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6)

史学研究 2021-09-15

前言:

本期为2019年第46期新书单。也是本年度最后一期新书单。为保证书单的质量,公众号将主要通过专业的评选团队选书。新书单以当年的新书为限,不推荐通俗历史读物,每期选书不超过15本,每个出版社选书不超过3本,以历史学的学术专著为主。

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秦漢史論稿

作者: 邢義田 
出版社: 三民書局
副标题: 二版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600
定价: NT$720元

本書收錄論文計十一篇,書評與資料介紹共六篇,都四十五萬言。  論文所涉從天下觀到山東、山西之分野,從鄉里聚落到壁畫發展,雖似漫無涯際,實則皆以探究秦漢政治與社會生活之關係為重心。拙稿言天下觀、皇帝制度,意在說明中國中心之天下觀如何形成,皇帝又如何而為「萬物之樞機」(董仲舒語)。  談孝廉身分背景、律令學,行政中之「故事」與「便宜從事」,則在顯示社會菁英化為官僚與行政運作之特色。尋繹山 東、山西之分野變化、以見政治發展如何影響地域區劃。  談聚族里居,論徙民與遷徙刑,皆在顯現政府措施不容違背社會之基本結構與特性。  東漢壁畫流行,從中央到地方官府、學校多取道德典型為題材,即使墓中壁畫亦不例外。  這現象深切反映儒教傳統如何在政府與士子儒生努力之下,深入人心。  總之,各篇所論雖有不同,用意則一。

邢義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院士。  美國夏威夷大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學士。  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曾出版《畫外之意: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研究》、《西洋古代史參考資料》、《古羅馬的榮光》、《天下一家》、《治國安邦》、《地不愛寶》、《畫為心聲》、《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修訂二版)》等。

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鸡冠壶

作者: 刘未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历史考古札记
出版年: 2019-12-1
页数: 490
定价: 128.00

劄記分爲讀城、説墓、談物、語石四編,對城市、墓葬、名物、石刻四類素材各有側重。所涉時段以宋元爲主,兼及漢唐、明清,結合考古、文獻、圖像資料,討論城市形態、墓葬禮俗、物質文化等方面問題。

劉未,遼寧遼陽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暨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宋元考古教學和研究。出版《遼代墓葬的考古學研究》专著一部,發表《宋代皇陵佈局與五音姓利説》、《蒙元創建城市的形制與規劃》、《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地區沉船所見宋元貿易陶瓷》等論文近三十篇。

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晋武帝司马炎

作者: (日) 福原启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陆帅 
出版年: 2020-1
页数: 264
定价: 48

本书以司马炎为基点,上溯其祖、父两代,下延其子、孙两代,以河内司马氏五代人的事迹为主轴,生动描述了曹魏、西晋时代的政治变迁与社会风貌。前半部分以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人的活动为中心,叙述了汉末群雄割据、三国鼎立、司马氏篡魏、西晋统一、司马攸出镇等主要政治事件及其意义。后半部分,以发生于晋惠帝、怀帝、愍帝时代的贾后专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等事件为线索,叙述了西晋王朝逐渐崩溃的过程。最后,本书考察了西晋王朝统一、灭亡过程中的内在动因,揭示了西晋王朝的特征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中的位置。

福原启郎,1952年生,京都大学文学博士,京都外国语大学教授。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师从岛田虔次、川胜义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尤其关注魏晋政治史、社会史,于《东洋史研究》《六朝学术学会报》《唐代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作还有《魏晋政治社会史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社,2012年)。

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

作者:赵世瑜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实践的,是非常有必要介绍给大家的。本书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让大家对历史人类学有一个宏观把握。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长路

作者: 邓小南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邓小南学术文化随笔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332
定价: 58.00元

在作者看来,青年时代,经历过个人无从选择的岁月,也有坎坷之后的追求。步入中年,有些事情是自己主动投身其中的,也有并非情愿却不得不走向台前的情形。从“知天命”到年逾“耳顺”,本以为应对会更为从容,却未想到诸多不曾预料的考验,构成又一波精神历练。对我来说,这是一条长路。有过迟疑有过惶惑,有过崎岖有过周折,但也有携手尝试与努力,有相互理解与抚慰,有漫漫路途中的执著与坚持。心中有不曾放弃的目标、不能割舍的标准,相信会有希望会有未来。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曾在多所海外学府讲学并从事学术合作。著有《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朗润学史丛稿》、《宋代历史探求》、《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

6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明末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研究

作者:陈爱强、刘晓东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价: 78元

基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山东沿途是明末朝鲜海上朝贡路线中*主要的、必经的地域,因而在此幅历史画卷中,山东自然是朝鲜使臣浓彩重墨的高地。本书以明代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为研究重点,并以之为切入视角,通过系统梳理、深入挖掘《燕行录》中朝鲜使臣经庙岛群岛登录登州,沿途历经山东登州、莱州、青州、潍坊、济南、德州等地的相关历史文献;并辅之国内外相关文献(含域外汉籍、国内史书、地方志等)参校甄别,系统地勾划了明末朝鲜使臣笔下山东社会全貌,客观呈现了明末山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维景观,既涉及到上层官员的形象分析,也设计百姓生活的真实记录,既有历史溯源的文化维度,也有明末山东形象的立体呈现。明末山东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整个大明王朝,无论就山东沿途地域自身时代发展的趋向性,还是就其历史内容的一致性,乃至文化内蕴的典型性等维度看,明末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实际上是明末中国形象的具体缩影。

陈爱强,山东临沂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现为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胶东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的研究特长为地方文化、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家研究,主要参与或承担的课题有省部级课题有:“20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文化与生命的诗性存在—张炜新论”“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等,主编《破雾与待旦》(第二主编),出版《胶东红色文学研究》(第一著者)、《胶东文化通论》(第二著者)、《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第二著者)等著作。现正从事胶东文化、鲁迅与现代文化、张炜与地方文化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本著《明末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7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官绅的荷包

作者: 云妍 / [美] 陈志武 / 林展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清代精英家庭资产结构研究
出版年: 2019-11
定价: 68

人类的财富载体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从原始社会几乎没有载体,到后来发展出房屋、土地、农具、牲畜、衣物、珠宝、古董、艺术品、金银,再到债券、股票、基金、保险、期货等金融产品,家庭的资产结构也随之变化。  本书聚焦于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清朝,集中整理了深藏清宫多年的内府资料,揭开包括盛宣怀、年羹尧、李侍尧、和珅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在内的清代官绅家产的谜团。研究清代精英家庭的资产结构,并侧重考察有了一 定经济财力后如何安排与组合自己的各项资产,对于认识历史上的经济特征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加深对传统社会的经济性质、以及中国金融化历史过程的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资产结构是一个社会的金融发展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一面镜子。资产的选择,决定资源的总体流向,甚至最终重塑社会经济的面目形态。因此,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金融化进程,可以从私人财富的安排与组合中体现出来,并借此认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性质。

云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经济史。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英国牛顿国际奖学金等奖项。著有《近代开滦煤矿研究》。  


陈志武 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默顿·米勒奖。专业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他评为“中国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系列纪录片《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著有《陈志武金融投资课》、《陈志武金融通识课》、“金融的逻辑”系列、“财富的逻辑”系列、《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等畅销作品。  


林展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讲师,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史博士后。主要从事金融史、经济史、量化历史研究。合作论文获2018年“孙冶方经济学*佳论文奖”。

8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康有为《论语注》思想研究

作者: 曹润青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9-9
页数: 309
定价: 45.00

本书是针对康有为《论语注》的专题研究。康有为身处晚清政局动荡的大背景下,目睹国破、种灭、教亡的严峻危机,在经世济民的使命感召下,他重新审视儒家经典,融摄旧学、援用西学注释《论语》,对之进行富有时代气息的诠释和解读,赋予传统儒学思想以近代性格,折射出康有为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救治时弊之方的努力。  本书注重刻画康有为思想的经学基础及学术渊源,凸显其思想的体系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康有为学术思想研究的盲点。同时,康有为在《论语注》中彰明进化、文明、平等、自由、人权等价值,积极对传统思想进行转化,这一思想取向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曹润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哲学教研室讲师。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2005年选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2008年获北京大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双学士学位,后师从陈来先生攻读博士,2013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近现代哲学。

9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集体中的自由

作者: 孙旭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黔东南侗寨的人群关系与日常生活
出版年: 2019-8
定价: 158

本书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以呈现侗人集体生活的结构化过程。最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遭遇作为落脚点,阐释了传统社会组织的关系结构和社会规则如何通过人们的反思性实践,在现代变迁中延续与转型,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侗人如何因应并达至自我人生意义的实现。

孙旭,新疆五家渠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自2005年起就读于中山大学,先后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得法学学士(2009)、法学硕士(2011)和法学博士学位(2014)。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长期关注清代中期以来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侗族的社会组织、人群关系及其历史变迁。


10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生产运动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舒尔茨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历史统计学方面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新科学的基础的建立
原作名: Die Bewegung der Production
译者: 李乾坤 
出版年: 2019-8
页数: 219
定价: 48

德国19世纪政治评论家弗里德里希•威廉•舒尔茨,在他1843年出版的《生产的运动》这本书中,运用德国统计学和国势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以欧洲各国为主要对象,研究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的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回应了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激进主张,提出了理解、克服社会分裂危机的途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摘录了这本书,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舒尔茨的《生产的运动》因此为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史提供了重要的坐标,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德国及欧洲19世纪上半叶的思想界状况也大有裨益。

弗里德里希•威廉•舒尔茨(Friedrich Wilhelm Schulz),德国19世纪著名资产阶级政治评论家,激进民主主义者。1797年出生于达姆施塔特,1831年于埃尔朗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因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立场,被迫两度流亡并长期生活在瑞士。流亡期间曾任教于苏黎世大学。1848年革命期间作为左派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保罗教堂宪法会议。代表作有《生产运动》(1843)、《军事政治》(1855)等。

1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祸起1914

作者: [英]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副标题: 欧洲迈向一战之路
译者: 符金宇 胡 烨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655
定价: 86.00

本书是著名二战史专家黑斯廷斯第一次研究一战的作品,它主要聚焦于一战第一年(1914年)的情形。本书以对1914年的欧洲的素描写起,无论是高雅的还是肮脏的,无论是当时的社会骚动还是推动着工业发展的因素,都进行了简要叙述。《祸起1914》进行了一场宏大而华丽的叙事,从斐迪南大公的被刺杀到大战的爆发,再到战争初期的较量,最后以1914年12月份收尾。彼时,战争陷入僵持状态,也为以后四年的悲剧性战争进程埋下了伏笔。在对这场大较量进行叙述时,无论是对于前线战斗的描述、蒙斯撤退还是伊普尔的血战,作者所采用的主要是来自民间的经验——包括日记、书信以及许多参与过一战的人后来的回忆录(包括提洛尔的农民、俄国军官、塞尔维亚士兵以及法国和比利时的步兵等。)

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毕业于牛津大学,BBC 电视台前记者,英国《每日电讯报》前主编,英国皇家文学学会 会员,当代杰出的战争史学家。他出生于作家世家,先后在卡尔 特修道院、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之后开始记者生 涯。他曾为 BBC 电视台和《伦敦旗帜晚报》做过 11 场冲突的现 场报道,包括越南战争和 1982 年的马岛战争(英国称“福克兰 群岛战争”)。曾担任《每日电讯报》主笔将近十年,之后担任 《旗帜晚报》编辑。因为创作的作品和在记者职业上的突出表现, 他曾多次获得表彰,并与 2002 年被授予爵位。2012 年,芝加哥 普利兹克军事图书馆授予他文学终身成就奖,之后他又因创作的 军事文学作品《人间地狱》(All Hell Let Loose)被授予威斯 敏斯特勋爵奖章。著有《轰炸机司令部》(Bomber Command)《末 日之战》(Armageddon)《涅墨西斯》(Nemesis)和《绝世年代》 (Finest Years)等 20 余部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二战题材。

1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國旗的世界史

作者: 提姆.馬歇爾(Tim Marshall) 
出版社: 遠足文化
副标题: 旗幟的力量與政治
原作名: A Flag Worth Dying For: 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National Symbols
译者: 林添貴 
出版年: 2020-1-8
定价: NTD 420

本書敘述主要國家國旗和一些罕為人知國旗的故事,還有一些有相當趣味歷史的國旗故事。以全世界最為人熟悉的國旗──美國的星條旗──為開端,其視覺所代表的意義掌握住美國之夢,是標誌可以界定及團結國家最強大的實例。然後從全球當前的大帝國移向一個過去的帝國:英國國旗的影響力延伸到地球最偏遠的角落,這面旗幟代表一個龐大帝國的聯合陣線,而不列顛群島內部也有強大的民族認同意識,仍未消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及持續有人主張蘇格蘭獨立,就是明證。

提姆.馬歇爾(Tim Marshall)  外交事務權威專家,有25年以上的採訪報導經驗。曾經擔任Sky News外交事務編輯,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和LBC/IRN電台服務,也是The WhatandtheWhy.com創辦人兼編輯人。他走遍40個國家,曾經採訪報導克羅埃西亞、波土尼亞、馬其頓、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衝突。他的部落格《外交事務》(Foreign Matters)曾經入圍2010年歐威爾獎(Orwell Prize)決選,文章見於《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和《每日電訊報》等。多本著作入選《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如《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Prisoners of Geography: Ten Maps that Tell You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lobal Politics, “Dirty Northern B*st*rds!”and Other Tales from the Terraces: The Story of Britain’s Football Chants, Shadowplay: The Overthrow of Slobodan Milosevic(在前南斯拉夫是暢銷書),以及《國旗的世界史:旗幟的力量與政治》(A Flag Worth Dying For: 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National Symbols)、《牆的時代:國家之間的障礙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The Age of Walls: How Barriers Between Nations Are Changing Our World)。

1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日本权力结构之谜

作者: [荷] 卡瑞尔·范·沃尔夫伦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原作名: The Enigma of Japanese Power
译者: 任颂华 
出版年: 2020-1
页数: 736
定价: 118.00元

沃尔夫伦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日本,结合30多年来在日本的采访工作、与商政要人的私人对话,全方面剖析日本社会的运行机制,深度解读日本战后历史与未来走向,呈现了一个我们未曾理解的真实日本。  政府、党派、商界财阀、警察和法院、大众媒体,甚至是有组织的黑帮与新兴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掌权者,建立了绵密的人脉关系网笼罩全国。权力分散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也造就了温顺的国民——全身心奉献给公司的男性工薪族,只适合待在家里的女性,还有缺乏创新能力、应试机器般的学生。他揭开人脉关系维持的巨大网络,戳穿了将权力压迫伪装成传统文化的“日本文化”外衣,也打破了30多年来有关“日本第一”的梦幻神话。

荷兰记者、政治评论家。他曾任荷兰《新鹿特丹商报》派驻日本的东亚记者,30年来一直在东京工作生活,写下大量对日本政治、社会、文化与外交关系进行深刻剖析的文章。现为阿姆斯特丹大学比较政治经济系终身荣誉教授。  他曾撰写包括《日本:权力结构之谜》在内的20余本著作,影响西方国家对日政策的制订。著作被译为12种语言,其中日文版影响超过百万的日本读者,被日本学者称赞具有“革命性”的观点,在日本政治界中激起巨大反响。

1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胡适、罗尔纲和他们的朋友

作者: 郭存孝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9-11
定价: 68.00元

1951 年,郭存孝与罗尔纲先生相识,之后被罗尔纲先生调入太平天国纪念馆协助他进行资料整理和建馆工作。罗尔纲先生亲授展陈等知识;郭存孝亦执弟子礼,视罗如师如父,尊崇备至,此后历任该馆陈列部主任、研究部主任、副馆长、馆长。本书讲述了胡适、罗尔纲的一些史事及二人的“朋友圈”,以手稿、信札、题字等为素材,展现了他们与同事、学生、朋友之间的交往趣事。还从独特的视角,对已知材料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整理,让我们得以看到他们在某些专题上的研究、生活情形和交往细节,探知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性情和风骨。

郭存孝 1929 年生于南京,曾任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员。1953 年由罗尔纲先生调入该馆进行建馆筹备和布展等工作,并受亲传,从此专注于太平天国的历史研究和资料整理。著有《曾国藩等往来信稿真迹》《清咸同年间名人函札》《吴煦档案墨迹选》等书,担任《太平天国大辞典》和《民国人物大辞典》编辑委员兼撰稿人。退休之后移居澳大利亚,任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名誉委员,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协会顾问,出版《太平天国博物志》《太平天国诗联考注》《太平天国史论笔记》《中澳关系的流金岁月》《中澳关系的难忘岁月》与《澳大利亚华人华侨遗存图鉴》,其中《中澳关系的流金岁月》获2008 年澳华作家节优秀作品奖。从1992 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证书及津贴至今。应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之邀对该馆特级藏品—23 册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及3 件原版布告进行考证诠释,促成在中国出版《澳大利亚藏太平天国原刻官书丛刊》。

 1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A Fashionable Century

作者: Rachel Silberstein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副标题: Textile Artistry and Commerce in the Late Qing
出版年: 2020-7-29
页数: 288
定价: USD 65.00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from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reveal much about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extile handicrafts and the flourishing of urban popular culture. Focusing on women’s work and fashion, A Fashionable Century presents an array of visually compelling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neglected by traditional histories of Chinese dress, examining these products’ potential to illuminate issues of gender and identity.  In the late Qing, the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 and market economies transformed the Chinese fashion system, widening access to fashionable techniques, materials, and imagery. Challenging the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model, in which women embroidered items at home, Silberstein sets fashion within a proc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that created networks of urban guilds, commercial workshops, and subcontracted female workers. These networks gave rise to new trends influenced by performance and prints, and they offered women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fashion and contribute to local economies and cultures.  Rachel Silberstein draws on vernacular and commercial sources, rather than on the official and imperial texts prevalent in Chinese dress history, to demonstrate that in these fascinating objects—regulated by market desires, rather than imperial edict—fashion form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ommerce and culture.

Rachel Silberstein is a lecturer in the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往期内容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18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9)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0)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3)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5)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6)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7)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8)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9)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0)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3)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5)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6)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7)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8)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9)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0)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3)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45)



编辑 (文) /  史平     审核@望月怀远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