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成长的更多可能:教师成长趋势观察——2019年管它好坏,我只提醒大家一件事

王占伟 马云 等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好消息是所有人都不容易,坏消息是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未来几年可能会更加难受。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是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想提醒大家,2019年管它好和坏,只做好自己!——马云《2019年管它好坏,我只提醒大家一件事》(文章附后)


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可能给别人;认知儿童是第一能力;突破“认知自我”的困境;团队化成长持续优化;跨界成长改变格局;成为有价值的“专业制造者”。——王占伟 宋鸽《2018教师成长趋势观察——教师成长的更多可能》)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8教师成长趋势观察

——教师成长的更多可能

原创|王占伟|宋鸽

来源|中国教师报


导读:在过去这一年,无论是依靠官方教育培训,还是民间团队引领,以及教师个人探索,教师群体的成长拥有了更多可能。条条大路通罗马,成长之路固然选择众多,但唯一不变的是教师对成长的渴望,对美好教育的追求。


自己没有的东西不可能给别人。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道理,用于育人是非常恰切的:不幸福的教师很难将幸福给予学生,不会合作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善于合作的学生,视野狭隘的教师很难培养出理想远大的学生,活不出自己的教师很难让学生绽放生命光芒……所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教师就是教师,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让生命幸福完整》)


2018年,国家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密集发力: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紧接着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于9月又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


在国家的整体部署和推动之下,全国各地关于教师教育、发展的创新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了教师成长的新现象、新趋势和更多的可能性。



认知儿童是第一能力


2018年,中国教师报以“心教育 ·新发现”为统领,对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心教育”进行了5个版的重磅报道。西工区“心教育”学区“教师准则”里有这样的规定:


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次纠纷,请让纠纷双方都陈述完事情的全过程后再进行判断,帮助孩子建立准确的是非观念,解决纠正的过程能够帮助孩子发展道德观、价值观,辨别是非善恶。(《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对儿童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时,教师要倾听孩子,允许孩子有情绪,给孩子宣泄的机会、时间和空间……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在行为和心理上控制孩子,不得惩罚、威胁、暗示和吓唬孩子,不得将自身成长的经验转嫁给孩子……


 “教师准则”的背后是“研究儿童是教师最大的课程”的课改主张。在西工区,每个教师都认真研读过《童年的秘密》《完整的成长》《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等认知儿童的书籍,每月要用文字记录观察学生的两个案例。如果说读书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清明,那么观察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观察学生的个人状态、学习状况、与同学的相处模式等,运用所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觉察自己、了解自己。(《教育之道,即幸福之道——教育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幸福》)


与西工区注重认知儿童如出一辙,重庆市两江新区童心小学秉承“向儿童学习”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发现儿童、相信儿童、发展儿童,持续推进教师成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自由人格”的一代新人。


关于儿童的学问是所有学问中最重要而又最不完备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认为,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发生。所以“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于儿童的问题,基于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与成尚荣主张的儿童立场相似,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认为,研究学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新基本功。研究学生需要渗透、转化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在儿童和世界之间如何做家长——做一个优秀的阅读领航员》)


目前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教师成长方式和内容主要指向了学科专业素养,对儿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没有对儿童的研究,教师就难以走出自己的精神世界、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真教育就难以发生。所以,研究、认知儿童应成为新时代教师的新基本功。



突破“认知自我”的困境


为什么许多教师努力成长却难有突破?为什么许多教师沦陷于职业倦怠?为什么许多教师幸福指数不高?(《师者,何以幸福?——一个教师的芳华如何度过?》)


中国教师成长正面临亟待突破的困境:聚焦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培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对教师使命缺失、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幸福指数低等严峻现实却束手无策。所以,对于中国教师职业成长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方法的优化,而是方向的调整。


“教师最大的教育资源是自身的生命状态”,有专家认为,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最大的支持,让更多教师能够活出生命应有的状态,展现最强的生命动力,洋溢出“为人师表”的正能量,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于漪对话“90后”青年教师》)


教师真成长=学科专业素养+生命觉悟素养+儿童研究素养。我国教师成长的偏颇在于:注重前一种素养,而忽略后两种素养。所以,教师发展方式亟待升级。其基本模型可以定位于“一个核心,两个基点”:以生命觉悟素养提升为核心,以学科专业素养和儿童研究素养提升为基点。这正是打破教师成长困局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现阶段的教师培训往往围绕第一个方面进行,对于后两者很少涉及。因为教师认知的欠缺,许多学生的正常行为被教师认为是问题,给师生双方都带来困扰。


在自我生命认知的成长路上,广东省珠海市容闳学校教师潘丽莉是先行者,也是受益者。近年来,潘丽莉先后学习了“幸福家庭指导师”“简快积极身心疗法”“NLP执行师”等课程,研读了《对生命说是》《唤醒童心》《重塑心灵》等多本生命成长类书籍,活出了自己的新境界。而把生命成长的理念和技巧运用于教育教学,成了潘丽莉“活出自己”的副产品。(《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读物——优秀教师成长的热搜词》)


原来,潘丽莉对问题学生是比较头疼的,现在,她看到了“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好长好长的故事”。她对“研究儿童是教师最大的课程”有了生命级的感悟。


如果说潘丽莉是在自我探索生命成长的话,那么洛阳市西工区通过多元方式促进教师精神成长则是一种区域现象。但是,这样的新成长理念与方式,对于中国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仍是陌生的。


期待更多的区域、学校早日升级教师成长理念与方式。



团队化成长持续优化


教师成长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教师的自我认知与认同,外因则是成长共同体。《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作者帕克·帕尔默认为,“如果我想教得好,则一定要去探究我的内心世界。但是我可能在那里迷失,不断自我蒙蔽和故步自封。因此我需要一种同事之间相互切磋、对话的共同体的指引——何况这样的共同体可支持我经受住教学的磨炼,给我在任何名副其实的教学单位都能找到的累积的集体智慧”。(《成长,一种幸福的应允》)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民间教师成长团队“知行社”发起人谢云认为,教师虽然生活在群体中,但是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生涯的演进,时常需要教师独自面对。“当然,这会导致教师的心灵之门在许多时候是向他人关闭的,既缺乏思想层面的互动,也缺乏精神层面的慰藉”。


打破教师精神的隔膜,形成交流与对话的机制,是许多教师团队发起人成立团队的初衷。无论是以官方力量组织还是由民间力量发起,一个教师成长共同体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维持共同体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众多教育者的共识。名师工作室、师徒结对、民间教师成长团队、民间网络研修学院等,就其持久发展力来看,以官方与民间力量相结合的团队更具优势。(《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由福建省厦门市教科院教研员段艳霞带领的“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已走过10年时光,从自发成立到自觉成长,再到推动区域阅读生态的改变,段艳霞深知过去的不易与未来的重要性。在不久前举行的十周年庆上,团队成员将目光回归,重新聚焦课堂,期待与更多教师团队联合起来改变教育生态。


当下,民间与官方相结合的团队建设模式彰显出极大的发展优势。以民间教师成长团队“叙事者”的分支团队为例:“叙事者·望亭团队”是苏州市望亭中心小学的教师发展团队,也是“叙事者”的分支,望亭团队借助“叙事者”网络成长课程获得系统的成长资源,依托学校行政支持开展线下研究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小团队资源不足的困境;“雪梅教师成长团队”最初是“叙事者”的一个分支团队,后发展成为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局的官方组织,后期发展中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了较多政策上的支持,也是一个民间与官方成长力量合作的成功样本。


在帕克·帕尔默看来,作为教师成长外因的共同体并不是随意存在的,而是基于教师个人的主动选择建立的,“在共同体形成外在形状和形式之前的一段日子里,它一定要在完整的自我中生根,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自己后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


共同体因“我”而存在,或者说共同体因“我的需要”而存在。



跨界成长改变格局


在跨界、融合成为教育热词的今天,教师成长还可以有多少种可能?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这样的玩笑话,在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变成了现实。2018年教师节,该校140名教师全部“跨界”上课,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音乐课来的是语文老师……或许对游府西街小学来说,全科教学还在准备过程中,但对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来说,全科、包班早已成为常态。


项目化学习、STEAM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场馆学习……细数当下最热门的学习形态,它们共同的特点便是跨学科。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出原来单一学科的局限,完成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迁移和贯通。(《项目学习何以可能? ——基于项目的学习:科学学习的必然选择》)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发和实施,“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学科育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向东认为,“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要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改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实施跨学科教学和深度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实际上,在教育发展中跨界从来不是一个“隐形”词汇。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教师已经在身体力行地进行跨界融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是历史专业毕业,深厚的历史学养为其语文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特级教师窦桂梅原来是教小学音乐的,纪连海让有趣的历史走出了学校……


浙江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潘照团认为,“跨”首先要有包容的意识,然后才会愿意突围。教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思想观念统领下的组织行为,自己如果不积极主动,不乐于尝试,新的形态就很难进入,更谈不上长期有意而为。教师要自觉开放自我,主动融入这个开放的时代,以兼容并蓄的胸怀,悦纳事物;要广泛涉猎各类资讯,探究体验活动,拓展自己的爱好,积极寻找各层次“跨”的可能性。对人,要差异关照;对课,要建立“裙带关系”。教师除了对自己的学科进行整合教学,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做“跨学”研究,还要乐于与人合作,经常开展合作研讨。


眼界决定视界,视界决定境界。“跨界”不是标新立异,不是追赶时髦,而是让课堂变得灵动而立体,让教师变得丰富而强大。



成为有价值的“专业制造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3年前引发热议的那封辞职信让“跳出体制”成为教师富有浪漫情怀的一种选择。写这封信的河南实验中学教师顾少强选择了看世界,而更多教师仍然选择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在哪里?——专业教师与业余教师的差别》)


其实,早有一些教师走在探寻体制外教育生活的道路上。比如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中学语文界新生代领军教师郭初阳,以《一个独立教师的自述:我为何辞职》再掀涟漪的上海教师项恩炜……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独立教师本是常态。教育发展过程中是先有个体教师,然后才有学校。尽管当时不用独立教师这个称谓,每个教师都依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独立进行教学,然后才有形式化、制度化的学校体系。


脱离原有的体制,在社会各行各业都不鲜见,在许多行业“跳槽”甚至是提升自身价值的跳板。寻找一个“更适合个人成长的、幸福的环境”是再平常不过的人才流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甚至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体制,只要还在教育领域,在哪里都没有改变其职业属性”。


在少数名师离开的同时,无数名师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在教育岗位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当然,不断出现的名师离开公办体制的现象也让我们反思:如果不致力于营造适合教师个人成长的幸福环境,不转变评价机制,不更加人性化且尊重个体差异,“逃离”仍将继续。


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沈祖芸说,当我们刚刚意识到教师不是“知识劳动者”,而是有其自身价值的“专业创造者”;当我们还来不及给“专业创造者”的劳动成果进行合理赋值的时候,互联网来了!它正以一种暗涌的方式向我们袭来。这一轮悄然而来的在线独立教师与以往的社会培训机构或者课余补课教师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极具以个性和学养为基础的个人魅力;实现学科育人,并非传递知识应付考试;个体创造与需求识别相伴随;不再论资排辈,而是支持创立个人品牌。


在新时代,“体制”将不再成为紧箍,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将成为他所在环境舒适与否的决定要素,能否成为具有自身价值的“专业创造者”将最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职业存在感和价值感。(《专业成长,每位老师都能走的捷径就是阅读——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无论如何,未来已来。正如谢云所说,作为致力于精神培孕、灵魂呼吸的事业——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有一种积极的,向上、向真、向善的召唤声,不断激发和引领教师,向着更新的目标不断前进。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微信编辑 | 白衣)



马云开年演讲:

2019年管它好坏,

我只提醒大家一件事

作者丨马云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 年 1 月 3 日下午, 世界浙商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浙商总会会长马云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经官方审核):


01 

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

企业家还得回到本身


每年年会我们到这儿来学习、思考、反思,这是郭(广昌)会长和所有的副会长们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对商业的贡献。


同时我也对王均金表示极大的尊重和钦佩,因为担当商会的会长,它不是权力,不是荣誉,而是责任。


尤其在今天的经济形势下面,要带领上海浙商有新的突破,非常不容易。


每个企业都很忙,在这么忙的时候,能够投入大量精力,从事商会工作,我非常钦佩。


我也祝贺在座所有的企业家,2018年确实很不容易,但是大家都度过了。


好消息是所有人都不容易,坏消息是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未来几年可能会更加难受。


但是我一直这么觉得,主要是对自己讲的,社会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没有机会的时候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价值。


现在很多人不断在谈反思、谈感想,我其实很怕经济学家越来越把自己讲的像企业家一样,而企业家讲的很像经济学家。


很多企业家动不动就是体制改革、中美贸易,其实跟他没什么关系。


但是我们总把自己企业做得不好怪罪于宏观经济,总把自己的企业没运营好怪罪于是别人的问题、是竞争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是宏观调控的问题、是去杠杆的问题。


大道理谁都懂,其实企业家还得回到本身,想想自己的小道理。


● 你到底从过去的六个月内学到了什么?


● 你改变了什么?


● 你的团队完善了没有?


你怎么会把股票抵押了那么多,去做大量跟你企业毫无关系的投资?



02 

90%倒下去的企业,

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


最近这两年听到很多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是很浅薄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们这些人知道自己不懂,应该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微调,而不是固执地去做一些事情。


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0年以前简单的基础设施投资,简单的招商引资,低端的制造业,中国经济自然起来了。


但是今天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经济体靠简单的管理已经不行了,我们需要真正去运营。


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管两百人跟管两千人不一样,跟管两万人肯定不一样。


两亿以下的市场,两亿以下的营业额跟二十亿以上的营业额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我们都在学习。所以我自己觉得过去20多年中美贸易发展到今天,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是不正常,有矛盾很正常。


说心里话这些矛盾对于你有多大影响,这些问题对你有多大的影响?


我自己觉得,我们公司做得最不好的时候,是我关心世界的时候。


后来我关心我们自己,公司的形势好起来,我关心自己是否开心,做得是否好的时候,我的企业越做越好,自己越来越开心。


2019年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每个企业关注一下自己的客户,关注一下自己产品、技术是否要升级,自己的组织是否要升级,自己的投资方向是否要进行调整。


如果不把这些企业最基本的要素考虑清楚,我们这样的困难还会很多。


有的觉得我这个行业做得差不多,我就应该跨界发展。


太简单地理解转型,太简单地理解升级,其实真正升级是你自己是否升级。


如果你觉得你的战略要调整,你问问看这三件事情有没有调整:


第一人调整了没有,第二组织调整了没有,第三KPI调整了没有。


我发现很多企业每年讲我有新战略,但是从来不换人,不调组织,不调KPI,你等于没换。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也许你就能度过。


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是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回归初心,自己想一下,当年你为什么创业,当年你的生意为什么好起来,你怎么就觉得个生意不行了呢?


03 

2019年管它好和坏,

只做好自己


中国的机会今天讲了很多,其实有一个机会是中国相当了不起的机会,这三件事情我最近在感慨。


第一,中国的14亿人口,3亿的中等收入人群,不是中产阶级,是中等收入人群。


14亿人口在一个经济体里面,欧洲10亿人口分成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在一个经济体里面,在同一个经济政策下面。这个巨大的机会是任何一个世界没有的。


第二,我们国家是全世界少数几个敢于对未来提出2036年计划、2050年计划的国家,很多国家连5年以后的计划都不敢提,因为它的政党会换。


第三,我们国家在过去20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超过欧美国家20年的总和,总体来讲,是有机会的。


中美贸易战,我自己觉得,贸易谈得好,做点外国生意,谈不好,做14亿人的生意。多大点事?


中国的市场足够我们做了。但你自己不调整好,怪别人,怪美国,没有用!


你改变不了特朗普,你连你妈都改变不了。你要改变你自己,调整自己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KPI,调整自己的financing。


今天我们埋怨的所有问题,几乎这些问题在你们公司都有,只是,你是否做了这些改革?关键是改变自己。


企业做得慢一点,不是坏事。


我们做得慢一点,做得好一点,做得舒服一点,做得开心一点。这样你才能走得远。


我们每个企业都在讲,做强做大,但做强做大,有个基本要素,有个必要条件,就是把企业做好。


做好,是做强和做大之间必须要跨过的。


你企业做好了吗?你抓住了一次机会,这三五年内可能发展很快,但没有把自己整一整、理一理,把自己的人才、组织理一理,把资金和投资理念理一理。


浙商能有今天,是不断反思自己,反思还不够,还要调整自己,真正去做、真正去改变。


我看2019年,充满着机会、挑战。经济很好,可能你不好;经济很不好,肯定有人很好。


什么叫战略?战略,是考核一个领导者对未来的判断力,什么是判断力?看问题的广度、深度、角度。


经济不好,一定有不好时候的机会;经济好,一定有巨大的灾难。


战略是对未来的判断力。战役能力是组织能力。战术是执行力,就是员工素质。


很多企业家花很多时间培训领导、政府官员,没有花时间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的能力。


员工强大了,你企业才会强大。这些基本功,要做好。


不要压力太大,不要看隔壁老王做得比你家好,其实他也很羡慕你,你不要觉得你很难,别人比你也好不了哪儿去。


我想提醒大家,2019年管它好和坏,只做好自己!


该收身的收身,该调整的调整,该裁员的裁员,该加人的部门还得加人,认真从“眼睛往外”到“眼睛往内”,也许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渡过难关。


只有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风浪都能度得过。否则你天天坐山上看风浪,你就会成为风浪中的一部分。


过去都讲,风口来了,猪都会飞。每个人都想找风口,每个人都押宝风口。


单个公司讲几个故事,不到一年可以融资几十亿,这正常吗?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把握好,也许就是巨大的机会。因为风过去,摔死的一定都是那些猪,猪被风吹起来,它不会长出翅膀来。


我们每个企业完善自己,这是唯一的正确道路。


形势好,完善自己;形势不好,完善自己。无非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小一点、做慢一点,做高兴一点,做快乐一点。


祝大家2019年好运!我相信大家能渡过。


浙商渡不过,全国也没有企业可以渡过了。谢谢大家!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在行动中研究,在坚守中创新——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