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或“课程育人”这一理念早在2014年就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并在上海的一些高校付诸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各地高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模式,使大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真正起到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综合功能。实践证明,“课程思政”这一立德树人创新理念与实践,不仅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进一步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的角度考察,课程思政或课程育人是对“教书育人”这一教学本质的回归。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和基本价值取向。

首先,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是基于各类学科的课程内容及其教学的规律。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讲的内容,涵盖所有学科和课程。就教育的本质而言,立德树人是所有课程应实现的目标之一。因此,尊重学科、课程自身建设的规律,是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它强调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塑造功能。具体而言,各类课程需要充分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基因,通过隐性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塑造,进而达到课程思政与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整体协调与同一。

其次,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是基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作为人格养成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仅仅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这既是高校教师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追本溯源,也是自古以来每名教育工作者的应循之本、应尽职责。这就要求教师牢固树立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既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时刻心系国家和民族,不忘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三,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是基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课程思政所要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这正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因此,课程思政要通过系统的协同育人模式,潜移默化地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专业兴趣、创新品质、健全人格,让学生既要学会应用专业知识,用于立足于激烈竞争的专业力量,更要拥有良好的品行,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课程思政要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就显得十分紧迫。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把师德建设做一个类型学的区分,分为消极型师德建设与积极型的师德建设。前者是基于师德的困境与假、恶、丑展开的师德底线建设,后者则是基于师德的进步与真、善、美展开的道德高地建设。客观地分析,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基本上属于消极型的师德建设。这种类型的师德建设是难以适应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要求。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有一个从消极型向积极型的转变。新时代高校积极型师德建设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以价值塑造作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注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强调在各类各门课程中增强政治认同、价值塑造和文化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推进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课程都要承担立德树人的功能,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做到门门有思政,人人讲德育,从而使专业课教学与整个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紧密结合。

二是以教书育人的师德标兵为人格示范。课程思政的成效取决于教师这一关键主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要通过选典立范、示范引领,有效带动教师全身心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尤其要善于总结经验,大力宣传教书育人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以教书育人的师德标兵为人格示范,激发教师的主体能动性,不断强化师德意识,提升育德能力。一方面,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培养方案、教案设计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嵌入育人要素,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的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三是以师生心灵契合的融洽关系为伦理依托。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积极型的师德建设离不开尊师爱生、师生心灵契合的融洽关系。这对于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无疑是一种心灵碰撞的艺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体现着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要取得成效,师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构建的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依托心灵契合的融洽关系,师生之间既是知识的交流,又是心灵的撞击,在身心的和谐统一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和发展。

作者为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往期文章精选:

全国第九届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将在长沙召开

呵护学生自尊心:一项关涉生命的师德准则

新“全国师德实践与创新基地”建设启动

生命至上:师德建设应当倡导的一种伦理精神

师德培育的过度与不足问题

造访大师:我听叶圣陶谈师德

当前师德建设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构陷中伤教师的行为不可容忍!

师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与国家治理的伦理效能

面对疫情,教师的大爱在哪里?

《教育伦理学》入选“2019年十大教育图书”

引起全国关注的“师道网”上线啦!

明德引领教育伦理的人文范式

不讲教育分寸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对教师"体罚"的处理应恰当合理

对师德考察和评价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师伦理道德建构的三个维度

人性培育的缺失:“北大学子弑母案”的教育伦理反思

依托道德激励重建新时代师德师风

全国著名专家力荐系统研究新时代师德的新《教育伦理学》

教师立德树人何以可能?

论师德人格的价值建构

当今师生关系的伦理忧思与引导

教师的惩罚权亟需理性治理

师德建设因教师政治地位提高更具特殊意义

尊重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将教师“污名化”会是全社会之殇

新师德宣言——我们的师德信条

文字编辑:申   晨

美工编辑:夏   祺

微信编辑:李文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