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样颗粒(VLP)洗滤重组装及工艺监测
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科学家们在2019年1月的《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rocess monitoring of virus‐like particle reassembly by diafiltration with UV/Vis spectroscopy and light scattering”的文章。文中,实验人员成功将在线检测回路与KR2i 切向流过滤系统相整合,以在以洗滤模式进行病毒样颗粒(VLP)重组装的过程中,执行工艺分析技术(PAT),实现实时的工艺监测。下文为原文内容简介,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背景
病毒样颗粒(VLP)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生物药,可用于对抗多种疾病,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肿瘤、阿尔兹海默氏症以及自体免疫失调。VLP通常设计通过其表面递呈抗原而触发免疫反应,这些抗原可以是天然病毒衣壳的一部分或人工引入,例如,基于乙肝核抗原(HBc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GH1-Qβ以及小鼠多瘤病毒VP1(MuPyVP1)构建的嵌合VLP。VLP可耐受大多数环境应激,所以多数情况下,可“相对便宜”地进行生产,且由于其重复的、颗粒状结构,可有效地诱导高效的免疫反应。
与病毒相似,VLP由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衣壳蛋白组装形成更高级的结构。VLP在基因修饰的宿主内表达,之后以沉淀、层析以及超滤/洗滤等技术进行纯化。体内自组装、无囊膜的VLP通常需体外解聚并重组装,以去除衣壳内的杂质。解聚和重组装也有助于提高结构均质性,优化整体稳定性,并增强免疫源性。
典型的VLP生产工艺流程(M.Rudt,et al.,2019)。
通过改变理化环境,如改变蛋白溶液的离子强度、pH或还原剂的浓度,可诱导VLP四级结构的变化。在实验室规模下,透析是最常用的缓冲液置换方法,而在制备型的下游工艺中,切向流过滤(TFF)更受欢迎,因其可简单规模放大,减少缓冲液消耗,且可缩短处理时间。TFF已成功用于VLP的捕获、缓冲液置换以及浓缩。但在TFF操作,如缺乏为工艺参数、进程的监测和调控,可能无法获得最优化的目标结果,影响产物质量和收率。使用工艺分析技术(PAT)可监测以切向流过滤进行的VLP组装工艺的进程,包括蛋白质浓度、颗粒粒径以及蛋白质三级结构等信息的检测。
实验
原文实验在商品化KR2i 切向流过滤系统基础上进行了定制化的设置,原系统配置改性聚醚砜(mPES)中空纤维组件(MWCO 10kD、膜表面积 13cm2)以及1个50ml 锥底样品容器,同时,检测回路包括了UV/Vis光度计以及散射光度计。这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浓度、蛋白质三级结构以及蛋白质四级结构。散射可提供组装过程的信息,而UV/Vis可检测蛋白质浓度和VLP组装速率。同时,使用离线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确认VLP形成。最后,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被用于预测工艺溶液中的VLP浓度。
实验设置中的管路和仪器布局。右下方为在线检测回路,其余部分是TFF管路。所有传感器连接至计算机,以采集数据。电子通讯线路以虚线表示。I-5是由封闭回路控制的夹管阀,用于控制TMP(M.Rudt,et al.,2019)。
实验使用三种乙肝核抗原(HBcAg)异构体对设置进行了测试,每种异构体在不同的跨膜压(TMP)条件下进行三次重组装工艺。实验前,TFF单元和检测回路用超纯水充满。检测器调零。之后,TFF单元和检测回路先用解聚缓冲液冲洗,之后更换至25ml的蛋白质溶液。TFF泵设置为70ml/min,中空纤维内相应的剪切率约为6000S-1,检测回路泵设为1ml/min,并开始获取数据。5min后,在0.25、0.5或1bar的TMP条件下,开始以重组装缓冲液作为稀释液,进行恒TMP洗滤。每0.5个洗滤体积(DV)时,从取样端口取0.4ml样品。实验在3DV时结束。每次实验后,TFF膜用超纯水及0.1M NaOH溶液清洗。
详细试验操作及结果,请参考原文。
以洗滤进行的VLP组装的过程
HBcAg二聚体在洗滤过程中颗粒的形成以及预期的传感器响应。洗滤过程根据在每个阶段不同的反应分为I – III期(M.Rudt,et al.,2019)。
在以洗滤进行的VLP组装的过程中,根据组装的进程以及传感器的响应,可将整个过程分为3期。在第I期,开始缓冲液置换,但没有发生组装,即VLP浓度为0。但是可能会形成聚体,导致散射光强度和z-平均粒径上升。
在第II期,同源二聚体组装形成VLP。天然HBcAg VLP直径为30nm-34nm。VLP浓度增加至其最大值。散射光密度和z-平均粒径继续提高。为了更准确地解释传感器的响应情况,第II期分为两个亚期 – IIa和IIb。在IIa期,z-平均粒径和散射光均提高,而在IIb,散射光强度进一步提高,但是z-平均粒径保持恒定。散射光强度的提高是由于VLP和聚体的不断形成而导致的。相反,z-平均值保持不变是因为它是一个强度-加权谐波平均值。当z-平均值接近VLP粒径时,进一步组装对z-平均值的影响很小,而散射光强度会随颗粒的形成继续增加。
在第III期,VLP浓度不再增加,组装过程结束。从z-平均值和散射光强度降低可说明聚体减少。散射光强度和UV吸光度的降低以及z-平均值恒定说明总蛋白质浓度降低,而粒径分布恒定。
结论和展望
VLP是一类在临床效果和市场方面都有较大潜力的生物药产品。无囊膜、体内组装的VLP通常需要体外解聚并重组装,以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均质性以及免疫源性。在工艺规模条件下,切向流过滤是最常用的以洗滤模式进行重组装的方法。原文成功发了一种实验规模的TFF装置,其整合了在线检测回路,以执行工艺分析技术(PAT),为使用切向流过滤进行VLP重组装的开发和监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可在VLP组装过程控制中,通过PAT决策技术,提高产物质量并强化工艺。
原文:M.Rudt, P. Vormittag, N.Hillebrandt, et al., Process monitoring of virus‐like particle reassembly by diafiltration with UV/Vis spectroscopy and light scatteri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2019, DOI: 10.1002/bit.26935.
本文部分内容翻译自原文,由于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
更多阅读
MabSelect SuRe | NGL-Impact A | C Tech
"无须看管”的自动化切向流过滤系统
KrosFlo KR2i_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