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河人家

中青报·中青在线 守候微光 2019-07-12

9月2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二滩电站,一名过路的货车司机在公路围栏旁拍照。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二滩水库,张宗洲站在家门前的大花椒树上。张宗洲种过地,当地开发水电站时做过包工头。水库建成后他开过饭馆和煤矿,近年又包了山头种芒果,“不努力哪有好日子过”。


中国青年报 李隽辉 | 摄影

庞晓露 | 写文


雅砻江下游,二滩电站正在放水,惊涛似雪,气势如虹。2000年6台机组全部建成发电的二滩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拥有国内第一座200米以上的巨坝,是我国在20世纪建成投产的最大电站。张宗洲的饭店就开在水库边,店里只有一个年轻的小伙计,他在家里侍弄芒果树。水库建成前,他家已经从河谷地带就地上移。


2015年,张宗洲试种的芒果树挂了果,卖了2.8万元,这让他下定决心包下山头,正式开始种芒果。这算得上张宗洲的又一次“转型”。他种过地,开发水电站时做过包工头。水库建成后他开了饭馆,接待参观水库的各路游客。之后,他又开了煤矿,几番起落兜转,最后回归土地。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土地就是张宗洲们的安全感。


今年,张宗洲的芒果一共卖了11万元,收入少了一些,但他不会砍树,“留了这些树,可以在树下搞多种经营,养几千只鸡。”他眼睛里有光,“不努力哪有好日子过。”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里庄镇,62岁的代兴民在雅砻江边自家的小卖部里。小卖部紧挨江边吊桥,上游是锦屏水电站。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里庄镇,一位老乡行走在横跨雅砻江的吊桥上,上游的锦屏水电站正在放水,江水湍急。


80公里外就是锦屏峡谷,雅砻江在这里转了一个180度的大弯。这里建成的锦屏一二级电站被赞为“上苍的礼物”,短短20公里内两级电站,只需要建一座大坝,就可以获得630米的落差来发电。2014年末,锦屏一二级电站竣工,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补给站。


锦屏峡谷边,曾经是民办教师的代兴民退休后跑过运输,养过蚕,后来开了小卖部。家后面就是一条横亘在雅砻江上的吊桥,桥那头,山上的彝族人家会牵着驴,走3个小时的山路来他家买东西。光景好的时候,凭小卖部一年可以赚五六万元。现在山里也有小卖部了,今年62岁的代兴民索性关了店,每个月拿900元退休金过日子。


这几天水电站放水,水流湍急,大家都从吊桥走。有老人在桥边坐着,用鞋底脱玉米粒。桥下的江水带着旋涡,裹挟着泥沙,滚滚东去。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53岁的杨学勤坐在一栋古居的院子里。金沙江在镇子附近拐出的U型河谷被许多人称为“长江第一湾”。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镶村,66岁的姚树贤在自家院子里。院里种植了上百种花,修建了引水系统,他在这里接待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傍晚的金沙江,远处是玉龙雪山。


金沙江的中游江段是长江上游的另一个U型河谷。在这里修建虎跳峡水电站蓄水的计划搁置了,人们在江河边的生活仍在继续。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镶村里,姚树贤为自己设计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他家前后院加起来有五亩地,引来山泉水入户。后院种着各种果树和鲜花,养了鸡、鸭和猪,还有一个景观湖,湖上有凉亭、瀑布和水车,湖边是一排房屋,每间房前都摆着躺椅和茶几。他在这里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雅拉乡木格措,24岁的罗绒贡布抱着女儿在自家酒店里。2016年,他借款50多万元在大渡河上游的木格措风景区旁盖了一间酒店,一家十几口人一起打理。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羊群经过流沙河畔。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格措依然是罗绒次仁儿时记忆里的样子。不同的是,小时候的路很窄,泥泞难行,家里点的是煤油灯。后来路、水、电都通了,附近大渡河上游的水电站项目也被喊停,外面的游人进来了,这里慢慢成了木格措景区。


村寨的路边人家很多都改成“租住两用”的家庭客栈,最大的就是罗绒次仁家新开业的酒店。24个房间,旺季的时候几乎客满。他乐观估计,酒店一年的纯利润约有10万元。“明年,我还想建个帐篷村,开篝火晚会,烤全羊,把配套的服务都做好。”



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查关村,59岁的陈明和5岁的外孙女张林琳站在紫坪铺大坝前。2006年,岷江上修建大坝,陈明一家搬迁后盖起了新房,开过饭店、小卖部。如今他家周围都成了旅游区。


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查关村,刚从山顶玩滑翔伞回来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如今,这里有包括滑翔伞俱乐部在内的各种旅游项目。


紫坪铺大坝,岷江蜿蜒前行。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查关村,从陈明家的后山向紫坪铺大坝望去,远处是蜿蜒曲折的岷江。2006年,陈明家因岷江上修建大坝搬迁,他开起了小卖部。2008年汶川地震后,陈明家附近建起了一处纪念馆,各种旅游项目随之产生。


两年前,几个来自成都的年轻人以每间每月300元的价格租下陈明家两间房,开起了滑翔伞俱乐部,玩一次费用800元,不少年轻人从成都驱车来玩,节假日期间一天的接待量接近200人次。陈明的女儿也找到了工作,开车载着玩滑翔伞的游客上山。


夜幕降临,江边的人家次第亮起了灯火。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坝湾村,刘玉花在自家饭店的厨房里。澜沧江上修建小湾水电站,10年前她和丈夫搬到这里。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水电站附近,李玉珍和弟弟李玉民在怒江边的公路旁。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漩口镇震源新村,肖洪和母亲唐晓平。三天前肖洪刚过完21岁生日,汶川地震时,他是村里在映秀小学唯一的幸存者。



2018年10月31日

中国青年报摄影版

李峥苨 | 编辑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以下 关键字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改革开放四十年

1998九江决口 | 奥运开幕十年 

全球最大摄影收藏地

照片里的抑郁情绪 | 00后为何发重复照片

草根排球 | 去北京过国庆

网络新闻中的视觉

最后一家宝丽来胶片厂

新浦东人 | 人工智能 | 大国末梢

2018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 美图参赛 | 获奖名单

微光体验营 | 入选名单 | 回顾① 

漫说:世界杯上的父亲节 | 世界杯

第61届荷赛揭晓 | 摄影书 | 日本摄影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 | 部长面孔 2018两会

我的家在东北 | 雄安新区的第一个春节 

暗房师退休了 | 中国青年报最老的摄影记者走了告别铁矛

守候微光放映会  微光和朋友们的放映会

马格南镜头里的周恩来纽约时报2017年度摄影书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党代表朱日和全运会偶像

我是摄影记者年终特别版

我是摄影记者 12345 | 7891011 | 12 | 13 14 | 15 | 17

历史上最有名图片编辑去世

微光专访14位中外女摄影师 |  摄影与留学

再道一声 小平您好| 翻开家庭相册

耀邦百年 中青报老照片

【头版半月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国外报纸头版中的APEC

中青报2017年度照片 | 2016年度照片 | 2015年度照片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中国青年报大理影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