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逝者 | 劉統:把這些真實的歷史細節寫出來,是我的責任

港中大出版社 不激不随 2023-02-01


軍事史家、上海交通大學劉統教授於2022年12月21日病逝,享年71歲。

我們在2021年7月出版了他的《長征》和《尋路:近代革命與中國共產黨,1900–1929》。本計畫在疫情後一聚,沒想到再無機會。現重發他的《長征》序言,以作紀念。

劉統老師,一路走好!


劉統(1951–2022)


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山東大學碩士,師從古代史大家王仲犖教授治魏晉南北朝史。復旦大學博士,師從中國歷史地理學奠基人譚其驤教授研習歷史地理學。主要著作有:《東北解放戰爭紀實》、《華東解放戰爭紀實》、《唐代羈縻府州研究》、《中原解放戰爭紀實》、《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鬥爭始末》、《中國的1948年——兩種命運的決戰》、《跨海之戰:金門.海南.一江山》、《戰上海》等;編著有:《早年毛澤東:傳記、史料與回憶》、《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長征》前言


劉 統


1989年我從復旦大學畢業,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工作,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的編輯。在編寫百科全書的過程中,因為中共黨史和軍史上的許多重大問題過去都沒有深入的研究和定論,因此產生了許多重大政治和學術問題,例如紅軍長征中的「密電」問題。1935年9月9日,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給右路軍負責人陳昌浩發出密電:「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葉劍英參謀長向毛澤東通報了這一情況,毛澤東決定率一方面軍單獨北上。這是長征中的分裂,也是中共中央與張國燾鬥爭的焦點。但是在中央檔案館我們沒有查到「密電」的原件,因此有人否認「密電」的存在。當時百科編審室的領導寫了很多請示報告,匯集了大量史料,請中央軍委負責人決定,但是最終也沒有解決。


這些問題引起我的興趣。我想通過研究寫出公正客觀的長征歷史。我查閱了大量檔案史料,包括長征的電報、會議文件、當年的回憶錄、後來的內部會議討論、對當事人的採訪等多方面的資料,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鬥爭始末》的書稿。書稿寫成後,命運頗為曲折,兩家出版社都以選題敏感等理由退了稿。等了幾年,廣西人民出版社江淳社長有意出版。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張樹軍研究員對書中一些敏感問題作了修訂,終於在2004年第一次出版。雖然刪去了原稿幾萬字,但總比出不來好。這是我在軍科院工作時寫的第一本專著。


 《長征》

劉 統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


2004年我從軍隊退休,來到上海交通大學。當年寫書的時候,因為軍隊的紀律不能自由外出考察,所以寫作時總有「紙上談兵」的感覺,因此留下許多疑問。現在有條件了,一有機會,我就去重走長征路,對一些重點地區進行考察。這些考察使我收獲極大,湘江渡口、四渡赤水、瀘定橋、松潘草地、臘子口、哈達鋪。實地勘察地形地貌,當年的長征真實地再現在我的眼前。我才真正感受到紅軍的仗是怎麼打的,路是怎麼走的,他們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在赤水河兩岸的崇山峻嶺,我才理解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為何沒有成功,因為紅軍比他們更能吃苦,更能爬山。在瀘定橋,感到電影上的紅軍攀爬百米長的鐵索,似乎不可能,通過當地人的講述才知道橋板並未拆完,紅軍是集中了優勢火力將川軍打敗,才奪橋成功的。在松潘草地,到了海拔4,000米的高度,才懂得超越人類極限的死亡行軍,紅軍是怎麼走過來的。這些感受,都是書本上得不到的。我真正懂得,長征不是浪漫的旅遊,而是充滿艱辛的求生之路。為了保存革命的種子,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共產黨和紅軍才走到這種國民黨軍隊到不了的蠻荒之地,尋找一條新的出路。有了這些體驗,對長征的認識就更實際、更深入了。


劉統在哈達鋪


又過了十年,三聯書店有意再版此書,在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七十周年之際,三聯書店推出了新版《北上》,在讀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家公認這是研究長征和西路軍的一部客觀、公正的著作。


為了推廣此書,三聯書店組織了一次講座,我講述的題目是「長征:歷盡艱辛的求生之路」。我用第一手史料加上實地考察的體會,從新的角度還原長征,給大家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聽眾反響強烈,責任編輯曾誠花費很大精力,整理了講座稿。他不僅完整地整理了講稿,還做了很多修訂,既保持了講座的原貌,又彌補了口語中一些不夠嚴謹之處。這個稿子在網上發布後,點擊量有幾十萬,許多讀者感嘆:「終於有一篇文章把長征講清楚了。」


本書插圖、長征組圖之一:下雪山的喜悅,黃鎮繪


為什麼讀者認為這個講座有新意?因為我講的內容超出了一般對長征的講述。除了將長征過程與歷史地理考察相結合,給讀者一個立體的感受之外,我整理了長征最原始的記錄《紅軍長征記》,從裏面選擇了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紅軍長征記》收錄了紅軍戰士們在長征剛結束不久寫下的親歷故事,是一份有血有肉的記錄。例如何滌宙的〈遵義日記〉,講述紅軍幹部在遵義下飯館、和學生打球聯歡的故事,表現出平時艱苦頑強的紅軍也是一群活潑的小資。莫休的〈松潘的西北〉描述飢餓的紅軍發現經堂上的供品是麵捏的,於是把它炒熟了充飢。徐特立寫的回憶錄描寫了紅軍中的兒童與婦女如何看護傷病員,而這些孩子過草地又得到了成年人的幫助。這些生動的故事,大大豐富了讀者對長征的了解,使長征更加深入人心。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對這個稿子感興趣,決定出版,我覺得是件好事。雖然香港回歸多年,但是香港的讀者,特別是青年學生,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不是特別清楚。不懂得這些,也就無從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何成為世界最大的執政黨,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何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所謂「不忘初心」,就是你要了解中國共產黨過去的奮鬥歷史,才能懂得現在。長征是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國共產黨成長奮鬥過程中的關鍵時刻。用講故事的方式給讀者講述長征,就能讓讀者接受。領會了長征精神,對今天青年的成長和奮鬥,都是有意義的。


本書插圖、長征組圖之一:背乾糧過草地,黃鎮繪


我把當年的講稿又修訂一遍,加了小標題和一些內容。書中的插圖,許多場景都是我自己拍攝的。但是歷史的進程太快了,中國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十年前我還在赤水河沿岸的山間小道上繞來繞去,今天都已經變成了高速公路;草地修了長長的棧道,讓你領略濕地景色。卓木碉會議的舊址十年前去時還基本是原貌,現在喇嘛廟已經修葺得金碧輝煌。從臘子口爬鐵梁子大山去哈達鋪,過去盤山而上要幾個小時,今天貫通了三千多米的隧道,一下就開到了山頂。但是長征的故事還在,山川河流地形不會變,你依然可以回想紅軍前輩們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最後我還是要說明:這是一個講座稿,是用通俗的語言講故事。讀了就會知道,這個長征故事與傳統的歷史不一樣,更接近原貌,更接近本真。雖然其中的情節都是有史料依據的,但是我沒有按學術規範加注釋。讀者如果有興趣深究,請去讀我的《北上》原著。希望大家喜歡我講述的故事,對長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能從中受到啟迪和鼓舞。


劉 統

2021年5月於上海交通大學





《長征》目錄


前言

引子

「左傾」路線將毛澤東邊緣化

「票比正確更重要」

「洋顧問」李德讓毛澤東吃閉門羹

蔣介石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策略

「叫化子和龍王比寶」: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兩支部隊先遣探路:北上與西行

倉促決定放棄蘇區

毛澤東的王牌

秘密談判通過四道封鎖線

血戰湘江

「三人團」密謀,毛澤東數票

遵義會議最關鍵的一票

四渡赤水:情報指路

蔣介石的圍追堵截為何失敗

飛奪瀘定橋,關鍵在「飛奔」

翻越夾金山,一、四方面軍會師

黨內最強勁的對手張國燾

「寧可讓出總政委,不能讓出總書記」

過草地:死亡行軍

導致分裂的「密電」:毛澤東的至暗時刻

哈達鋪看報紙:到陜北去

徐海東雪中送炭

張國燾在卓木碉另立中央

紅軍裏的傳奇傳教士

紅軍剛會師又面臨絕境

毛澤東尋找出路的三步棋

西安事變:意外的轉折

西路軍的悲劇

長征故事是怎麼流傳的

有血有肉的《紅軍長征記》

長征的啟示

附錄:紅軍第一軍團長征中經過名山著水關隘封鎖線表(1934–1935)




劉統老師曾在《尋路》裏寫:「把這些真實的細節寫出來,是我的責任。前人沒說清楚的,你把它講清楚。前人沒寫準確的,你把它寫準確。事情寫得越簡明越好,文字越平實越好。這樣,這本書才有存世的價值。」


劉統老師千古!




- end -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轉載或合作請聯絡微
近期推送:➤  美國大學出版:「沒有什麼比大學出版更不可能」➤  逝者  | 林毓生:直面巨大的歷史性困惑➤  他讓《王寶川》風靡歐美,被譽為「中國莎士比亞」|熊式一誕辰120週年➤  家園何處是?答案來自我的太太|王賡武獲新加坡文學獎➤  中秋快樂!願大家都能像一隻貓一樣享受夜晚。喵➤  音頻|翻山越嶺,精剖細描,有一群人在堅守著這份傳承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紅色工程師 | 中國與周邊

駱駝祥子 | 與中國打交道 | 彌敦道懷舊

上山下鄉 | 佛教改革 | 左翼文學研究 | 報業改造

鄧小平 | 臺灣社會 | 垃圾 反行爲 | 張愛玲

女性與戰爭 | 釣魚島 | 小王子 | 魯迅 | 楊振寧


以及:

傅高義 | 北島 | 錢穆 王賡武

周有光 | 孔飛力 | 夏濟安 | 韓南

狄培理 | 汪暉 | 李歐梵 | 何浩

周耀輝 | 周保松 | 朱麗雙 | 閻小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