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年前,这期杂志拉开了庄学本研究的序幕

德戈金夫 中国摄影杂志 2023-11-30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2002年2月,《中国摄影》推出了专题“庄学本:一位被淡忘的摄影大师”,44页的专题体量占到了当年100页杂志的近一半篇幅。我们在当期的专题“编后记”中写道:“历史的钩沉需要做出迅速的努力,众多珍贵的资料正在沉没于深不可测的时间之流中……如果我们这个专题能够唤起摄影界内外对这些珍贵资料的重视,唤起有关的机构和学者们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这应该是中国摄影界的幸事,也是对庄学本等老摄影家最好的纪念。”让我们颇感欣慰的是,这期杂志之后,庄学本研究成为中国摄影界,甚至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重新发现庄学本被称为“几十年来中国摄影史学最重要的收获”。



《中国摄影》2002年第2期

专题“庄学本:一位被淡忘的摄影大师”

部分版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选自青年摄影师、学者德戈金夫2021年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志摄影的历时性考察与概念建构探索》中有关庄学本研究的相关章节,他认为:20年来,庄学本被重新归入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序列,始于20年前《中国摄影》杂志的这期专题。


适逢2021年底《庄学本:西行影纪》一书出版,我们推出此文的同时选登了该书中部分本刊未刊发过的庄学本作品,以飨读者。


少年牧民,1934 庄学本


庄学本研究:中国民族志摄影的显学

文/德戈金夫

本文首发于《中国摄影》2022年第2期


2021年底,一套名为《庄学本:西行影纪》的图书在摄影界、学术界,以及关注民族影像和西部人文地理的读者圈子中被热烈地传播与讨论起来,这套书由参与过多本庄学本著作编辑工作的资深出版人马晓峰与庄学本之孙庄钧共同主编,四川美术出版社联合“后浪”推出,分三册,以足迹为线索、时间为脉络,在平衡艺术性与学术性的同时,全面回顾了庄学本早年于西南边地兜兜转转的行摄苦旅、誓以影像报国的赤子之心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对于《西行影纪》的独特之处,马晓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图片的选择上,除了一些经典的外,尽量选之前没有选用过的,从之前出版过的书当中跳出来”,故该书较早先出版的庄学本著作新增照片约三成。同时,参考庄学本的旅行日记、考察手稿、回忆文章,包括他本人在装照片和底片的油纸袋上所作的备注说明,编辑又整理出一些语焉不详的地名、人名等背景注释,在庄学本文献外还查阅了不少地方史料,旨在“把庄学本先生照片背后的东西呈现给我们今天的读者”。此外,通过微微泛黄的“东方书纸”配合专色印刷,力图还原黑白胶片摄影丰富的层次与老照片特有的质感。


随着《西行影纪》受到关注,“民族志摄影”这个不论在哪一领域都稍显陌生的概念随之成为“关键词”屡见报端。而就在稍早前,笔者刚结束了一部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民族志摄影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历史脉络、理论渊源和学术传统,可以负责任地讲—中国本土民族志摄影之发轫,是从庄学本先生这里开始的。


1962 年,在凉山彝族聚居区进行摄影采访的庄学本


1936年,庄学本在青海时考证历史寻觅文物


1934 年,庄学本(左2)在四川里先和藏族朋友合影


庄学本,1909年生于上海浦东,1934年至1940年间游历青海、甘肃、四川、西康诸省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摄影和民族调查工作,作品见于《良友》《中华》《申报》等民国时期知名刊物,曾出版《羌戎考察记》(1937)、《西康夷族调查报告》(1941)等专著,1941年在重庆、成都、雅安三地举办“西康影展”轰动一时,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委参事、民族出版社画刊室及《民族画报》编辑部副主任,1965年因“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1975年虽获平反却已久郁成疾,1980年出版《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1984年于浦东老宅病逝,享年75岁。


庄学本兼摄影师与民族学者于一身,如今被誉为“中国影视人类学先驱”和“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边疆摄影工作者之一”。在中国影视人类学界可谓论摄影必言庄,谈学科史亦常提及其贡献。此外,以庄学本摄影为材料研究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服饰、宗教者不乏其人,他留下的日记、游记、调查报告等大量文字作品及其中蕴含的人类学民族学价值也渐获关注。然而在20年前,庄学本,还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更不消说在摄影界或学术界激起什么涟漪了。这种情况的改观,是从《中国摄影》杂志20年前的一期专题开始的。


溜索,1934  庄学本

溜索就是碗口粗的篾缆,横跨两岸,有的是单索,有的是双索。两岸的羌民就凭着这根索子作为交通工具,牛羊粮食也在这上面往来。


2001年底,《中国摄影》的编辑在摄影评论人李媚家中看到一批庄学本于上世纪30年代拍的照片,虽只是粗糙的小样却备受震撼,深感价值巨大,遂积极组织调查、采访和搜集工作,对庄学本展开抢救式的挖掘整理,并于次年《中国摄影》第2期推出专题《庄学本:一位被淡忘的摄影大师》。该期除选登“夷族”“拉卜楞”等庄学本各时期代表作外,还邀请数位相关人士撰稿,包括庄学本的长子庄文骏、同事马鼐辉、影像人类学者张江华和王昭武、文化人类学者箫亮中 ,以及庄学本“发现者”之一李媚(最后还有对庄所用照相器材品牌型号之说明)。


该期“编辑手记”写道:“这些文章对庄学本在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和摄影史上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评价”。李媚在文中也指出:“他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对于摄影,还有民族学价值”,并猜测庄学本的工作方式除了身为摄影师的“本能的、直觉似的领悟”以外,亦或受到当时民族学引入及田野作业风潮兴起等文化背景之影响。李媚认为“图像在社会考察中的作用及其地位”虽并非纯粹的摄影话题,但确实是“中国摄影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青海的一户蒙族家庭,1936 庄学本


土族的婚礼,新娘在家门待娶,1936 庄学本


张江华和王昭武基于影视人类学肯定了庄学本早期摄影作品的人类学价值,但在“真实性”问题上略显保守,如坚持不许摆布或干涉拍摄对象自然状态之原则。反倒是文化人类学者出身的箫亮中摆脱了“科学民族志”的陈腐理论,站在阐释学(hermeneutic)的立场上对民族志写作中的“真实与客观”提出质疑,进而引申至影像领域,指出作为人类学文献资料的照片绝非“现实本身的复制”,而是“一种需要批判理解和阐释的艺术作品”。箫亮中从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出发,比较了早期外国人镜头里的中国人形象,评价庄学本的摄影“一扫以往西方关于东方民族志摄影的呆板与漠然”,并以现代社会追求视觉冲突和廉价刺激的虚假图像为例,解释了过去和今天让被摄者始终陷于“失语”状态的深层原因。萧亮中认为,庄学本的初衷未必是人类学的,但其摄影行为事实上带有某种“田野工作”的成分,是“一种典型的民族志摄影”。值得注意的是,萧亮中的文中反复出现“民族志摄影”(及民族志影像)一词,仅在笔者所掌握的文献范围内,他是首位正式使用该术语的中国学者。


妇女涂面,1937   庄学本

玉树有些藏族青年妇女,用酥油和上黑灰,涂在面颊上,能起到护肤的作用,另可以毁容作为一种装饰,躲避坏人的欺辱。


玉树老牧民,1937 庄学本


这是《中国摄影》第一次以如此大的篇幅介绍一位摄影家,但编辑仍对篇幅之局促略感遗憾,在“编后记”中意味深长地写道:“庄学本需要单独的摄影集,需要专门的研究著作,需要大型的摄影展览,他留下来的数千张底片急待摄影史研究者、民族学、人类学学者联合起来进行整理。”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些呼吁最终一一得以实现,庄学本这位“横空出世的摄影大师”连同他那些插在一摞摞老相册和蜡纸袋中沉睡了数十年的民国旧影以及常年乏人问津已泛黄积尘的文章笔记,在随后一系列的推介、研究和出版过程中,彰显出动人的魅力与不凡的价值。


还是2001年,《华夏人文地理》刊用庄氏旧文《十年西行记》部分章节,配以其照片数十幅,再次以专题的形式将这位中国摄影史上的“失踪者”推向大众视野。编者按中提到:“当庄先生的照片从陈旧的档案里重新浮出的时候,许多人为中国纪实摄影曾经达到的水平感到如此的惊讶。他的作品如此广泛地展现了西康地区各民族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这不能不说是他开启了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先河,而这门学科仅仅是近年才从西方引进中国的高等学府”,并称其为“一位自徐霞客以来东方民族中鲜有的游历者,一位值得所有后来者敬仰的前辈”。


嘉绒少女,1934  庄学本

嘉绒贵族少女的头饰以红珊瑚珠盘成头饰,身穿花衣,腰缠花册,耳戴珊湖银环,为当时贵族盛行的一种装束。图中这位少女正在弹口弦,奏时用线扯动竹簧,发声清越。


彝族妇女将孩子抱在披毡之中,1938 庄学本


2004年,四川康巴艺术节为庄学本与孙明经这两位活跃于上世纪30年代的摄影家举办“康定老照片展览”。2005年,由李媚策划的庄学本个展“30年代的目光”亮相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同年,以《十年西行记》为框架编纂而成的《尘封的历史瞬间: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庄身后其著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发(《西康夷族调查报告》曾于1987年由台北南天书局再版并作为民族学教材被使用)。2006年,李媚与台湾摄影人阮义忠主编的《中国摄影家丛书》推出《庄学本》一辑。不久后,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吴雯完成了她的硕士学位论文《民族志记录和边疆形象—庄学本民国时期的边疆考察和摄影》。


卓克基土司夫人和儿子,1934   庄学本


某种意义上,吴雯的这篇论文或为首次以庄学本为对象的系统性研究。该论文通过分析庄学本“十年西行”时期复杂的社会及文化背景,结合纪实摄影与影视人类学理论肯定了庄学本摄影的“民族志品质”,又在进一步总结其民族观念、摄影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基础上,比较了庄学本与西方摄影者在中国边疆形象建构上的差异,继而提出民族志摄影的双重价值——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后,对庄学本作出了三个面向的评价:民族调查先驱、边疆建设爱国者、民族志摄影践行者。继箫亮中后,吴雯再次使用“民族志摄影”一词用于对庄氏影像之学术定位。


2007年,庄学本代表作《羌戎考察记》被四川民族出版社再版,国内另一本摄影刊物《中国摄影家》(第8期)亦为其开设专栏。该期撰稿者学术背景各异,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林茨(本名张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邓启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吴琼、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付爱民,以及李媚和吴雯 。次年,美国休斯敦摄影节(FotoFest)和韩国大邱摄影双年展(Daegu Photo Biennale)相继展出庄学本摄影作品,《中华遗产》为其连载,邓启耀和顾铮亦有相关发表。


羌族端公作法,1934   庄学本

据说个个法力高强,刀枪不入,常替人祛病、消灾,掌握羌族宗教之权。羌族无文字,经咒均由口传。


2009年对庄学本研究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是年恰逢庄公百岁诞辰,5月,“庄学本诞辰百年回顾展1909-2009”作为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的“特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7月,中华书局出版《庄学本全集(上下册)》;当月底,作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十六届大会影视人类学分论坛众多专题组之一的“视觉表达和跨文化观察暨庄学本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开坛设论,吸引了中、法、美、日等国的数十位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赴会,中山大学的邓启耀、冯原、麻国庆、王建新,中央民族大学的殷会利、付爱民、张亚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蔡萌、复旦大学的顾铮、广州美术学院的李公明、鲁迅美术学院的李媚、四川大学的龙成鹏、台湾世新大学的陈学圣、日本法政大学的千野明日香基于各自不同的角度与研究目的,对这位“尘封半个世纪的摄影大师”展开多学科研讨,因故未能出席的林茨和广东美术馆的王璜生、中山大学的杨小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叶星生亦提交论文参会。这批论文后以《庄学本民族影像研究文集》为名结集,又收录了吴雯、李正元、刘潇、陈念萱、孙健三等人的相关文章,但遗憾未能付梓,除少数后散见于各类期刊外,大部分至今仍无法检索 。


巴塘弦子,1937 庄学本

巴塘男女青年能歌善舞,“巴塘弦子”称著藏族聚居区,以善拉胡琴者为前导,随后男女青年列队,歌唱起舞、互相酬答。琴声歌声,抑扬顿挫,长袖翩翩,婀娜多姿。


巴底村民在大吉岭寺内跳锅庄,1938年   庄学本


如果说是《中国摄影》2002年的那期专题将庄学本这位“被遗忘的摄影大师”重新归入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序列当中的话,那么2009年围绕庄公百年诞辰举办的一系列回顾展、研讨会及《庄学本全集》的出版则无疑奠定了其“中国影视人类学先驱”的历史和学术地位。尽管碍于杂志体量及商业发行上的考量,《中国摄影》对庄学本的梳理与挖掘深度有限,但得益于编辑们的远见卓识,第一时间便意识到庄氏影像在人类学民族学方面的巨大价值,遂跨界邀请人类学者参与讨论,而非仅就摄影论摄影,这也为庄学本研究奠定了“摄影-人类学”的基调。2009年以后,庄学本研究的格局又被进一步拓宽,在摄影与人类学之外产生出新的维度,如张亚莎的《“西康女子”涂面习俗考略:庄学本影视人类学带来的启示》、千野明日香的《简论庄学本〈康藏民间故事〉:中国人自己搜集整理的第一本藏族民间故事集》、李正元的《从庄学本的羌人照片看羌族宗教文化变迁》,以及洪时中等人对庄学本1934年所摄四川叠溪大地震震区照片的考据与解读等,各路研究者透过庄学本的影像与文字,围绕民国时期的文学、历史、民俗、宗教,乃至从地质学的角度展开相应研究,庄学本作品随之从研究的对象变为研究的材料,庄学本研究也一跃发展为跨学科视觉文化研究的广阔“田野”。


土人的厨房,1936 庄学本


尔后十余年,举凡有关庄学本的推介、评述、研究与出版,皆直接或间接地建立在上述文献之基础上。庄学本研究的跨学科属性在高校科研工作中体现得尤为典型,几乎每年都有以庄学本及其作品为对象或材料的学位论文被提交,涵盖了艺术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民族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及文艺美学等分属不同门类、层级的学科和专业方向。须指出,笔者检索到的有关庄学本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几乎都来自非摄影专业,这不可谓不遗憾。尽管我们已大致取得共识,即:庄学本首先是一位摄影师,庄学本研究也是一项基于其摄影作品的跨学科研究,但摄影学本位视角的缺席还是令该领域难以形成稳定且完善的体系—恰如抛开摄影本体语言或美学思潮的影响便无法辩证探讨柯蒂斯(Edward S. Curtis)的功过是非一般。


阿坝牧场背木柴的藏民,1934 庄学本


进入果洛,1934 庄学本

这里是纯牧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几乎与世隔绝。1934 年秋,庄学本由阿坝进入果洛,一路没有投宿之处,要自带帐篷、生活用品,由牲口驮着走。傍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设帐歇宿,埋锅造饭,清晨拔帐而去。


与此同时,各高校各科系的学者们也对庄学本展开了多重面向的考察研究,其中较值得一提的有:廖宇和孔又专的《庄氏〈羌戎考察记〉与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郭士礼的《庄学本西康民族文化考察研究》和《庄学本羌族风俗文化考察研究》、邓启耀的《三十年代藏彝走廊的民族志摄影:中国影视人类学先驱庄学本百年诞辰纪念》、夏羿的《建构学科合法性:民国摄影记者庄学本研究的另一种解读》、董为民的《边地意象·国家想象·“新媒体”:从三个维度再思考庄学本西部民族志摄影》、亢宁梅的《现代性的叠影:庄学本人类学影像的多重裂隙分析》、黄寒冰的《“想象中国”的视觉方式:庄学本人文地理摄影的民族主义思考》、邹立波的《庄学本的社会交游与边疆考察(1929~1948年)》、朱靖江的《荒野春风:庄学本少数民族女性影像与文化研究》和《荒原中的神谕:庄学本的西部影像人类学之旅》、李潇雨的《国家·边疆·民族:一个跨越三十年的视觉样本》等。其中,朱靖江基于其“中国民族志电影史”课题对民国时期西南影像民族志的梳理已不再囿于庄学本的摄影,而将目光投向了其民族学著作、学术论文、考察日记等文字材料,并强调庄始终未能被正式承认的民族学家的身份及其在学术方面的贡献与价值。


2014年,由意大利制片人加卢奇(Alessandro Galluzzi)等导演,黑龙江广电、北京知临宜科技公司、法国Quartier Latin媒体、荷兰Avrotros公司等多国机构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白地:寻找庄学本》(Blank Lands: Searching for Zhuang Xueben)结合传记、重访、访谈等形式,首次面向世界生动讲述了庄学本的传奇人生,不仅有助于庄氏影像遗产在大众层面的传播,亦成为庄学本研究不可多得的影音成果。


木雅贡嘎雪山,1939 庄学本

木雅贡嘎雪山海拔7556 米,为西康最高峰。峰顶经常被浮云笼罩着,极少和人见面,更显其庄严壮丽。贡嘎山北麓的山间两涧汇流处有个贡嘎山寺,供朝山者祈祷山神之用。由此可以仰瞻雪山中之积雪,俯瞰冰川之流泉,风景幽绝。


最后再来说说出版物方面。除了前文已提及到的,201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庄学本相册》以影印的方式还原了1950年代末庄公为筹备个人影展而亲手制作的作品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2014年,为纪念“上海对口援藏二十周年”暨庄公去世三十周年,同济大学出版《庄学本藏地摄影作品选》;2015年,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出品、分为羌、戎、彝三册的《图像民族志:庄学本摄影集》由三联书店出版,除庄学本的摄影作品外还插入了部分该馆所藏三民族服饰图片。另据朱靖江透露,他近期于中国社科院民族所资料室见到一批数量可观且部分未曾发表过的庄学本摄影的数字扫描件(原件存放于社科院图书馆或资料馆),并在积极协调出版事宜。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庄学本曾将自己早年涉及敏感内容的作品悉数销毁,留存下来的万余张底片、照片及近百万字的旅行日记、考察报告等文字资料除部分由其后人保管外,目前主要存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画报社和北京服装学院三处。过去因长期不受重视,这些资料的保存环境堪忧,随着庄学本研究的不断深入,蒙尘数十载的庄氏影像遗产开始获得抢救性的发掘、修复、整理、出版和研究。


雪山下的藏民,1940 庄学本


今日,在跨学科视觉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庄学本研究颇有渐成“显学”之势,它无疑也是中国民族志摄影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篇章。若说不足,则各方研究者多将焦点聚于庄学本的民国旧作、对其1949年后的摄影工作缺乏系统性考察和历时性比较,或可算一桩。本文是对过去20年来庄学本研究之研究,然碍于资料难以穷尽且篇幅受限,只能笼统梳理,未尽之言或疏漏之事颇多,还望方家不吝指正。谨以本文纪念《中国摄影》2002年第2期庄学本专题刊发暨庄学本研究20周年,望吾辈学人再接再厉,以庄学本研究为起点和基准,将中国民族志摄影这一领域进一步完善和充盈起来。

 

德戈金夫整理庄学本研究文献列表(1980-2021)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ShHVEzf2WdVssFvbMlwmQ?pwd=fecc


作者简介

德戈金夫  蒙古族摄影师,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日本大学艺术学研究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年1月取得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学位,导师冯建国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志摄影与人类学影像。个人公众号:德戈金夫摄影研究室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2年2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