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专稿∣刘琼:《对岸》对于女性爱的能力的发现

刘琼 十月杂志 2022-10-16









刘琼,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国作协小说专委会委员、青年工作专委会委员。曾获《雨花》文学奖、报人散文奖、文学报"新批评奖",《当代作家评论》评论奖等。著有《聂耳:匆匆却永恒》《通往查济的路上》《姨妈》等。


             匕

《对岸》对于女性爱的能力的发现


刘  琼


 阝               

没有无缘无故的写作,我一直坚信。所以阅读文本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揣测作家的创作动机。比如,早已凭借中篇小说《香炉山》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叶弥,新写的这个短篇小说《对岸》,一定是对于某种技巧或者经验的表达。问题在于,是对哪种技巧或者经验的表达?从技巧运用的角度,《对岸》可以说“去技巧”,几乎素面出场。五个中年女性的月夜谈话,从讲述“每个人心里最后的秘密”开始,到集中分享一个女同学的遭遇,以被讲述的女同学也即茶馆老板娘突然主动现身和继续自述为高潮。全篇不到九千字,是一个长近景,加一个大特写和几个追光远景。月夜交谈是近景。女同学的生动出场是特写。女同学的坎坷遭遇是追光远景,包括在丝织厂做女工时脱年轻男机修工短裤、被父亲逼嫁并离婚、做股票开茶馆之后邂逅暗恋对象,以对话式讲述为主,见缝插针的场景描述为辅。对话这种形式,对语言本身的要求高,语言表达要切合人物身份或者能准确勾勒人物特征,好处是视角多元化,劣势是容易让人调线,话剧常用,小说写作其实是忌讳的。或许因为语言细腻生动是叶弥的擅场,艺高胆大的叶弥,不仅用了大段对话,而且采用的是简约结构。从这个叫柴云妹的女同学正式出场后,小说进入高潮。追光打上去的三个远景,都是与紫云妹的性和爱有关的人生经验。这个叫紫云妹的女性,从灰扑扑的乡下姑娘到愣乎乎的工厂女工到美滋滋的茶馆老板,实现了经济地位的翻身。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紫云妹的变化的人生是有代表性的,也是可信的。但这些不是本小说的重点,也不是我看到的亮点。小说让我感兴趣的是写出了这二十年来中国式女性的爱的能力的变化。紫云妹这个角色,极好地诠释了中国式女性由未嫁靠父亲、出嫁靠丈夫的传统依附关系,进化到经济独立后的离婚和不婚。即便是我们这个相对开放的年代,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女人,她的婚姻仍然不能以爱为前提,仍然要通过婚姻解决吃饭问题。因为贫寒,刚刚读完高中不久的紫云妹,急急忙忙到工厂当女工,嬉闹中脱去男工友的裤子,这一发生在工友之间带有明显的饥饿色彩的性游戏,改变了紫云妹此后的人生。在一个传统社会,她因此失去针织女工工作,经济不能独立。要重新寻找“饭票”,不久被迫与父亲看上的到家偷衣服的小偷结婚。这个情节是极端叙事。作家无非是借此强化说明,哪怕是极不般配的婚姻,在传统社会里,也好过没有婚姻、没有“饭票”。经济依附必然导致精神依附。紫云妹由此开始的精神压抑,看似是工厂事件的后果,实际上长期没有经济自由的后果。随着社会发展,女性经济独立的机会增多,能赚钱养活自己的紫云妹,获得了身的自由,也获得心的自由。要为叶弥点个大赞。我知道叶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女权主义”,她无意间窥破了所谓男权女权的秘密。一旦老百姓也即个体实现经济自由,这个“个体”主要指女性,对于性和爱的需求,也会调整。小说写到紫云妹被丈夫抛弃、离婚后,又结了两次婚,又离婚,直至不思婚姻。不断离合的经历,看起来坎坷不顺,恰恰说明中国式女性恋爱和婚姻的自由越来越多。通过对婚姻和性的试错,紫云妹拥有了正常的爱的能力,这其中,以邂逅早年暗恋的男同学后重新萌发恋爱的感受为最。所以,文章结尾写到“往常这个时候,祝风还在电脑前码字,回去也不会睡觉,所以她一时还不想走。今晚实在是让人拍案惊奇,她得想点什么,或者说,当她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孩子时,她要有一点时间接受这个事实”,是“卒章显志”,也是女性的角色反思。之前的近景,是几个中年“杜拉拉”的“自白”,聚焦职场女性的情感和婚姻,间或把笔墨刺探到原生家庭。三个自述,“我从小就咒我爸死”“我从来就没爱过男人”“我十年前就得了精神病,严重的焦虑症。每天都要服药”,重口味,反传统,异质性。作家用的是极致化的笔法,直接把人物送到健康、伦理、道德甚至法律的边缘,比如同性恋、杀父、精神病,勾画这些现代文明背景下细致羸弱的精神世界,目的是为后面故事设置一个整体性背景。这个整体性背景很刺激,像都市情感题材分集电视剧。这些都是前奏、铺垫,是后面故事的反衬。后面的主要人物的故事,反而平和、优雅,这是指故事讲法,用的是对比法。小说的结尾,另外五个女性的怅然若失,其实还有一种解释,即经济地位的巩固未必与身心健康同步。小说的基本要素,简言之,是“故事内核”和“怎么讲好故事”。短篇小说更如此。一个以自述和他述为主的对话体小说,如果没有硬核故事,真的很难吸引人。短篇小说要精彩,故事有硬核,讲法要有意思。硬核故事是前提。以《对岸》为例,小说写六个中产阶层中年女性月夜宵夜时的“精神会餐”,硬核就是一个女人的性爱遭遇和性爱能力的觉醒。这是现代版的“祥林嫂”和“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是女性的成长故事。有了这个硬核故事,怎么讲?叶弥动了心思。性和爱本身有色彩,也可以添油加醋,讲得更有色彩。但这不是叶弥的兴趣,也不符合叶弥的语言习惯。这篇小说延续了叶弥一贯的细腻、清灵的文风,哪怕写性和爱,也是干干净净,具有主观浪漫主义色彩,而不是烟火气。一个带色的话题,偏偏用至为简约的形式,也符合紫云妹这个人物拙朴的底色。我想,这就是叶弥的经验,即便是看懂了人生,也还是像孩子一样天真。技巧上,叶弥是圆熟的,但我感兴趣的恰是这些关于女性的无意间的发现。

十月

2020-3《十月》


中篇小说

空山/005  沈 念

流水/079  刘建东

紧急联络人/135  旧海棠

坐街/160  周云和


短篇小说

仙境/ 034  哲 贵

时间里被安排的一切/ 126  梁鸿鹰

五村民/103  魏思孝


散  文

《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068  李敬泽

作为风格的浪费/ 116  毛 尖


思想者说

边境上的托尔斯泰/045  张承志


小说新干线

万水之源/179  小 珂

希望与恐惧(创作谈)/205  小 珂


中国科协  中国作协主办

科技工作者纪事

光芒跃迁/207  汗 漫


诗  歌

(第九届“十月诗会”青年诗人作品选辑)

送信的人不会消失于地铁/221  陈巨飞

乡村慢/223  黄小培

斜坡与庄园/225  彭 杰

光荣路手记/227  林宗龙

泪水与硬火/229  谈 骁

月光匕首/231  艾 蔻

水声与拯救/233  周 鱼

田野与浪潮/235  李 琬

在轰隆的机器声中/237   刘 郎

平常的生活是长久的/239  陈洪英


艺  术

封  面 无知者(绢本设色)  曾志钦

封  二 猫(油画) 仲清华

封  三 山居(油画) 仲清华


封面设计 赵平宇

篇名题字 雁 西


悦读

女性写作:她们说——“新女性写作专辑”作家微访谈

2020-2《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主诗人语)∣张莉:重提一种新的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她们说——“新女性写作专辑”作家微访谈

2020-2《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①∣贺桂梅、张莉:关于四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的对谈

2020-2《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②∣贺桂梅、张莉:关于四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的对谈

2018-6《十月》·中篇小说(选读)︱孙频:河流的十二个月

微信·专稿︱顾奕俊:李鸣玉与孙频,两个作家的“前史”——读孙频中篇小说《河流的十二个月》

2020-2《十月》·中篇小说·新女性写作专辑∣孙频:白貘夜行①

2020-2《十月》·中篇小说·新女性写作专辑∣孙频:白貘夜行②

微信·专稿∣行超:“到底什么是独立、自由”——孙频《白貘夜行》及其他

微信·专稿∣弋舟:一片承接泳姿的水面,终于席卷而来

2020-2《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诗歌∣翟永明:灰阑记

微信·专稿∣周瓒:你如何区分舞与舞者?——读翟永明近作

微信·专稿∣何同彬:“结尾将走向开放 或者戛然而止”

翟永明:女性写作答辛梧

2020-2《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诗歌∣戴潍娜:看那浓妆多感伤

微信·专稿∣彭敏:邪道走不通,大不了改走正道

微信·专稿∣张宗刚:戴潍娜诗歌的颜值与气质

2020-2《十月》·中篇小说·新女性写作专辑I文珍:寄居蟹①

2020-2《十月》·中篇小说·新女性写作专辑I文珍:寄居蟹②

微信・专稿|李云雷:《寄居蟹》与文珍的另一面

微信・专稿|季亚娅:三个女性文本和作家位置——读文珍《寄居蟹》

微信・专稿|黄平:三和大神情事

2020-2《十月》·短篇小说·新女性写作专辑∣张天翼:我只想坐下

微信·专稿∣张天翼:夜车——《我只想坐下》创作谈

微信·专稿∣罗雅琳:迎向浪漫消逝的时代:读《我只想坐下》

微信·专稿∣聂梦:最重要的时刻——从张天翼《我只想坐下》说起

2020-2《十月》·非虚构·新女性写作专辑(选读)∣乔叶:小瓷谈往录

微信·专稿∣乔叶:她为什么有意思——《小瓷谈往录》创作谈

微信·专稿∣张艳梅:如何讲述“她”的生活——我读乔叶《小瓷谈往录》

2020-2《十月》·短篇小说·新女性写作专辑∣金仁顺:宥真

微信·专稿∣李晓晨:那些日常中訇然作响的裂纹——由金仁顺小说《宥真》所想到的

2020-2《十月》·新女性写作专辑·诗歌∣玉珍:灌木丛中的女孩

微信·专稿∣杨碧薇:在丰茂中生长——评玉珍的诗

微信·专稿∣张小榛:女性并非一种必然——有关《灌木丛中的女孩(组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