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这些书入榜|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揭晓
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选现场
2022年7月20日,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与影上书房(嘉兴)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入榜图书正式揭晓。
本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委为(按姓名拼音排序):
钱元凯 影像器材专家、原北京照相机总厂研究所所长
任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孙京涛 摄影评论家、摄影师、大众报业集团图片总监
王宁德 艺术家
徐艳娟 《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赵刚 摄影师、摄影史论研究者
朱朝晖 出版人、摄影师、《读库》执行主编
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组委、评委和监委合影(左起:朱朝晖、孙京涛、李波、赵刚、徐艳娟、居杨、钱元凯、任悦、王新妹、王宁德、毛小芳)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主席、副秘书长居杨担任本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组委会主任,组委还包括: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嘉兴市文联主席杨琳琳,影上书房馆长王新妹,《中国摄影》杂志主编徐艳娟,《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李波。评选期间,特设一名监委,由浙江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毛小芳担任。
此次评选还得到了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摄协和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选现场
本届图书榜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主办方共收到中国大陆的170家出版机构及个人推荐的参选图书302种372册。2022年7月2日至7月3日,第六届中国摄影图书榜评选在北京·《中国摄影》画廊举办,评出6大类15种拟入榜图书。
7月12日至7月19日,15种拟入榜图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入榜问题反馈,最终入榜图书现正式公布如下:
年度摄影集
《庄学本:西行影纪》
马晓峰 庄钧 主编
后浪|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1年9月
评委评语
学术研究的前提是大量研究材料的占有。对于研究庄学本来说,《西行影纪》就是这样一份优质的研究材料的集成。可以说,这是自2009年《庄学本全集》出版以来,庄学本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出版成果。
《西行影纪》以庄学本一生最为亮眼的1934年-1941年边地考察为主题,按照3次主要的出行分为3册,除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特别收录了大量的日记和考察手稿,并整理了很多地名、人名的背景注释,可以作为庄学本研究的案头必备书。
《西行影纪》还原了庄学本当年边地考察的原貌——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考察。因此,庄学本拍摄的本意并非“艺术创作”,影像是相关研究的资料和佐证。正因为如此,研究庄学本的出发点,不应该是影像的艺术性。通过本书再读庄学本,想必可以促进中国摄影界对田野调查、文献摄影、纪实摄影、影像人类学等概念的思考。
对于本书而言,庄学本的影像的“原貌重现”至关重要。让人略感遗憾的是,出版方把黑白图像调成了“老照片”的偏棕色调,选择的略带纹理的纸张(可能还有油墨、印刷工艺等因素)影响了底片上的细节的呈现。
——赵刚
本世纪初,庄学本这位被淡忘的摄影师重归后人视野。二十多年来,庄学本研究开枝散叶,成为国内摄影界,甚至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继2009年《庄学本全集》的出版,《西行影记》可视作这一发掘段落的再次总结。
《西行影记》以空间为经度,以时间为维度,细密编织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庄学本在西南边地的行摄苦旅,既不拘泥于学术,也不局限于艺术,这使它与同题材图书形成明显界限。
——朱朝晖
《昨天堂》
严明 著
新经典·琥珀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8月
评委评语
整本书一如既往的“严明”,一如既往的文艺——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图片依旧安静、内敛、耐看、隽永,似乎寓意深刻却又不那么明确,偶尔轻微的诙谐,偶尔不经意间透出一丝苍凉,拿捏得恰到好处,时不时地触动着文艺青年中年老年的心。整体偏深灰的黑白调,以及6x6正方的画幅,形式庄重却又不意义沉重,让人仍然可以轻松阅读。
相较于许多中国摄影师,严明的影像具备了辨识度极高的个人化风格,这种独特的影像既来自他本人的文艺气质、个人视觉上的天分,也得益于他早早地找到了个人的摄影之路——如行吟诗人一般,且行且歌。
——赵刚
摄影师往往不善言辞,但严明是少数例外之一。影像和文字,严明两者皆精。
《昨天堂》可视作严明2015年出版的《大国志》的续作,当然又有不同。这些作品不再执着于顺流而下或溯流而上,对世界、对内心的试探也更加温柔,延续不变的是微妙的诗意和戏剧感。
不是没有遗憾。或许,《昨天堂》大可像前作一般,同时用两种方式出版——高清大图的大开本和图文并茂的小开本,可偏偏不进不退,这让影像中的灰度和文字中的温度,或多或少失了些着落。不过,严明作品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气息接续相通,在此层面上,开本之事并不重要。
——朱朝晖
《世界之巅:西藏珠穆朗玛峰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
罗浩 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21年6月
评委评语
本书是罗浩先生带领西藏生物保护机构(TBIC)专家于2018年进行西藏珠峰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的成果集结。该书以数百幅照片为主要内容,忠实记录了西藏动植物原始生存状态,以科学的视角展示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保护信息等诸多方面,是一本具有生物和科考价值的科普类图书。与我们印象中来自藏区的多数照片不同,这本书提供了理性、直接、极简的影像和观察视角。
书中收录了参与科考和生物影像调查的专家们撰写的考察手记,行文朴实自然,十分值得一读,他们因不同的机遇与西藏结缘,进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有着对藏区、对自然和生命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但最终都发乎于情,止乎于“理”,拍摄时首先考虑科学的展示拍摄对象,然后才去表现它的自然之美。从摄影的角度来讲,这本书让照片回归到它最简单的功能上: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也正是这种回归和理性,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西藏,也可以通过它重新审视摄影。
——王宁德
《-40°C》
阿音 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21年9月
评委评语
蒙古族摄影师阿音30年来始终以草原、蒙古马和牧民为摄影主题,其作品呈现出对故乡特别浓烈的感情。他用六年拍摄完成了这部摄影集。和以马为拍摄题材的同行摄影师相比,他拍摄的这些作品显然需要吃更多的苦,耐更严酷的风霜。
但是这本书入榜的主要理由仍应回到摄影集本身。无可否认,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摄影集,汉蒙英三语,设计制作、材质工艺,几乎无可挑剔。实现极致,需要不惜工本,但这是一柄双刃剑,所谓“精美”经常也成为一种羁绊。好在这本书的内容与呈现形式达成了平衡。
本书最让人动容的,是影像中的深情,但遗憾也在于此:止步于深情。另外,书中的影像表达,会给读者些许重复感,作品的挑选如果能再做精简,效果可能会更好。
——朱朝晖
年度摄影史论图书
《元图像》
[美] W.J.T.米切尔 著
OCAT研究中心|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2021年8月
评委评语
2022年,和“元”有关的就是热词。《元图像》这本书,从书名、作者,以及作为“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系列丛书第五辑的身份,似乎已经可以吸引摄影界的目光。作为学术性的出版物,往往会因为“看不懂”而被搁在书架上落灰。幸运的是,这本书并不在晦涩难懂之列。
本书脱胎于OCAT“系列学术讲座+展览”模式,植根于线下实体展览。OCAT研究中心于2018年邀请W.J.T.米切尔作为年度学者来京作题为“元图像:图像及理论话语”的系列学术讲演,并策划了与讲座配套的年度展览“元图像”。依托于2018年那场多种呈现形式的现实展览,依靠200多幅图片及文本,本书构建了一系列容易理解的元图像的实例,帮助读者思考图像的本质,思考由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图像宇宙。
整体而言,本书适合对图像学感兴趣的摄影人士。
——赵刚
《世纪敦煌:跨越百年的莫高窟影像》
孙志军 编著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 中信出版社
2021年9月
评委评语
关于敦煌,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本书在繁杂的话题中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将敦煌100年的变迁,用直观的对比表现出来——书中的主体部分,作者采用了1908年随法国西域考古探险团团长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来到莫高窟的专业摄影师夏尔·努埃特(Charles Nouette)同样的角度、景别、光照拍摄,再现了今天的敦煌。通过跨越百年的图像对比,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敦煌的历史,而且看到了摄影在文献保存、流传和评论方面不容辩驳的力量。
——孙京涛
近一百多年来,莫高窟历经从大量文物被掠夺、遗失到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再到1949年以后全面修复加固及当下数字敦煌的建设,在此期间,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观看形式,始终参与到莫高窟的探险、考察与研究中,为后人留下难得的影像资料。
本书作者孙志军先生,长期在莫高窟从事文物摄影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收集了敦煌及莫高窟早期影像资料数千幅并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即是他多年研究及拍摄的成果。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1907-1949年早期各国探险家、学者和摄影师镜头下的莫高窟影像的梳理;第二部分是作者在研读历史影像的基础上,以历史影像为蓝本,通过严格的比照进行“重摄”,并由此将“彼时与此时”连接,以图片比较的方式为研究与观察敦煌石窟百年的变化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档案及历史想象。
——徐艳娟
《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李楠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1年1月
评委评语
《从“观看”到“观念”》,该书的书名已经为读者清晰呈现出人们通过艺术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基本脉络——从古典与具象到现代与抽象,从描摹与理解到思考与阐释。这种转向既给艺术创作的突破带来勃勃生机,也为创作者与观看者带来种种问题。作者李楠女士长期笔耕于摄影理论、评论领域,兼之编辑与策展人等多重身份,使她对中国的摄影生态有着详实、细密的观察。全书45篇文章,是她多年积累所得,经重新整理分类,结构为“自己”“问题”“解决”“我见”四部分,其中既有在当代语境下对摄影创作的理论思考,又有对中国摄影创作中诸多热点问题的富于洞见的回应。正如该书副题所言: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书深入浅出,又与当前摄影创作话题紧密相关,对广大读者而言当为开卷有益。
——徐艳娟
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低垂之眼:20世纪法国思想对视觉的贬损》
[美] 马丁·杰伊 著
拜德雅 | 重庆大学出版社
孔锐才 译
2021年9月
评委评语
随着照相机的日益自动化甚至智能化,摄影活动在当代却变得越来越复杂,无论摄影者还是被摄世界的人事物似乎都不再那么清晰可辨,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观看”本身,从视觉到视觉性,我们逐渐意识到“观看”的不纯粹。这一切都在导致一种对“摄影理论”的呼唤,其核心是从视觉文化和视觉传播的角度再看摄影。
鉴于“摄影”复数多元的身份,似乎很难有唯一的摄影理论,不过,如果我们承认摄影的起点是是观看,马丁·杰伊这本讨论“视觉”的著作,其明晰的语言,酣畅淋漓的论述以及作者令人难以置信的视野广度,将会使其成为非常精彩的“摄影理论”读本。
这本书带领读者纵观法国思想史中对视觉的态度,其中学者对“视觉中心主义”的质疑,对视觉无所不在的力量发出的警告,也会引发对摄影的反思——关于摄影如何代表了眼睛的胜利,却也同时成为眼睛的坟墓。
——任悦
《世界摄影大百科》
[瑞士] 娜塔丽·赫斯多佛 编
张悦 译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21年3月
评委评语
此书构思于1998年,2015年正式出版,英文原名为《泰晤士和哈德逊摄影辞典》,约有150名顾问及80位研究者参与其中。
“辞典”是泰晤士和哈德逊出版社的系列书目,另有设计、时尚等类别,目标读者是热爱艺术的“大众”而非“专业读者”,因此,这本书并非“阐释”,而是形成知识地图。就这本书的结构而言,三分之二关注摄影师,其余三分之一则有关摄影技术、出版、印刷、收藏、艺术家,理论等,辞条的体例让后者以不规律的方式围绕在前者周围,且无论“名家”还是“新人”都以“均等”的方式出现。此书的引进和庞杂的翻译工作的完成,有助于读者戳破一些“信息过滤气泡”,它呼唤读者的能动性,从而获得一种蒙太奇经验——可用辞条去组构心目中的摄影宇宙,这也是我们在数字时代仍然需要一本印刷版的摄影百科的理由。
——任悦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双色封面)
[英]大卫·霍克尼 保罗·乔伊斯 著
栾志超 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年10月
评委评语
本书来自大卫·霍克尼与好友保罗·乔伊斯持续十多年关于摄影的对话,1988年成书。1994年引进国内,曾启发影响了许多人。近些年,随着霍克尼若干论著在国内的翻译出版,“霍克尼热”渐起。
这次的增订本,增加了1988年英文原版出版后的7篇对谈,是霍克尼对摄影可能性作进一步思考的结晶。作为一位曾经以摄影媒介为主要手段进行创作30余年的国际知名艺术家,霍克尼从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坦诚地展示了他对绘画、摄影等艺术媒介的理解和态度,特别是他对“观看”“空间”这些本质性问题的关注,非常值得借鉴。
本书文字量达到了43万字,但是小开本和封面PU材质使得手持阅读成为乐趣。黄色或者蓝色封面的随机发售,也增加了类似开盲盒的乐趣。
——赵刚
我通常不推荐艺术家访谈类图书,尤其当代艺术家,他们“有目的的有目的”(为了金钱和名声而刻意创作)动机下的谈话,要么言不由衷,要么遮遮掩掩。大部分的情况下,由于过于感性或经验性而显得片面、零散,而访谈者的知识素养、提问方式和切入角度又会左右访谈的质量,因而这样的访谈大多没什么营养,也谈不上借鉴。但《霍克尼论摄影》似可一荐,原因在于:其一,这17篇访谈横跨了17个年头,霍克尼对摄影的认识似乎一直处在一个稳定的判断语境和标准中,他的见识是相对诚恳的;其二,访谈者是一位电影人,他的“异质”身份更容易引领我们对“跨界”的理解;其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起的访谈都是以一个具体的艺术事件为背景,这让谈话有了足够的细节和质感;其四,霍克尼本人对艺术和艺术史有着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判断坐标,他对摄影的观察和理解有着可靠的体系性,而这正是他可以触类旁通的根基。
——孙京涛
年度摄影器材技术图书
《图解数码相机原理和结构》
[日]神崎洋治 西井美鹰 著
郭海娇 译
图灵教育|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年6月
评委评语
电子前帘有何优缺点?镜头防抖与身防抖哪个更有效?为何连拍速度最快的数码相机都使用堆栈式传感器?为何微单专用镜头的像质经常比同档次的单反镜头更好?即使是专业摄影师,也未必都能说清楚。对此一知半解,必然导致选购、评价与使用器材的盲目性,甚至产生严重的误区,无法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
这本书从数码相机的机身、镜头、图像传感器与存储器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叙述它们的发展史、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数码相机中众多奇妙的功能、复杂的结构简单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我们今后在阅读有关数码相机产品说明书与技术资料时,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本书无论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是近年来摄影器材类的好书,可供各种档次的摄影人作为选择与使用数码相机的指南,更是摄影器材控必读的教材。
——钱元凯
年度∞摄影图书
“摄影丛谈”书系:
《缺席的照片:关于那些没拍下的瞬间》
[美]威尔·斯泰西 编,杨曦 译
《摄影类事》
洪磊 著
《在场:亲历11个重要美术馆摄影展》
《对话:21位重塑当代摄影的艺术家》
傅尔得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1年
评委评语
以文写图?以图写文?文围绕在图片周围,肆意书写于图像之中,隐藏在图像的背后……文如何进入图?宋人郑樵《通志·图谱略》提出“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罗兰·巴特则说,“我能够说出名字的东西不能真正刺激得了我”。有关图文关系的话题还可以细数下去。“摄影丛谈”这套书以微妙和生动的方式也参与了这个复杂话题的讨论,以洪磊的“谈摄影而没有一张照片”开启这个系列,它目前已经出版四辑。
“丛”这个概念正是视觉文化的特征,有关视觉的知识不是垂直生长,而是一簇簇,是一种异质共生;“谈”是口语的状态,它更接近直觉,它“不讲道理”,挑战摄影的理性和摄影机的“中心”地位,体现出观察者的自在。
有学者提出,“图片和文字的排列组合方式是无穷无尽的——只会受到创作者的想象力的限制”,“丛谈”作为系列图书策划引人之处即如上所述,这种多元且即兴的形式,将会让图与文的话题以无法预料的方式持续下去。
——任悦
年度自制摄影图书
《胡同遛弯笔记》(平行本)
摄影/编辑/制作:陈鹏
规格:290×205mm
装帧工艺:手工锁线、手工拼页、手工粘贴
制作时间:2021年
评委评语
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的画面,是绘画和摄影共同的特质之一,在长期的阅读中,一张超平面的照片固化为我们习惯的形式,但无论技术如何变化迭代,这种“转化”始终隐藏在摄影语言逻辑的最底层且从未消失,它有时是这种语言的优势,有的时候,它是摄影的桎梏。本书作者从此出发,采用了特殊的方式,将若干张撕开的照片叠加拼贴,试图把三维转化到平面这个过程拆解重组,使阅读者在翻阅的时候放弃了对单张照片的审视,转而让不同图像在翻阅中产生了新的观感体验。
这本名为《胡同遛弯笔记》的手工书,标题特意用了繁(异)体字“衚衕”,这两个字字形层层叠叠,本身似乎就暗指北京胡同繁冗的故事和复杂的历史更迭,而书的每个页面由不同排序的五个小页面组成,阅读体验陌生而多变,也像极了这两个字形。书中照片来自2008年旧城改造背景下的前门地区的胡同,图像在如此刻意的安排之下,逃离了纪实的藩篱,让人恍惚间五味杂陈。
——王宁德
《葭沚》
摄影:李江汶
图片编辑:彭娌娌
装帧设计:青木、文敏怡
项目策划:“轮到你了”摄影工作室
规格:180×230mm
装帧工艺:布面精装、烫黑
制作时间:2021年
评委评语
这本朴素的摄影书受到青睐盖因图片和编辑的坚实性,是一本真正靠图像媒介独立完成叙事的摄影书。
这种随笔型的摄影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它的密度感——坚实的影像,以及颇富质感的信息质量。手机拍摄的“零成本感”让作者有可能摆脱事前的主题设计和效率掂量,采集大量的影像,这些事无巨细的拾掇是坚实感的保证,但也为其后的文本制造带来麻烦,因此他需要一个优秀的图片编辑。
该书的编辑依凭相似性法则展开的图像连接紧密而直接,转场绝不拖泥带水,这是视觉逻辑坚实性的基础。但是,仅有相似性是远远不够的。视觉节奏的制造才是关键。该书的节奏感相当不错,体现了图片编辑在视觉逻辑之外良好的视觉直觉。
——孙京涛
《在南方散步》
摄影:徐盛哲
编辑:张诗雨
装帧设计:施知君、周舟
出品:华桂飘、HeroBook
规格:150×225mm
装帧工艺:皮绒封、经折页、满版光油
制作时间:2021年
评委评语
一个带着相机的人怎样开始一段旅程?一个从北方来的人如何讲述南方?在一个陌生的小城里什么最值得记录?徐盛哲的这本手工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傍晚的榕树被闪光灯打亮,无名画师的梅花在路边开放,桥下坐着的人被风吹乱了头发,潮湿的丛林里晃过一道耀眼的斜阳——时间这样流过,而记忆闪烁着、犹疑着被压缩在一本小而厚实的手工书里,它们仿佛并不甘心被安放和折叠,时不时地就要从手中散开甚至跌落。如此,这本书装帧中明显的缺陷,反而让阅读的体验特别起来,它搅起了读者内心的某种不快——也许并非不快,只是记忆中的一种怅然或缺憾。
《在南方散步》借着散步的机会,拜访散落的朋友,借着南方的图像和傍晚(很多是傍晚),讲述了某种感慨与一些讶然,通过流畅的捡拾和编排,将一串记忆重新摆放、安置,让这些图像成为关于记忆的记忆,变成了关于时空的时空。
——王宁德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精彩文章回顾
导演的摄影功课
江融:摄影的归摄影丨第41届纽约摄影博览会观后
专访丨托马斯·迪曼德:模型、影像与“历史的结舌”
自由记录与人性关怀丨关于王兵的《铁西区》摄影
视频导读丨2022年6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视频导读丨2022年7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17年沉淀、29个深度访谈、400幅照片丨江融的《探索摄影之旅》
2022年度TIPA大奖揭晓
邀您云观展|再看长城
杨安迪:燃烧之躯
张兰坡:失乐园
塔可:洞天新录
何为21世纪的摄影?
上海漫游者:陆元敏与八位年轻摄影师
从神五到神十三,航天员们在太空拍到了什么?
孙瑞祥:生活和摄影都远不止于秀场
镜在咫尺|“保持距离”后,我们如何观看?
争议|在苏富比拍出8万美元的中国老照片真伪存疑
后疫情时代,全画幅无反逆势崛起
视频导读丨2022年3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2022北京冬奥会:这些瞬间值得铭记
近乡情更怯丨致我们暂时回不去的故乡
冬奥来啦丨1980年中国冬奥首秀背后的故事
评选观察丨“侯奖”的铠甲与软肋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圣诞市场”
魏德忠:摄影值得耐心地对待
看见八十年代,以一种设身处地的目光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