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高教研究》2022年总目次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2024-02-05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

总目次

引用格式
[1] 钟秉林.传承百年历史,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3-5.
[2] 刘宝存,张金明.国际视野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内涵、挑战及建设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6-14.
[3] 史秋衡,冯路玉.论高质量教育体系设计的逻辑指向[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15-20.
[4] 田贤鹏,徐林. 面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沿学科布局:战略图景与政策取向[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21-33.
[5] 陈斌.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推进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34-45.
[6] 孟亚,万书辉.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量化指标下的五年目标展望[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46-59.
[7] 李芒,段冬新.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准入标准的研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60-70.
[8] 赵磊磊.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数据治理:逻辑、挑战与实践[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71-79.
[9] 刘徐湘.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80-91.
[10] 田浩然,李清煜.人才是会“流失”还是“集聚”: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影响科技人才集聚的实证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92-105.
[11] 董云川,向芝洁,蔡宗模.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自强”之道与“助力”之策:第四届西部高教论坛综述[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106-114.

[12] 伏创宇.导师义务应当如何设定:以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1):115-127.

[13] 张楚廷.西方“一流大学”特点之我见[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3-7.

[14] 解德渤,于孟仟.解德渤 于孟仟 | 学术发包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治理模式[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8-16.

[15] 夏焰,赵璐瑶.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的演进:基于39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17-26.

[16] 王思懿.我国研究型大学长聘制改革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27-36.

[17] 朱茂磊.教师教育惩戒权:基本属性、权能构造与法律渊源——对现有研究和制度规定的双重反思[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37-48.

[18] 王晓茜,姚昊.大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49-59.

[19] 汪洋,沈红.我国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的性别差异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60-74.

[20] 崔玉平,李智鑫.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4所大学的调查[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75-86.

[21] 公钦正,张海生.新文科人才培养何以实现:基于中英两所大学PPE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87-98.

[22] 向为民,文旭初,梁桂保.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社会融合与综合能力关系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99-108.

[23] 朱镜人.论创造性心智及其培养: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109-116.

[24] 徐美华,刘轩.徐美华 刘轩 | 当代大学生的“佛系”特征、成因及影响:基于16所高校717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2):117-127.

[25] 吴岩.深化“四新”建设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3-13.

[26] 徐佳丽.学生视野中的高质量高等教育:基于手段—目标链理论的分析[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14-23.

[27] 赵冉,郭成,柴佳琪.地方引进高校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吗[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24-37.

[28] 薛海平,方晨晨.高校扩招能给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热”冶降温吗[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38-50.

[29] 郭磊.内部协调与外部平衡: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优化路径[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51-61.

[30] 徐一渌,饶从满.美国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R大学为例[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62-71.

[31] 金红昊,马奔.政治激励、主官任期与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波动:来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72-87.

[32] 张学敏,林宇翔.家庭资本对大学生成长型思维水平的影响[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88-103.

[33] 吴颖,崔玉平.长三角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其时空演化:基于沪、苏、浙、皖41 市的实证分析[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104-117.

[34] 王胜兰,彭双.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下我国高等在线教育发展展望[J]. 重庆高教研究,2022,10(3):118-127.

[35] 张诗亚.论学科与学科交叉[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3-6.

[36] 林松月,刘进.大数据与院校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7-19.

[37] 常桐善.高等教育大数据建设路径: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20-30.

[38] 陆根书.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31-38.

[39] 郭娇,吴寒天.大数据时代的因果推断:教育政策评估的新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39-48.

[40] 周元宽,鲁沛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逻辑理路和实践取向[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49-59.

[41] 秦勇.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公平的历史考察[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60-67.

[42] 蔡文伯,甘雪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学合作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校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68-77.

[43] 田浩然,杨潇.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影响青年“去留”的实证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78-91.

[44] 刘贤伟,袁文婧.中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整合研究:基于科技人力资本理论的MASEM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92-102.

[45] 何菲,朱志勇.博士生学术能力:内涵、框架与测量[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103-117.

[46] 薛琪薪.学术生命周期视野下的精英人才流动研究综述[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4):118-127.

[47] 管培俊.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3-4.
[48] 漆新贵.适合教育: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5-7.
[49] 陈·巴特尔.从特权到权利: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受教育权之演变[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8-18.
[50] 李炜谈,李永刚.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声誉形成的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76所研究型大学的QCA检验与比较[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19-31.
[51] 江小华,周涛,陆瑜雯.学术晋升中的科研评价:基于1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32-44.
[52] 王丽,李凤兰.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对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45-55.
[53] 赵红霞,王迎香.生命历程视角下高等教育获得打破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吗:基于CHNS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56-68.
[54] 苏荟,张新亚.研究生教育扩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69-78.
[55] 张冰冰,姚聪莉,宁一静.共同富裕背景下城乡差距缩小了子代的职业收入差异吗[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79-92.
[56] 胡德鑫,田云红.规模扩张、高等教育回报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化[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93-104.

[57] 蔡震洋.论美育是一种他者教育还是自我教育[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5):105-127.

[58] 杨德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缺失和建议[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3-9.
[59] 李立国,洪成文,蒋凯,等.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10-21.
[60] 付娟,夏肖影.新发展格局中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基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政策成效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22-33.
[61] 胡咏梅,元静.涨薪能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幸福感吗:基于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平衡感的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34-54.
[62] 刘丽华,沈红.高校研发经费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实证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55-71.
[63]谢汝宗,蒙利婷,谢妮.高职教育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系[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72-84.
[64] 闵韡.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压力与应对策略: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85-99.
[65] 徐浩天,沈文钦.资助对博士生科研产出与按时毕业的影响:学科与家庭背景的异质性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100-114.

[66] 黄璟珲.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议程的重塑:挑战与契机[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115-127.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1期

目    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传承百年历史,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刘宝存   张金明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国际视野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内涵、挑战及建设路径

史秋衡  冯路玉

贵州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论高质量教育体系设计的逻辑指向

陈   斌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建设策略










田贤鹏   徐   林

江南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面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沿学科布局:战略图景与政策取向
















孟   亚  万书辉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量化指标下的五年目标展望——基于与OECD国家的比较










李   芒   段冬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准入标准的研制

赵磊磊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数据治理:逻辑、挑战与实践

刘徐湘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强干预: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

田浩然 李清煜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人才是会“流失”还是“集聚”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影响科技人才集聚的实证分析

董云川  向芝洁  蔡宗模

云南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自强”之道与“助力”之策——第四届西部高教论坛综述




伏创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导师义务应当如何设定 ?——以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为例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2期
目    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

西方“一流大学”特点之我见



解德渤   于孟仟

大连理工大学

学术发包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治理模式


王晓茜   姚昊

华东师范大学

大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夏焰   赵璐瑶

安徽大学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的演进——基于39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王思懿

西南财经大学

我国研究型大学长聘制改革的制度逻辑与优化路径















朱茂磊

信阳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惩戒权:基本属性、权能构造与法律渊源——对现有研究和制度规定的双重反思









汪洋   沈红

北京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我国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的性别差异研究


崔玉平   李智鑫

苏州大学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个体非货币非市场收益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4所大学的调查

朱镜人

安徽新华学院

论创造性心智及其培养——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视角

公钦正   张海生

中国人民大学  重庆文理学院

新文科人才培养何以实现——基于中英两所大学PPE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向为民  文旭初  梁桂保

重庆工商大学

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社会融合与综合能力关系研究

徐美华  刘  轩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当代大学生的“佛系”特征、成因及影响——基于16所高校717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3期
目    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吴  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深化“四新”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徐佳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学生视野中的高质量高等教育——基于手段-目标链理论的分析






赵冉  郭成  柴佳琪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地方引进高校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吗







薛海平   方晨晨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高校扩招能给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热”降温吗






郭  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内部协调与外部平衡: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优化路径













徐一渌   饶从满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美国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R大学为例







金红昊   马奔

北京大学  山东大学

政治激励、主官任期与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波动——来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张学敏   林宇翔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家庭资本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水平吗——基于院校类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吴颖   崔玉平

安徽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长三角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其时空演化——基于沪、苏、浙、皖41市的实证分析






王胜兰   彭双

华南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下我国高等在线教育发展展望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4期

目    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张诗亚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论学科与学科交叉



林松月  刘进

香港中文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数据与院校研究






常桐善

华中科技大学  加州大学

高等教育大数据建设路径——美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陆根书

西安交通大学

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







郭娇  吴寒天

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大数据时代”的因果推断——教育政策评估的新路径









周元宽  鲁沛竺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逻辑理路和实践取向




秦  勇

西南大学  四川外国语大学

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公平的历史考察







蔡文伯  甘雪岩

石河子大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学合作对高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校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田浩然  杨潇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影响青年“去留”的实证研究






刘贤伟  袁文婧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整合研究——基于科技人力资本理论的MASEM分析






何菲  朱志勇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学术能力:内涵、框架与测量






薛琪薪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

学术生命周期视野下精英人才流动研究述评

《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5期

目    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管培俊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



漆新贵

重庆文理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适合教育: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陈·巴特尔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从特权到权利: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受教育权之演


李炜谈  李永刚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声誉形成的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76所研究型大学的QCA检验与比较


江小华  周涛  陆瑜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学术晋升中的科研评价——基于1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

王丽  李凤兰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对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赵红霞  王迎香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生命历程视角下高等教育获得打破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吗——基于CHNS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苏荟  张新亚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研究生教育扩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张冰冰  姚聪莉  宁一静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共同富裕背景下城乡差距缩小了子代的职业收入差异吗

胡德鑫  田云红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规模扩张、高等教育回报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化


蔡震洋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论美育是一种他者教育还是自我教育《重庆高教研究》
2022年6期目    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缺失和建议




李立国 洪成文 蒋凯 王洪才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付  娟  夏肖影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新发展格局中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基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政策成效分析





胡咏梅  元  静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涨薪能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的幸福感吗——基于工作压力与工作生活平衡感的序列中介效应的分析





刘丽华  沈  红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高校研发经费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实证研究

谢汝宗  蒙利婷  谢  妮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高职教育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系



闵    韡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压力与应对策略——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




徐浩天  沈文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资助对博士生科研产出与按时毕业的影响:学科与家庭背景的异质性分析


黄璟珲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系

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议程的重塑:挑战与契机

文字编排:张海生
内容审核:吴朝平 蔡宗模
  《重庆高教研究》投稿及审稿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高教研究》2022年总目次

重庆高教研究 CQGJYJ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