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在太原 | 远去的水西关

2017-01-05 郝妙海 太原道

上周五,去晚报编辑部办了点事。事毕下楼,正想打个的回家,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前的这条路,正是新建路。而自己脑海中几十年挥之不去的一个地方——水西关,正在新建路上,何不乘便去看看。于是,便信步向南走去。

1963年,我考入太原十五中读高中,而十五中,就在水西关。于是,水西关就成了我这个市郊农村娃深度接触和了解太原这座古城的第一个地名。说它是个地名是因为当时尚没有水西关街这一说,它就是太原西门之一——水西门外的这一片地方,包括一个叫水西关的村子。



█ 水西门,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拍摄


那时,新建路已经修成,它是从桥西进城后北向的第一个路口。顺路向北行约500米,路东即是水西门。这500米,路侧栽了些树,却几乎没有一幢像样的建筑。当时的水西门,虽已是残桓断壁,但依然存在。在水西门的对过从新建路往西有一截玥50米长的沥青路,路的尽头处,北侧就是十五中的校门。可见,这截路就是专为这个学校修的。而在校园东侧的新建路旁,是山西省水利厅和交通厅两大机关。学校在往北,则是市委、市政府大院和一片一片的宿舍,以及当时在太原赫赫有名的新建路礼堂。

相较于往东、往北,学校往南、往西则要寒沧和破败一些,那就是水西关村。据说,这个村的人大多来自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的逃荒者。显而易见的是,当时的村里人远没有沾上这座城市的光。村内街道狭窄不平,房舍不仅低矮、简陋,而且破败不堪,操着各种口音进进出出的大人孩子,言行似乎有点拘谨。和我印象中的市郊村庄有一种明显的差异。

穿过村庄再往西、往南,就是大片的菜地了,这些菜地往西种到汾河河畔,往南种到迎泽大街边。当时的会计学校,就处在这些菜地的包围之中。说到菜地。不仅想起当年一件在今天看来即荒唐可笑却又让人唏嘘不已的事来。1966年,我修完三年学业,顺利毕业。正踌躇满志准备考大学时,那场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席卷大地,一瞬间便改变了一切。当短暂的狂热和浮躁慢慢退去,我回到家中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隔三岔五回学校转转,祈盼着佳音传来。1968年夏天的一天,我再次来到学校时,惊异地发现教学楼后面那个我们三年中晨练、作操、上体育课,玩耍无比,熟悉的大操场上,意然绿油油一片,长满了以灰条是一种很好的猪菜,在村里头还真找不到这大片的灰条呢?而当年,家里正好养了两头猪。于是,那年夏秋的几个月。我去校时,其它事办与不办,先要割一麻袋灰条回来。这些大操场上的不速这客,显然与水西关那大片菜田有关。可这些无翅的草籽,又怎么越过一片村庄,来到这操场上生根发芽,而且是齐刷刷十来亩一大片,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捉摸不透。

等待无望以后,我彻底返回了家乡。1976年,文革十年之后。十五中高十一班我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聚会。当我再次踏进校门时,校园里已恢复了昔日的喧闹和宁静。当年的老师,大多也还在校内默默耕耘。但校里校外,水西关这一大片地方,似乎并无什么大的变化。自此以后,我虽无数次的进入太原城,知道今天自己所在的村庄也成了城中村,却再来踏进过十五中的校门,也在未曾近距离地观察过那片叫水西关的地方。可是我知道,那个水西关村,后来成了郊区有名的蔬菜专业村、富裕村,而且在1980年,改革开放不久就完成了太原市第一批的城中村改造。水西关村已不复存在,但水西关街却在同时诞生了。“水西关”三个字,地图上仍然找得到。

那日,我顺新建路漫步南行,直到看到“水西关街”的路牌,站在十字路口,我竟找不到一丝一毫当年水西关的影子。向东,那个水西门早没了踪影。向西、西北角原本是交通厅大门的地方,如今是“天美名店”的底盘。一条东西通衢的大街穿过桃园路,直达滨河东路。原先的村,原先的地,早已高楼林立,繁华无比。右拐前行,十五中的大门例是还在老地方。可原先四个砖柱的普通门早变成了有点豪华,十分大气的伸缩门。迎面,十一层的教学楼也比当年那三层小楼气派,体面多了。时已正午,学校早放了学,大门紧闭着。进前,和门卫攀谈几句,他破例让我进去看看。从教学楼东侧绕到楼后,眼前豁然开朗,原先的大操场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内于拆了西边的学生平房宿舍,盖起了学生公寓,操场面积还扩大了不少,并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功能区。三三两两的孩子们正在打篮球等。除东围墙外水利厅院内的一幢小砖楼似曾相识外,一切都变了。我忽然忆起那满操场的灰条来,仿佛就在昨日。

呵!我记忆中的水西关,我忘不掉的水西关,我那远去的水西关。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家在太原系列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家在太原09:半个世纪如云烟,太原十二中记忆

家在太原10:桃园那几条巷

家在太原11:桃园一巷的那些事

家在太原12:行走五一路,寻找昔日的记忆

家在太原13:大濮府煤场散记

家在太原14:住在桃园二巷的日子

家在太原15:远去的钟楼街副食品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家在太原:桃园三巷的记忆

家在太原:傅家巷与傅山

家在太原:桃园四巷忆吃穿

家在太原:桃园路往事

家在太原:豆芽巷往事

家在太原:郭家巷往事

家在太原:老军营,相知相处三十载

家在太原:记忆里的西缉虎营 

家在太原:少年的五一广场

家在太原:家住桃园三巷

家在太原:迎泽公园的记忆

家在太原:西缉虎营院里的牵牛花

家在太原:我心中的解放路

家在太原:太原的夏天

家在太原:太原的醋

家在太原:梅山记忆

家在太原:三代人的青年路小学

家在太原:太原七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家在太原:难忘上马街

家在太原:饮马河边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西华门老街

家在太原:悠悠文庙上官巷

家在太原:杨家堡,都市里的村庄

家在太原:桥头街,我永远的乡愁

家在太原:家住太原五拐巷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上马街

家在太原:徜徉在迎泽大街上

家在太原:太原的秋天

家在太原:坡子街16号的小院情

家在太原:文瀛公园话今昔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那些飘逝的青春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点滴情怀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青春记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我与宁化府益源庆之缘

家在太原 | 精营东边街那个消失的小院

家在太原 | 小五台,从梵音袅袅到书声朗朗

家在太原 | 双塔寺街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大营盘,海校,师院……一座大院的百年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文源巷东

家在太原 | 锦绣太原城的花木地名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里有个小学校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前那条街

家在太原 | 在西缉虎营小院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搬家

家在太原 | 五福庵的记忆

家在太原 |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游园时代,迎泽湖畔无处安放的青春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湖滨会堂,心中一段美丽的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