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囤积行为”及背后的生命密码

李丹枫 中财应用心理 2023-02-24

【“抗疫心力量”系列科普之二十八】

疫情下“囤积行为”及背后的生命密码

李丹枫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囤积行为,有些甚至乍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比如中国的“囤积双黄连口服液”、“囤积螺狮粉”,日本的“囤积厕纸”,美国的“囤积枪支”,加拿大的“囤积食物”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 Costco 近日推出了“末日求生罐头”,这是一个巨型罐头组合,足够四个人吃一年,这些罐头的保质期都长达 25-30年,在加拿大官网的售价为$8499.99。这一份套装共含230个罐头和30个桶装食品,有果干、蔬菜干、冷冻红莓、蓝莓、米类、豆类、肉类和奶类食品等。如果是你,你会去购买“末日求生罐头”吗?在这些千奇百态的囤积行为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和机制呢?


 疫情下“囤积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1)囤积与风险认知   在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当下,公众的囤积行为主要出现在疫情的初期以及死亡人数的暴增期,这与公众的风险认知是密不可分的,即公众的风险感知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囤积行为。Slovic 等(1987)认为,风险认知是人们通过直觉对外界客观风险因素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在这个定义中,它强调了风险认知的主观性和非逻辑思维的特征。Slovic等(1987)通过心理测量的研究范式对风险知觉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公众风险认知的“二维度模型”,一个维度被称为“忧虑风险”(dread risk),与不可控程度、忧虑的潜在性和后果的致命性等高度相关。另一个维度被称为“未知风险”(unknown risk),与新奇性、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效果的延迟性高度相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感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几种不同的风险评估标准,一些极端事件会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影响个体对风险的感知结果。




疫情当下,个体在疫情初期阶段由于对于新冠肺炎病毒信息掌握得很少且片面,“忧虑风险”和“未知风险”感知程度均很高,公众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囤积行为,如囤积食物和口罩等。但伴随着疫情的发展,面对着每天新闻滚动播出的新冠病毒肺炎的死亡人数,尤其是死亡人数的暴增期,又会迎来公众的第二波囤积高潮,这是因为面对着每天大量接受到的疫情报道信息和死亡人数的数据,公众容易产生易得性直觉偏差——人们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能力有限,在决策判断的时候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者能够想象到的信息来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人们误认为容易联想到的事件会常常发生,从而公众会高估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2)囤积与群体影响  在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当下,中国出现了疯狂囤积 “双黄连口服液” ,以及日本出现了疯狂囤积“厕纸”的行为。在群体的影响下,个人的行为几乎处于失控的边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是影响公众从众行为的的两大原因。规范影响是指个体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以免受拒绝,得到人们的接纳,或者获得人们的赞赏。信息影响是指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决策是否正确的解释。对于疫情当下的从众囤积行为,更多地是受到了信息影响,因为“双黄连口服液” 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病毒,以及日本“厕纸生产的原材料源于中国”的传言均属于谣言,当个体暴露在新冠肺炎爆发的高峰期,对病毒的了解又知之甚少,完全不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时,就特别容易利用他人的行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另外,在群体影响下,个体更容易出现非理性决策和冲动性行为。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群体是非理性的,具有极为强烈的冲动性,群体的冲动与多变让群体回归人的原始性,否认自己的愿望和实现该愿望之间的任何障碍,并认为由于自身数量上的强大足以与这些障碍相抗衡。与个体相比,群体更容易丧失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行为常常不受意识动机的支持配。
 


(3)囤积与需要层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公众开始出现蜂拥而至地囤积口罩、食物、消毒液等行为。从囤积物品的种类来看,是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马斯洛将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大家囤积的各种物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一步指出,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这就不难理解,在疫情当下,人们首先去超市抢购的是食物(生理需要)而不是口罩(安全需要),同时,当人们买不到N95的口罩之后,又会转向疯狂地囤积食物。
 
 伴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国人从最开始的囤积食物开始过度到制作美食的阶段,如“全民自制凉皮”、 “电饭煲蛋糕”等。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对于归属和爱的需要,即社交需要。疫情当下,制作美食,不仅可以增加与家人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享受的是在朋友圈“晒美食”的过程。其实“晒”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编码的过程,是自我关于内心的意义、欲望和目标的隐喻化表达。在“晒”的过程中,个体能够完成自我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总的来说,一方面,制作美食本身对人体和心灵就有抚慰作用,另一方面,拍几张好看的美食图片发到朋友圈,获得朋友的赞赏和鼓励,这个过程是对制作美食的再次升华,可以更好地达到治愈心灵、缓解压力的作用。晒”美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的是更高层次的个体需要——社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疫情下的“囤积行为”与文化
 
面对着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有趣的是,不同文化和国家的人选择囤积的物品也不尽相同,纵观世间百态,美国人在囤积枪支,意大利人在囤积自由,而中国人在囤积螺狮粉。

Douglas(1978)的网格-群体模型从文化的视角阐述了个体的风险感知多大程度依附于社会文化,此理论认为社会参与的不同取决于“群体(group)”和“网格(grid)”两个维度之间的动态变化。群体是一个环境框架,每个人都可以归属于不同文化下的群体中,而网格是一种社会背景对个体行为的限制和规范。两个维度按照高低进行区分,共同形成了四种世界观:个人主义的(低群体性,低网格性)、平等主义的(高群体性,低网格性)、等级主义的(高群体性,高网格性)和宿命论(低群体性,高网格性)的。

四种世界观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风险认知模式,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个人主义者惧怕那些可能妨碍他们个人自由的事情,战争是妨碍自由的最大事件,在这次疫情下,个体主义的世界观在意大利公众的囤积行为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主张“和自由比起来,生命算什么?”,“自由比口罩重要太多”。等级主义者强调社会的“自然秩序”和对该秩序的维护。他们害怕社会的暴乱和犯罪,在这次疫情中,美国公众的囤积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很多美国平民眼中,枪的优先级比粮食口罩高多了,只有拥有了枪支,才能保证大家内心的绝对安全。


在中国的文化中,“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等,可见美食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讲究风味(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四季有别(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讲究美感(色、香、味、形、器为一体)等。同时,美食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一方面,美食是身份和地域的标记,比如四川的火锅,桂林的螺蛳粉,长沙的臭豆腐,北方人的面食,南方人的米饭等。另一方面,在疫情下,美食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恐惧和焦虑,以及传达爱。朵琳•芙秋就在其著作《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中提到,美食本身就具有情绪标签,我们渴望吃的每一种食物都对应着一种需要我们关注的特定情绪或问题。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可能会想吃奶酪和冰淇淋之类的乳制品,当我们感到焦虑时,会去寻找一些脆脆的薯片、坚果。而且朵琳•芙秋还总结了详细的食物-情绪对照表,如巧克力-爱,牛奶-抗抑郁,面包、米饭-慰藉和平静,饼干、蛋糕-渴望拥抱、喜悦、安心, 高脂肪食物-填补内心空虚,饮料-渴望能量等,可见食物的情绪标签或许能为中国人在疫情下“囤积螺狮粉”,“全民自制凉皮” “电饭煲蛋糕”的一系列行为找到一些背后的心理学印证。


  “囤积行为”与生命意义的探寻

新冠肺炎病毒的侵袭,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危险是对生命的威胁,我们的囤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应对死亡威胁带来的恐慌和焦虑,而囤积物品的优先顺序恰恰可以反映出个体对于生命中最重要的物品的取舍,从这个角度来看,疫情下的囤积过程,更像是一段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在疫情当下,对于美国人来说,囤积枪支可能比囤积口罩更重要,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囤积自由比囤积口罩更重要。那么在你的内心深处,囤积什么样的物品,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呢?


面对新冠肺炎病毒对生命的威胁,哪种物品是你会选择优先囤积的呢?如果你只能囤积一类物品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呢?而在心理学中,有个探寻生命意义的经典活动,叫做“我的五样” ,旨在探寻个体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以促使大家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学会感恩和珍惜。下面是一段“我的五样”活动的录音,如果你想感受生命意义所在,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不妨来一段与自己的内心的对话吧。请听下面的语音:

友情提示:请准备好一张空白的纸和一支笔,找一个只属于你的安静空间,活动预计5分钟。


当你完成了录音中的小活动之后,不妨思考下以下几个问题:

(1)你依次划掉的物品是什么,当你依次划去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你最终留下来的是什么,这一样物品对你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
(3)你之前是怎样对待你最后留下来的物品的?
 
  总结
在疫情当下,适度的囤积行为,可以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并且可以缓解恐慌,具有对个体的保护性意义。但过度的囤积行为是不可取的,囤积行为的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成一种精神疾病“囤积症”,它是指一种过度收集、购买以及无法丢弃物品的强迫性行为。疫情当下,请大家理性囤积!
 
最后想与大家分享汪国真的诗《热爱生命》,待到疫情散去,春花浪漫时,愿我们彼此带着对生命敬畏与希冀,继续同行。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
既然选择了远方 ,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赢得爱情 ,
既然钟情于玫瑰 ,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参考文献
Slovic, P. (1987). Perception of risk. Science, 236(4799), 280-285.
Douglas (1978). Cultural Bias. Occasional Paper no.35,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Douglas, M (1970/1996): Natural Symbols.
戴维•迈尔斯著,候玉波等译(2006). 社会心理学, 人民邮件出版社
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2014). 乌合之众,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朵琳•芙秋著,孙润松译(2018). 食物与情绪:食欲背后的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马思琦(2016). 网络时代晒美食”行为的传播心理学. 新闻研究导刊, 7(14), 328-329.

作者简介:

  李丹枫  博士

李丹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讲师。中科院心理所博士。专业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决策心理学;研究兴趣:情绪与决策,认知控制,智力发展。




“抗疫心力量”中财系列科普


01 调适社会心态,助力疫情防控 / 辛自强
02 公共卫生危机处置需要心理学的参与/张红川
03 应对疫情中的谣言:“10秒钟”法则 / 张红川
04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疫情下对“伤害”的反思/ 苑媛
05 战胜恐慌,每个人都可以是阻击疫情的英雄 /  张丽
06 意象体验小练习 ——抗疫工作者及居家者自我滋养指南(语音版)/苑媛
07 面对疫情,心要静静 / 辛自强
08 “宅”“洗”“戴”的心理象征意义/ 苑媛
09 全民战“疫”,理性刷“机” / 张梅 傅鑫媛
10 心理自助六字诀:关于心理防疫,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张红川 夏勇
11 关注疫情的同时,警惕替代性创伤/ 阚煜 窦东徽
12 焦点解决短程咨询(SFBT)四象限模型在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中的应用/赵然

13 疫情期间,出现睡眠问题怎么办?(语音版)/ 赵然

14 与自己的焦虑握手言和(语音版)/赵然
15 如何应对疫情居家期间的夫妻冲突?(语音版)/赵然
16 疫情期间如何科学地进行心理调适(语音版)/ 辛自强
17 站立的扫把、可证伪性、对照实验以及历史上疫情真相的发现/ 窦东徽
18 疫情中的固执心态及其应对/ 张红川
19 居家抗疫,如何克服信息源封闭造成的焦虑?/ 于泳红
20 居家抗疫,希望感是战胜无聊的法宝 / 贾东星
21 疫情为何会促进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 赵娜
22 疫情之下,你的钱包还“健康”吗?/ 邹宣宁  孙铃  于泳红
23 公众的疫情风险认知与经济信心/ 辛自强
24 在战“疫”中重塑敬畏之心 / 赵娜
25 疫情之下的个体决策:更依赖直觉的利与弊/ 吕杰妤
26 “宅家”时期的心理极限及其超越/ 翁学东
27 疫情下的你FOMO了吗?谈谈“错失恐惧” / 罗潇  张莹
28 疫情下“囤积行为”及背后的生命密码 / 李丹枫 

特别报道:

牢记使命显专长,构筑“抗疫”心力量 ——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教师团队在行动


公益捐赠活动公示:

“抗疫心力量”系列科普赞赏金额已经通过腾讯公益捐给武汉一线



本期编辑:窦东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