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24辑 | 赵秀敏:如何让诗中的联语灵动

云帆出品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24辑

赵秀敏:如何让诗中的联句灵动起来

一、如何对好对联


        我们先来讲立意,诗中间的两个对联,终究是诗的一部分,它是和诗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能因为是联,就单独割裂出来。


        立意:诗言志。诗的文字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写诗是自己主观感情的流露,如人所说:心如此,字只相尔。


        首先得清楚知道自已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有句子。没有明确的立意,虽是短短几字的出对句,意上也会显得游移不定,一般不会说先写下去,看写到哪里再说。还是先要有个整体的想法,否则写时无从下手,或感觉难以酝酿发力。有了立意后,你的这份思想感情只是内在的,要如何表达,那就得依赖于文字。诗化的语言,有时候和逻辑无关,更和我们现在的语法结构无关。它是一种特有的语言,虽然有时候不合逻辑,确能明晰的把一些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月春寒花尚浅,一帘烟重雨初成。

        寒、浅 形容词用得妙,烟重——烟本身感觉不出有多重,可是这样读来就感觉烟浓重得也有了份量,另外还要注意最后一个字“成”是用动词对的出句形容“浅”这里也充满了动感。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虽然不合逻辑思维,因为天涯并没有那么近,可是在诗中出现,它却合情理,在我们意识之中、情理之中。


        对句时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自己的出句内容,然后考虑到对句的情境,出与对之间如何联系起来,对句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出句相依相生。如何在方寸之间,见胸怀气度,力求出新,正所谓习古而不落前人窠臼,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关于对联怎么对好,其实也很简单,先把几个秘诀告诉大家:


        1,对好名词:


        因为名词是整个句子的骨架,名词对起来的时候,一些偏正名词,起修饰作用的那个字,份量就会相对于它所修饰的主名词变得轻,所以此时重点在名词,而非它的修饰词。名词对稳了,对联才站得住。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名词:白日、歌、酒;青春、伴、乡


       


        2,对活动词:


        注意我用到了一个“活”字,因为许多人会告诉你动词对动词,其实动词可对动词、形容词,有时候还可以对一些可动用的名词,这就涉及到我们古文中所学的词类活用现象了。在形容词和动词的互对过程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例子。比如以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字用以对“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尽,字用以对“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欲穷”用以和“更上”相对


       


        3,对好敏感词,学会抓大放小,比较轻重。


        一个对联中,如何算得上工对呢?已经过世的,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在他的视频课里给出了非常好的界定,就是一个工对并非要求字字工对,而是绝大多数字工对就可以了。一般一个七言句,有五字工对,就可以称之为工对了(如果以数据来说的说,大约是75%的字词是工对,就可以称这个对联是工对),另外两字是可以宽对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回环的余地。


       


        4,对好诗眼”,画龙点睛。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如咏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梅。”若将“数”改为“一”,这个“一”改后也是诗眼。这种以一字为工的点睛传神之笔,更应细细琢磨,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异,这就是炼字的妙处。


        潘邠老云:“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江村’之‘翻’与‘失’字,乃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之‘浮’字与‘落’字乃响字也。所谓响者,致力处也。予窃以为字字当活,活则字字自响。“诗眼”能营造意境,精确传情达意,使全句灵动生色,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这些别人所说响字,就是我们要写好的地方。


       


        5、宽对的几种情况:

        写诗过程中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形式主义。因此,高明的联家往往是顺其自然,能工则工,难工则宽。


        北京古藤书屋一联:

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

        “芳”是形容词,“藤”是名词,但是它们在词语中都是修饰后面名词的“芳草/藤花”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所以它们可以相对。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对得工之处有“有/无、”“弟/家、皆/问”在义类上就有不同了。


        再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其实这里举例的“明月清风/轻裘肥马”也是一组句中自对,以“明月”对“清风”,以“轻裘”对“肥马”,同时这四个词又都是偏正名词,也可以上下联相对。这在诗词、对联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对仗方法。“俗”是形容词,“儿”是名词。但是它们在词语中都是修饰后面名词的,所以可以相对。

二、对联中敏感词要抓住对好


        对联中其实是有敏感字词存在的,抓住它们,你才可以对好对联,它们也会让你的对联活色生香。当我们想让一个对联看起来漂亮的时候,不妨抓住其中几个小类词的对仗,对得工整了,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1、动物名词:马 牛 羊 鸟 兽 虎 豹 狼 鸡 狗 龙 凤 燕 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鹰,马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燕


丹穴有天翔凤鸟,金羁何术扰麒麟?

——凤鸟、麒麟


       


2、方位词:上 下 左 右 中 前 后 里 外 边 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上、中


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

——前、外


       


3、数目词:一二三十百千万亿兆,不确定数目:几、孤、无,半,重,双,多、独、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一


       


4、颜色名词:红 绿 紫 青 白 粉 黄 丹 朱 玄 素 金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玄、白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青


曰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苍、白


       


5、说一个敏感词中诗的典范:


老杜的一首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们看一下上面说过的敏感词,这里都涵盖了:颜色——黄、白,翠、青;动物——黄鹂、白鹭;数量——两个、一行;千秋、万里;方位——西、东,


        对联中的敏感词:数量词、颜色名词、方位词、有鸟兽类的,这样的词照顾到了,相对得好,对联在对仗的满足上容易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借对以增加趣味性


        我们到井冈山去参加“红色楹联”颁奖典礼,老区一家古玩店门前挂着一副联,也非常有趣味。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园林酒正中。

        “秋千/春半”,这里的对仗就十分巧妙,用拆分成字字相对的方法,把“秋千”这个名词拆分开,来完成对仗,所以才可以用“春半”来对“秋千”,用“春”对“秋”、用“半”对“千”,这样对仗的方法,给人平添了几许回味。另外本联最后的两个字“下/中”,“人初下”这里的“下”在句中本作动词,但是借用方位名词“下”的意思,来和“中”相对,这里借用这一对方位名词的对仗,也值得借鉴。


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

        这一联中也有一组借对法的运用,借对一种是借字、词的另一重意思来完成对仗,还有一种是运用和其他字的谐音,来完成对仗。这个联中的“红/子”,其中的“子”就是假借“紫”的谐音,来完成和“红”字的相对。借对:借意、谐音,这两种对仗方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一联中也是用谐音法,来完成对仗,“鸿”借“红”字,与“白”相对。


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

        以“十”对“迁”,“迁”字借“千”字音来相对。


万事回头淡;一生知足难。

        字字相对,同时“足”在句中是形容词“满足”之意,借用“足”字名词义“脚”的意思,和上联的“头”相对,细品之下,妙趣横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借“苍”用以和颜色名词“蓝”而相对。

四、词类的活用


        一词活而整句活,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的“绿”字,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个最有趣的是我们学过的古文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踢);


        沛公军霸上。——军(屯军、驻扎)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长、短;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


        说到这里我想到前两天看到的一个句子:


        出句:万里悲秋常作客

        对句:千山在抱且埋名


        这个“抱”字,在这里是名词“怀抱”,而不是动词“怀抱”。这是十分有趣的一个句子,非常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词类不是死的,大家万不可以学死。


        比如特别有趣的几个字:


        香——可做名词、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


        春——可做名词、形容词(含着春意)


        前面说的:绿——颜色名词、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


        我们学的时候,这些可以活用的词也要注意到,在不同的句子中,它们会有变化。


        比如我出一个句子“兴邦有道名天下”——这里的“名”字,就是动用的(名闻天下的意思)。


        另出一个:“淡泊不争天下名”——这里的“名”字,才是名词。

五、文字表达的要求


        1)  用诗化的语言,切忌过于直白。


        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出对句,或者文字有美感有张力,或者意蕴深厚,或者大气磅礴,或者怡然自得,或立于山岳雄视万里,或处于闹市独辟一隅,或隐于山野忘情天地,或呼朋唤友纵酒高歌,难以一一罗列,但是短短五、七言寥寥数字,就能令人感触颇多细细玩味,其中的妙处,只有细细品味。         你可能会说,我现在读诗联不多,那么建议从现在补起,最简单的从对韵背起吧,选择《声律启蒙》来背,对于学习出对句这是见效最快的捷径。其后是诗联,多读书去体会古人诗词中语言的特色,坚持下来自然受益匪浅。比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余韵不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思乡情愫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雄奇壮阔


       


        2)精炼流畅,切忌拖泥带水,牵扯不清。


        表意要清楚,完成对联后请同学们自己再多读几遍,如果你感觉某个字在句中可有可无,那么减掉如何?如果减去这个字后,感觉语言不顺畅,不妨再换个字试试看。字词要准确、精炼。


        尤其是用到虚词的句子,虚词能化于无形是最佳状态。如果你用了虚词,但是感觉虚词读来生涩,那不如不用大刀阔斧砍掉它。在表达清楚的前提下,如何精炼出句,去掉无意义的字,再安排更生动的字补进来,会令句子的内涵增加。同时文字也要尽量避免平实,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我在精炼之后同时提到了流畅二字呢?就是怕见到一些不顺的出对句来,因为在精炼同时一定要保证句中的气脉流畅,不能顾此失彼。


       


        3)音韵合谐:


        要考虑音韵合谐,正是平仄的交换才使诗和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令人难忘。读起来拗口不畅的句子,总会给人别扭的感觉,注意避免。


       


        4)要注意出新:


        不要人云亦云,文字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太中规中矩,就难免读来乏味。


        风能扶水立,云欲带山行。——五言奇绝而有力,是因为句中四个动词用得大胆成功。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沧桑悲壮,意象好,上下联的对比手法,值得借鉴。


        星光全在水,渔火欲浮天。——动感十足,天上的星光在水,水面的渔火浮天,交相辉映,星光、渔火已然全不能分辨。


   

       


六、要注意的事项


        1、要尝试多种风格出对句。


        如果有精力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诗品》。或许某一种风格是你一直以来擅长的,但是不要拘泥于一种,尤其是在对句过程中,可以进行多种尝试,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


       


        2、要注意炼字,对句时要把基础打扎实。


        在以意为先的基础上,做到字字考究,字字经得起推敲。


       


        3、格调要高,先求雅正。


        不要一味灌水,习惯后联里就多了戏谑成分,虽然偶尔为之可以调气氛,常写难免手滑,最后笔下失之端庄,得不偿失。


       


        4、个人的追求要在文字里表达,人言文如其人,读联亦可以想见其人。


        法时帆学士《咏荷》云:“出水香自存,临风影弗乱。”可以想其身份。又曰:“野云荒店谁沽酒,疏雨小楼人卖花。”可以想其胸襟。


       


        5、文字重要的是内涵,不是形式,更不是华丽的词藻。


        这让我想到一些群里的联,文字很华丽,读后却感觉华而不实,文字是浮在上面的,没能做到和思想的统一。只是单纯的堆砌词藻,这是不可取的。

作者简介

        赵秀敏,网名风中飞絮,祖籍沧州,生于内蒙,现居深圳。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楹联学会理事、深圳市楹联学会秘书长、深圳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长青诗社副秘书长。多次受邀在深圳及其他城市开展对联、诗词讲座。多次在全国对联、诗词比赛中获奖。潜心诗词、楹联,别无所求,偶有所得,乐不可支。

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赵秀敏更多作品:

赵秀敏:向晚潮声留客住,无端月色照人来

【楹联大观】问心集——赵秀敏对联自选辑


参看更多云帆群友谈创作: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一辑·写诗十点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二辑·白秀萍分享获奖作品创作心得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三辑·武立胜改诗实例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四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一(上)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四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一(中)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四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一(下)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五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二

【云帆群友谈创作】段维·妙语凭灵感,诗句有窍门(1)

段维·妙语凭灵感,诗句有窍门——精心烹炼出诗的语言(2)

段维·妙语凭灵感,诗句有窍门——精心烹炼出诗的语言(3)

段维·妙语凭灵感,诗句有窍门——精心烹炼出诗的语言(4)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七辑·裴佩:我的学诗心得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八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三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九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四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十辑·张庆辉解码今人佳句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十一辑·英子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之五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十二辑·武立胜改诗实例(二)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十三辑·曾少立改诗实例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十四辑·曾少立谈诗词创作中的新技法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5辑·郎晓梅:比喻在当下诗词创作中的调用问题刍议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6辑·阿朱:怀古绝句写作思路初探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7辑·英子:浅谈“虚实相生”法在诗词中的妙用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8辑·李葆国:家国情怀与诗词风骨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19辑·英子:巧用通感,拓宽诗词的审美范畴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20辑·张家安:浅谈诗者的灵性、禅悟与积累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20辑(重发)

【云帆群友谈创作】总第21期:隐括手法在词写作中的运用

【云帆群友谈创作】第22辑 | 无名:诗说心语

沈华维:诗材随处有,尽付苦吟中—祖孙乐组诗(16首)创作心得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李树喜  范诗银  周笃文 刘征 

刘梦芙 魏新河 周燕婷 高昌 林峰 雍平 星汉

熊盛元 胡迎建 刘庆霖 宋彩霞 潘泓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沈华维 蔡世平 英子丁欣 方伟

金水 刘能英 武立胜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李子

李葆国 无名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阿朱 屈杰

郎晓梅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包德珍 刘道平

杨强 何智勇 吴化勇 曹辉  赵京战  钱志熙 天许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王旭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安全东 王守仁 赵秀敏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赵英 张栋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韩倚云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何芳 何强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白鹤

张明新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吴瑾 诗影同春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枫叶 一海粟 刘念魁 李昊宸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白秀萍 老墨 崔德煌 孙文

木樨 玉蟾 韩保汇 蔡红柳 李梦痴 月白 刘冲霄

曹继梅 时玉维 安儿 陶永德 非也 何鹤 衡泽贤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马峥嵘 周路平 黄莽

善同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何乃政

张奕 朱思丞 田幸云 曹谦 潘松 彭中文 邓寿康

蒋世鸿 张庆辉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汪良忠 刘燕 戴爱琴 啸汉马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昨夜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风马驴 冯恩泽 程良宝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熊华禄 陈越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郑晓京 郑邦利 文森

晓梦 田野 贺罡 王贵荣 苏紫衣 武建东 王映锦

秦凤 土土 白衣卿相 小乙 璐雨诗 张小红 曹初阳

关于投稿

1)个人专辑投稿: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3篇;新诗,一次投稿不超过8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云帆诗会】合辑投稿:旧体诗词(含曲赋)一次投稿以3首为上限,新诗以2首为上限。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8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3 )投稿格式: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书画作品:6到12幅供选用,要求图片清晰,剪裁完整。

5)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6)收稿邮箱:

A、caochuyang_@126.com

B、673126620@qq.com

C、1023862296@qq.com

       诗歌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欢迎留言与转发,云帆因你更精彩

云帆俱乐部群招募会员


为满足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需求,让更多在诗词殿堂门外徘徊、苦于不得要领的爱好者们少走弯路,得到正规专业的引导,云帆团队特成立云帆诗词俱乐部群。


云帆诗词俱乐部群将得到由唐宋文学硕士、从事诗教多年的阿朱老师领衔的停舟诗词馆教学团队支持,由停舟诗词馆教学团队定期和不定期提供诗词教学、作品点评等分享活动。


具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1、每月分享两次群内诗友作品辅导评点课。

2、每月分享一次停舟千聊收费课程。

3、作为合作团队,以云帆团队渠道报名停舟诗词馆各项课程的学员,将在原来基础上额外获得一个月千聊免费会员的福利。


云帆俱乐部群微信号:wxf490137597

作者:赵秀敏;供稿:飞絮之陶然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