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妙海:从乾隆年间《鱼鳞册》解读晋源吴家堡村史

2017-04-17 郝妙海 太原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见晋源区吴家堡村一村民保存的三本“鱼鳞册”,“鱼鳞册”,也叫“鱼鳞图册”或称“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是旧时为征派田赋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薄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据相关资料介绍,宋时,南方有的地区即开始编造“鱼鳞图册”。到明洪武年间,朝廷命各州县全部编造完整、详细的“鱼鳞图册”,从此,这一科学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在全国实行。清代延续这一制度,“鱼鳞图册”曾几度在全国重新编造或补造。有些地区直到民国年间仍在使用。

本次得见三本“鱼鳞册”,只有“册”,而没有“图”,皆为麻纸手书,册页宽23公分,高25公分,近似方形。由于年代久远,三本均有残缺,第一本除封面封底无存外,内页大体完整,其余两本则前后均有缺页。从残存的封脊看,封皮应为蓝色布封。其中较完整的一册首页首行为“吴家堡村,鱼鳞开注名共五区”字样。册中登记的事项有户主、都甲、土地四至,土质、面积及税粮共六项。从册中相关批注推算,此册应编制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不久,距今已有260余年。




经初步整理,三本册页现状如下:

第一本:现存122个页面,共登记有270宗土地,涉及村民144户。合计登记土地共753.277亩,其中平地198.189亩、坡地97.192亩、沙地457.896亩。合计应纳税粮3676.8692升。

第二册,现存147个页面,共登记264宗土地,涉及村民145户,登记土地共883.546亩,其中平地145.534亩,坡地27.619亩,沙地695.528亩。合计应纳税粮3671.9421升。其中有14.865亩河谷地不征粮。

第三册,现存142个页面,共登记275宗土地,涉及村民152户。登记土地共1161.707亩,其中平地125.222亩,坡地26亩,沙地863.425亩,合计应纳税粮3964.7183升。其中有147.06亩河谷地不征粮。

三册共登记土地769宗,涉及村民310户(三册中有重名者),共登记土地约2800亩,其中平地约470亩,坡地约150亩,沙地约2010亩,另有河谷地约160亩。应纳税粮约113石。



综合以上登记事项,并结合三本鱼鳞册中的其他文字,稍加分析对比,我们似乎可以获得很多的历史信息。

一:吴家堡村,是太原市西南一个紧邻汾河的村庄,今属晋源区管辖。现存三册“鱼鳞册”中涉及村民310户。查阅村中吴姓、李姓、乔姓等几个大姓的家谱,册中所登录的族人姓名,大都能从谱中找到,说明这310户人家应是当时吴家堡村的原住民。因册页有所缺失,当时实际户数尚应更多。而从现存资料可知,到1949年该村解放时,全村仅有177户,606口人,不到造册时的60%,其缩减幅度,让人咋舌。这或许可从一个侧面佐证康乾盛世的繁荣,也可推知多年兵荒马乱给农村生存条件带来的冲击。

二:兀忠伟先生在“明清时小店区境内‘都甲’设置”一文(见《龙城汾东文史》第十五辑)中写道:“都甲制,盛行于明、清两代,县下设‘都’都下设置‘甲’,一般以序数命名,分别为一都、二都……以及某都一甲、某都二甲……,征收赋税钱粮,是都甲的主要任务。”“太原县的都甲设置,清代与明代略有不同。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编修的《太原县志》卷一载:太原县‘坊郭乡镇,在成五都,都名为南关东、南关南、南关中、南关西、南关北,在外五十都(只列都名49个,缺1个)’……到了清代雍正九年编修的《太原县志》,设置‘坊郭五都(都名只有南关东、南关南、南关中、南关西4个,缺1个,)乡镇四十六都’。与明代的都甲设置比较,清代,对有些‘都’进行了合并,个别‘都’的名称有所改变。具体是:安仁一都、安仁二都并为安仁都,姚邵一都、姚邵二都并为姚邵都,撤销姚西三都,马村南都、马村北都并为马村都,增加洛阳都,‘进阳南都’改写成‘晋阳南都’。”同时,兀忠伟先生还介绍“明清两朝的户籍制度与都甲制相统一,就是人可以迁出外村外都外县,但你的户籍不变,仍在原来的都甲里,交皇粮国税仍要返回原都甲去缴。这样,虽然人迁走了,但他的都甲户口不变。从这一规律出发,明清两朝近600年,人们的都甲户口不变。因此,只要你一说姓氏的都甲户口,就能判定两个同姓的人是不是同宗同祖,这是寻根问祖的一条主要途径。”



我们通过对三本鱼鳞册的初步梳理,竟发现册中户主的都属有南关南、南关中、南关西、南关东、安仁、源镇、晋阳、三贤、东桥北、高中一、嘉节、凤中、马村、苜蓿、义堰、丰泉一、丰泉二、丰泉三,多达近二十个。且这些都名在明、清两代的太原县志中都能找到。像南关都远在今晋源,三贤、桥东北都更远在小店以南,怎么会出现在吴家堡村的鱼鳞册上呢?上述兀忠伟先生的介绍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即这些人虽然迁到了吴家堡,但它们仍沿用原籍的都甲,甚至交粮纳税也得回原都甲去交。

吴家堡鱼鳞册中的这种多都并存的状况,不但可以作为上述说法的佐证。也说明了吴家堡村的大多数人口,都是在明代至清乾隆年间从各地迁徙而来的。同时,全县这么多都(册中未发现有阳曲等外县的任一例都属)的人口纷纷迁居吴家堡,似乎表明是某一时期县域内的政府行为。




三、兀忠伟先生在上文中介绍到马村都时,说“明嘉靖《太原县志》中为‘马村南都’,‘马村北都’,清道光《太原县志》中合并为马村都。明嘉靖《太原县志·水利》载:‘汾河十一渠:……。马村北渠一道,看河楼取水,灌嘉节等五村。……’这一条是记载太原县‘都渠’的,全是以都名命名为‘渠’名。明嘉靖《太原县志》“坊郭乡镇”一节中,将马村南都、马村北都列在勋南一、二都与黄陵南、北都之间。‘汾河十一渠:……。马村北渠一道’这一句话说的‘马村北’三字后缺一‘都’字,应该是‘马村北都’。因此,马村都是指大马、小马一带,而非南马村。明天启《太原县志》记载:‘郝恭,马村都人,正贡,未仕。’郝姓是范家堡村大姓,故范家堡村应属马村都。马村都辖大马、殷家堡、小马、范家堡4村。”

其实,马村都还应辖吴家堡村。这是因为:一、据《吴家堡村志》载:“正德十六年(1512)汾水泛滥,河床在一夜之间从吴家堡村西改流村东。其后嘉靖十五年(1536),太原县令金砺修整河道,正式将吴家堡从河东划到河西。”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吴家堡,和大马、小马村是紧邻家,并不是隔河相望。二、吴家堡是一个以姓氏命名的村庄,而吴氏至今仍为吴家堡第一大姓。在三本鱼鳞册中,共登记有吴姓村民54户,而他们的都属均为“马村都四甲”。



四、吴家堡是一个紧临汾河的村庄。本“鱼鳞册”中现登录土地约2800亩,其中沙地2010亩,占到70%,另还有不承担税粮的河谷地约160亩,反映的正是一个临河床的历史现状。在这三本“鱼鳞册”中,将土地分别登记为平地、坡地、沙地和河谷地。除河谷地注明不征粮外,经计算,平地每年每亩应纳粮7.9升,坡地每年每亩应纳粮5.7升,沙地则为3.4升。据相关资料介绍,每升中等小麦约量1.5斤,那么,上述税粮如是小麦的话,每亩分别约为11.85斤,8.55斤,5.1斤。同时从册中还可看出,当时计算税粮精确到摄,据查“撮”(有的写作“作”)为市制中最小的容积单位,为1升的万分之一,只有约一粒米大小。可见先民们计量时的严谨,从中也可体会到先民们对粮食的敬惜之心。但却不知当时征粮用的是什么器具。



五,三本“鱼鳞册”中登记吴家堡村应缴粮的土地约2800亩,但不知这2800亩土地是否全为粮田。因为该村在解放前后尚有苇地上千亩,其中不少苇地在该“鱼鳞册”中都能找到踪影。如第一册第一页“东至县渠,南至南堰道,西至丰泉渠,北至南屯地界”的那块“玖拾伍亩五分贰厘陆毫”的“平地”,到解放时便全为苇地。这就有了两种可能:一种可能,这些地块当时就是苇地,苇地比照粮田纳粮。另一种可能,是当时这些地块尚不是苇地。无论那种可能,都值得相关的专家们好好研究。

总之,这三本在太原市郊发现的鱼鳞册,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是比较珍贵的。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郝妙海更多作品:

郝妙海:几张特殊的老照片

郝妙海:绝迹的儿时游戏钓“河西”

郝妙海:女孩们喜欢的儿时游戏跳“窟联联”

郝妙海:讲究团结互助的儿时游戏“齐齐溜”

郝妙海:表达草民诉求的儿童游戏“天下太平”

郝妙海:晋源的儿时游戏打扳球

郝妙海:晋源的儿童游戏“簪簪簪”

郝妙海:老鹰捉小鸡,几代人共同的童年游戏

郝妙海:晋源的儿时游戏“丁悠儿”

郝妙海:晋源话里的“藏门门”

郝妙海:晋阳湖赞

郝妙海:通往晋祠的那条“汽道”

大年初一烧懒香

晋源的隔年捞饭

过年说说天地爷

晋源的“年气气”

记忆中的“忙年歌”,一部实用的春节生活指南

太原童谣:雁儿雁儿排溜溜

晋源的土地爷洞洞

郝妙海:远去的水西关

郝妙海:太原的苇

郝妙海:社家鼓,太原锣鼓的根

郝妙海:“拉锯、扯据”,温暖的儿时回忆

郝妙海:乡村事筵,从未走远的浓浓乡俗

郝妙海:从《太原县志》看村庄兴衰

郝妙海:“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郝妙海:五十年前我去太原十五中上高中

郝妙海:夏日虫戏,太原的乡村故事

郝妙海:太原话里变幻多端的“圪”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