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122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122号建议的答复
教改建议〔2022〕78号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教育评价生态从指标化生存到特色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改革学校评价,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对于引导学校立足自身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健全立德树人落实体制机制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破“五唯”,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
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方面,《总体方案》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提出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评价结果减少与资源配置直接挂钩。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本轮审核评估分为两类4种,高校可根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各自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等进行自主选择,通过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在体现人才成长规律方面,《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研〔2022〕1号),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尊重科研工作的创新特征方面,《总体方案》提出,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2020年以来,已印发规范SCI论文指标使用、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唯论文”、正确认识高校人才称号等配套文件,作了明确要求,对改善学术功利化浮躁化现象、增强科研人员创新创造动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尊重社会服务的行业特征方面,《总体方案》提出,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提出强化分类评价,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强化“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2020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将社会服务评价作为6条具体评价要求之一。
高校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复杂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下一步,教育部将抓紧研究完善高校评估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加快推进高校评价改革,突出分类评价,注重考察学校发展特色,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您提出的一系列具体建议,教育部将在有关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2年7月19日

司法部:当前仅有一半考生参加了2022年法考!

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研究生195.4万人,占全国58.7%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

教育部答复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

教育答复将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地球科学”的提案

教育部答复设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教学人员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的提案

教育部:大力支持河南高等教育调整优化提升!

教育部答复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考试中占分比重的建议!

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已完成全部建设点认定,全面转入专业建设阶段

教育部答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推动校外教培机构人员再就业

教育部答复加强高等院校安全科研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将中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体验式学习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推进养老院建设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进一步明确政策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国家高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中高本课程衔接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破解青壮年就业难题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体育、美育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深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治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修改义务教育法将双减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制定校外教育培训管理条例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持续深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治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支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申办无障碍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减负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进一步推进校外培训依法监管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