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蓝诗选

2018-01-02 蒋蓝 星期一诗社

蒋蓝(1965-):当代先锋诗人,思想随笔作家。1986年开始诗歌创作,2000年加盟古古图书工作室,同年加入非非主义。已出版有《词锋断片》等20多部个人著作。现为成都晚报编辑。




推荐阅读:胡适 郑愁予 周伦佑 洛夫 舒婷 痖弦 仓央嘉措 戴望舒 林徽因 徐志摩 卞之琳 海子 废名 穆旦1 2 顾城 席慕容 余光中 北岛 芒克 食指 鲁迅 郭沫若 公刘 陈敬容 臧克家 贺敬之 刘大白 刘半农 徐玉诺 冯至 沈从文 汪静之 冯乃超 朱自清 苏金伞 周作人 流沙河 潘漠华 金克木 胡风 李金发 朱湘 何其芳 周梦蝶 郭小川 沈尹默 闻一多 艾青 俞平伯 宗白华 冰心 应修人 骆一禾 穆木天 康白情 梁实秋 王独清 臧棣 翟永明 韩东 余怒 汤养宗 于坚 李少君 柏桦 谢冕 多多 张枣 东荡子 沈浩波 伊沙 昌耀 杨克 欧阳江河 纪弦 西川 杨黎 杨炼 韩作荣 严力 海上 梁小斌 殷龙龙 秦巴子




金属上的蚂蚁


金属的平台,滑亮而冷硬

表面微细的凸凹

把来自不同方向的光源

折射为反面

寒冷的中心地带

几十只蚂蚁,高举一颗饭粒

恒速滑过无处藏匿的区域

金属放大蚂蚁的身影

窗外刺激的喇叭声

在建筑内飞旋

而且共鸣


金属没有变热,变红

反射的光在空气里静静燃烧

蚂蚁的队伍

像一道锈迹或者划痕

蜿蜒到金属深处

然后被挡在光斑后的阴影

隐没


没有危险的征兆

说明蚂蚁的命运

将在视野内发生逆转

迂回于生存的最底层

从暴力的指缝间行进

比金属更为坚韧的时间

延长蚂蚁的道路


无论什么环境

蚂蚁总会出现

然后散去

不留任何痕迹和气息

蚁王像一朵花

在暗中盛开


2000年12月7日成都




钉子


从混凝土伸出的钉尖

比夜色更锐利

打击中,亮出更黑的牙齿

锈是钉子的花朵

如同枪口上勤劳的

梅花

钉子没有声音

大呼小叫的

是墙壁和榔头


钉子是一次性用品

就像骄傲的才华

一旦钉子弯曲

就难以拔出

或复原

常常把钉帽拧断

钉子仍在墙体深处

活着


未使用的钉子

像黑色硫酸

一样休息。至痛的肉

每每摸到钉子

手指就变得坚定而有力

要么与坚硬对垒

要么中途夭折

或者


颠倒钉子的前后

当威胁的脚,踩

下来的时候

2001年3月4日成都




骨折的声音



羽翅

将仄逼的蓝色危险地铺开

云的枝桠被尽数清除

更高的背景,以水晶的冷滑

吸附光照和生物

将铁幕的质量,逼至透明

鸟儿,以不规则的抛弧线

勾勒火的轮廓

然后收缩

往天空的基座

流弹般射击

弹跳

身体,被气流迅即擦拭


这是我在成都的一幢楼顶

目睹鸟儿成长的过程

就像沉溺于

阅读的时间

被持续的暴力和声色

注销

今天,我从车流的缝隙间穿越街道

被喇叭和保险杠卡断进退

这时麻木就从体内

亮出趾爪



把痛

攥在手心

封闭

所有的前路和退路

让这个词的本义和附加成分

融合,失去效力

如同抓紧

一块烧红的铁

绝不让指缝暴露胆怯

直到皮肉和所有的危险

一起冒烟


我的手

从无处着力的空中收回

改变掌纹的方向

总担心

手掌的疤痕和污垢

让天空

失去斗志



子弹穿过玻璃

花蕊周围

炸开狂奔的枝叶

将冲击的气流,全然收敛

然后显形


暂停的鸟

被飞掷的茎蔓

封杀了成长

膨大的瞬间,折断的翅膀

带着下坠的声音

突降的寒冷

碰响

宝石的刀刃


光的言语被无限复制和再生

从每一条诡谲的伤口

搜寻出路

而玻璃

玻璃的叫喊

突然雪亮

子弹,正好嵌入墙壁


2001年1月6日成都




电脑游戏


不能藐视程序

体制和江湖都应该遵守语法

要一看二慢三通过

但有些事

就随意得多


通道上有三条路

A:湛蓝

B:橙黄

C:淡绿

我选择A


凸凹的蓝色起伏荡漾

如同女人胸到腹部的曲线

幽深的预知被全面剖开

我面临下一个通道

D:妖冶的女人

E:诚实的女人

F:聪明的女人

我选择D

熊掌和鱼都想兼而得之

我提醒自己

加倍小心


D与某个男人幽会东窗事发

公开处理方式——

G:与D断绝关系

H:杀掉D与那个男人

I:敲诈那个男人一笔钱财

我选择I

可以全部到位


这个骚货把绿帽子戴在我头上

J:修理那个男人

L:出局

M:出钱让该男人被官方拘役

我选择M

我当然明白没有一了百了的事


问继续干什么?

N:找另外的女人

O:赚钱

P:让D故技重演

Q:放弃

我选择O和P

电脑沉默,显示

出错

或者,再选择


那个男人从局子里出来了,找我纠缠

R:让他二进宫

S:让他倾家荡产

T:与他交朋友

我打出一行字:把D让给他

电脑奖励我一个女人

还是三维动画,她一件一件的,脱……

1998年2月23日于自贡





钉子被云朵逐渐

顶弯

在更高的背景下

成为角钢

成为踢飞的马掌铁

一块烧糊的橡胶

将风粘住


巡天之鹰

在昏昏欲睡的中午上升

水晶的粉末

把收集的光

放射开来

比豹子的双眸更忧郁

比孔雀的羽毛更张狂

向日葵的车轮腾空旋转

被光线染成深黄的花瓣

飞颠着怪叫


翱翔的大鸟

像粗糙的煤核

在粉尘中摩擦

把土地上

破碎的骨头

一一锁定

木薯拱破地面而茁壮

如肚皮浑圆的淫妇

在大地的凝视里

悬滞,而

发蓝

直至熔化


1999年11月9日下午




鹰降落我家阳台


在水泥地面刨出火星

散落在梦中的羽毛

把我的手指灼伤

1999年12月10日




十指连心


我不敢开腔

一开枪就扫倒一片

我不敢在街上发笑

一发酵就招来一群鸡

我不敢喝得烂醉

一罪就从不认帐


剪短发穿西装

像个现代人物

参加做鞋吹风会

我靠利息、编书为生

强行收取社会赞助

为英雄、残疾人出书

向贫困学生捐款

我打保龄球、洗面、洗脚

我活得筋骨发痒


我带10万现钞乘夜车去北京

一个人睡在座椅上

我两袖清风,没有凶器

就是没人理我


有位官员作恶多端

我给火葬场打电话

看着贪官向顽强的殡仪车司机

递烟点火苦笑交汽油费

瘾过足了我不喝酒也在飘

但我不相信恶有恶报


周伦佑告诉我

写作已进入红色写作时代

我们在OK厅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亲密爱人

周伦佑的爱人一直姓周

蓝马的爱人总是姓刘

谁的镜片在飞奔?

火在水晶里抒情

我们都要喷火


四川的天气

像政客的脸色

四川的诗人,不走群众路线

我发动摩托车

还没想好往哪里开

我跌跌撞撞载着诗人杨春光

把油门加大到90公里

穿过一个又一个阴谋和阳谋

在体制的腹地无山可据梦想称王


我的乡亲

一代戏妖魏明伦

穿一双圆口布鞋

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主奏下

卖名佯狂经商

我佯攻写作

磨利蜇针

直捣花心


我不知道还能写些什么

也不知道还将从事什么勾当

冬季的公路旁

下岗职工兴高采烈为我擦皮鞋煮馄饨

我突然愤怒起来

用铁丝与牙齿较劲

用啤酒瓶与头盖骨比试硬度

用烟蒂与皮肤比较耐性

我老想用鸡蛋敲碎石头

在一瓶墨水中亲近中国


我知道写作抵个球用

一点火星就能改写历史

我既要嚎叫,还想动手


1998年4月19—21日




蒋蓝独特的文学踪迹史:

竭力成为文学的福尔摩斯

王火


  蒋蓝是一位肯下苦功不怕艰难的作家。从2011年开始,他用两年时间写作了《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唐友耕与石达开、骆秉章、丁宝桢、王闿运交错的历史》这样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其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个采集者的辛勤付出。


  在四川、云南两省边境的许多地方,他像一个探险家,像一个勇士,像一个采矿工,更像一名考古工作者或者探宝者,跋山涉水,不管春夏秋冬。700多天里,寻寻觅觅,一字一句,写写改改,先后12稿。这是一部读来可津津有味的长篇,也是一部有历史意义、历史价值,又有生动文学笔法、叙人叙事、动人心境的长篇。蒋蓝自己说:“用近两年时间来全力完成一件事,长期奔波于田野山河间。”“写作中,我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官场文牍、稗官野史、江湖切口、烟帮密语、袍哥茶阵、天国客家用语等等构成的专属空间与特定时间,我才可能竭力成为一个文学/文化的福尔摩斯。”“我相信,我追踪的四川提督唐友耕的踪迹,及所带出的1850—1900年之间的四川官场史、军事史、民俗史、植物史、道路史、城建史乃至风化史,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再现努力。”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蒋蓝是能真正深入到他要写作的那种生活中去的,尽管艰苦而且艰难。事实上,今人写旧时代和旧人物,总比深入今天的生活写今天要困难,但他是努力深入了,而且确有所得。他的作品感染了我,我仿佛能看到他站在大渡河边面对大风呼啸、波涛滚滚,遥想当年石达开在此艰难作战的情景;又仿佛能看到他在寂静的深夜里钻研白天采访到的散乱资料;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在孤寂简陋的客栈小屋里听春雨声奋笔写作……


  蒋蓝不仅是一个“写书的人”,也是个“读书的人”。他博览群书,正史野史、诗词歌赋、中外典籍直至写作本书时所能觅到的一切文史资料、四川典籍、地县方志、信函日记、档案文件、民间传说、地图照片、老人回忆以及书中人物后裔的叙述……均在阅读研究及考据之列。正因如此,此书得以丰满,此书得以完整,此书得以可信,此书得以成功。


  我想,这部“踪迹史”如果不是作家来写,纯由历史学家来写,可能不会像蒋蓝这部述作感人而且吸引人阅读。文学作品重于塑造人物,尤其是典型人物,当然也要同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文学笔法及文句、叙事、写景、状物……史学家重在发掘、研究,重在实地考察及潜心考证,有所发现和前进。哲人则从学术角度体现人之才能识见,从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之累积及体悟中寻觅出规律、法则及正误之道。蒋蓝在处理文史哲的问题上做得很出色。他是作家,文采斐然,他写踪迹史,自然要去伪存真;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想象力的作家,常常在叙史叙事时颇多哲思,或诗意盎然。但这些都是既尊重史实又尊重文学性的一种写踪迹史的必要和可贵之处。


  蒋蓝在书中极恰当地用“杀孽深重”“刀头舔血”来形容唐友耕。选这样一个人物作本书主线,写出了晚清时期那段极不平常的历史,像历史老人串起的一串晚清时期的珠链,作为古董,自有其独特的价值。蒋蓝说过:“人迹是构成史迹最重要、最深切的痕迹。”我同意这种说法。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8日 24 版)




推荐阅读:庞培 浅韵凝 唐绪东 陈会玲 朱永富 半桌夕阳 钱松子 笨水 羽微微 冯谖 马骅 纳兰 窗户 孙磊 陈白衣 伊蕾 余真 野子 一江 朱朱 黄礼孩 阿七 潘洗尘 刘郎 寄南 米绿意 胡敬涛 海媚 菠萝僧 更杳 刘白 泣梅 王丽颖 吕布布 游金 布非步 温经天 尹马 胡桑 夏汉 扶桑 周公度 娜夜 橘子 前沿老猫 凌越 马雁 马映 郑单衣 夏珂 北方雪狐 谭雅尹 曾曾 剑东 熊森林 婧苓 倮倮 月岛 游子衿 人邻 陌上吹笛 冷含莹 肖水 康苏埃拉 颖川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