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云观展|再看长城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点击海报可直达网上展厅)
前言
向上滑动查看前言
长城,横贯中国北方大地从内陆到海滨2万多公里,见证2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变迁和发展,伴随着中国的兴衰与崛起,这座伟大的人工建筑,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的地理版图和文化肌理,成为中国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之一,也因此成为有关中国最重要的、最恒久的摄影题材之一。
在岁月的长河中,长城在不断变化。长城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在则摄影中被不断强化着。新与旧、柔与刚、封闭与开放、衰微与崛起、内部与外部……这些不同象征意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转化,穿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长城图景。而如何将长城抽象的意义通过直观的摄影提炼并表现出来,一直是最考验体力与功力的摄影命题。
长城千年来所沉淀的历史与沧桑,新的长城影像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出新?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数字影像接片、超宽画幅等新技术的出现,对长城的影像表现有了多种新的可能性,长城已经成为一些影友持续数年、数十年的题材;而一批潜心纪实摄影的摄影人,已经将长城以及周边的百姓生态作为长期关注的题材。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往作为防御工事的长城,当下更多地与非遗、旅游、环保、能源等新经济相关联,长城及其周边的环境已经在时代的发展中发生了巨变,而这些又在影像中如何体现?
《中国摄影》杂志在2022年年初推出“再看长城”摄影专题公开征稿。在两个月的征稿期内,收到来自全国近300位摄影师的近4000幅长城摄影作品。《中国摄影》杂志于2022年5月刊中推出“再看长城”专题,并同期推出同名网上影展,集中呈现来自本次征稿及近年国内各种展览上涌现的有关长城的优秀作品。
摄影新技术的迭代,必然给长城摄影带来新变化,但再宽的画幅,飞得再高的无人机,也无法将万里长城完全囊括其中,对长城全貌的展现也许永远是一种奢望,但是这些长城影像的集中展示,就如同把一段段长城蜿蜒连在一起,其中呈现出的摄影门类相互间的融合、摄影的多元化,正契合了长城新的象征意义。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对立早已成为过去式,具有防御功能的长城已经终结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长城并没有被固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性,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并行的当代世界,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下,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坚守与包容的文化象征,更具有特别的含义。
《中国摄影》杂志社
2022年5月
点击海报观赏展览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何为21世纪的摄影?
塔可:洞天新录
上海漫游者:陆元敏与八位年轻摄影师
从神五到神十三,航天员们在太空拍到了什么?
孙瑞祥:生活和摄影都远不止于秀场
镜在咫尺|“保持距离”后,我们如何观看?
争议|在苏富比拍出8万美元的中国老照片真伪存疑
后疫情时代,全画幅无反逆势崛起
视频导读丨2022年3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2022北京冬奥会:这些瞬间值得铭记
近乡情更怯丨致我们暂时回不去的故乡
冬奥来啦丨1980年中国冬奥首秀背后的故事
评选观察丨“侯奖”的铠甲与软肋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圣诞市场”
魏德忠:摄影值得耐心地对待
看见八十年代,以一种设身处地的目光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