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究竟是谁?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大家谈]
学生究竟是谁?
作者|吴康宁
学生究竟是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连学生究竟是谁都弄不清楚,教育的成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可是,这个问题却又很难完全弄清楚。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可以基于各种不同的角度,而我们的认识总会有一定的局限,不可能穷尽所有角度,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有点像盲人摸象,不管摸到多大面积,都只是大象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象的全部。
这当中,基于“人”的不同层面对于学生究竟是谁这个问题的认识似乎已经得到教师广泛认同。这方面的认识可大致归纳为三点:
第一,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圈养的动物,更不是石头或机器。对于这些有肉有灵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当考虑其作为人的需要,承认其作为人的权利,维护其作为人的尊严,尊重其作为人的人格。
第二,学生是 “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未成年人”,而不是身心发展已经定型的成人。对于这些正在成长、渴望成长的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其年龄阶段特征,教育中应当循序渐进。
第三,学生是在禀赋、个性及文化特性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整体。对于这些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当然,说上述认识得到教师广泛认同,并不意味着教师总是能基于这一认识去设计、实施并评价教育活动。
与此同时,从学生的某些基本特性出发,也能对学生究竟是谁的问题获得相应认识。
譬如,有人认为,学生同时存在着 “向师性”和“独立性”这两重性。所谓向师性,是说学生都想望受益于教师,希望遇到好教师,期望得到教师关注。所谓独立性,是说学生都有独立的倾向和要求,如果能自己解决问题,就不会向教师求助;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学习和思考,即便教师想教给学生什么,也必须经由学生自己的独立学习才能领会、掌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学生既是依存之人,又是独立之人。当然,随着年龄阶段的升高,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会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基于学生的这种两重性,教师一方面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学生给予及时雨般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则应当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和机会、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
再譬如,基于日常事实,笔者曾指出每一个正常的学生其实都有创新与超越的天性,即天生具有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改变现状这样一种本能以及相应的潜能,只不过经过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日复一日的种种限制和禁止,学生的创新与超越的本能不断被压抑,潜能不断被压制,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渐渐地变得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乃至不想创新。因此,教育者的一项重要的甚至可以说首要的工作,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与超越的本能及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保护与激发。
此外,从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同样有助于认识学生究竟是谁。
在这方面,笔者也有过探讨,认为“学生是教师的双重有恩之人”。一方面,学生不只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的学习对象,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尤其如此;教师不只是帮助学生“成人”,也在这种帮助过程中使自身不断“成人”。因此,学生是教师的成长之师、有恩之人。另一方面,如同没有教师就没有学生一样,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假如没有学生可教,老师岂不要待岗乃至失业?没有学生可教,学校的举办者(国家也好、私人也罢)又凭什么要聘用教师?因此,即便在教师养家糊口的经济层面,学生也是教师的有恩之人。意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教师不再一味地自视为“蜡烛”与“园丁”,并因此而以学生的有恩之人自居,而是感到学生对于自己也不可或缺,自己对学生也要有感恩之心。这种感恩之心也可成为教师对学生予以关心、指导及帮助的一种力量源泉。
或许,有些教师对于这一观点会不以为然,以为近乎于胡说八道。而笔者对于这种不以为然同样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我们对于许多问题,都需要理智地直面现象,转向背后,尊重事实,敬畏常识,尽可能摒弃煞有介事的冠冕堂皇,尽可能避免不接地气的高大上。当然,笔者也要申明:此处适宜一事一议。所谓“没有教师就没有学生,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这一逻辑虽然符合事实,基于这一逻辑提出的教师对学生也要有感恩之心这一观点虽然并无大谬,但这一逻辑显然不可无条件地沿用于认识其它某些类型的人际依存关系,诸如医生与病人、看守与囚犯等等,那将会推导推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来。
学生究竟是谁?
回答自然远不止上述这些。小文充其量也只是抛砖引玉,如此而已。
原刊于《教师月刊》2017年第5期,本文有改动。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聆听窗外声音]
......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百问百答]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