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

职业发展中心 清华职业辅导
2024-10-17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为什么选择学医?

“为什么选择学医?”高考填报志愿之后,很多家人、朋友、同学都问了我这个问题。“工作会不会太辛苦?是不是有很多需要记忆背诵的东西?”这是他们问我的问题,也是我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我的家庭里此前并没有医务工作者,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人都身体健康所以也很少和医院打交道,因此在高中之前我好像都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医生。那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和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工程师。有一年暑假在家里看了一部医学主题的电视剧《无限生机》(类似中国版的《急诊室的故事》),才算是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了一些认识,觉得医生能够挽救生命,是特别神圣而伟大的职业。

临床实习及技能训练

(拍摄于北京协和医院,2021年6月)

高中之后,我逐渐对于化学、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我很喜欢学习知识、传播并分享知识的过程(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学科),因此萌生了想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并且在高中时自己和家人的几次就医经历之后,才慢慢对于医生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填报志愿的时候,看到清华招生宣传资料上对于医学实验班“3+2+3”培养模式的介绍,以及“医师科学家”培养理念的描述,突然就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认定了自己会选择清华医学,并最后成为一名医生。虽然当时觉得是有些冲动的想法,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的铺垫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最想读的化工专业当年没有在上海招生,可能也是注定的?)

清华大学2013级医学实验班 创意拼接合影《四季》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自己做出的重大选择,确定了自己的本博专业,同时没有意外的话也是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入学之后,在课程学习和专业教育的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医学知识非常喜爱,虽然记忆的内容的确很多,但我也从中找到了乐趣;我逐渐坚定了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并且对于“医师科学家”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了更多的认同感。


医学长学制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在高中毕业时你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轨迹,至少在校八年期间的学习安排有清晰的设置规划,不必为考研、读博、工作等等问题烦恼;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后,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等也都日趋完善成熟,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期。因此,一旦想好了之后,在这条既定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即可,不必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所以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时间和学习资源,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为什么选择医师科学家

什么是医师科学家?与一般所见到的临床医生有什么区别?


医师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首先是一名临床医生,深入理解临床需求并具有扎实临床功底;同时,他/她还具有科学研究的兴趣,能够通过科学研究、运用科技等力量攻克解决临床难题。以前,一听到医学研究,有些人能够想到基础科学家的研究,而往往会忽略医生的临床科研工作。事实上,随着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已不再只是经验医学,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科学客观的临床证据支撑。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更多人开始相信:临床研究也是科学,临床科研和基础科研的思路是一样的。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群既懂临床又能开展科学研究的医师科学家。

清华大学基础课程及科研学习

(拍摄于清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显微镜实验室,

2016年6月)

感恩母校清华。让我在医学实验班的平台接受了创新的“3+2+3”模式的培养。在入学前三年,我在清华园里学习通识课程和基础医学知识,许多课程直接用英文授课,贴近国际前沿热点。在中间两年,我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实验室基础科研训练,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汇报展示;在国外的经历不仅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也锻炼了英文交流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在各种失败与挫折中也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回国之后,我在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三年临床学习,在学习临床课程的时候,在医院的各个不同科室作为实习医生轮转。


毕业前夕,我代表学校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并获得金奖冠军,这项比赛是国内临床医学的最高赛事,被誉为“医学生的奥林匹克”。正是医学实验班的培养让我收获扎实的科研素养和临床能力,让我能够在医师科学家职业理想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代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参加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 获得临床八年制赛道金奖冠军

(拍摄于天津医科大学,2021年5月)

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之外,科学研究也贯穿在我的八年学习当中:在清华校本部学习期间,我加入了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实验室,参与了当时国际前沿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研究;在海外期间,我继续呼吸道病毒学的研究兴趣,这些科研经历为后来的临床训练和临床研究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与美国科研导师Prof. John Williams

(拍摄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2017年12月)

与基础科研导师张林琦教授

(拍摄于清华大学医学院,2021年6月)

清华园的学习生活也给我打下了深深的集体烙印。作为新生党员,我连续担任班长、党支部书记职务,我所在的班集体连续两年获得了校甲级团支部、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的“大满贯”荣誉。


作为一名医学生,在课业负担已经很繁重的情况下,为什么选择参加学生工作和班集体活动呢?一方面是清华浓厚的集体建设氛围。另一方面,其实参加班集体建设的这份经历,对于成为一名医生也是有帮助的——在集体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换位思考、互相理解,这一点在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此间锻炼的演讲、交流、沟通等能力也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基础。

班集体——2021届医学实验班毕业合影(2021年6月,清华医学院)


有没有过动摇?

高中毕业的时候就选择了医学,八年学习过程中,有动摇过吗?当然有。而且每每看到有严重的医患矛盾冲突,或是有伤医事件发生的时候,这种犹豫和内心的纠结就会变得非常突出。


2020年初,在疫情刚刚显露苗头的时候,连续发生了几起暴力伤医事件。记得那天是大寒节气,在朋友圈里看到大家疯狂转发一幅漫画,“前有病毒的肆虐,后有病人的砍刀”。的确,当时心情特别沉重,加上当时病房的工作也非常繁重,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不过好在,这些灰色的时刻还算是少数。在那幅漫画上还有一句话,“为所有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祈祷”。我想也正是这句话,以及作为一名医生的信念,支撑着许多人走下来。

不过,在日常的医务工作中,虽然偶有委屈与埋怨,更多的还是感动。在临床实习期间,我真切地体会医学给病人带来的改变,也深刻地体验到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挽救生命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难以企及的。


记得在消化科实习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中午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坐在病房门口的椅子上,看起来精神很差。从他面前路过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本来准备去午休的我又折了回来,简单了解病情之后发现小伙子因为门脉高压、大量呕血,贫血非常严重。他原本是下午才办理入院的患者,因为实在不舒服所以早早就来到了病房门口。我马上把他带进了病房,最快的速度抽血化验、申请配血,到傍晚的时候给他输上了血;看着他的脸色一点点好起来,人也逐渐有了精神,我的心里也感到很欣慰。后来出院之后,他的家人还专门给我发了感谢的短信,这是一名医者最感动的时刻。


在临床轮转的过程中,经常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医生的忙碌和辛苦,体会象牙塔之外社会与人性的复杂。不过,在内心中,理想的微光一直在闪烁着,当看到病人被治愈时的笑容,当运用知识解决了一个临床中实际的问题,总是会很开心。治病救人的初心是我前行的动力。


从“预备役”到“现役”的转变

记得是2020年1月初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导师的电话:“九洋,你能否跟我一起来武汉?”新冠疫情(当时还称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爆发初期,我的临床导师曹彬教授作为第一批专家组成员赶赴武汉。接到电话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被震动了,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作为一名“预备役”的医学生,自己离前线如此之近。虽然我后来由于课业安排和临床实习等因素未能前行,但我在后方也不敢懈怠,参与相关临床试验的数据整理工作,参与撰写了我国学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新冠学术论文,这份经历激励着我在医师科学家的道路上前行。

与临床导师曹彬教授

(拍摄于中日友好医院,2021年8月)

疫情期间我也更加坚定了职业的选择,我身边的各位带教老师们义无反顾奔赴前线,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医生的神圣与职责。他们白衣执甲,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临床一线救治重症患者;他们同时也是前线的“临床科学家”,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开展实施规范的临床试验,为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积累科学的证据。正是他们,让我坚定了成为医生的信念。


毕业后,我成为了和导师一样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师。我正从“预备役”的医学生成长为“现役”的医生,投身一线临床和科研工作,我准备好了!在工作岗位中,我不会辜负清华医学人的使命,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九洋,清华大学医学院2021届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就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SCI论文,新冠疫情期间参加抗疫临床科研工作,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启航金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冠军。


更多精彩

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

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

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

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

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

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

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

孙昊德:枣刺和苹果

左   婉:我在盖茨基金会做公益

王晓亚: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江苏卫视主持人

蔡达理:而见过了这一切之后,我还是想当一名工程师

范梓腾:在社工与科研的平衡中思索前行

石添硕:从对冲基金到哈佛读博,疫情之下坚守学术初心

马积良:从程序员到中学老师,只要你敢,路总能走出来

蔡泽州:留美两年,回到清华读博士

陈一麟:我在一线报道中成长

徐梦周:园子里普通人的考研那点事

税晓霖:离京六年后,我在魔都开了家儿童游戏治疗室

邓   诚:在在线教育行业的这八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职业辅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