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债基季报中的城投尺度与风险偏好——信用周记(7月第4周)| 华安固收

华安固收团队 债市颜论 2023-08-08

报告作者:颜子琦,杨佩霖


导读

公募债基Q2城投债持仓变化几何?


摘要

公募债基Q2持仓表现

2023年二季度债券型公募基金累计持仓债券类资产104482亿元,较Q1增加约88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164亿元,同比涨幅为9.6%。从券种分布来看,金融债、企债与中期票据持仓市值比重位列前三,总体保持稳定。分基金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持有债券总市值占比61.3%,较Q1下行1.1个百分点,但整体仍旧占据主导地位。

短期纯债持仓规模快速增加,机构普遍增持金融债。短期纯债型基金持有债券市值在Q2涨幅较大,环比增速达到30.6%,被动指数型基金环比增速分别为28.1%与19.2%,其他类型基金增速均低于10%,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持仓市值增速均为负,降幅分别为8.0%与2.7%。


公募债基城投债持仓变化几何?

1)Q2机构持仓整体缩量,或为利差压缩后性价比降低所致。二季度基金披露的重仓债券中共涉及城投债券1596只,环比下降为3.7%,重仓市值935亿元,环比下降10.2%,主要原因或在于风险与收益的相对失衡,即在基本面未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下,城投债收益率的降低并未伴随着违约风险或估值风险的降低,导致城投债性价比有所下行。

2)中高等级占比近九成,重仓市值降幅更大。分评级来看,AAA与AA+主体重仓市值合计占比近九成,较Q1有所减少,重仓市值分别减少10.7%与11.7%,AA+降幅相对更高,反映机构的风险偏好有所收紧,值得关注的是AA主体重仓市值降幅要低于AAA与AA+主体,我们认为潜在原因一方面在于流动性因素,而另一方面可能在于业绩需要,即在收益率整体压缩的背景下,少量低等级债券能够提供更好的静态收益补充。

3)分省份来看,江浙两地仍占据主导,河南涨幅相对较高。多数省份Q2重仓市值均较Q1有所减少,其中江苏省环比减少32.7亿元,降幅为17.8%,山东、广东与陕西重仓市值减少规模同样在10亿元以上,其中陕西降幅高达53.0%,体现出市场对其偏好存在边际下行趋势。河南、河北与上海等9个省份重仓市值较Q1有不同程度增加,从涨幅来看,河南省重仓市值涨幅达到15.3%,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省份。

4)分地市来看,样本地市涨跌参半,但跌幅明显高于涨幅。重仓样本债券共涉及167个地市,其中81个地市二季度重仓市值有所增加,占比48.5%,但涨幅普遍不高,超过1亿元的地市仅有13个,其中5个地市重仓市值增长超过2亿元;86个地市重仓市值有所减少,占比51.5%,共有37个地市重仓市值减少超过1亿元,其中16个地市超过2亿元,减少最多的地市在二季度累计减少11.8亿元。


风险提示:信用债违约风险。


目录

01

引言

2023年以来信用债市场迎来较大调整,二季度以来收益率再度回归至历史低位,与此同时经济运行尚处恢复阶段,地方财力仍在持续改善中,有关城投的债务风险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期,公募基金陆续完成2023年中报的披露,其中包括前五大重仓债券明细,因此,本周我们主要就基金持仓结构与城投债持仓明细进行梳理,分析市场对不同类型债券的投资偏好变化。

02

公募债基Q2持仓表现

2.1 公募债基业绩表现

二季度债券型基金维持平稳上升态势。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Wind债券型基金指数(885005.WI)收于2895.70点,较期初增长25.55点,涨幅为0.8902%,期间内最大上涨0.8903%,最大回撤-0.2086%,整体仍处于平稳上行态势。

分基金类型来看,纯债基金指数表现呈平稳上升,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涨幅相对较高为1.16%,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表现平稳,几乎不存在回撤;混合债券型基金指数表现略低于纯债型基金,其中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指数涨幅较高,涨幅为1.02%,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指数涨幅较低,为0.71%。;偏债混合与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表现较差,区间涨幅均为负,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下跌程度明显,涨幅为-2.55%,其区间波动同样较大,最大上涨与最大回撤幅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基金指数。从指数走势来看,除偏债混合与灵活配置型基金外,各类型债券基金走势与整体基本一致,纯债基金波动幅度显著较小,偏债混合型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波动明显较大。


2.2 公募债基持仓结构

2.2.1 持仓债券汇总

据Wind统计,2023年二季度债券型公募基金累计持仓债券类资产104482亿元,较Q1增加约88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164亿元,同比涨幅为9.6%,涉及债券型基金数量共5372只(注:除特殊说明外,本报告所统计的债券型基金包括Wind基金分类下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被动指数债券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以及可转换债券型基金)。

从券种分布来看,金融债、企债与中期票据持仓市值比重位列前三,总体保持稳定。据Wind统计,二季度金融债(含政金债)持仓市值占比57.6%,较Q1上行约0.6个百分点,其中主要为政策性金融债,占金融债比重为64.2%,较Q1减少1.4个百分点,自2020年Q1以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比重持续降低;中期票据持有比重16.6%,较Q1降低约0.3个百分点;企债持有比重10.1%,较Q1小幅回落0.5个百分点。其他券种的持有比重总体较低且相对稳定:短期融资券(5.3%),同业存单(2.9%),可转债(3.0%),国债(2.5%),资产支持证券(0.6%),以及其他券种(1.5%)。

分基金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持有债券总市值占比61.3%,较Q1下行1.1个百分点,但整体仍旧占据主导地位。短期纯债型基金与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比重分别为10.1%与9.2%,分列二、三位,较Q1分别上行1.6与下行0.3个百分点;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比重为7.6%,位列第四位,较Q1下行0.1个百分点;其他基金类型比重相对较小,整体保持稳定:被动指数型基金(5.9%),可转债型基金(0.5%),偏债型基金(3.7%),灵活配置型基金(1.7%),以及增强指数型基金(0.02%)。

二季度债券型基金合计持有债券类资产104482亿元,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持仓市值达到64080亿元,仍为债券型基金的主导类型,短期纯债型基金持有债券市值在Q2涨幅较大,环比增速达到30.6%,市值超过万亿,其他各类型基金持有的债券类资产市值均未超过万亿;而从增速来看,可转换债型基金与被动指数型基金环比增速分别为28.1%与19.2%,其他类型基金环比增速均低于10%,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与灵活配置型基金持仓市值增速均为负,降幅分别为8.0%与2.7%。

分券种来看,主要基金类型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各券种持仓比重未发生明显变化;短期纯债型基金对政策性金融债有轻微减持,同时增持了短期融资券;混合一级与混合二级基金对金融债与政策性金融债有所减仓,同时增加了对企债的持有,混合二级的中期票据的持仓比重有小幅上升;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各券种持仓比重未发生明显变化;被动指数型债基对同业存单的持仓比重有所上升;增强指数债券型基金对企债和中票均有所加仓,同时减持了国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对减持了金融债有一定减持,同时对政策性金融债的持仓为发生明显变化;灵活配置型基金对企债有所增持,同时减持了金融债。

2.2.2 重仓债券明细

基金在定期报告中会披露持仓市值排名前5的债券明细,同时会披露处于转股期的全部可转债与可交换债明细。据Wind统计,2023年二季度债券型基金披露的债券持有明细共涉及债券5960只,较Q1减少125只,合计持仓市值4.02万亿,较Q1增加2315亿元。分券种来看,披露明细中金融债合计持有32412亿元,占比超过80%,远超其他类型;其他券种中,可转债、中票和国债持有相对较高,分别为2823亿元、1358亿元与1206亿元。其中国债合计持仓市值上涨幅度较大,较Q1上涨222亿元。


2.3 城投债券重仓明细

2.3.1 分评级:各评级整体缩量,AA+主体降幅明显

2023年二季度,基金披露的重仓债券中共涉及城投债券1596只,环比减少62只,降幅为3.7%;持仓市值合计935亿元,环比减少107亿元,降幅达到10.2%。

分评级来看,剔除主要利率债品种以及无评级债券后的评级分布中,AAA城投主体债券持有市值为538.1亿元,环比减少10.7%,占比57.6%,较Q1小幅下行0.2个百分点,表明整体信用资质并未出现明显变化;AA+主体债券持有市值300.2亿元,环比减少11.7%,比重为32.1%,较Q1下降0.5个百分点,AA主体债券持有市值91.2亿元,环比减少5.3%,占比9.8%,比重上行0.5个百分点。

2.3.2 分区域:9个省份重仓市值增加

分省份来看,1596只重仓债券共涉及30个省份,其中江苏与浙江两地重仓市值相对较高,分别为151.1亿元与122.7亿元。其他省份中,超过50亿元的省份还包括山东(74.6亿元)、广东(70.5亿元)、四川(62.1亿元)、北京(56.1亿元)、湖南(51.8亿元)与江西(50.6亿元),另有西藏、甘肃与云南等9个省份重仓城投债券的市值不足5亿元,青海省无样本债券。

环比来看,多数省份Q2重仓市值均较Q1有所减少。具体来看,江苏省市值减少规模相对较高,环比减少32.7亿元,降幅为17.8%,山东、广东与陕西重仓市值减少规模同样在10亿元以上,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陕西Q1末重仓市值仅有约20亿元,因此Q2降幅高达53.0%,体现出市场对其偏好存在边际下行趋势。河南、河北与上海等9个省份重仓市值较Q1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除河南、河北、上海与湖南以外,其他5省重仓市值均不超过10亿元,而从涨幅来看,河南省重仓市值涨幅达到15.3%,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省份(上海4.8%,湖南1.8%)。

分地市来看,重仓样本债券共涉及167个地市,其中81个地市二季度重仓市值有所增加,占比48.5%,但涨幅普遍不高,超过1亿元的地市仅有13个,其中5个地市重仓市值增长超过2亿元;86个地市重仓市值有所减少,占比51.5%,共有37个地市重仓市值减少超过1亿元,其中16个地市超过2亿元,减少最多的地市在二季度累计减少11.8亿元。

03

风险提示

信用债违约风险。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华安固收】债基季报中的城投尺度与风险偏好——信用周记(7月第4周)》(发布时间:20230731),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分析师:杨佩霖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3070002

邮箱:yangpl@hazq.com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华安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华安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华安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公司评级体系

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相关报告

#利率债#

暂不堆砌多空因素,谈谈“TFP”与利率中枢 ——利率周记(7月第3周)| 华安固收

广义基金增量连续回落 ——6月交易所及银行间托管数据点评 | 华安固收

经济数据的谜底背后仍然是窄幅震荡市 ——6月经济数据点评 | 华安固收

通胀持续磨底——6月通胀数据点评0711| 华安固收

7月政策窗口期,今年有何不同?——利率周记(7月第1周)| 华安固收


#城投债#

关于特殊再融资债的三点补充思考——信用周记(7月第3周)| 华安固收

信用债投资,又到保收止盈时?——信用周记(7月第2周)| 华安固收

6月哪些城投商票持续逾期?| 华安固收

回顾上半年城投风险,市场的“浅下沉”不难理解——信用周记(7月第1周)| 华安固收

浅谈城投的调研效应——信用周记(6月第5周)| 华安固收


#金融债#

【深度】券商资管为债市贡献了多少资金?——债看券商(四)0726 | 华安固收

跨半年后,理财产品同比多增——理财半月报0716 | 华安固收

信用收缩暂缓,债市未到调整时——6月金融数据点评0713 | 华安固收

【深度】如何理解银行同业股权投资行为?——债看银行(十二)0713 | 华安固收

6月震荡未影响理财发行——理财半月报0703 | 华安固收


#产业债#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6月)| 华安固收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5月) | 华安固收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4月) | 华安固收

【75页深度】当前时点,煤炭债还有机会吗?——债看周期(三)20230426 | 华安固收

哪些产业债主体到期压力大?(3月)| 华安固收


#机构行为#

农商行再次展现小波段能力——债市技术面周报(7月第4周)| 华安固收

“偏多”的观点明显增加——债市情绪面周报(7月第3周)| 华安固收

农商行卖利率债——债市技术面周报(7月第3周)| 华安固收

“做多的买方”比“看多的卖方”更坚定——债市情绪面周报(7月第2周)| 华安固收

部分技术面指标在走弱——债市技术面周报(7月第2周)| 华安固收


#债市策略#

【85页】6月的23个信用策略检视|华安固收

行业轮动下的金融债择券——2023年金融债中期策略 | 华安固收

复苏与空转的“双簧戏”——2023利率债中期策略 | 华安固收

论城投择券的尺度 ——2023年城投债中期策略 | 华安固收

价值回归,由守转攻——2023年金融债策略 | 华安固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