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委如是说|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作品发布

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杂志 2022-12-25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出品

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杭州市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将于2021年11月23日在浙江省美术馆开幕。 

 
值此“TOP20”10周年之际,本届新锐展由10位新入围艺术家和10位学术回顾邀请展艺术家共同组成。入围展部分,评委会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的斟酌和讨论,以及最后的公示环节,白杉、董亚林、郭珈汐、杭添、李克君、舒巧敏、苏葵、吴为、杨安迪、张北辰10位艺术家最终从621份投稿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入围者

邀请展部分,根据对往届入围者近年持续创作的考察,评委会最终出于传统参展人数的考虑,邀请到蔡东东、李俊、李舜、刘思麟、邵文欢、孙略、塔可、张兰坡、张巍、宗宁10位往届入围者以学术回顾邀请展的方式参与本次展览。他们将与新入围艺术家一同构建出“10+10”的概念。


 




“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围展作品及评委点评



 白杉 《内在的自我言说系列》



 

白杉的摄影集系列让人产生一种“被触动”的感受,影像中的记录及叙事功能承载起了意识表达语境中的温度,具备了当代摄影艺术的现实性。作者特定的图片排列顺序成为关键的密码,令貌似无序的影像更加准确有效地输出观念,让观者有机会对生活重新进行一次观看和体验,甚至反复思考。

——董冬

郭珈汐《灵山记》





今天很多风光摄影依然延续着以安塞尔·亚当斯为代表的传统拍摄理念,以浪漫观点提炼自然之美。在郭珈汐的《灵山记》中可以看到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以及传统技术,包括中国山水绘画等理念的使用,但她在拍摄题材的选择和作品的展示上巧妙利用了以陈列装置为主题的载体,打破了现代摄影的语境,展现出他对创作主题的深刻思考,使观看者拥有更多的观摩参与感。
 
——董冬
 
杭添《观看的方式》





杭添的这组作品专注于影像的内在性以及受众体验的研究与多重试验。从发生学的角度,他尝试探讨影像采集在现实运动中的生成机制,主体与客体的空间关系,以及影像与影像之间的知觉关联性。在视觉传播的层面,他探讨了影像呈现的装置化,多样性的媒介材料呈现方式,作品尺度与展示空间的比例,观看者与视觉文本及现实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等等话题。作为一件实验性作品,杭添在其中提出和企图解答的诸多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对影像的固有理解和边界,启发我们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打量和评估“摄影”这一我们操持已久的语言方式,寻找到影像表达更为丰富新颖的可能性。
 
——刘树勇

李克君《出没》





真正具有疏离感的超现实风景,甚至是那些荒诞的景观,其实存在于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现实生活当中。摄影师李克君显然深谙此道。他游走于自己熟悉的生活空间当中,借助相机闪光灯的功能,拍下那些铁路道旁的各种小动物,那条不知延伸至何处的铁路,那些荒败的场景,枯草与花朵,以及灰暗的天幕。这样的拍摄经验,既是一种捕捉与凝视,同时又将它们从现实空间当中分离出去,成为一种存在于影像当中的陌生风景。没有叙事,亦非抒情,他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氛围,就像是要发生些什么,或者已经发生过了什么那样。
 
——刘树勇

舒巧敏《罔两》





作者生活于瓯江之畔,鱼既是平日里寻常的菜肴,亦是最庸常的观看之物。在他看来,鱼就是江的影子,随江而动,是江的精灵。作者在这组关于鱼的影像中,通过使用多种工艺技术,在物像与抽象之间寻找平衡,达成对庸常之物的另样表达,让影子的影子,成为观看的入口,并由此不断触发自己对创作主题的回溯与深入。
 
——徐艳娟
苏葵《物体系》





在这次TOP20评选中,苏葵的作品抛开了传统的摄影方式,将视线转移在物上,以“物”为主体,人甚至不存在,并消除了“物”原本的客观属性。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灯泡、摄像头、马桶以及习以为常的场景被她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并放大。通过并置、重构,生成新的图像或再造虚拟成像,营造了类似我们的生存空间,但又非常态的“新景象”,以此来探讨物本身存在的力量和作用力,以及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社会性”。她更多地从自身出发,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与趣味的作品,呈现了在复杂的社会性里自我的思考和情绪表达。
 
——王庆松

吴为《芬芳一生》






青年艺术家吴为的摄影作品《芬芳一生》的呈现像是一部纪录影片。她去到她外公外婆过去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回到她和外婆外公一起生活的房间;整理外公外婆的遗物,并将它们拍摄成照片。在讲述与自述的并行中,使观众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进入两位老人的生活,并感受吴为对两位老人的情感。故事的主角似乎也在吴为的外公外婆和吴为本人之间来回转换。

吴为利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这种手法容易给人一种现场感和情感的共鸣,也让观者感受到拍摄者和物件主人的亲密关系。吴为把以往的照片重新放入现在的空间,这像是一种幻觉。当我们走在熟悉的房间看到熟悉的物件时,往往在某一瞬间感觉到熟悉的人的在场。她通过镜子反射和两个空椅子,以及椅子上和周围放着衣服、鞋子完成了她和外公外婆的一个多维度多空间的合影。看的见的和看不见的,我们都看见了,这就是艺术表达的力量。我从这些摄影作品中看到了两位老人曾经的生活环境、状态、习惯,甚至察觉到他们曾经的身体状况和经历。我想,吴为对两位已逝老人情感,和大多数人对自己身边的已逝亲人的情感一样,既有曾经朝夕相处的美好回忆,也有现在物是人非的伤感。
 
 我认为吴为作品虽然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但它是多维、多空间的,与以往的纪实摄影或者叙事性的摄影并不一样的。她利用电影中的空镜和蒙太奇手法,准确、真实地表达了她个人的感情。我想她的这种真实的,轻松的创作状态,以及专业的水准是青年人应该保持的,也是值得鼓励的。
 
——王庆松

杨安迪《燃烧之躯》





其实在快门声响之后,一张照片才刚刚诞生,它还会继续生长,随着时间的轨迹不断丰富自己。杨安迪通过在旧胶片上进行物理处理从而催化和激发了这一过程,得到了《燃烧之躯》这组作品,让照片的变化成为自己的生命体验的注解,把具象的影像解构成与情绪流淌、生命律动相呼应的抽象纹理。他的作品与其说是摄影,不如说是借助摄影实现的复杂而意味悠长的艺术表达。
 
——李舸

董亚林《迷城》





董亚林的作品自述,引用了唐乙的一首诗:“世界在雾中,那些人说着。来吧,就不见了,从没看见清过,这一座迷宫。”其意不言而喻。这组作品以纪实摄影的手法,穿梭在山城不同的空间线索与时间节点,也仿佛让“物事人非”凝结在雾都一个个时间点与特殊时刻之上。其实,无论“迷宫”、“迷城”还是“迷雾”、“天空之城”,作者言说的不只是藉由地貌所记录的那些地景奇观,那隐存在视网膜前的那一片虚空,那渐行渐远的朦胧与带着空气湿度出行的人与偶发事件,那屏蔽或者封存的是现实背后的真实,那通往未来的历史和记忆,同时它也暗合着与山城共存的DNA线索和某种家园的意念。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早已赛博般地屏蔽着我们眼前的那一片片清晰可辨的世界与天际线。唯有那穿梭“迷雾”的行踪,让我们再度思考人与家园的归契。
 
——管怀宾
 
张北辰《11,565公里的摄影项目》






张北辰的作品致力于图像与文本叙事的结构性研究,并借由考古学、人类文化学以及田野调查的工作方式,延展到跨学科界面的解构性创作之中。摄影与摄影书、影像以及多媒体装置都可能成为他的创作媒介与途径。这项耗时17个月的“11565公里的摄影项目”,由“11565公里的散文”、“摄影调查书”、“文物扫描的3D模型”以及这个项目在特殊场域的展览所构成。这项涉域广泛,形质深入的跨媒介实验性工作,缘起于“一块文物碎片的溯源之旅”,它试图重涉摄影档案中的废墟与迷宫,其内核隐存着对于后殖民语境下的视觉景观、文化档案、地缘政治、个体立场的追问与重构。

张北辰的工作总将我们从严谨的田野调查、档案摄影、数据分析的理性迷思,带到一个充满诗性想象与精神遨游的境域,它重置并且构建了图像与历史、摄影与文本新的沟联,并有效的切入到博物馆、艺术馆系统有关艺术品的“所有权”与“真实性”的议题和话语之中。
 
——管怀宾




“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十周年学术回顾邀请展作品及评委点评




塔可(2011年,第一届入围者)


《福地》九龙山


《福地》武当山


有关风景的影像呈现,大致可有三种形态:一类是侧重于地理空间的客观描述,可归入地理影像志的范畴;另一类是偏重于主观想象与诗化营造的视觉表达,那些漂亮抒情的风景照片大致可以归类其中;还有一类,是将有关地理景观的历史描述、艺术表达、各种文化遗存、神话传说、乃至稗官野史等等人文资源,与影像采集结合于一体,从而赋予这些貌似风景的影像以丰富深远的内涵。

塔可的影像实践显然属于第三类形态。《诗山河考》以经典的诗歌文本《诗经》中的地理景观描述为线索,《碑录——黄易计划》和《福地》则以大量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塔可借助影像这一视觉媒介,完成了一次次按文索骥式的影像文化考古。他持续访古寻幽的热忱,专注史料研究的用心,以及超越风景与文化描述界限的视觉表达能力,让他不仅仅成为一个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也更像一位沉静理性的影像文化学者。

与专业意义上的考古不同的是,塔可的影像描述并非是在寻求一种基于考据的确定性,这些影像并不是在指认什么,而是在他持续不断的访古寻幽的旅行中,在影像似真亦幻的暧昧表达中,显现出一种高古的诗意,和此身寄远的方外想象。所以他的表达是艺术的和个人化的。借助那些似是而非的历史文献以及飘渺传说的微弱指引,塔可舍身空山荒野之地,游走于那些时隐时现的古人当中,找到了一种可以抵御现实纷扰的个人生活方式和平然心境——我替他想象一下,这才是最为要紧的事。
 
——刘树勇

张巍(2011年,第一届入围者)


《人偶档案》 机械博览会


《人偶档案》 士兵


《人偶档案》小国王

《人偶档案》 机械娃娃


2011年张巍以作品《临时演员》入选TOP20当代摄影新锐展。该组作品通过后期对被摄者的照片进行五官互换,达成对其身份的双重虚构,于是对图片的凝视成为一次穿透在“真”与“假”以及“真的真与真的假”之间的游戏,这一颇具荒诞性的过程使得拍摄者所试图隐喻的个体与群体的模糊、身份与精神的多变等概念被不断玩味。更为重要的是张巍也通过这样一场真实的“制造”,建立起自我表达的语言方式。之后,《人工剧团》《人偶档案》以此为基点,一脉相承,在摄影的仿真性之上,在虚幻与真实之间建造富于戏剧性的场景,一砖一瓦地搭建属于自己的艺术庙堂。

《人工剧团》用数百幅普通人的影像素材再造出一个个具有高辨识度的娱乐明星或政治人物,个体特征完全淹没其中。《人偶档案》则进一步扩大了舞台,理性与逻辑的钳制不复存在,更多时空情节被邀请进来,以类似新闻照片的真实虚拟出具有未来世代意味的新的现实。三组作品不断递进,既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洞察与阐释,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诘问与预言。创作中的张巍,是在以摄影绘画,抑或以绘画摄影,又或者他正在努力实践着比摄影或绘画都更加困难一些的事情。
 
——徐艳娟


李俊(2013年,第二届入围者)

《风景》系列


《风景》系列


《风景》系列


2021年的新作中,李俊延续了《被排除的剩余目光》系列的创作方法,继续将中介物放入相机内部空间,离开工作室,到户外进行拍摄。李俊对直接记录外部客观世界没有什么兴趣,他的作品基本都在探索被人类肉体感知器官忽略错过的地方,那些大量被我们正常观看所遗忘的视觉盲区。从《无常时》《物影》《被排除的剩余目光》到最新创作的《风景》系列,看似都通过传统相机拍摄所得,但他的拍摄方式和观念指向和惯常意义上“拍摄”有所不同,他不是用相机拍摄“记录”被摄物,而是呈现摄影这个媒介内部不被人肉眼所看到的空间成相,进而探讨这些被现实排除在外的存在感。
 
——王庆松


孙略(2013年,第二届入围者)


《雪花工场》系列


《雪花工场》系列


《雪花工场》系列


《雪花工场》系列


观看孙略的作品会发现他的创作总是围绕着影像的科学性来探索和展开的。科学的发展使得影像发生了许多变化与更多的可能性。从传统模拟肉眼到计算机的零与壹的造像,使用相机或扫描设备等机器造像设备,数字影像的发展与实践不断地扩展着我们人类视觉的边际。这些陌生而又新奇的图景展示着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相遇,它不仅需要摄影技术理念层面的精湛度,更需要拍摄者具备影和科学双重知识体系的相互支撑能力。

——董冬

 

邵文欢(2013年,第二届入围者)


《浮玉》系列

《浮玉》系列


《浮玉》系列


《浮玉》系列


邵文欢以影像作为主要媒介,综合各种材料与工艺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暮生园》《浮玉》《鸾镜》《遐迩之现》《界破》等等,始终在两个面向展开他的表达实验:


一个是借助废园林石,古画符号,山水一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远伤逝的时间感。江南古代文人生活意趣的蛛丝马迹,隐现于这些幽暗倾圮的风景之中,即是叹挽悲悼,亦是岁月历尽之后的冷眼旁观。他企图在作品当中融入的哲思,浑莽虚无,漫洇失序,更像是一种情绪与心境的表达。这让他的作品看上去,既有与古人衔接的些许痕迹,又像是来自遥远虚空的历史风景。


另一面向,是他在艺术内部,特别是本体语言层面进行的广泛实验。材料、工艺、肌理、光感、色彩、尺度、作品与展示空间的比例关系,等等,成为他持续关注并加以反复实验的话题。他的各种努力,都在尝试突破影像本身的有限性,企图抵达一种自由表达的境界。这让他的作品具有学院派艺术家特有的理性气质。
 
——刘树勇


蔡东东(2015年,第三届入围者)


《给予》


《床》


《生活史》


从蔡东东的《游击建筑》后的多年中我们看到了他更加多元地利用影像对当代艺术的表达和探索,其中有图书,有装置陈列,有老照片等。他使用相机或不使用相机都可以构建成影像事件,其中有着很多对符号形成和隐喻意义的深度思考和表达。把作品和阅读者或观看者联系起来,建立起某种不确定的关系,其中充满了挑战。不论是设计编排、装置搭建、影像呈现,其成功都是基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丰富思考。
 
——董冬

刘思麟(2015年,第三届入围者)

《Appme》系列


《Appme》系列


《I’m everywhere》系列

《I’m everywhere》系列

刘思麟的作品基于互联网图像信息传播,其高度敏感的观念意识,严谨的摄影语言转换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手段,不但将自己的身体、形象,穿越历史与文化时空,成为某种被消费的“他者”,且介入在历史名人和政治事件之中。其共时性沟联形成对图像文本与历史记忆新的改写、对话。这项实验性的图像消费、制造工作持续多年,并且不断深化推进。她的“Celine Liu”形象使得带有虚拟调侃的信息改版,变成一个更为自然而深入人心的“符号”。它涉及到精英与大众、权力与政治、集体意识形态与个体存在等复杂问题,当然,这也引发我们对于信息的运载与符号传播其深层问题的思考和叩问。

刘思麟这些经由重新编码的讯息与新符号的自我“赋权”的作品,实际上也在新的传播途径中获得再次消费和认证。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依凭信息运载的社会机制中,符号与信息的输出输入不只是完成一次消费流程,它关乎到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可能遭遇的批判,也涉及到个体身份的认同与价值判断的立场。
 
——管怀宾


宗宁(2015年,第三届入围者)


《仿清盛入道布引泷游览恶源太义平灵讨难波次郎》


宗宁是2015年Top20的入选艺术家,当时入选的作品是《侦探小说》系列,该系列作品充满着对渺小生命的怜悯之情。那个时期他的其他作品也都是以黑白照片为主,从中国古代的传说、典故、文学作品中取材,再创作。

 2019年他开始了彩色照片的创作,体量较大,尤其是近两年的仿浮世绘系列作品。他挑选有叙事性的浮世绘作品,仿照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重新导演和布景,以他的视角讲述着一个个亦古亦今的故事。将他原本反复切换二维与三维的工作又推进了一步,主题也更偏向于当下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世界本来是彩色的”。
 
——王庆松


李舜(2017年,第四届入选者)

阿尔卑斯山/《洛丽塔》小说素描

树上的运动鞋2/《塔兰图拉》小说素描


李舜长期以来深度关注图像的存在与真实性,以及图像在不同时代语境和技术媒介中的转呈、再输出。《互联网写生》将他的工作带入全新的界域,他利用谷歌地图的街景模式,自由跨越在中美两国间,并且敏锐地游刃于各种可能成为焦点的时刻。这种带有乌托邦式对于时间空间的穿越,不但让我们逍遥在那转瞬即逝的时刻,也再一次凝神那地点上的时间和景观。事实上,这种对于摄影术的倒遡,仿佛景象的二次曝光与重置。

李舜作品以其复杂的创作流程和展示方式,充分显现着作品在观念与形式层面上的敏锐以及语言表现上的凝炼、智慧。其作品的展出,包含互联网谷歌街道的截图、翻拍电脑屏幕的局部照片和那些负像素描、8X10的黑白底片以及铂金工艺的相片输出,它构成现实与虚拟、真实与再像所重构的整体风景线。这个过程既对摄影技术的客观性做了某种倒叙的推演,同时素描页面的介入却又完全质疑了摄影的“原真性”。它所引发的思考,无论对于当代艺术中的图像意义与本质;还是摄影术发明以来所经历的种种观看之道的再考,都是极具当下意义的。
 
——管怀宾


张兰坡(2019年,第五届入围者)


《赤·壁》


《一块玻璃》


张兰坡的作品有一种中国艺术中罕有的视角——逼近观察和思考死亡。从早期拍摄人体标本的《立约记》和拍摄骨灰的《欢乐颂》《凌烟阁》,到近年以尸体骸骨建构起来的场景巨大的《巨人传》《赤壁》等系列,张兰坡以充满精微细节、奇幻想象、象征意味的影像,应和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超越生死之限的逍遥游,也映照着西方文化中跨越地狱天堂的神曲。他的作品既有直抵灵魂深处的震撼力,又有重新诠释文明演进的雄心,甚为可贵。
 
——李舸





本次新锐展以“TOP20十周年”为特别呈现,除20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外,还将邀请到王欢、石玮、朱炯、许文龙、李楠、李晶晶、吴毅强、何伊宁、言由、沈宸、忻雅华、宋振熙、凯伦·史密斯、段煜婷、郑梓煜、姜纬、高初、海杰、矫健、董冰峰、管怀宾(按姓氏笔画排序)等专家学者围绕当代摄影创作展开研讨,历届“TOP20”浙江入围艺术家,浙江摄影新峰计划入选者也将参与现场活动。展览还将展示涵括历届“TOP20“入围者创作文献材料的“TOP20学术文献桌”,其中包括艺术家手工书作品、艺术家个人出版物、艺术家过往创作、展览现场照片、当代摄影书籍、中国当代摄影学术批评文献等。


展览现场及研讨会相关内容将在未来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中国摄影》2021年11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