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

白华 财智世界 2024-01-09

一、《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简介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是一部自传体的管理会计经典名著。作者是美国著名企业家小艾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 jr.)。执笔人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翰·麦克唐纳(John MacDonald)和凯瑟琳·史蒂文森(Catherine Stevenson),协助者是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 Jr.)。英文版由美国双日出版公司(Doubleday Company)于1963年出版。中译本由刘昕翻译,由华夏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另有卢双剑(2017)、孙伟(2021)译本]。该书旨在建立一种职业——职业经理人,并详细阐述了职业经理人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的作用(德鲁克《推荐序》)。本书指出好的管理在于集中管理和分权管理的协调,或者说是基于协调控制的分权管理(斯隆自评)。从管控融合论来看,该书构建了一个企业集团事业部制分权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并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指标建立起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来推动和监控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为集团分权管理模式的成功实施总结了最佳实践经验,为战略导向管理会计技术的综合运用提供了鲜活案例,为职业经理人履职尽责树立了成功典范。该书名言包括:①福特先生和杜兰特先生是将自己的性格、天分作为一种主观因素灌输至他们的运营之中,而不是从方法和目标上讲求管理的规律。他们的组织方式截然相反,福特先生是一个极端的集权主义者,而杜兰特先生是一个极端的分权主义者。②公司的主要目标在于赚钱,而不仅仅是制造汽车。③财务不可能在真空中存在,它必须和运营结合起来。④管理已经成为我的技能。我相信竞争是一种信仰的较量,是一种进步的途径,是一种生活方式。⑤对我而言,当选公司总裁是一项巨大的责任,也是一个机遇。我决定将为此付出个人牺牲,我将用我全部的经历、经验和知识来帮助这个公司取得卓越的成就。从那以后,通用汽车就成了我献身的对象。

 

二、《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读后感

 

书由他写,但经我读。我读他书,则他书变我书。他书再好,若不能读成我书,则多读无益。

 

《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下称《岁月》)是一部管理会计经典名著?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管理会计。

 

管控融合论认为,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项控制技术,其职能是运用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推动和监控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企业是一个风险组织。企业管理是一个为实现目标,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过程。这个过程运行的结果是制定和实施了控制措施。所以,管理就是控制。企业管理系统就是内部控制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只可能有这一个系统,而不存在其他系统。那么,管理会计就只能服务于内部控制系统。而在内部控制系统中,针对识别的风险提出的具有创新性,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控制措施被称为控制技术。控制技术具有动态性,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模仿和超越,所以,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会计就是一项推动和监控企业不断创新的控制技术。作为一项控制技术,管理会计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过运用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建立的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来推动和监控其他控制技术不断创新的控制技术。据此,可把一切结合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来探讨企业管理系统或称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运行的论著称为管理会计文献。

 

《岁月》只有一条主线,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个故事,那就是斯隆作为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在通用汽车开创性地设计和实施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体制,并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指标建立业绩衡量指标体系来推动和监控其运行。简言之,构建了分权管理结合协调控制的管理体制。由于协调控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投资回报率目标,所以,斯隆混用协调控制和财务控制。仅略举三例为证。

 

斯隆指出:“我的思路集中在了一些在我看来,对通用汽车的演化史影响最大的因素上,总的说来,就是通用汽车分权组织的起源和发展、相应的财务控制,以及在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中通用汽车以自己的方式所表现出的对经营这一概念的理解。在我看来,这三项因素构成了通用汽车企业经营的基础。”

 

他也指出:“我的思路是分权。通用汽车式的组织模式是在政策上统一,在管理上分权。分权这一概念与适度的财务激励手段相结合,构成了通用汽车企业组织政策的基石。”

 

他还指出:“通用汽车本身也从1920年的无秩序团体转变为一个整合的、有战斗力的企业。它的分权管理、协调控制的哲学在当时运转得非常好。它的财务方法已经逐渐变为一种习性,一种持续演进的创造性过程……其他大型美国企业来我们公司研究、取经,特别是对我们的分权管理和财务控制抱有浓厚的兴趣。”

 

可以看出,斯隆或讲财务控制,或讲协调控制,不加区分。而讲协调控制时,也要补充说明财务控制的重要性。而德鲁克在《推荐序》中也指出:斯隆作为管理的设计师和缔造者,首次在一家大型公司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组织架构、规划和战略、评价体系及分权原则。德鲁克不用财务控制,而用评价体系之说,充分认识到斯隆的分权管理体制与评价体系密不可分。而构建评价体系正是管理会计的职能之所在。

 

那么,斯隆所说财务控制是否也是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来实施?《岁月》“第8章 财务控制的发展”贯穿全篇的一个概念是“投资回报率”。这正是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指标,也是我们熟知的杜邦财务分析法的核心指标。但杜邦公司并非将其用于财务分析,而是作为管理工具。投资回报率公式由杜邦公司的唐纳森·布朗(Donaldson Brown)于1912年前后提出。布朗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东部一个以种植烟草为生的贫苦农家。1909年,仅17岁时就在维吉尼亚工业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进入杜邦公司做电子设备销售。1912年在一个部门总经理办公室做没有职务的助理。该部门总经理因身体健康原因离职一段时间。当时杜邦公司的执行委员会正希望获取公司各部门运营效率的真正情况报告。布朗毛遂自荐,设计了一种能够反映该总经理管理下的若干活动真实情况的方法,即投资回报率公式。杜邦公司时任总裁科尔曼·杜邦(Coleman S. du Pont)建议将布朗调到财务部门。1914年布朗成为公司职位很低的助理出纳。而皮埃尔·杜邦(Pierre S. du Pont)是财务主管,约翰·拉斯科博(John Raskob)是他的助理。约翰逊和卡普兰指出:布朗从未受过正规的会计训练,也没有会计工作经验,没有任何记录显示他是如何偶然发现了投资回报率公式。布朗在销售方面的经验使他认识到周转率及分销成本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布朗在数学、工程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技巧使他能够从有别于当时大多数会计人员的独特视角去理解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布朗的财务计划和控制观点对杜邦和通用汽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关性的遗失:管理会计兴衰史》)。

 

约翰逊和卡普兰认为:“杜邦的投资回报率公式是运用会计数字来控制任何一个垂直统一管理企业的理想工具。这也是杜邦公司的创始人运用这一公式的目的。”他们还认为:“杜邦的投资回报率公式是将19世纪制造业和分销业的单一业务企业分别发展起来的绩效评价会计指标结合起来了。杜邦公式对两个评价指标(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结合,使得多重业务企业能够像一个微型市场一样运作起来。”“投资回报率信息可以帮助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为达成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共同努力(《相关性的遗失:管理会计兴衰史》)。”可见,约翰逊和卡普兰已经认识到采用投资回报率作为评价指标是为了实现整体目标而推动多重业务企业的运行。

 

而斯隆也有同样的认识。斯隆1875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一个商人家庭。189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加入海厄特滚珠轴承公司,后成为股东和总经理。1916年公司被通用汽车的创始人威廉·杜兰特(William Durant)以个人名义成立的联合汽车公司收购。1918年,联合汽车公司并入通用汽车。斯隆由此加入通用汽车,任董事、副总裁,兼任联合汽车公司总裁。他说:“我确实在联合汽车公司以投资回报率的原则为纽带建立了一个商业联合体。通过对各事业部的独立核算,我为总部提供了一种用于评判各个事业部对公司总体贡献程度的效率量测工具。”可见,斯隆早就已经认识到投资回报率是一种效率量测工具,是推动事业部运行的纽带。1923年,斯隆担任通用汽车的总裁兼执行委员会主席,后又兼任董事长。1946年以后,不再担任总裁,但仍担任董事长。1956年,成为公司荣誉董事长,直到1966年去世。从1918年到1956年,斯隆在通用汽车一直将投资回报率作为推动公司运行的管理工具。

 

他说:“在我看来,任何业务的战略目标都是在为资本获得回报。将投资回报率用于衡量某种业务价值的一般原则。这一观念是我在思考管理问题时的基本出发点。”他指出:“这些财务控制手段将投资回报率的一般概念转换成了具体量测各事业部运营情况的重要工具。通用汽车财务控制的基本元素就是成本、价格、销售量和投资回报率。”他还指出:“投资回报率在财务控制方面的意义表现在:开发了能够正确反映各事业部的净利润与占用投资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即能够真正量测效率的方法。”

 

可见,斯隆所述财务控制手段,正是借助了以投资回报率为核心指标建立起的具体量测各事业部运营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和监控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正是管理会计的职能。所以,《岁月》完全称得上是一部管理会计的经典名著。

 

分权管理离不开财务控制是斯隆从杜兰特失败教训中得出的经验。

 

汽车工业史上的传奇人物杜兰特于1861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17岁时辍学,中学未毕业,进入木材厂打工。1886年9月28日,与道拉斯·道特(J. Dallas Dort)合伙创办了弗林特公路车辆公司。到1900年,经过14年经营,成为美国最大的马车制造商。而1885年前后,德国的卡尔·奔驰(Karl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已经发明了汽车。1893年,美国也制造出了机动车。1904年杜兰特接管别克汽车公司,任董事长,持有65%的股份。1908年9月16日,杜兰特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在1908年至1910年间,通用汽车并购了25家公司,将别克、奥尔兹、凯迪拉克等汽车公司并入。由于过度扩张,缺乏财务控制而陷入财务危机。1910年9月,被银行集团接管。但杜兰特仍是大股东,并保留了董事和副总裁职务。1915年底,杜兰特和银行集团之间爆发控制权之争。杜邦公司总裁皮埃尔·杜邦仅持有2000股,但因得到双方认可而被推举为通用汽车董事长。1916年6月1日,杜兰特重获控制权,出任通用汽车总裁。1917年底,杜邦公司接受杜兰特邀请参股通用汽车,并接管了通用汽车的财务部门。皮埃尔·杜邦的助理拉斯科博任通用汽车董事会下设的财务委员会主席。投资回报率开始作为财务控制工具用于通用汽车的运营管理,但拉斯科博并没有认真推行。1918~1920年,杜兰特发起了新一轮扩张。但由于过度分权,缺乏财务控制,导致库存失控、现金短缺,又逢1920年的经济衰退,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从21.5元/股到13元/股),通用汽车再次陷入财务危机。1920年11月30日,杜兰特辞任通用汽车的总裁职位,所持约300万股通用汽车股票以9.5美元/股抵债,仅留有23万股,失去控制权,皮埃尔·杜邦接任。杜邦公司全面接管了通用汽车。有人认为是J·P·摩根公司和杜邦兄弟合谋算计了杜兰特,但没有确凿证据。斯隆认为拉斯科博对此次财务危机难辞其咎。1921年3月,杜兰特再次创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杜兰特汽车公司成立。受到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1936年2月8日,杜兰特宣布破产。1947年3月15日去世。杜兰特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可参阅《创业史诗——杜兰特创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之路》。

 

斯隆说,布朗是应拉斯科博的邀请,于1921年1月1日加入通用汽车,任主管财务的副总裁。但是,德鲁克在《旁观者》中指出,布朗自述是因为杜邦家族(主张废奴)和布朗家族(使用奴隶劳动)之间有嫌隙,虽然他已成为杜邦家族的女婿,但还是在皮埃尔·杜邦刚接管摇摇欲坠的通用汽车时,被放逐到了底特律。

 

无论布朗是何种原因到了通用汽车,斯隆有了得力助手。斯隆说:“布朗和我在对业务运营进行详细而严格控制的价值观念相似。从他加入公司的时候起,我们就认识到了这一相似之处,并开始了我们之间长久而志趣相投的友谊。在我担任总裁之前或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这种伙伴关系。”

 

斯隆在通用汽车没有朋友,他认为职业经理人不应在用人时感情用事,但是,布朗除外。这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推行分权管理,离不开布朗的协助,即便布朗很难沟通。

 

德鲁克说,布朗自大、令人难解、冷漠奇特。布朗有如通用汽车的大脑,但是说的话却是没人能听得懂,他完全依赖斯隆的翻译。对于这一点,布朗有自知之明,虽然才50多岁,但斯隆1946年不再担任公司总裁时,他也跟着隐退(《旁观者》)。要知道,斯隆有耳疾,需要带着性能远不如现在的助听器才能听清声音。一个不知道在说什么,一个听不清,如果斯隆不是深刻地领会了布朗投资回报率法的精髓,怎么能够当他的传声筒?

 

斯隆是在杜兰特时代就开始研究企业分权管理问题的组织管理大师。斯隆讲到他在1916年任杜兰特旗下联合汽车公司的总裁时,就开始思考分权管理问题。1918年并入通用汽车后,开始研究事业部制分权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运行体制,于1919年底完成《组织研究》并在公司内部非正式发行。1920年底,修订后的《组织研究》被通用汽车正式采纳,成为公司的基本政策。《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充分放权和适度控制两条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明确定义各事业部的职能,确定总部的地位,明确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执行职能时的集中控制权,明确总裁对公司总体政策的指导而非日常事务,事业部之间要有相互建言的渠道等五个目标。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区别开来,细化了二者在整个组织架构中的位置,构建了协调控制下的分权管理模式。

 

斯隆被公认为是职业经理人的典范,但他并非典型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他同时是一个股东。斯隆说:“职业精神以及身为一个股东,这双重身份使得我必须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因为我的大多数财产都已经变成了通用汽车的股票。自加入通用汽车以来,我一直都是一个大股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都是公司最大的个人持股人之一,大概拥有1%的普通股。因此,从股东的角度谈论问题自然是再适合我不过了。通常我总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尤其是在诸如代表董事会以及它的委员会在讨论股息红利的时候。然而,我同时还会从我们称之为‘执行官’团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便如此,斯隆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精神、责任和情怀仍是职业经理人学习的榜样。

 

斯隆是组织管理大师,而布朗是管理会计大师,二人联手打造了通用汽车的斯隆时代。斯隆带领通用汽车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斯隆和布朗用当时具有创新性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会计技术,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推动和激发了企业无限的创新热情,并以此获得了竞争优势。而一旦这两大支柱被人模仿甚至超越,则通用汽车就会从非凡走向平凡。后斯隆时代,日本、欧洲汽车企业异军突起,中国汽车企业奋起直追,通用汽车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甚至于2009年申请破产保护,就是本文结论的一个注脚。

 

而管理会计之所以重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是驱动企业创新的助力。在管理会计的尺度下,企业能否持续创造价值,昭然若揭。从《岁月》中可得出,只有能够推动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管理会计才是企业需要的真正的管理会计,而不懂管理会计的管理者不会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他书何读?所读皆我书。我将《岁月》读为我所倡管控融合论之管理会计,而人或将《岁月》读为人之所倡,此之谓百花齐放。综上,笔者对《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一书的感想可归纳如下:

 

半部通用汽车史,一个职业经理人。

借一企一人故事,书富国富民高论。

麦氏行云流水笔,斯隆深情满怀魂。

写不尽工业奇迹,道不完管理法门。

谁说管理是艺术?不懂科学问斯人。

分权调控不可离,决策执行应区分。

杜邦分析为分析?布朗用心何用心?

诸侯争霸事业部,财务控制激励人。

用投资回报之率,做内控体系之根。

得管理会计之妙,获百年基业之存。

以一家企业经验,写普遍规律宏文。

悟道哪里看职业,心通立地就成神。

 




 ↓↓↓ 推荐阅读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相关性的遗失: 管理会计兴衰史》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中庸》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大学》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孟子》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论语》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公司会计准则绪论》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会计理论结构》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君主论》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论财务会计概念》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基本会计理论》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簿记论》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1900年前会计的演进》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会计思想史》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道德经》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企业再造》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审计理论结构》
白华|会计教授读名著 • 印心之旅

王鹏程 ,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黄世忠|ESG报告的“漂绿”与反“漂绿”
新经济·ESG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黄世忠论文集
黄世忠|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新动向
黄世忠|“资不抵债”迷雾下的共享价值创造——星巴克财务报告和ESG报告分析
黄世忠|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
黄世忠|支撑ESG的三大理论支柱
黄世忠|ESG理念与公司报告重构
叶丰滢 , 蔡华玲|气候相关风险的会计影响分析
叶丰滢 , 黄世忠 等|碳排放权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叶丰滢 等|新收入准则执行的十大困惑与思考
叶丰滢|合同中重大融资成分的判断及计量问题探讨
黄世忠 , 叶丰滢 , 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黄世忠|滴滴与优步的业绩评价困境
黄世忠|物超所值抑或物有所值——特斯拉股票市值合理性分析
黄世忠 等|游戏驿站现象的解析与启示——基于行为金融的视角
黄世忠|共享经济的业绩计量和会计问题
薛伟|金砖国家的税收风险分析——基于税收协定和税收营商环境
薛伟|数字经济下的增值税:征税机制、避税问题及征收例解
李诗 等|比亚迪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政府补助视角
刘用铨|基于业财融合的PPP政府方会计解析——对第10号政府会计准则的解读
高明华 等|贵州茅台捐资事件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
陈菡 等|拼多多的崛起路径与创新机理

张敦力 , 王沁文|“包庇”抑或“蒙蔽”——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反观独立董事问责之困

张俊瑞 , 王永妍|踔厉奋发:MPAcc人才培养经验借鉴与趋势前瞻
张俊瑞|妙笔生花:MPAcc专业学位论文之“道”与“术”
张俊瑞 , 危雁麟|数据资产会计:概念解析与财务报表列报

杨世忠, 陈晓梅, 尹美群|对新一轮《会计法》修订的思考
杨世忠 , 谭振华|新中国自然资源核算70年:一个会计框架式综述

王竹泉|公共资源配置与政府社会资本

孙芳城, 蒋水全, 尹长萍|长江流域环境审计协同治理:一个理论框架

张为国, 薛爽, 王浩宇|从G7影响力工作组报告看可持续披露的发展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名家论文9篇:2021年《财会月刊》张为国论文集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下)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中)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
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高军,薛爽,李志刚|新股低价发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还是“选美博弈”——以上纬新材为例
薛爽|法制环境变迁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法律风险

李若山|供应商评估制度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改善——以TB集团年报审计为例
李若山|试论新经济、新业态的审计技术

徐玉德 |新时代财会监督论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视角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治理逻辑
徐玉德 , 李化龙|公共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实路径
徐玉德 , 董木欣|数字政务建设整体性治理模式、 架构分析与路径选择
徐玉德 , 陈旭|警惕资本无序流动 强化资本市场科技创新支持

王文红 , 刘浩|叙述性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最新发展——基于对管理层评论的分析

彭子频 , 叶建芳|上市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的合并范围研究——以天夏基金为例

许金叶| 管理会计原则:性质、目的、行为
许金叶|管理会计性质、边界与体系
许金叶|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
许金叶|管理会计是科学还是艺术
许金叶|时间:贯穿管理会计理论的主线
许金叶|管理会计理论的使命
郑石桥|论碳审计本质

曾雪云 , 张舒铭|Prosper商业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兼论社区自治与风险隐患
李晓冬 , 马元驹|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逻辑机理与路径构建
黄冰冰 , 马元驹 , 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马元驹 , 黄冰冰|论利润贡献率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马元驹, 李晓冬|国有四大银行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探析
张庆龙 ,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基于组织身份变革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智能财务研究·名家论文12篇:《财会月刊》张庆龙论文集(2020-2021)
张庆龙 , 张延彪|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基于信息技术二重性理论分析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动因研究
张庆龙 等|新时期内部审计创新之路:从数据审计到智能审计
张庆龙 等|财务机器人规模应用与会计人员工作不安全感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技术原理分析(系列之十二)
张庆龙|智能财务的应用场景分析(系列之十一)
张庆龙|智能财务研究述评(系列之十)
张庆龙|智能财务七大理论问题论(系列之九)
张庆龙|以数字中台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系列之八)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系列之七)
张庆龙|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技术影响(系列之六)
张庆龙|数字经济背景下 集团财务组织架构转型趋势分析(系列之五)
张庆龙|财务数字化转型始于共享服务(系列之四)
张庆龙|集团公司会计数据管理的现状分析(系列之三)
张庆龙|论下一代财务的思维特征(系列之二)
张庆龙|下一代财务:数字化与智能化

智能财务研究·名家论文4篇:《财会月刊》张敏论文集(2020-2021)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潘红波 等:产业政策与要素市场失灵——基于有为政府的视角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新文科背景下的商科学生项目制学习方法——以智能会计专业为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陈俊 等: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与浙江大学的探索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汪方军 等:激励与企业创新:综述与展望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万良勇, 李宸: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效率的双重效应及门槛特征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企业集团业绩考核的智能化转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应千伟 等:外部监督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潘红波 等: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智能财务十大热点问题论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信息披露视角下的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改革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刘启亮 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与思考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杜兴强等:宗教影响与公司行为综述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企业财务智能化 要素·路径·阶段

智能审计研究·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程平论文集
程平 , 俞津|基于RPA的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赵新星|基于RPA的应付账款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毛俊力|基于RPA的审计抽样软件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聂琦|基于RPA的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钱涂|基于RPA的函证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罗梦晴|基于RPA的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徐涵璐|基于RPA的长期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黄鑫|基于RPA的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胡赛楠|基于RPA的职工薪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陈奕竹|基于RPA的会计分录测试风险评估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 詹凯棋|基于RPA的初步分析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热点案例透视·名家论文6篇:《财会月刊》韩洪灵陈汉文论文集(2020-2021)
韩洪灵 , 陈汉文 等|庞氏分红行为的界定、判别与监管——恒大集团分红现象引发的思考
韩洪灵, 陈汉文 等|数据伦理、国家安全与海外上市:基于滴滴的案例研究
韩洪灵, 陈汉文 等|正义抑或伪善:资本市场吹哨行为正当性研究——德勤员工举报事件引发的思考

国企财务研究·名家论文5篇:2021年《财会月刊》李心合论文集
李心合|国有资本出资者财务监管问题研究
李心合|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概念的裂变与解析
李心合|国有企业财务决策机制的特殊性研究
李心合|主流企业财务目标函数解析与国有企业财务目标函数重构
李心合|企业财务研究的错位与矫正

会计理论研究·名家论文15篇:2021年《财会月刊》杨雄胜论文集
杨雄胜|东方文明与会计
杨雄胜|西方文明与会计
杨雄胜|现代会计实践透视
杨雄胜|现代会计理论发展
杨雄胜|会计的全方位透视
杨雄胜|会计的“星空”与“内心”
杨雄胜|会计情怀何处寻
杨雄胜|东西方会计源头精神探索
杨雄胜|会计本质问题再认识
杨雄胜|会计本质问题讨论
杨雄胜|论会计应文明而演进
杨雄胜|论会计之文明背景
杨雄胜|会计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思维范式
杨雄胜|现代会计功效的现实背景与观察视角
杨雄胜|现代会计研究的理论起点

王文兵,王立彦,干胜道 等|长期股权投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问题分析
王立彦|问责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考评应用

张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

王凯 , 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

樊行健 , 李慜劼|智能财务标准规范建设的前置性研究

黄冰冰 , 马元驹 , 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
马元驹 , 黄冰冰|论利润贡献率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马元驹, 李晓冬|国有四大银行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探析

荆新 , 丁鑫|基金会计之原理、演变与建制 ——基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

谢德仁|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

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知识管理与人机协同

孔东民 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商业战略

郝玉贵|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的融合教育目标与实现路径

白晓红|法律视角下审计证据短板与完善路径

刘国英 , 周冬华|IASB概念框架下数据资产准则研究

袁亮亮 , 罗党论 等|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

贾康 等|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贾康|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徐少春|会计的本质就是“真实”——会计管理的变化、趋势及其本质

王爱国|再论智能会计——兼谈智能会计的科学属性

张志强|公司破产风险的定量模型及其应用
张志强|实践走到理论前面了吗——以金融理论与实践为例
张志强|论普通债券的价值评估

刘志远 , 官小燕|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险中求胜”的财务逻辑

周华 , 戴德明 等|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

胡耘通|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协同监督路径研究
刘静 , 蔡春|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移送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
蔡春 , 杨肃昌 , 胡耘通|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修改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马永义|新收入准则与新租赁准则:对照式解析
马永义|新收入、金融工具及租赁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规则

胡玉明|管理会计的本质与边界

王永海|再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系统论和过程理论的功能—结构分析

汤谷良 , 张守文|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与财务管理转型方向

名家评书|继往开来•系统探索•痛点突破•守正创新——兼评陈汉文教授《审计》一书

刘晔 , 张训常|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

万仁新 , 唐国平|复式记账借贷符号奥秘的训释

伍中信 等|“三权分置”下财产性收入扶贫模式探索与创新

袁广达 等|市场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会计手段与实施
袁广达 , 王琪|“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的演化动因与路径

杨志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及其民事责任问题

胡明霞 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胡明霞|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探析

付磊 , 陈杰|部门会计制度演变与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黄伟 , 徐莉萍 , 辛宇|“母弱子强型”控股集团债券信用评级主体错配——基于华晨集团的案例分析

崔学刚 , 王蔚桐|会计吹哨:公司治理机制重大创新

曹玉珊 , 陈哲|企业信息资源资产化问题再探——基于信息资产分类的视角

雷宇|从审计内容拓展看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

杨有红 , 蔡婷婷|空转贸易的动机、后果及对策

叶康涛|业财融合:从财务动因到业务动因

张先治|财务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反思

田昆儒|在历史坐标中认识新中国会计的发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李长爱 , 刘襄生|地方高校会计学高层次教师资源区域共享:思路及实施

刘波 等|医院财务智能化转型路径探析

孙永尧|大内部控制观研究

郝颖|董事会治理如何影响混改国企的绩效

蔡昌 等|数字经济征税规则:基于GoDaddy特许权使用费跨境交易税案
蔡昌|新时代税收筹划方法论:普适方法与操作技术
蔡昌|新时代税收筹划方法论:理论逻辑与框架构建
蔡昌 等|平台经济的税收治理难点与治理方略

陆正飞 , 李慧|同行业企业收入确认政策差异的成因及影响
陆正飞|商誉减值与摊销:该选择谁——基于准则演进与文献回顾的认识

余明桂 等|支持型股权质押、 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

宋建波 等|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探究
宋建波 , 荆家琪|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垄断问题及反垄断规制

林钟高|非结构化信息的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会计信息估值与治理功能

龚凯颂|论估值模型的逻辑与演化
龚凯颂|论资产负债表模型的应用

刘启亮 等|罚当其罪抑或罚不当罪:五洋债审计师的民事责任分析

四个月内四次获殊荣|《财会月刊》感恩鸣谢
葛家澍|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概念、 作用及改进(下)
葛家澍|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概念、作用及改进(上)
葛家澍 , 王光远|卢卡·巴其阿勒及其对世界会计的历史贡献
葛家澍|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若干基本观点(下)
葛家澍|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若干基本观点(中)
葛家澍|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若干基本观点(上)
魏明海|公司财务研究的五大陷阱——根植于中国实践的思考
陈晓芳 等|新时代新商科的内涵及“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改革
唐衍军, 蒋尧明|论“四跨”融合下新时代新文科审计人才培养
杨涛, 辛清泉|高校智能财务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林斌 等|“29岁现象”的成因与治理——基于舞弊钻石理论的分析与讨论
“90后”著名会计学家贺南轩先生回忆录(一)

苑泽明 等|“一带一路”概念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