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精度定位研究:从芯片、终端到地基增强站的竞争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4-26
佐思汽研发布《2019-2020年汽车高精度定位产业研究报告》。
 
自动驾驶的发展推动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L3级自动驾驶需要达到分米级精度,L4级以上则需要达到厘米级精度。
 
除了依靠车辆自身传感器进行精准定位之外,车外的高精度定位系统也不可或缺。地面道路正形成 5G+北斗(或GPS)卫星+地基增强系统为主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停车场则有可能形成V2X(或UWB)为主的高精度定位支持系统。
 
目前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不到位,用户群少,且设备价格偏高,普遍在万元级别。譬如羲朗科技针对自动驾驶客车、AGV、智慧农机、巡检机器人等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不同的产品,售价也是从数千元到三万多元不等。
 
千寻位置在2019年推出的低速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将“服务、硬件、算法”集为一体,将高精定位的设备成本降低到千元级。千寻位置方案已经成功在新石器、主线科技、菜鸟网络等低速无人驾驶企业的产品上使用。
 
高精度定位终端成本的降低,还依赖于大规模的量产装车。而主机厂则希望定位基础设施早日建成。新基建的启动,加快了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的铺设步伐。
 

地基增强站的竞争

  
2020年5月,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三大轨道,30颗卫星将全部组网完成,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市场迎来发展契机。

千寻位置在 2015 年 8 月成立后,已经在全国部署了超过 2500 座地基增强站。千寻位置的FindAUTO时空引擎已达到车规级量产能力,为L2.5级的高速公路自动巡航, L3级的高速自动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今年内,将有6个不同品牌的车型搭载千寻位置FindAUTO能力并正式量产上市。
 
2019年10月,中国移动启动HAP(高精度卫星定位基准站)设备集采,采购规模为基准站设备4400套,项目总预算约33611万元。

获得中国电信、腾讯、四维图新支持的六分科技,依托中国电信的基站资源、核心网络资源、全天候运维保障体系等能力,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 2000+ 个地基增强站。
 
除了千寻位置、六分科技和中国移动,在地基增强系统领域布局的企业还包括吉利汽车投资的时空道宇;通讯行业的星舆科技;传统测绘领域的中海达、华测、合众思壮以及国网思极神往等。
 
国家电网(国网)也致力于建设覆盖全国的电力北斗精准服务网地基增强系统。承担国网地基增强系统建设任务的是国网思极神往位置公司。按照计划,国网将利用国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在27家电网省级公司建设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基准站1200座。
 
停车场定位方面,UWB技术供应商中电昆辰先后与华为、德赛西威、千寻位置等签约,计划将UWB基站覆盖到更多停车场。
 

定位芯片和模组的竞争


2019年5月,北斗星通布局开发22nm高精度车规级定位芯片Nebulas-IV。

2019年9月,移远通信与千寻位置、意法半导体联合发布了车规级双频高精度卫星与惯导融合定位模组 -- LG69T。

2019年底,UWB定位芯片制造商精位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

2020年2月,Qorvo宣布收购UWB芯片公司Decawave。

北云科技自主研发的BY682板卡,能够在卫星信号良好的情况下提供高精度RTK服务,在与Analog Device的ADIS16465 MEMS IMU的结合下实现GNSS/INS组合导航。
 

高精度定位越来越多投入实际车辆应用


随着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逐步成熟,高精度定位越来越多投入实际车辆应用中,除了自动驾驶农机、矿场无人驾驶、无人清扫车等垂直行业应用之外,乘用车也开始预装高精度定位系统,譬如凯迪拉克CT6车型、上汽荣威Marvel X、小鹏P7等。

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高精度定位方案


《2019-2020汽车高精度定位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01

高精度定位的概念和技术


1.1 高精定位技术定义和分类

1.1.1 高精度定位技术定义

1.1.2 高精度定位技术分类

1.1.3 基于信号的定位技术

1.1.4 基于轨迹推算的定位技术

1.1.5 基于环境特征匹配的定位技术

1.1.6 组合定位技术

1.1.7 车用高精度定位技术细分


1.2 基于信号定位技术

1.2.1 基于信号的定位技术特点

1.2.2 基于信号定位技术的主要厂商

1.2.3 GNSS定位市场规模

1.2.4 UWB定位市场规模

1.2.5 基于信号定位技术应用趋势


1.3 基于轨迹推算定位技术

1.3.1 基于轨迹推算的定位技术特点

1.3.2 基于轨迹推算定位技术的主要厂商

1.3.3 惯导定位市场规模

1.3.4 惯导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基于环境特征匹配定位技术

1.4.1  基于环境特征匹配定位技术的特点

1.4.2 基于环境特征匹配技术的主要厂商

1.4.3 基于环境特征匹配技术发展趋势


1.5 组合定位技术

1.5.1 组合定位技术特点

1.5.2 组合定位技术优势

1.5.3 组合定位技术的主要厂商


1.6 高精定位市场现状

1.6.1 高精定位行业格局

1.6.2 主要企业合作动态


1.7 高精定位发展趋势

1.7.1 高精度定位发展方向

1.7.2 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方向

1.7.3 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应用方向


02

自动驾驶用高精度定位研究


2.1 自动驾驶对高精定位的需求

2.1.1 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需求规模

2.1.2 自动驾驶导航定位产品价格


2.2 乘用车自动驾驶用高精定位技术

2.2.1 乘用车自动驾驶定位技术现状

2.2.2 高级自动驾驶汽车对定位系统的要求

2.2.3 主要自动驾驶测试乘用车的定位技术方案

2.2.4 部分定位技术方案商及应用车型


2.3 低速自动驾驶用高精定位技术

2.3.1 低速自动驾驶定位技术现状

2.3.2 主要低速自动驾驶定位方案

2.3.3 部分定位技术方案在低速无人驾驶的应用情况


2.4 特种车辆自动驾驶的高精定位技术

2.4.1 特种车辆自动驾驶定位技术现状

2.4.2 主要无人驾驶农机高精定位技术方案

2.4.3 主要无人驾驶矿用车高精定位技术方案

2.4.4 主要无人环卫车高精定位技术方案


03

定位芯片、模组及相关企业研究


3.1 u-blox

3.1.1 公司简介

3.1.2 发展历程

3.1.3 全球业务分布

3.1.4 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3.1.5 业务线和产品技术路线

3.1.6 主要产品

3.1.7 发展战略


3.2 意法半导体

3.2.1 公司简介

3.2.2 主要客户

3.2.3 汽车业务

3.2.4 主要产品


3.3 ADI

3.3.1 公司简介

3.3.2 惯导产品


3.4 Decawave

3.4.1 公司简介

3.4.2 主要产品

3.4.3 发展情况


3.5 InvenSense

3.5.1 公司简介

3.5.2 主要产品


3.6 博世

3.6.1 定位业务

3.6.2 高精度定位方案

3.6.3 卫星定位智能传感器

3.6.4 高精度定位发展策略


3.7 Novatel

3.7.1 公司简介

3.7.2 主要产品

3.7.3 主要解决方案

3.7.4 惯导系统应用案例


3.8 移远通信

3.8.1 公司简介

3.8.2 主要产品


04

惯性导航定位技术及企业研究


4.1 戴世智能

4.1.1 公司简介

4.1.2 主要产品

4.1.3 产品关键特性和商业化路线


4.2 易成

4.2.1 公司简介

4.2.2 主要产品


4.3 羲朗科技

4.3.1 公司简介

4.3.2 组合导航产品


4.4 星网宇达

4.4.1 公司简介

4.4.2 组合导航技术


4.5 耐威科技

4.5.1 公司简介

4.5.2 主要惯导产品


4.6 华大北斗

4.6.1 公司简介

4.6.2 主要产品


4.7 导远科技

4.7.1 主要惯导产品


4.8 合众思壮

4.8.1 主要惯导产品


4.9 霍尼韦尔

4.9.1 主要惯导产品

4.10 惯性导航定位技术企业产品对比


05

基于信号的定位技术及企业研究


5.1 千寻位置

5.1.1 公司简介

5.1.2 主要产品方案

5.1.3 时空城市大脑项目

5.1.4 产品应用

5.1.5 拓展动向


5.2 Sapcorda


5.3 中海达

5.3.1 公司简介

5.3.2 定位技术业务现状

5.3.3 主要产品方案

5.3.4 定位技术应用


5.4 博盛尚

5.4.1 公司简介

5.4.2 主要产品

5.4.3 产品应用情况


5.5 南方测绘

5.5.1 定位业务


5.6 Swift Navigation

5.6.1 公司简介

5.6.2 主要产品


5.7 合众思壮

5.7.1 公司简介

5.7.2 发展历程

5.7.3 高精度业务

5.7.4 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5.8 中电昆辰

5.8.1 公司简介

5.8.2 主要产品方案

5.8.3 应用情况

5.8.4 中电昆辰对外合作


5.9 精位科技

5.9.1 公司简介

5.9.2 发展历程

5.9.3 主要产品


5.10 NI Sensor

5.10.1 定位业务


5.11 司南导航

5.11.1 公司简介

5.11.2 主要产品

................................................................




报告订购联系人:  廖棪 13718845418(同微信)   佐思客服 18600021096(同微信)


【近期文章】

大陆2020汽车业务趋势分析

《自主代客泊车系统总体技术要求》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汽车视觉产业链研究(上):2019年前视单目市场同比增长95.6%

佐思汽研2020年多用户报告撰写计划表

《周彦武研究特辑:智能驾驶硬件指南》


佐思研究年报及季报

主机厂自动驾驶策略研究 |  汽车视觉产业研究 | 低速自动驾驶产业研究 | 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研究 | 新兴造车企业布局及智能网联功能对比分析 | 汽车MLCC研究报告 | 汽车分时租赁研究报告 | 5G自动驾驶专题研究 | 汽车仿真研究 | 高精度地图产业研究 | 域控制器研究 | 自动泊车与自主泊车研究 | 激光雷达研究 | 毫米波雷达研究 | 处理器和计算机芯片研究 | 红外技术及在夜视和DMS研究 | 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分析 | 汽车功率半导体研究 | HUD行业研究与供应商竞争力分析报告 |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研究 |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 自主车厂车联网产品分析 | T-Box市场研究报告 | 汽车网关产业研究 |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Q2 | 丰田汽车新四化布局 |  宝马集团新四化布局和战略研究 | 全球及中国车载语音行业 | 中国及全球汽车线束、连接器与线缆研究 | 戴姆勒新四化布局和战略研究 | 日产新四化研究 | 本田新四化研究 | 吉利新四化研究 | 大众集团新四化布局和战略研究 I 汽车智能座舱研究 | 人机交互研究V2X和车路协同行业研究 | 汽车操作系统发展趋势研究 | 全球与中国 L4自动驾驶行业研究 | 专用车(特种车)自动驾驶研究 | 智能汽车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研究 | 毫米波雷达拆解研究 | 共享出行行业及自动驾驶


佐思研究月报

车联网月报 |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