看来人似水流。” 这些诗均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活法”写诗的步骤和方法


        从程序上讲,“活法”的运用有两个步骤,运用两个方法,先有书写性情的意识,然后文字运用,多用动词激活事物,或动词配上人性化的名词使事物有人情味。


        诗的本意是写性情的,“诗者,持也,持人性情。”(刘勰《文心雕龙》)将自己的性情写入事物,事物有了性情自然就活了。无论写景咏物述事,都要注入自己的性情。如王先生《诗寄夫人》“一片柔情日未差,问汤问药问回家。出门冷暖窗先试,得奖高低语不夸。荣辱春风三月雨,起居人世半瓯茶。佛修何必峨眉约,散淡来生入碧霞。”夫人爱他爱到体贴入微:“问汤问药问回家。出门冷暖窗先试,得奖高低语不夸。荣辱春风三月雨,起居人世半瓯茶”。诗充满了夫妻间的情爱。


        又如,《四月上旬晒太阳杂咏》:“楼前一躺暖洋洋,云卷云舒逗本王。风习习兮悲宋玉,燕飞飞也喜昭阳。不须无事生非份,此是行痴说梦乡。老矣天天品今古,晚餐好赖半锅汤。”不仅诗中的人有性格:躺楼前,品今古,餐锅汤。所遇景物也有情有义:云逗本王,风悲宋玉,燕喜昭阳。诗满满的情和趣


        事物本无情之物,必须人参与其中,将其激活,才具性情。事物活了,必会运动,有动作,故需用动词表示事物的活。有的动词配上人性化名词,不仅活化事物,更使事物有人性。静态化为动态,动物植物也就活化了,甚至有人性了。如,《克孜尔尕哈烽燧畅想》“威风凛凛倚天山,宛向长空出重拳。汉武朝中寄春梦,银河系里渡飞船。何堪悲壮人心史,无限苍凉竹简篇。烟火传兵日三道,一烽锁钥两千年。”诗写烽燧,其中,动词“倚”,表示倚靠天山,是烽燧有意为之,以增自身力量。“出重拳”,出字表示烽燧出来的动态,重拳是人性化名词,烽燧如士兵一样打出重拳。“银河系里渡飞船”,银河本无水,诗却置入船这个名词,且在船前面设置 “渡”“飞”两个动词,这样,银河和船都活了。“一烽锁钥两千年”,动词“锁”,又再一次让烽燧动起来,将关隘牢牢锁住,令外敌莫能入。又如,《鹊桥仙·迁居》:“头屯河畔,海棠小镇,仨月几番辛苦。为春桃杏傍园林,待招得风流云驻。  平常日子,轻舒厨役,不缺油盐酱醋。钱多钱少一家人,管冬夏茶烹素煮。”词的主体是新居,新居之屋原本是无生命的,看作者是如何用动词加名词激活的。:“头屯河畔”,新屋有头了,而且枕在河畔。“为春桃杏傍园林,待招得风流云驻”,还傍园林,招待风云住下。这个平平常常的屋子是不是活灵活现,有情有义了?这首诗之妙皆在作者用动词,或动词搭配具人性味的名词,而显得鲜活灵动。


        欲将诗写活,除了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写生活,诗是古人从劳动生活中产生的,诗自然是反映生活的,题材、语言都从生活提炼而来。生活二字即表示生即能活动,活动即表示生。生活本身是鲜活的,是生命的运动。所以,“话法”是写生命之法,动态之法,自然之法,生活之法。这是与用学问作诗最根本的区别。我曾为贵州的《余廷林词集》写过评论,文章题目就是《好诗当向生活求》。


        杨万里烧掉效法江西派和西昆体的诗稿,转而师法自然,终成一体,是古人“活法”成功之例。王善同先生这些鲜活灵动的诗都写生活,写自己经历的与社会息息相关的生活,又是一个“活法”成功的例子。


        雷海基,笔名庄溪水,江西进贤人,军旅诗人,诗词评论家。曾任解放军某部队政治委员,大校军衔,诗论文章多次入选全国中华诗词研讨会、中华军旅诗词研讨会、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编著出版有《诗词快速入门指导》《古今名家论诗词语录》《好诗创作谈--雷海基诗论文选》)。


王善同简介

        王善同,字慎独,号天池居,别署兰屿;1954年11月生;山东郓城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新疆诗词学会副会长,《昆仑诗词》主编。

参看:【云帆品读】红楼梦里的菊花诗

【云帆品读】毛谷风:历代五绝名篇选评

毛谷风 :唐宋七律名篇评析(上)

毛谷风:历代七绝名篇选评(上)

毛谷风:历代七绝名篇选评(下)

毛谷风:历代五律名篇评析(上)

毛谷风:历代五律名篇评析(下)

【云帆品读】赵京战·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逸明《晚风集》序

【云帆品读】冯仲平(广西民族大学 )·平中见奇生面开——杨逸明绝句简评

【云帆视点】高 昌:好编辑是媒体的脸

【云帆品读】璐雨诗:简评王映锦诗二首

【云帆视点】杨逸明·写诗三则

【云帆视点】杨子怡·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

【诗词解码】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杨逸明诗词创作琐记(上)

【诗词解码】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杨逸明诗词创作琐记(中)

【诗词解码】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杨逸明诗词创作琐记(下)

【名家有序】忆雪堂序文二篇

【云帆视点】陈仁德:诗词思想性之我见

【云帆视点】诗词名家刘梦芙访谈录

【诗词解码】熊盛元:卢象贤《黄龙山人诗词选》读后

【诗词解码】刘能英:创作近体诗必须过“七关”

【诗词解码】云帆名家段维畅谈意境联的构成方法

【云帆诗家】毛谷风:《谷风吟草》诗词选抄

【云帆诗家】毛谷风:《谷风吟草》之五律诗选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吴瑾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黄莽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啸汉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作者:雷海基;荐稿:英子;编辑:小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