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答复将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地球科学”的提案

问津学术 2023-03-25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482号(教育事业类247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材提案〔2022〕31号
您提出的《关于将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名称更名为“地球科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中学地理课程更名问题专业性强。教育部对此非常重视,就这一问题书面征求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意见;并电话联系高等学校地球物理类教学专业委员会、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学类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多数专家认为,中学地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但涵盖了地球科学的基本内容,而且还涉及人居环境、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发展等公民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改为“地球科学”,会把人文地理排除在外。“地理”课程名称有普遍的国际认可度和社会接受度,尚不存在更名“地球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可将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纳入中学地理课程之中,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趣。也有专家赞同您的建议,认为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更为宽泛些,不仅应涉及传统地理学,还应涵盖地质学、生态学、气候学、海洋科学等,改为“地球科学”更加贴切。各方面对是否更名意见分歧比较大,有待于学术界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
您还提到,中学教育中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文科”,与高等教育中更偏向理科和工科的地球科学相关院系的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脱节。这与原先的高考中把地理与历史、思想政治纳入“文综”模式有直接关系。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提出学生根据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进行选择,不再将地理与思想政治、历史捆绑在一起,将有助于改变这一认识。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2年8月7日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540号(教育事业类45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材提案〔2022〕51号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中华古典诗词吟诵课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华古典诗词吟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历来重视包括中华古典诗词吟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明确中小学课程加强中华古典诗词吟诵教育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小学课程教材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进行了统筹设计和科学安排,明确了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载体形式、学段和学科要求等,形成了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3+2+N”学科结构安排。《指南》强调,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程要通过诵读古诗文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落实《指南》要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各个学段中华古典诗词吟诵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要求1-2年级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时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7-9年级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必修课程基础上,设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择性必修学习任务群,强调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相当数量的古代诗文作品,注重诵读、感悟等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如八年级课文《古诗苑漫步》中,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唱古诗或吟诵古诗的活动。
艺术也将古典诗词纳入学习要求。如义务教育艺术课程要求学生能为古诗词编配旋律并演唱;普通高中音乐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选配适当的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词、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
二、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
2021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4号),深入推进改革,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强调加强紧缺领域骨干教师示范培训,针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领域骨干教师及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等,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形式进行专项培训。
三、开展中华古典诗词吟诵相关活动
2019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活动,分为经典诵读、诗词讲解、汉字书写、师生篆刻四个赛项。大赛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已举办四届,历届大赛的经典诵读赛项方案“参赛要求”均明确“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辅助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此外,部分省份专门开展了吟诵活动。例如,山东省教育厅举办2021年中华经典诵吟大赛,分别设置朗诵类、吟诵类表现形式,要求吟诵类作品通过传习套调或自创调式的表演形式,可度曲展现吟诵内容,鼓励青少年及成人参与赛事;北京市语委办2022年4月下发通知,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支持全市中小学开展吟诵活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中小学课程实施指导,组织义务教育教材修订。持续推进“国培计划”紧缺骨干领域教师示范培训项目;持续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并根据大赛的整体设计和长期规划,纳入吟诵有关内容,提升教育效果。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2年8月9日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344号(教育事业类13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材提案〔2022〕77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知识纳入中小学校课程体系的提案》收悉,经商公安部,现答复如下:
我国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与交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青少年儿童安全出行风险十分突出。在中小学阶段系统性开展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树立文明交通理念,引导其知危险、会避险,远离交通事故伤害,平安健康成长。
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融入了交通安全教育。
一、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加强课程教材整体设计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确定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等主要内容。其中,以“安全应急与避险”领域为重点提出了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的要求及学科落实建议,指出交通伤害(道路交通事故)是常见的导致学生意外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明确要求立足日常生活情境,覆盖居家、校园及其他公共场所,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提升危险预判、紧急避险、求生逃生等自救和他救技能,培养应急救护能力。
2021年初,公安部制定下发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3)》,并连续两年纳入中央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明确提出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二、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落实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教育要求
202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体育与健康、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劳动等课程有机融入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教育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学生1-2年级学会观察道路交通标志,熟悉并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识别交通信号灯,掌握报警的基本常识;3-4年级了解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通过呈现上下学路上出现的不安全出行的若干现象,唤起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了解和遵守交通信号和规则,等等。
三、重视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取得了良好成效。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采取适宜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将科学实验、体验教具、互动游戏“搬进”课堂,创新推出了“交通安全体验课”和“交通安全魔法箱”“交通安全魔法盒”等分龄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切实做到入脑入心。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合设立“生命与安全”专题,提供各类交通安全教育资源,广泛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北京、江苏、广东、广西、贵州、宁夏等地已推动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青少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天津、成都等地创新建成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上海探索在校园内打造交通安全宣传角。预计至2023年,全国90%以上的设区市、县级市至少建立1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届时将对中小学生持续性、系统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实践体验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督导
教育部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教基厅〔2021〕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2〕9号),指导各地会同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引导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包括交通安全在内的学校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和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工作考评,作为评优评先的先决条件。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教育教学实施指导,加大交通安全“进校园”力度,丰富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教育效果;会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指南》,继续开辟相关实训课堂和宣教基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到校服务,拓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增强中小学生“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素质,守护平安健康成长。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2年8月18日
我的毕业论文被鸡吃了......
《环球法律评论》2022年第5期要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法学论文要目
第二届数字正义论坛:数字社会治理中的公私合作
《中国法律评论》2022年第5期
《北外法学》2022年第1期(总第7期)要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目录
《人权法学》2022年第5期目录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各院细则更新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70人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2新生大数据发布!
专科生逆袭斯坦福读博!本人自述:感谢首医不歧视第一学历
湖北中医药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博士89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纳米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家论证会
重庆工商大学2022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博士22人
全省首个镇级“博士驿站”揭牌!
小伙从重庆大学毕业4年后读专科,高考过本科线62分
太扎心!法官的头发:一种是没头发,一种是白头发!
“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调整!
唯一年检“不合格”高校,已停招3年!官方:恢复招生,仍需整改!
法大关于公布2022-2023年度符合指导硕士研究生条件教师名单的通知
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启事
号召干部多买房的县委书记,另有任用
注册资本100亿!三家法律咨询公司横空出世!他们什么来头?
全国共有8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点数量突破100个!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石冠彬教授加盟!
吉林大学法学院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复试录取实施办法
华东政法大学关于公布法律硕士管理中心2023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名单及复试相关注意事项的通知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22年“卓越法治人才夏令营”优秀营员名额的调整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2023年接收推免研究生(学术学位)复试名单
山东大学法学院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通知
警方通报浦东一路口持刀杀人案
教育部:大力支持河南高等教育调整优化提升!
教育部答复降低英语教学比重、考试中占分比重的建议!
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已完成全部建设点认定,全面转入专业建设阶段
教育部答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推动校外教培机构人员再就业
教育部答复加强高等院校安全科研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将中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体验式学习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议
2023研招统考预报名的23个细节值得你们关注
70岁以上执业律师可申请领取“深圳律师常青树”纪念牌

教育部答复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推进养老院建设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进一步明确政策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国家高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中高本课程衔接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完善现代学徒制制度建设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破解青壮年就业难题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体育、美育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深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治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修改义务教育法将双减政策上升为法律规范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加快制定校外教育培训管理条例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持续深入开展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治理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支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申办无障碍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减负的建议
教育部答复进一步推进校外培训依法监管的建议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农业工程、核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兵器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冶金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艺术学理论、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美术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护理学
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