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分钟 简单3招远离亚健康

2018-03-28 王宏才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社会竞争、工作节奏的步调逐渐的加快,“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近年来被广为提及的“治未病、未病先防”的理念,并不仅仅是教大家如何被动地或者消极地去躲避那些使我们生病的“邪气”,而是讲预防寓于养生之中,强调我们要主动地积极地去保养机体中的“正气”,以此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中医学根据这样的预防思想所提出的一系列方法、措施,与近代提出的亚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王宏才博士与他的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郭诚杰教授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时,给大家介绍了三招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法,每天只要十分钟,为您带来健康的身体。具体是哪三招呢?请看下文~~

【第1招】——拍膻中

武侠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描述:某高手一挥手点了对手的膻中穴,轻者动弹不得,重者立即毙命。虽然这只是小说家的臆想,但膻中穴的确是人体保健的要穴。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四肋间处。它是人体好几个经脉交会的地方,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平时常拍、按膻中穴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畅通人的经气,调和气血。


心脏不适时,可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等,此时按按膻中,可以提高心脏工作能力,使症状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大,难免烦躁生闷气,按按膻中就可使气机顺畅,烦恼减轻;女性朋友按此穴不仅能防治乳腺炎,还可丰胸美容。

按摩方法:每天拍38下,或者要拍60下。手搓热拍更好。

《黄帝内经》认为“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现代研究发现,膻中穴位于人体胸腺的部位,可参加机体的细胞免疫活动。而点按该穴后可影响心血管神经的调节中枢,促进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改善冠状血流量,还可以提高胸肺部的植物神经功能。

【第2招】——拍命门

命门穴作为人体的长寿大穴,是生命的一个门户,简单地说就是生命出入的地方,它位于人体背后正中线,也就是腰部的两肾之间,与肚脐眼前后相对。我们在找穴的时候,只要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做一个圆圈,在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

经常拍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有很大的作用。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萎、遗精、脊强、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耳部疾病等症。

按摩的方法:站立,一个手放在肚脐上,另一个手放在命门上,可以揉80-100下,甚至200下。揉到腹部腰部发热。

【第3招】——揉耳朵

中医学认为耳为诸脉之会,宗经之所聚,大意就是说人耳朵经络与全身络连成一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耳朵的形貌就像倒卧在母体中的胎儿,人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节都反射到耳朵上了,因此按摩耳朵就像给身体的各个脏器在做按摩一样,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运行血气,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目的。


坚持搓耳朵,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至少38下,有时间也可以搓揉60下,一段时间后,你就会觉得神志清爽、容光焕发。也有研究证明按摩耳垂,能达到抗衰美容的效果,爱美的女性朋友,可以试试。

》》小编再介绍一个最省钱的养生法 – 晒太阳

中医有“采日精”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驱散体内的浊气,这就是所谓的补阳气。正气是相对于外邪来说的,晒太阳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机体对抗病邪。

太阳是万物之源,生命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它。进入秋季,天气渐凉,阳光不像夏天那么猛烈,相当于最天然的保健品。秋冬是晒太阳的好时候,这是不花钱的养生妙招,不仅可以温煦阳气,还能促进体内气血流通,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很有好处。

不论老小都要晒

中医认为,晒太阳有三补,一补骨头,二补阳气,三补正气。

晒太阳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对于小孩而言,晒太阳有利于生长发育;对于中年人来说,可以减缓骨骼中钙的流失;对于老人来讲,晒太阳不仅可以防治骨质疏松,还可以改善抑郁情绪。

中医有“采日精”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驱散体内的浊气,这就是所谓的补阳气。

正气是相对于外邪来说的,晒太阳强身健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机体对抗病邪。

因此,晒太阳对男女老少都有好处。

◎一天晒三次身体棒

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是金色的,照在身上可以活血化淤。练习的时候,可以站在环境较好、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重复这个动作,晒15~20分钟后,可以搓热双手、暖脸部,再散散步,有清心安神、舒缓疲劳的效果。

头为诸阳之首,五脏的精华之血和六腑的清阳之气都汇聚于此,是晒太阳的重点部位。午饭后,太阳当头,让阳光晒在头顶,温煦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心),晒一刻钟左右,可以通畅百脉、养脑补阳。

到了傍晚,太阳落山,夕阳也很红,身体背对阳光。人体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多晒晒能调理五脏气血;最好能边晒边拍打按摩,以一刻钟为宜。

◎晒太阳还能治病

中医讲“寒从脚下起”,患有老寒腿或长期腰膝酸软的老年人,往往是阳虚体质,秋冬季节常常手脚冰冷,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腿脚,有助于驱走体内寒气。同时,配合按摩小腿上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还能抗衰老、延年益寿。

经常腹泻、肚子疼的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利用“太阳灸”来调理身体,面朝太阳,边晒边用手反复按摩肚脐、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以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此法对于宫寒的女性也有好处。

◎晒太阳别盲目

首先,秋冬阳光和缓,晒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其次,体弱的人千万别暴晒,容易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量力而行,想晒太阳最好戴个遮阳帽。白内障患者需要戴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射眼睛。

还要注意,老年人最好不要独自躺着晒太阳,一不留神睡着了容易着凉感冒。几个人聚在一起,边晒太阳边聊天,既能舒筋活血,又能调节情志。


作者简介 |

王宏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美国中医针灸医师联合会高级顾问,世界中联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从事临床及中西医研究20余年,擅长内分泌、代谢等疾病的防治。

来源:王宏才的博客及人民网,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图文版】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