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路柳虹诗3首

川路柳虹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川路柳虹(1888—1959),东京生,白话自由诗创始人,“主知主义”诗歌的先驱者。在五十多年的诗歌生涯中,他以旺盛的诗情写下了十多部诗集,并先后主持过《伴奏》、《现代诗歌》、《火炬》、《诗作》等诗刊。代表诗集有《路旁之花》、《行路人》、《彼方的天空》、《波》等。《波》是诗人的最后一部力作,曾获l957年日本艺术院奖。




秋思


秋光似我昔日的恋人,

依依涌上我忘却的心,

眼前浮上忘却的脸孔,

朦胧的夕月之光,

映着他那变了的瞳仁。


秋光在芙蓉色的梦里,

在融融乳白色的空中,

微风吹动荒凉的树丛,

送来凄凄的笛鸣。


从你那迷人的眼里,

我看到了忘却的往昔,

纤细手指的僵硬关节,

冻乳般的眸子,

还有我耽思中燃起的艳丽。

在愈来愈苍白的月影下,

沐着秋光,

我陶醉于欢乐的梦里。


罗 兴 典 / 译




望黎明


为眺望拂晓的美景,

我去攀登陡峻的山峦。

从大海那边,

从退潮的黑影里边,

一枚硕大的红宝石跃出海面,

黎明,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眼前。


我们走在黑暗的小路上,

不知怎样祝福这一天。

然而正是此路通向山巅。

正是此路最先接受太阳的火焰。

我们奋斗向前……

为了自己的爱,为了明天。


张开双臂吧,快把胸怀放宽!

晨风在我们身边吹拂,

山路在我们脚下蜿蜒。

切勿以为这攀登是在梦境,

切勿因怪石嶙峋而怨道路艰险,

黑夜的存在是为了又一个灿烂的明天。




骆驼


你那温柔的目光,

送我进入神奇的梦境。

你那深邃的眸子,

把无边无涯的沙海照映,

坠入地平线的如血残阳,

伸向遥远天际的椰子树林,

绿洲啊!绿洲,就在前程。

然而,这里的栅栏,

意味着什么?

这里的土地,

为什么如此陌生?

你吞食孩子投来的面包,

竟是这么一本正经。

隐匿在你躯体之中的

可是思念故土之情?

还是因为人们从你的记忆里

夺走了狮身人面像,

打碎了你梦中的金字塔影?


陶 振 孝 / 译



在“及物”意识的统摄下,很多诗人纷纷关注身边的事物。遗憾的是,如今不少诗人过于崇尚个人情感的咀嚼与品味,没有考虑将自我的触须向外延伸,接通自我和社会、时代的联系,最终多数人关心的洪灾、反腐、疾患、民生、环境污染等可能寄寓大悲悯的题材被轻而易举地悬置,饮食男女、吃喝拉撒、锅碗瓢盆、风花雪月等鸡零狗碎、无聊琐屑的世俗吟唱无限蔓延,将个人化降格为私人化,诗魂自然也就被淹没在日常生活的海洋之中了。新世纪初的“下半身写作”、“垃圾派诗歌”已有公论,“日常”固然“日常”,审美却丧失了。这种“及物”虽然和假大空的抒情模式不同,但却置转型期国人的灵魂震荡、历史境况及其压力于不顾,缺乏终极价值的关怀,还停浮于一般性的呈现层面,表现的局部真实在恢复一些事相的同时遮蔽了更多的事象,有了人性的细节与气息,现实性的共感效应却明显减弱,所现之物远没有触及生活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对“物”本质的严重偏离。
和过分个人化的自我抚摸、放弃精神提升的泛化“及物”写作相比,有些对“物”明显误读与歪曲的诗歌,则构成了更可怕的本质偏离。新世纪诗坛有很多诗歌的发生不是因为生命的感动和颤栗以及生活的触发与召唤,而是书本和知识,是由于刺激好玩、发表方便和各种奖项与稿费的诱惑。他们的作品看上去也像模像样,也不无细节的营造、情绪的起伏,有时技巧打磨得煞是圆熟,能够唬住很多缺少经验的读者;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们无关生活、生命、灵魂与情绪,匠气世故,四平八稳,是地地道道的“网上建筑”、“纸上建筑”,或者说是充满“为赋新诗”色彩的伪抒情,没有走心、走脑的集体仿写,和“假大空”同样令人生厌的“假小空”,是对生活和生命本质更深层的偏离。如地震诗歌中大量作品审美水准低下,不但多是记录地震期间人们的原始情感反应,连意象、语汇、调式也都惊人地一致,好端端的题材视域被诗人们窄化成了趋同的“集体创作”。特别是还爆发出一些简单空洞而又矫情的“应时”、“应景”的不和谐之音像《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败坏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胃口,更有诗歌在社会上的声誉。
如果说“及物”很多时候解决的是写作立场,那么在诗里该如何“及物”,使日常现实经过转换成为一种诗性现实,决定了诗歌面临的艺术困惑更为严重。那些走“及物”路线的诗人,多来自于底层,文化底蕴不很深入,对他们而言,“‘生活’的重要性可能要远大于‘诗歌’”,他们的诗歌状态一般都朴实无华,元气淋漓,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冲击力;而另一面则是常常混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误把真情实感的流露当做最高的境界,缺少把实情转换、上升为诗情的意识和能力,在构思、谋篇、语言上缺乏锤炼和节制,结构臃肿,叙事啰嗦,想象力弱,有时甚至把诗降格为一种无难度写作。这种技术滞后倾向在打工诗歌、底层写作、地震诗歌、介入性诗歌那里,都是一个共性的存在。它们那种真切的细节、强烈的现场感、生命的痛楚与酸涩,常常伴着不会拐弯抹角的语言和抒情方式,直接推到读者面前,让人猝不及防地被击中,生出缕缕疼痛和怜悯;可就是缺少那么一点儿回味的余地,生活情境未经剪裁、构思直接搬入诗歌的空间,事态、词汇间过于连贯的线性思维结构,没有节制和跳跃的细碎叙述,驱走了诗歌固有的凝练、精美,韵味不足。对“物”的本质的偏离与误读,和艺术标准大幅度攀升的语境下技术水准下滑、滞后造成的形式飘移与牵拉,使新世纪诗歌在“及物”之路上现出了步履凌乱的窘态。



推荐阅读:

赫列勃尼科夫诗12首

霍达谢维奇诗13首

美国历任桂冠诗人作品

里尔克《秋日》

勃洛克诗27首

勃留索夫诗23首

波普拉夫斯基诗19首

西蒙诺夫《等着我吧》

费特诗20首

古米廖夫诗13首

加耶夫斯基《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弗罗斯特诗15首

丽塔·多佛诗7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11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歌50首

沃伦诗19首

涅美洛夫诗13首

布罗茨基诗8首

劳伦斯诗16首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巴尔蒙特诗40首

埃雷拉诗2首

莫娜·范·杜恩诗9首

熙德之歌

特雷西·K·史密斯诗4首

希梅内斯诗24首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吉皮乌斯诗50首

梅列日科夫斯基诗10首

洛赫维茨卡娅诗20首

安年斯基诗13首

阿利耶娃《请把你的忧愁给我》

叶赛宁抒情诗选105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37首

诺德布兰德诗20首

叶赛宁《波斯抒情》

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安德烈·别雷诗4首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诗44首

阿赫玛托娃诗54首

罗伯特·哈斯诗9首

尼扎尔·格巴尼诗65首

菲利普·莱文诗2首

特德·库塞诗10首

凯·瑞恩诗17首

霍华德·奈莫洛夫诗12首

查尔斯·赖特诗43首

丽塔·达夫诗8首

斯坦利·库尼茨诗9首

罗伯特·品斯基诗8首

比利·柯林斯诗13首

唐纳德·霍尔诗15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23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14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32首

罗伯特·潘·沃伦诗选

尼娜·卡西安诗2首

奈古列斯库《多瑙河的歌声》

托马诗3首

马林·索列斯库诗8首

斯特内斯库诗9首

聂鲁达诗42首

巴科维亚诗70首

尼娜·凯瑟诗9首

考什布克诗2首

多伊纳什诗5首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尔盖齐诗2首

阿拉乌若诗28首

扎加耶夫斯基诗30首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诗28首

布罗茨基诗19首

扎加耶夫斯基12首

布洛茨基诗10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11首

马雅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

阿门斯《柯森斯海边小湾》

安妮·塞克斯顿诗21首

谷川俊太郎诗24首

大冈信诗22首

柴田丰《人生别气馁》42首


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