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

问津学术 2023-03-24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予以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


一、将第四十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基本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

“人民陪审员在依法参加审判活动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二、将第四十七条第四款修改为:“前三款规定,适用于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技术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可以指派司法技术人员参与询问、调查取证、勘验、保全、开庭审理等诉讼活动,协助查明专业技术事实。”

四、将第一百一十五条改为第一百一十六条,修改为:“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单方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企图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适用前款规定。”

五、将第一百七十三条改为第一百七十四条,修改为:“上诉状可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上诉的,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六、将第一百七十四条改为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七、将第一百七十七条改为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除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外,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八、将第一百八十四条改为第一百八十五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九、在第十五章第三节后增加一节,作为第四节:

“第四节 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件

“第一百九十五条 对遗产管理人的确定有争议,利害关系人申请指定遗产管理人的,向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申请事由和具体请求,并附有有关机关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书面证明。

“第一百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审查核实,并按照有利于遗产管理的原则,判决指定遗产管理人。

“第一百九十七条 被指定的遗产管理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存在其他无法继续履行遗产管理职责情形的,利害关系人或者本人可以向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另行指定遗产管理人。

“被指定的遗产管理人违反遗产管理职责,严重侵害继承人、受遗赠人、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遗产管理人资格,并另行指定遗产管理人。”

十、将第二百零六条改为第二百一十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应当向原审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一)当事人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诉讼程序等无异议,认为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二)原判决、裁定经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十一、将第二百七十二条改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修改为:“因财产权益纠纷和非财产权益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结果发生地、代表机构住所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发生地或者结果发生地、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争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其他适当联系的,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七条:“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可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依据本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法律关于级别管辖、专门管辖的规定确定具体的管辖法院。”

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八条:“被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未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或者提出反诉的,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十四、将第二百七十三条改为第二百七十九条,修改为:“下列案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一)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

“(二)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设立、解散、清算,以及该机关作出的决议的效力等提起的诉讼;

“(三)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审查授予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等提起的诉讼。”

十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条:“消费者对住所地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经营者或经营者分支机构提起的诉讼,消费者住所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可由消费者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与消费者订立管辖协议,未以合理方式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消费者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消费者根据管辖协议提起诉讼明显不方便的,消费者可以主张该条款无效。”

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一条:“对信息网络侵权行为造成损害提起的诉讼,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侵权人住所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二条:“当事人之间的同一纠纷,一方当事人向外国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一方当事人既向外国法院起诉,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依据本法有管辖权的,可予受理。当事人订立排他性管辖协议选择外国法院管辖且不违反本法对专属管辖的规定,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三条:“外国法院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受理,且根据本法的规定外国法院判决可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承认的,经当事人书面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诉讼,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当事人协议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或者纠纷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专属管辖;

“(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审理明显更为方便。

“外国法院未采取必要措施审理案件,或者无法在合理期限内审结的,依当事人的书面申请,恢复诉讼。

“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全部或部分承认,对已经获得承认的部分当事人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起诉的,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外民商事案件,被告提出书面申请或者提出管辖异议,且同时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告知原告向更为方便的外国法院提起诉讼:

“(一)案件争议的主要事实不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当事人参加诉讼均明显不方便;

“(二)当事人之间不存在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协议;

“(三)案件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四)外国法院审理案件更为方便。

“裁定驳回起诉后,外国法院对争议拒绝行使管辖权,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审理案件,或者无法在合理期限内审结,当事人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二十、将 “第二十五章 送达、期间”修改为 “第二十五章 送达、调查取证、期间”。

二十一、将第二百七十四条改为第二百八十五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四)向受送达人在本案中委托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代表机构、分支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业务代办人送达;

“(六)受送达人为外国自然人,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向该企业送达;

“(七)受送达人为外国自然人,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同住成年家属的,向其同住成年家属送达;

“(八)受送达人为外国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向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送达;

“(九)受送达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设立的独资企业,设立该独资企业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向该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送达;

“(十)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十一)采用传真、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特定电子系统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送达,受送达人所在国法律禁止的除外;

“(十二)以受送达人同意的其他方式送达,受送达人所在国法律禁止的除外。

“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经当事人书面申请,在公告送达不少于六十日且不影响受送达人诉讼权利的情况下,上述送达方式可以和公告送达方式同时进行。”

二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六条:“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证据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或者通过外交途径调查收集。

“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证人,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证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取证。

“在所在国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可采用下列方式调查收集:

“(一)经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取证;

“(二)以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其他方式取证。”

二十三、将第二百八十七条改为第二百九十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二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承认和执行:

“(一)依据本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外国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

“(二)被申请人未得到合法传唤或者虽经合法传唤但未获得合理的陈述、辩论机会,或者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未得到适当代理;

“(三)判决、裁定系通过欺诈方式取得;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已对同一纠纷作出判决、裁定,或已经承认和执行第三国法院对同一纠纷作出的判决、裁定;

“(五)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二十五、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该外国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

“(一)外国法院依据其法律对案件没有管辖权;

“(二)违反本法对专属管辖的规定;

“(三)违反当事人排他性选择法院管辖的协议;

“(四)当事人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二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四条:“当事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该外国法院判决涉及的争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争议属于同一争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正在进行的诉讼可以中止。争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系更密切,或者外国法院判决不符合本法规定的承认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符合本法规定的承认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五条:“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十八、将第二百九十条改为第三百零六条,修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需要承认和执行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可以向申请人住所地或与裁决的纠纷有适当联系的地点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办理。”

此外,本修正草案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条款顺序一并作相应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七条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草案)

国家药监局批准布洛芬混悬液等12个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上市

刚刚,《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印发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6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196-201号)

最高检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

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发文,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2025年)的通知

最高检印发《规定》强调健全内部配合制约 严格规范办理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三十一次委员长会议 听取有关草案和议案审议情况汇报 栗战书主持会议

即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的文书可在司法链平台进行在线核验

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检察类优秀检察建议评选结果揭晓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审议关于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等 栗战书出席会议

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民航局宣布:这些措施将不再实施

不低于3000万!师范大学,获重磅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192-195号)

第五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发布

周强就行政诉讼法修正草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

周强就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说明

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

两办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文!

202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和《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稳定就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知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

国家医保局:将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
制止家暴算见义勇为!河北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2022-2025)
今起,开售!学生优惠购票等有新规→官方发文:停办撤销一批工科专业

多名落马高官再被点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

最高检印发三批院领导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

两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成渝金融法院案件管辖司法解释2022年河南省本科高校虚拟教研室立项建设名单公布!
最高检发布人民监督员参与和监督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活动典型案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一图看懂!八部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这些措施针对高校毕业生

《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令2014年第1号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

发改委: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最高检发布安全生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

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推动溯源治理工作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工作情况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第二批3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最高检发布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

重磅:又一国家法律数据库刚刚上线了!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

阳了怎么居家?国家卫健委发布指引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建议收藏!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海事审判(2018—2021)》

你的快递到哪儿了?交通运输部重要通知!

检察官傅忆文当选“2022年度法治人物” 检察官曹艳群当选“2022年度致敬英雄”

“2022年度致敬英雄”滕启刚:坚守公平正义,一心司法为民的好法官

“2022年度法治人物”黄文娟:端坐国徽之下,人民利益至上

“2022年度法治人物”鲍卫忠:传递法治温暖的执行法官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861号建议的答复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103号建议的答复

又有多部法律法规将提请审议!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4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案例189-191号)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重点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全文(中英文版)

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行贿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十批)

2023年放假安排来了!你的2023年旅游计划安排好没?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772号建议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3批指导性案例

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

最高检发布5件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

司法部关于完善律师事务所名称命名规则建议的答复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523号建议的答复

司法部关于实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分级分类管理建议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115号建议的答复

司法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507号建议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可领这些补贴!
《深圳市律师行业诚信档案管理办法》迎来首次修订21所!一高水平大学名单公布,含法学2022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实施细则
10所高校,入选省“双一流”!
市场监管局重磅发文!依法处置恶意投诉举报
推进高校美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四部门联合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国家两部委: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毕业要求!第四批河南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公布
2021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评选结果揭晓
2022年10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558起
助推合规人才培养,企业合规师教材正式发布
《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年)》印发
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工作的通知严禁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对于疫情管控,国家有这些规定!
最高奖励20万!这一奖励办法明年起施行江西出台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
最高检会同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妇女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司法部关于《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孩子身高体重都达标了吗?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标准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典型案例

事关个人养老金,银保监会发布通知!

教育部等七部门:此类学校班额原则上8—20人!

这种情况可以保送!准备申请保送的运动员请注意!

教育部:及时发现纠正高校防疫不当做法,协调解决师生合理诉求

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指南(试行)》!
教育部、国家语委:将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划分为6级,12月15日起试行
关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公告
关于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两高两部”联合召开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推进会
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期货犯罪224人,同比上升2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先后受理同一犯罪嫌疑人涉嫌职务犯罪和其他犯罪的案件审查起诉期限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修订《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发布施行
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最高检发布第三批检察机关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典型案例
公安部:《公安部关于严禁违规宴请饮酒的规定》及解释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

想去旅游怎么办?文旅部最新发文→

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部署 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

新疆查处曝光3起恶意刷屏扰乱公共秩序的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4件依法惩治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典型案例

教育部等七部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应自主经营,不得对外承包

河南省发文,支持这些高校!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

最高法、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中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科技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规范合议庭运行机制的意见》

河南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问题查处情况的通报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拟确定15家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公示

最高法发布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检察机关惩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二批)
教育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军地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军地共同加强部队训练场未爆弹药安全风险防控的意见》
最高检发布国财国土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广东高院发布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

教育部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五部门联合发文!计划到2025年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黑龙江省全面实现每个司法所配备三名以上工作人员

最高检指导发布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情况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
每年上限12000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来了(附纳税优惠政策)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第11号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
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军委主席负责制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
司法部关于《关于加强高资质 高水平司法鉴定机构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九批)七部门出手!不得发布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年10月30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22年10月30日修订)

月初别忘了充电话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涉外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办最新文件,这些举措与教育、大学生就业有关!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发布!教育部印发重要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新党章来啦!(新旧对照版)

“两高两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意见》

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

司法部建立机关干部荣誉退休制度森林火险等级达到极度危险级别,该省发布封山禁火令
全国首创!河南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教师职称评审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文,支持这类企业融资上市!
最新!央行、外汇局出手!决定上调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地方标准《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

司法部副部长:全面排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首次任命反垄断总监

北京医保个账家庭共济备案可办理了,攻略来了!
湘潭大学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细则
北京市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最高检发布2022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国家邮政局明确:2025年底,禁用此类包装!上半年检察机关批捕人数比2018年同期下降59.7%
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明确了!减免3个月房租,下月底前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变迁(2012—2022)——十年健康监测 见证营养改善
最高检印发新修订的《检察官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最高法举行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
最高法发布《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中国实践》暨人民陪审员参审十大典型案例
人民陪审员参审十大典型案例
环资领域公益诉讼办案量上升47.8%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北京:“我不知道,你去问 xxx”、“我不是说过了吗?”等用语列为政务窗口人员禁忌用语
河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事关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八批)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开封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部分条款的通知
重要人才计划启动申报:30%资助经费可用于个人生活补助!
这些费用可以缓缴,不收滞纳金!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文发布!
江苏法院发布2022年第三批司改案例
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试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

中央网信办通报一批谣言典型案例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为民事诉讼原告或代理律师提供被告住所信息查询服务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详解居民换购住房退个税:怎么退?退多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
各地针对博士人才引进的政策,学历有价值,知识就是金钱
公安提醒:酒后坐副驾不开车,也可能构成犯罪

公安部刑侦局:请所有公检法干警、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律师、司法、行政执法人员、教师学生、社区(村)工作者等予以转发!

律师办理刑民交叉法律业务操作指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推荐阅读收藏

2022年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重要意见通知汇总(截至1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