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可:洞天新录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武当山 塔可
摄影并文/塔可
采访/陈震
在中国各地的名山之中,散落分布着自古以来被称为“洞天”的地方。
“洞天”的物质形态通常是天然洞穴。而它区别于一般意义上洞穴的特点是——从公元3世纪开始,这些地方都被认为是其中隐藏着可以穿越时空的,通往神仙世界的通道。
接近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之中,有无数的隐士终其一生都在这些漆黑的洞中修炼,希望能够得道升仙。而历代的皇帝们也在洞中举行繁复神秘的仪式,以求沟通另一个世界的神仙,祈求赐福。
这个长期项目就试图探寻这种文化传统,及其独特的时空意涵。从人类上古时期的穴居传统;到现实的需求,即古人在乱世之中,渴望有一个远离险恶的避难之所;再到意义上的延伸,即宗教将其“理论化”与“神圣化”,构建成为一个独立于尘世之外的美好天堂。
在“洞天”原本的概念之上,我还尝试探索其概念的外延,比如汉代的陵墓。汉代墓穴,通常凿山为陵,在山腹中雕凿出蜿蜒漫长类似于洞穴的墓道。我被这个连接生与死两个世界,处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遗迹所吸引。
当我长时间的在黑暗的洞穴与墓道中探索拍摄时,感觉黑暗本身似乎变成了实体,而正是这无形的黑暗,才是对于“洞天”来说真正“有用”,成为可以连接另一个世界的部分。黑暗屏蔽了人类肉体的感知系统,却在另一个层面上激活了精神的感受力,使其变得更加灵敏。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有”与“无”、“实体”与“虚无”之间的复杂关系,某种情形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王维辋川别业旧址 塔可
我的第一个创作是从200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3年,大概四五年的时间,考察了《诗经》当中所提到过的一些地域,像是山川河流,或者是类似于遗址、都城等地方。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会尝试做这个项目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在国外上学的时候,离开中国比较久,所产生的某种难以言述的“思乡”之情。当身处在异国他乡,中国这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都变得一样遥远了。其实就像退远了看一座山一样,是比较能看清这个山的原貌的,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山里面的话,我们可能会被很多每天都会有的现实裹挟进去。
《诗经》跟其它的先秦古籍不一样的是,它有比较大的篇幅记录的是当时平民们的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当时百姓们的创作。这就让《诗》读起来很有一种亲切感,非常能被诗中所传达出的安宁平静、活泼生动、孤独落寞的情绪所感染,会让我不由自主的幻想,诞生出如此美妙的诗歌的土地,当时是个什么样子,而两千年过去了,如今又是什么样子。于是就决定去这些地方走走,去体会一下,是否还有一丝丝从《诗》中所遗留下来的气息。
之后的几个项目也是非常自然的沿着这个脉络,根据历史文本来展开。可能个人兴趣一直是在历史文本或者某些古代的人事物上,我对于现实中的事物反应比较迟钝,而且通常也不怎么能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
王屋洞天 塔可
为何会选择“洞天”这一概念来进行创作,与你之前的作品有着怎样的联系?
其实是在拍摄《黄易计划》的时候,就对“洞天”这个主题感兴趣了。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在没有准备的时候,进入了黄易去过的一个天然洞穴—龙洞。当用来照明的手机突然没电了,人处在完全的黑暗之中,心灵的第六感真的会随着五感的屏蔽而被打开,那种汗毛竖立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
后来读到元代张养浩有《龙洞山记》,“……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这种对黑暗的恐惧,真是深深刻在了人类的基因里,古今一同。
五龙洞 塔可
括苍洞天 塔可
整个项目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否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
我去做一个项目的动机,经常是来自于对某事某物或者某人的好奇心,项目的结束一般是因为兴趣转移,好奇心不在了。
其实这对于摄影来说,可能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因为挺多的时间都用来阅读搜索或者整理材料。但摄影毕竟是视觉艺术,通常要呈现的还是最终的影像作品。但这种方式我仍然比较喜欢,研究的过程可以解答我对于项目本身的很多问题与好奇,影像只是一个探索之路上留下的证据。
但我后来发现摄影作为客观世界的证据来说,本身也是有很多不足的,或者是难以胜任的。我们都认为直接摄影是比较客观的,但其实不论哪种形式的摄影,都是非常主观的,我们觉得它可以被信任,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导,所以影像最好是作为一种引导工具,引导观者对于我所探讨的主题的感受。
你做过大量关于“洞天”的史料及文献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地到访一个个曾经发生“神话”的地点。你觉得你和考古学家的异同之处在哪?或者说你个人更在乎从中发掘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我一直也在思考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古代文化的魂魄留存。这听上去像迷信,但这个东西恰恰在摄影术诞生以后,变得挺主流的,不少国家的艺术工作者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发生过某件事的土地,是不是能承载这个发生了这件事的那些所有的回忆?其实过去既是无形的,却又随处可见的,所有的在土地上留存的细节们,都是一股塑造我们的视觉和感官的力量。风景及对它的各种描述正待我们去重新塑造和诠释。
摄影可以做到我们肉眼做不到的事情,给流动的时间做一个切片,用现在来书写所消失的历史痕迹。这个切片,会启发观者对于曾经在这片荒野上发生过的事物,产生独特的想象。我在想这种想象是完全个体化的吗?还是对于有类似文化背景的人群,有一定的共通性?
可能这个问题要问荣格(Carl Gustav Jung )。
辋川锡水洞 塔可
弱光环境中按下快门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曝光的时间,更不用说是漆黑的山洞。但在“洞天”中,这似乎变成了一种“修行”,甚至是一种与古人的共情。你曾说过你在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学习的时候曾整夜的呆在暗房中,甚至锁门后还要从后门偷偷潜入,那样的环境与经验是否也与你在漆黑的山洞中“暗通款曲”?
洞中观音-1 塔可
小南海观音洞 塔可
门中 塔可
瀑中洞 塔可
穿山之光 塔可
听说你目前正在准备新的作品,是会继续以某种方式与遥远的过去发生联系吗?在古今之间建立各样的路径对你来说意义在何处?
流形 塔可
塔可,1984年出生于青岛市,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现工作生活于青岛、纽约。他的创作从传统文本出发,关注遗迹探寻与记忆重塑。作品于中美众多展览中展出,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UCCA、上海民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阿那亚艺术中心、Monash Art Museum、Berkshire Museum、三影堂摄影展、连州摄影展等;摄影系列《诗山河考》被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收藏。2011年入选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2021年入选TOP20 10周年学术回顾邀请展。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2年4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孙瑞祥:生活和摄影都远不止于秀场
镜在咫尺|“保持距离”后,我们如何观看?
争议|在苏富比拍出8万美元的中国老照片真伪存疑
后疫情时代,全画幅无反逆势崛起
视频导读丨2022年3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2022北京冬奥会:这些瞬间值得铭记
近乡情更怯丨致我们暂时回不去的故乡
冬奥来啦丨1980年中国冬奥首秀背后的故事
评选观察丨“侯奖”的铠甲与软肋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圣诞市场”
魏德忠:摄影值得耐心地对待
看见八十年代,以一种设身处地的目光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