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韬:一起追飞机
航空器本身就会给人一种机械与速度的美感,同时航空摄影中既包含艺术的安静之美也有运动之美。航空摄影师大多从小就有航空情结,成年以后又喜欢摄影,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两种爱好结合在一起。
目前国内的航空摄影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
数码时代以来,随着影像设备的日益小型化、普及化,热爱航空摄影的群体在不断地扩大, 而且由于互联网信息交流的便捷以及我国航空文化 氛围的日渐开放,普通民众拍摄航空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许多其他领域的摄影师感受到航空摄影的魅力也纷纷举起相机对准了天空,可以说目前中国的航空摄影拥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由于拍摄题材的特殊性,专业航空摄影师的群体数量并不像其他摄影门类那样广泛,个人保守估计,如果以 “航空摄影图库”这一中国权威航空图片库的活跃摄影师为参考的话,大概有1000人左右的规模, 即使把图片库之外的人数统计进来,总体来看还是属于小众群体。
目前国内的专业航空摄影师来自各行各业, 涵盖了不同的年龄层次。其中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机械师,还有空乘、空管这些属于航空体系内的以及相关媒体从业人员,当然还有更多像我一样是航空体系外的人,包括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些中学生,我们的职业或者学业跟航空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出于对航空的热爱,让大家走到一起。
拍摄民用题材和拍摄军事题材是否是航空摄影中的两大群体?这两个群体分别有什么样的拍摄追求和要求呢?
严格来说,这两个群体并没有明确划分,大家都喜欢航空器,很少有人只拍民航不拍军事题材,但是有些人会有自己的拍摄侧重点。我认识一位摄影师,专门通过影像去收集各大航空公司的标识,目前已经收集了世界范围内大部分航空公司的标识,这也是一条独特的拍摄线索。其实无论采用何种拍摄方式,都是源于对航空摄影的热爱。
航空摄影其实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比如说必须把机身拍全什么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 标准的话那就是两个字:清晰。我们有时候会只拍机头、起落架甚至是某一个发动机的局部,但是主体清晰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即使是拍摄那种高速掠过的飞机,有的摄影师会用慢快门摇摄的方式追拍,也要形成主体和背景的虚实结合。再比如拍摄像直升机这样有螺旋桨的飞机,摄影师要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保证螺旋桨呈现有动态的圆形,而机身又能保持一定的清晰度,这需要有一定的摄影功底才能拍好。
相对于风光或者街头纪实摄影,普通人会觉得航空摄影是一个比较有距离感的拍摄题材, 通常情况下航空摄影师都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创作?
航空摄影主要有地对空、空对地、空对空三 种方式,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其实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如果多留心的话都是可以拍到的。比如说当我 们走进机场在候机楼里拍摄飞机起飞的画面,那就 是地对空摄影;当你透过民航班机的舷窗拍摄大地的景色,这时就是空对地摄影,如果是飞过著名的城市地标性建筑,那这样的照片就更加有价值;乘坐民航的时候虽然机会不多,但留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航路上交错而过的其他航班,我曾经多次在民航班机上拍到过同向飞行的客机拉着长长的尾迹云飞过山川河流的唯美画面,这也是空对空摄影的一种方式。另外,世界各地的航展也是航空摄影师拍摄航空器的好机会。
在波音777 的驾驶舱中与极光相遇,加拿大育空地区上空,2022 年 麦斯云
飞机起飞形成的光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20年6月14日 费瑞涛
从静态展示到飞行表演,航展对于航空摄影师 来说无疑是一场盛会,你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国 内一些知名航展的大体情况呢?
中国国内最主要的航展有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就是大家俗称的“珠海航展”),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博览会, 集中展示军用、民用的航空、航天装备,目前按规模体量在国际重要航展排名中已经可以排到前五位。另外,主要展示我国空军现役装备的长春空军开放日,也是国内规模大,军用航空装备展示集中的航展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像南昌、湖南、四川等一些地方性的通用航空展览。
国际上有什么知名的航展或者航空开放日特别值得推荐吗?
表演飞机的种类和涂装都比较丰富的是每年7月份英国的“文身会”全称是英国皇家国际航空展示会(Royal International Air Tattoo),它的主要地点在英国的费尔福德空军基地。从9点钟开始,一直飞到18点为止,“文身会”上的飞行表演几乎不间断,而且要连续表演三天。通常“文身会”结束以 后的两三天时间后就是伦敦的范堡罗航展,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航展之一,它在距离伦敦45分钟车程的汉普郡举行。在欧洲同样知名的还有法国的巴黎航展、德国的柏林航展,但是其实跟范堡罗航展对比,无论机型还是表演方式上都略有雷同。欧洲的航展我还推荐每逢单数年的8月份举办的莫斯科航展,在莫斯科你能充分体会航空器的机械美感,再加上俄罗斯飞行员在表演中的大 胆,会给人相当震撼的体验。
亚洲的航展我们去得比较多的是两年一届的新加坡航展,还有每年的日本航空开放日。马来西亚的兰卡威航展也非常不错,在那里很难得可以同时拍摄到美系和俄系的军用飞机。
追踪全世界的航展一定开销不小吧?
可以说航空摄影是对于拍摄器材要求最高的摄影门类之一,因为航空表 演上的精彩瞬间稍纵即逝,飞机经常以至少500-600公里/小时的高速掠过摄影师的镜头,这就对拍摄设备的快速对焦和连拍功能 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且航空器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距离摄影师比较远的距离,一支轻量化、防抖出色的长焦镜头是必不可少的。还好,现在许多影像器材厂商都着力研发具有高速对焦和每秒20-40张高 速连拍的设备,有些厂商甚至结合AI技术专门推 出了针对飞机的追踪对焦,这些器材方面的进化对于航空摄影师来说是很大的福音。
除了航空摄影师的身份之外,你还是海南省航空摄影协会的会长,是什么样的动机让你想到去创立这个协会呢?
2018年我的航空摄影题材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当时给我很大的鼓舞,但是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虽然相对于风光、商业等其他类别的摄影,航空摄影是一个小众的领域,但是它也 需要有人来进行展示和推广。在海南省航空摄影协会成立之前,没有一个 真正的平台把我们这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如何能搭建一个平台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拍摄机会,同时也能 通过航空摄影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尤其是让我们的青少年树立航空报国的理念,这是当时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2018年,我在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任副主席, 在海南省文联及省摄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当年9月份在海南注册了海南省航空摄影协会,虽然名称中有海南省,但是我们的会员来自全国各地。
海南航空摄影协会的入会标准是怎样的呢?
这个协会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我们希望能把全国范围内有一定航空摄影基础的人群集中起来。首先,我们要求入会的成员要在18岁以上,虽然 也有很多中学生喜欢航空摄影,但还是不希望爱好 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因此协会谢绝了中学生入会;其次,我们在拍摄技能方面有一定要求,申请人需 要至少有10张作品能够入选我们的兄弟单位“中 国航空图片库”;最后,入会者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结,要求政治过硬。
为什么需要强调政治过硬?
因为我们会员时常会接触到军事或者一些敏感题材的拍摄,这里就需要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以及纪律性。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一年我们协会组织成 员进入某民航组装车间进行采访,那次一共去了 36个人。在进入之前,我们就强调了参观纪律,什么地方可以拍,什么地方相机都不可以取出来,而且我们所有拍摄的作品都要经过保密员的审核才能出场。最后我们的会员没有出现一个违规的现象,这就需要非常高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
航空摄影是对体力和毅力很有挑战的一项拍摄活动,这是否限制了很多女性摄影师的参与,海南省航空摄影协会中男女会员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由于体力优势和对机械先天的热爱,航空摄影师群体中确实男性占了绝大多数,但是我们协会中还是有几位女性会员,她们的精彩作品一点也不逊色。例如我们的会员石卉,她于2017年5月5日在浦东机场外站在一个很高的的铲车上拍摄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次试飞,后来她的作品还被央视采用了。所以,我们也欢迎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女性航空摄影师能够入会。
可能很多人觉得航空摄影就是一项休闲娱乐活动,但是你之前提到过,海南省航空摄影协会的会员也通过航空这条线索用影像记录了很多标志性的社会历史事件,这里有什么具体的事例吗?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武汉市从2019年12月23日开始封城,直到 2020年4月8日宣布解封。解封当天有一张标志性的照片,拍摄的是东方航空的MU2757作为解封后第一个非特殊客运航班从武汉的天河机场起飞前往三亚的场景。该作品的作者就是我们协会的会员邵子扬,这张代表着我国在武汉抗 击疫情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作品后来被新华社用来向全球发布。可以说,中国航空摄影师的拍摄并不仅仅记录了航空器本身,同时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更通过这些影像映射出社会发展的点滴。所以我们鼓励更多人能参与到航空摄影中来,在领略航空航天之美的同时,也在用影像见证着历史。
采访/王江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下方封面图购买本期杂志
☟
《中国摄影》2022年11期封面
点击订阅全年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金石声:“业余”身份的专业眼光
《世纪敦煌》:一份视觉档案及历史想象
《庄学本:西行影纪》:凝视与对望
“山居”与身后图景|第三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观察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生活的丰富远超想象
托马斯·霍普克:作为艺术的摄影从来没有让我特别感兴趣
江融:摄影的归摄影丨第41届纽约摄影博览会观后
专访丨托马斯·迪曼德:模型、影像与“历史的结舌”
自由记录与人性关怀丨关于王兵的《铁西区》摄影
17年沉淀、29个深度访谈、400幅照片丨江融的《探索摄影之旅》
2022年度TIPA大奖揭晓
邀您云观展|再看长城
杨安迪:燃烧之躯
张兰坡:失乐园
塔可:洞天新录
何为21世纪的摄影?
上海漫游者:陆元敏与八位年轻摄影师
从神五到神十三,航天员们在太空拍到了什么?
孙瑞祥:生活和摄影都远不止于秀场
镜在咫尺|“保持距离”后,我们如何观看?
争议|在苏富比拍出8万美元的中国老照片真伪存疑
后疫情时代,全画幅无反逆势崛起
视频导读丨2022年3期《中国摄影》新刊速览
2022北京冬奥会:这些瞬间值得铭记
近乡情更怯丨致我们暂时回不去的故乡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