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2 佛法之建立是一种权巧的设施,就好比众生有病才建立的有药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212

会通四科之三 十二处即如来藏性 意法处

这个底下呢,是防止有一些世智辩聪之人,听了佛这样说呢,反过来问难。【不应人间,更有空外。】世智辩聪啊,他是专门会用头脑,他这个头脑啊,很灵巧,别人想不出的,他都能想得出来,提出一些怪问题啊,来反驳,这是世智辩聪。所以佛这个两句话呢,就是预防。总不能说,这个色空之外啊,另外还有一个所在,不能这样说。说一个色与空啊,确确实实把整个宇宙都包括到了,难道还有宇宙之外,存在在那个地方吗?!这是于事理上都讲不通的。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这就是说明了,两处不能成立。从上面这个经文,分析得就很清楚,说明它毕竟没有一定的所在。那么换句话说,非心之所能缘,而又依心之所缘,这才建立一个法处。那么现在啊,既然非心所缘了,这个法处啊,也就没有法子建立啦。那么由此可知,佛法之建立,是一种权巧的设施。佛在经里面常讲啊,黄叶止啼啊。你问有没有佛法?没有佛法。正因为没有法,你看佛在般若经里不是说过吗,佛无法可说啊,佛什么时候说过法啦?!所以魔王波旬不能坏佛法。你有,人家才能破坏啊;你没有,他破坏什么呢?!他无从下手啊。无有法里头建立的法,这个法是假法,它不是真实的。黄叶止啼是什么意思?小孩哭,哭得很厉害。大人在地下捡一片树叶,骗他,嘿,这个树叶很值钱,你拿去可以换糖吃,那小孩不哭了。不哭就可以了嘛,问题就是叫他不哭嘛。至于他能不能换到糖,是真的是假的,这个不管它,只要他眼前不哭就行了嘛,目的就达到了嘛。

那么佛建立这些法的目的在哪里呢?你现在在迷,把你从迷里头引出来,引出来就行了!你不迷,不迷问题就解决了嘛。可是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为什么今天不能被佛从这个迷惑里头引出来?就是我们执著。佛是用他这个方便法啊,把我们从这个世间法里引出来了。引出来怎么样?我们又执著他这个方便法,误以为它是真实的,又迷在这个里头。先迷在世间法里,现在又迷在佛法里头。如果这世间法没有超越,再加上佛法,两重迷惑。迷了世间法已经很可怜了,再加一层佛法的迷惑,岂不是更可怜吗?!所以世间人看这些学佛的人,迷信啊,可怜啦,我听了这个觉得很有道理。为什么呢?他们是一重迷惑,你是加一倍的迷惑,呵呵,所以他看到你们很可怜,我觉得有道理。

所以这会闻佛法的人怎么样呢?一闻佛法之后呢,不但对释迦牟尼佛的法,晓得,不迷它,世间法也不迷了,一悟一切悟啊!  如果你要说,“我世间法悟了,我佛法还迷。”给诸位说,你世间法也没有悟,你还是迷惑颠倒。决定不可能说一部分迷,还一部分悟,没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设施它这个建立的依据。欧阳大师在讲演里头也说得很明白,以俗说真之佛法,所以佛法是对于世间法相对建立的。就好比众生有病,因为你有病,所以才建立的有药。你要没有病,哪来的药呢?!一个健康的人,没有药啊,那个药店里摆的那些东西,对他都没用处啊。有病的人呢,那个药就有用处,对他就叫药。没有病的人,那怎么叫药呢?!我们没有病的看到,哎呀,那是药啊,这个人就是迷惑颠倒。这药是治病的,没有病哪来的药呢?!你没有病,看到那也是药啊,那你这个人已经有病了。虽然你身没有病啊,你心已经病了。为什么呢?你心里头有药啦。身上不需要药,你心里头还有药,可见得你这个心不健康。心里要健康的话,你这里头决定没有药。

正因为我们众生迷惑颠倒,这就好比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佛法的建立呢,这就是一些药物。所以你健康了,恢复健康了,病没有了,药也不要了,这个佛法也没有了。所以佛叫我们对于世间法不能够迷惑,同样的,对于佛法,更不能迷惑。世间法尚不可以执著,佛法怎么能执著呢?!如果佛法要能执著,还会教给我们离言说、离文字、离心缘吗?!心缘是什么,心缘就是思维想象,我们成天在研究、在讨论、在推理,这个就是缘虑啊。不用这个啊,不用分别啊,不用去分别言说、分别名字,也不要去打妄想,也不必去执著,这个是佛法。所谓佛法,就是真实法。不是真实,那就是虚妄的。那么此地啊,就是旁敲侧击,给我们暗示佛法是什么,佛法的作用在哪里,佛法的好处在什么地方。这些答案都是暗含在其中啊。像古人画画一样,烘云托月,月亮没画出来,四周画一些云彩,当中露一块,人家一看,哦,那是月亮。那么佛用的就是这个方法,真实的没说,但是通通说的都是虚妄的,那真实的你自己应该就悟得出来啦。你总不能说,哎呀,说的都是妄,那真的在哪里啊?呵呵,给你说了,还是妄的。这就是叫你自己去悟啊。

后面,这就做总结论了,【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那么这是一大科最后的总结论。在这个总结论里面,我特别要提醒诸位,就是经文里面所见的啊,【法则与心】,这个心我们暂时不谈,前面讲过了,我今天就用法则两个字,给诸位说明它的真实义。法则,你看看底下,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我们要不要呢?要!为什么虚妄的还要它呢?因为众生都在虚妄之中,所以就要。你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在这个社会里头,我们需要国家,需要政府。如果你没有国家,没有政府,你在这个世界上多可怜,你在国际间等于是孤儿一样,没有人照管,没有人保护你。有国家、有政府的人,不知道那个苦处啊,走到任何地方,受人家欺负。这个国家政府,就是一个法则,给诸位说,是虚妄的啊。国家政府不是天生的,不是地上长的啊,这是一个虚妄的法则。所以今天有很多人提倡是无政府主义,那是迷惑颠倒的。无政府,给诸位说,是什么人的生活呢?最高尚的人,他不需要。为什么呢?如果人人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们想一想,要政府干什么,要法律干什么,要警察干什么,要军队干什么?!都不要啦。人与人之间都能相亲相爱,都能互相忍让,这个世界给诸位说,就是理想的世界啊。有一个人有私心,社会就需要秩序,就需要法则。

所以无政府在哪里啊?西方极乐世界,没政府。你们去查查经,佛有没有讲,西方极乐世界还有皇帝、还有总统?你查查看,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政府。所以他们那些提倡无政府主义的人啊,你就应该告诉他,赶紧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呵呵,那个地方是无政府,那正满他的愿啦。那个地方的人是什么呢?诸上善人啊。不但是善呢,上善,善到极处啊。这个不能对一般凡夫讲的啊,程度不够啊。所以对这个水准程度不够的,那就要给他约法,要给他订规矩,这样才能够维持社会的秩序,能维持人与人之间相当范围之内的安乐啊,就是保持这个秩序啊。

那么这就是法则虽然是虚妄的,还是有必要的,是应当遵守的。虽遵守,这个聪明智慧高的人,晓得它是虚妄的。你晓得这个道理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多,不会死在这个制度、法则之下。所以法则是活的,是活用的。为什么这个法律过二三十年要修改一次?它的原因就是什么呢?它时代不一样了,思想不一样了,生活方式不一样了,旧的法则在今天不适用了,必须要加以修改。古今中外,都没有例外。你看我们中国读古书,孔子所说的,三代之礼,就不相同,夏商周。虽然不相同,可是原理原则是相同的,条文是每一个朝代都有修改的部分。

那么佛教这个戒律。戒律,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当然行不通。所以我们要了解戒律的精神,为什么在中国唐朝时候,初建丛林,这是两位大德,就是百丈大师、马祖道一和尚,这两个人发起兴建丛林,丛林里面这个规矩,就是法则,百丈大师审定的。这个就是什么呢?就是对这个戒律条文的修改。因为戒律啊,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地方不能适用,生活方式不一样,思想意识形态不相同。但是精神我们要保持,就是说目的我们要保持,它是用这个手段达到了定,由定达到开慧。这一个方向,这一个原理原则,这个决定要正确。至于怎么样做法,怎么样能配合我们实际上的生活行为,需要的时候,我们另外再重新斟酌,再制订条文。

但是你要晓得,百丈大师是唐朝人,唐朝跟宋朝,那又不一样;宋朝跟元朝,又大不相同;元与明清,那又不一样;清朝跟我们现前中国,那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今天要制订一个法则,制订法则的人,要明心见性,要通达事理。不但要通达现前的,几千年之中,每一个朝代这些损益、功过,全都要明达啊,这样才能给我们现前建立下新的制度。这要没有真正修学的人,怎么能做得到呢?!我们如果想发心来做,这真正是续佛慧命啊,真正地复兴佛法,续佛慧命!你要想做,从哪里做起呢?从你本身,至少十年的根底。你要没有根底,一天到晚还是用的妄心,在妄法里头去求,那求一辈子,都是枉然,搞的结果,还是虚妄。所以这个话说回来了,先求戒定慧,求自己的啊。自利而后,这才能够利他。没有说是自己这个利益没有成就,就想能够利益别人,没有这个道理。一定是先自利,而后利他。先自成就,而后才能够成就别人。我们讲弘法利生,你自己利益都没有得到,你拿什么去教别人?!你指示别人这个路子,这里头问题就很大。

百丈大师当年就有一则公案,野狐禅啊。错下一个字的转语,就是说错一个字,堕五百世的野狐身。你们想想这个因果,可怕不可怕。这个佛法是随便可以信口开河的吗?!可以道听途说的吗?!哦,别人是那么讲的,我听了之后,人家问我,我就这样说,那你就得背因果。有一个法子不背因果,人家来问的时候,哦,某人这样这样说法,呵呵,因果打回去了。呵呵,说对了,是他的功德;说不对啊,他背因果,我不背因果。我自己不会嘛,哎,我听说某人这么这么说的。如果自己要好面子的话,哦,我怎么怎么怎么说法,那好了,那因果你背吧。那个说错了的人,他不背因果,为什么呢?因为你把他拉过来,你据为己有嘛。你不承认是别人说的嘛,你认为是你自己很能干嘛,那你自己就得背因果。

所以学佛,首先要求开悟啊,要求一心啊,一心就是定啊。要善学戒律。今天学戒律,说老实话,沙弥律仪,它这个精神之所在,很容易看得出来。因为什么呢?这是已经经过清朝时候,续法大师,就是灌顶续法,我们也称他做慈云大师,他修订过的。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距离我们总不算太远。所以它的精神,它的这个方式,最值得我们做参考。那么更近一点的呢,就是印光大师所提倡的,就是《了凡四训》与这个《感应篇汇编》。这个里面的注解,多半都是清朝后叶的时候,以及民国初年这些大德们,他们来做注解。那么这些注解呢,就距离我们这个年代又近了一些了。我们依据这个来修学,等到你自己几时开悟了,你得一心、开智慧了,自己成佛作祖了,开道场,再建立新的法则。

新的法则,一定是依据旧法则的精神。这个精神从哪里来的?精神从法性当中来的,所以这个法则不是随随便便定的,是有依据的。依据真如本性,本性里面的善德善能,我们俗话讲,天性呢!我们中国人讲,父慈子孝,这个父慈子孝,是天性啊,不是人能够制造得出来的啊。不是说某个人我制造一个法则,叫你们大家都要遵守我这个法则,不是的。所以圣人定的这些法则,我们一般人都愿意信守,就是因为它是基于天性的,所谓是天理人情,这个法则是以天理人情做依据的,这样建立的。这才成为不可违背啊,违背必然不祥,违背了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大家都要受苦。

周公制的这个礼,就是《周礼》,周礼就是周朝的宪法啦,是周朝的立国的制度。它这一部法典之好,就是完全是基于天理人情,以天理为依据,以理为凭据啊,再度人情之可行。所以过去方东美先生对于这部书赞叹不已,在我面前,我总听他说了一二十遍。说周礼实在太好了,全世界古今中外的法典,他说都比不上周礼。他那个时候勉励我看,他实在是赞叹不已。我只大概看了十分之一,我没有看得下去,因为我毕竟不是个学法律的,所以我没用功夫去研究它。他只是说了,古今中外的这些法典,都比不上周礼。周公是圣人,这是名符其实啊,那是治国平天下啦。

那么佛法的戒律,这是圣人的法典,这是超凡入圣的。所以我们一直到今天,还要去读诵,还要去奉行,就是因为它是超凡入圣的法典,我们要晓得它的精神之所在,要晓得怎样去修学。不能够死在条文之下,那就坏了。死在条文之下,那就受其害,而不得其利了。所以要在条文当中开悟,要晓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自己应当怎么做法。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200目录(未完)

201 凡是因缘所生法,它就没有自体,就是虚妄的

202 佛陀的教学是三世的教育;孔子的教学是一世的教育

203 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你不疑就不悟

204 因为我们动念心不清净,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205 我们燃香里头没有观照不能见性,真正的功德就是能入观

206 障碍在自己的心,障碍不在境界不在别人,要牢牢记住了

207 听闻佛法要这样听,这个音声一历你的耳根立刻消融没有痕迹

208 戒定慧这个尺码,是天天量自己,不是量别人的

209 没有开悟、没有恢复我们的五眼圆明,我们身心就是带着重病

210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我们应当守住这个原则

211  老师的本分就是开示;悟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154 (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01-200目录(未完)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