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 2023年历史学新书(37)
前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6.5万的订阅者,2023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3年第37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拉铁摩尔中国史
作者: [美] 欧文·拉铁摩尔 / [美] 埃莉诺·拉铁摩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光启书局
原作名: China: A Short history
译者: 李稳稳 / 袁剑
出版年: 2024-1
页数: 190
定价: 78.00元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夫妇基于多年在中国的生活以及学术研究经历写出的作品,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简明中国历史著作。本书通过“国土与人民”、“现存最古老的文明”、“近代中国”、“近代世界中的中国”四编十二章,详今略古地叙述了自夏商周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历史,尤其破除古代史学中“华夷”之分的陈见,站在“长城内外皆故乡”的角度,重新诠释中国历朝兴衰的规律,并且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新变化、新气象,揭露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西方国家对日本侵略的纵容,展望了中国在世界的重要地位,并就如何在世界背景下思考中国问题、思考美国的对华政策等发表了见解。
欧文·拉铁摩尔(1900—1989),汉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在中国度过童年和青年时代,多次在中国各地游历,曾担任哈佛燕京社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利兹大学教授,曾于1937年访问延安,1972年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再度访华。他主张以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在美国是与费正清等齐名的“中国通”学者。他破除“华夷”之见,一视同仁地看待长城内外的中国历史,其学术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
埃莉诺·拉铁摩尔(1895—1970),作家,欧文·拉铁摩尔的妻子和工作搭档。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文弱書生
作者: 宋耕
出版社: 香港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中國文化語境中「才子」的權力與男性氣概
原作名: The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译者: 周睿
出版年: 2024-5
页数: 192
定价: HK$150.00
本書結合西方性別研究的理論,首次客觀深入地闡述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的男性氣概,對推動性別研究和顛覆西方在性別領域的話語霸權,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書對中國古代文化語境的「文弱書生」,特別是「才子佳人」小說中的「才子」形象進行解讀,分析其男性特質的建構。其中心論點是,中國古代的「男性氣概」概念是基於陰陽理論,在儒家社會等級和政治權力網路中建構出來的,而不是與女性相對立的,這與西方文化的男女二元對立有著本質的區別。對「文弱書生」形象的分析,有助於文化多樣性的角度顛覆西方式霸權男性話語。
宋耕現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翻譯課程總監。主要從事性別研究、中國研究、媒體與流行文化研究等。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周秦汉考古研究
作者:赵化成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定价:118
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本书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陵墓制度”“都城建制”“农业手工业”“艺术及其他”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的历史性变革、承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展现出周秦汉时代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赵化成(1952-2023),陕西汉中人,1974-1977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1980-1984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起,先后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汉唐教研室主任、考古学系主任、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主讲课程有《秦汉考古》《战国秦汉考古研究》《秦楚文化研究》等。合著《秦汉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参著《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编著《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文物出版社,2021)等多部著作,在《文物》《考古学报》《考古》《考古与文物》等国内外刊物、论文集上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考古报告、简报、书序等。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北魏社会经济制度研究
作者:张金龙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定价:144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是北魏从草原政权转型为中原传统王朝的的关键。本书以孝文帝时代实行的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新税制等几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为中心,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设立和演变的原因,探究相关制度的内涵、因革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北魏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全貌。
张金龙,1965年生,甘肃甘谷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民族史、政治史、政治军事制度史,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之《南史》修订,著有《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魏政治史》等,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古般若与美学历程
作者:赵建军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定价: 108
本书研究中古美学吸摄、改造佛学般若智慧,从而在文化开放格局下实现美学复兴与崛起的流变历程。聚焦美学变革与转型的核心问题,精细勾勒了中古时期本土美学与佛学般若思想交遇、互渗而完成中国化转进的奥秘;揭示了中国美学经验、思维、观念与生命践行的时代韵律,对中国美学体系化、自主化建构凸显的精神张力、智慧特质和时代运势,从中国美学史的“渐变”与“突变”高度,给予逻辑视角“耳目一新”的缜密论证和诠释、分析,显示出发掘古代优质美学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注重美学范畴、断代史和时代截面的穿插、综合,“点、线、面”有机缀合,逻辑、画面和笔触灵动而深致,生动饱满地再现了中国美学在中古的“重生”酝酿和生长、成熟的辉煌历程。
赵建军,1958年生,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美学史、佛教美学、中国饮食美学史、中西文化与美学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饮食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映彻琉璃:魏晋般若与美学》《中国艺术结构论》《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存在与转换:幻象美学本体论研究》等。在《光明日报》《学术月刊》《文史哲》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两次入选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各1 项,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声貌
作者: 梁奇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古代神怪的视听表达
出版年: 2023-10
页数: 289
定价: 48.00元
声音和相貌是人们认知外在事物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中国先民对想象中的神怪形象,也突出描述了它们的奇特声音和怪异长相。声貌是古代神话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声貌:中国古代神怪的视听表达》从声音与体貌两个视角分析《山海经》等古籍所记载的神怪,尝试以此打开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的新路径。作者通过类型化的分析,为人们呈现了中国古代神话在声音与体貌上的迷人特征;借助西方神话学及语言学理论,并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考据学在语辞、文本考释上的专长,为今人发掘出古代神怪声音与体貌书写的神话内涵及文本意义。又集中笔墨,在文本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淮阳太昊陵神话传说的起源、发展与当代变异,为古代神话的当代文旅开发指明方向、提供学理依据。
梁奇,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民间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20余篇。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敦煌写本《四分律》用字研究
作者:金双平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定价: 88.00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搜集并整理敦煌写本《四分律》,在此基础上,深挖写本《四分律》的文字学价值和文献校勘价值。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上编,文献篇。共搜集到161件(号)有关《四分律》的卷子,将写本与刻本逐字比对,校正传世刻本,挖掘写本的文献校勘价值。中编,用字篇。全面调查具体用字分析文字书写习惯,探求其汉字书写规律,深挖其文字学价值,具体包括俗字、误字、借音字、简体字、古今字等。下编,考释篇。考释《四分律》的字词,利用对写本用字的辨认完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收字(词)与例证。
金双平,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参赞化育
作者: 谷继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惠栋易学考古中的大道微言
出版年: 2023-12
页数: 613
定价: 99.00元
本书以清代乾嘉吴派学术的代表惠栋之易学研究为主题。惠氏家族三代传《易》,惠栋可谓是清代汉学派《周易》研究第一人。全书从惠栋家学渊源讲起,说明他如何通过“师法”的方法论,从理学传统转进至自己的“一家之学”,树立起汉学旗帜。惠栋将《易》之根本追溯至汉儒提倡的“元即太极”,又将作《易》之宗旨定位到与人之性情息息相关的“赞化育”,而深剖这些“微言大义”,则可知其以《易》为基础统摄群经的深意,在于融汇易学与“明堂之法”,从而建构全新的政治设计,藉此呈现惠氏“述旧信古”、颇具革命性的经学政治理想。 清代学术史研究多年以来“义理-考据”“汉学-宋学”的对立框架为基础,以往学界对惠栋的定位,局限于严守汉儒家法的考据学家,实际上掩盖了惠氏极具特色的思想面貌。本书希望打破旧有窠臼,不仅为重新定位惠栋历史形象提供新思路,更为清代学术研究找到更富生命力的探索路径。
谷继明,山东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宋明理学、经学史。著有《周易正义读》、《周易导读》,整理注释有《易汉学新校注》《周易外传校注》《易学启蒙通释•周易本义启蒙翼传》《周易正解》等。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文字奇功
作者: 黄克武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副标题: 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
出版年: 2024-1
页数: 400
定价: 89.00
本书为一部研究梁启超与近现代中西思想文化之关系的学术著作,全面梳理其一生中学术思想的流变过程、研究进路,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 作者以梁启超为研究对象,对其阳明学、墨子学、西方哲学、中国史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做深入分析,并聚焦于其学术研究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旨在以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来呈现清末民初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过程。此外,作者还阐释了梁启超如何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来解析各种议题,并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建立新的学术典范,并最后归结到“新民”“新国”与“铸造国魂”的现实关怀。
黄克武,1957年生,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著有《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等。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生熟有道
作者: 张静红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薄荷实验
副标题: 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
出版年: 2024-1
定价: 75.00
普洱茶在云南的“六大茶山”种植了几个世纪,经由茶马古道从西南走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普洱 “越陈越香”的特性被重新发现,可饮、可品、可投资,由此成为茶客的最爱,其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然而,在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达至高潮,随后崩溃。 《生熟有道》追溯了这一现象的始末。通过对普洱茶采收、加工、交易和消费空间的追踪、关注,人类学家张静红生动地描述了普洱茶从一种家庭手工制品到一种重要产业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读者将进入普洱江湖中人的生活和戏剧化冲突之中,感受他们周旋在多方力量下的坚韧。 本书曾于2013年出版第一版的英文版,该版本荣获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 (ICAS)2013-2015年度英文社会科学杰出图书奖。其后十年,作者多次回访田野现场,对第一版进行了超过60%篇幅的修订,于2024年推出全新中文版。本书不仅适合茶叶爱好者和鉴赏家,也适合想要了解物品的本土化、全球化、现代性、传统的再造等话题的读者。
张静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质、饮食、消费和影视人类学。第一部著作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书名为Puer Tea: Ancient Caravans and Urban Chic。该书于2015年7月被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 (ICAS,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 授予2013-2015年度英文社会科学杰出图书奖。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达尔文的化石
作者: [英]阿德里安·李斯特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品方: 涵芬楼文化
副标题: 构成进化论的诸发现
原作名: Darwin's Fossils: Discoveries that shaped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译者: 陈永国
出版年: 2024-1
页数: 276
定价: 89.00元
1931年,一艘小小的探测船从英国普利茅斯港扬帆启航,这次航行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我和大自然的认知…… 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他提出的“进化论”人尽皆知,但少有人了解引导达尔文得出这一理论的化石发现之旅。本书详细介绍了达尔文在著名的“小猎犬号”环球考察中的重要发现和探险故事: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飞鸟、千万年的动物化石、绮丽莫测的珊瑚礁,以及神秘的石化森林……书中不仅对化石进行了细致的介绍,还披露了许多考古细节和重要人物之间的联系。翔实可靠的文字辅以大量精美插图,为我们讲述达尔文深入人迹罕至之地搜集珍贵化石并找到生物间的联系,进而得出自然进化论的过程,极具欣赏价值和科普价值。
阿德里安·李斯特(Adrian Lister),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地球科学部研究负责人,古生物研究专家,出版多部著作,在对达尔文的化石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冷战时期北约的政治与安全战略
作者: 许海云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10
页数: 408
定价: 118
本书针对北约在美苏冷战中的政治指导思想与方针、安全战略概念等展开研究,系统考察北约政治与安全战略的成因、内涵、特点以及影响,不仅总结冷战时期北约各种政治与安全行为,而且探讨北约政治与安全战略所依托的文化、逻辑以及方法论,梳理其基本脉络与规律。
许海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与北约专题。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美国维利诺瓦大学访学,多次赴海内外参加学术会议。独立撰写教材两部,出版专著四部、译著一部、主编两部、参编四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选拔项目子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项目一项、中央高校科研项目四项。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现代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如何認識歷史人物的「歷史問題」?
作者: 楊奎松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176
定价: HKD 88
本書為著名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專家楊奎松教授關於知識分子、特別是歷史學者如何評價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文章合集。全書共收錄四篇文章。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
作者: [美] 小约翰·沃马克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胡楠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529
定价: 78.00元
美国历史学家小约翰•沃马克所著的《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Zapata and the Mexican Revolution)虽然写于1968年,但至今仍旧是认识萨帕塔这位拉丁美洲大众偶像的核心书目。沃马克是美国拉美史研究的代表人物,《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更是风靡美国及墨西哥学院内外的认识墨西哥现代历史和文化的“入门必读书”。该书的特色之处是,以通俗而富于诗意的语言,以人物为中心,串讲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的墨西哥社会,呈现一幅墨西哥社会的历史全景:从农业社会的肌理,到议会选举的角力,政治阴谋、武装冲突、革命者的理想与局限。
小约翰•沃马克(John Womack Jr.),是美国著名的拉丁美洲史学家,尤专精于墨西哥大革命及其领袖萨帕塔的相关研究,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拉美历史与经济研究Robert Woods Bliss讲席教授,2009年荣休。1970年,他因代表作《萨帕塔与墨西哥革命》(1968)的巨大成功而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1981年荣获古根汉姆人文奖金。他的后期研究聚焦于此前被忽视的墨西哥大革命中的经济因素,2019年又出版了新著《名不副实的革命:墨西哥1910-1920》(The Revolution That Wasn't: Mexico, 1910-1920),以纪念墨西哥大革命一百周年。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Yuan
作者: Nancy Shatzman Steinhardt
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a Mongol Empire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344
定价: USD 75.00
The Yuan dynasty endured for a century, leaving behind an architectural legacy without equal, from palaces, temples, and pagodas to pavilions, tombs, and stages. With a history enlivened by the likes of Khubilai Khan and Marco Polo, this spectacular empire spanned the breadth of China and far, far beyond, but its rulers were Mongols. Yuan present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in English of the architecture of China under Mongol rule.
In this richly illustrated book, Nancy Shatzman Steinhardt looks at cities such as the legendary Shangdu—inspiration for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Xanadu—as well as the architecture the Mongols encountered on their routes of conquest. She examines the buildings and monuments of diverse faith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Buddhist and Daoist to Confucian, Islamic, and Christian, as well as unusual structures such as observatories, archways, stone and metal buildings, and sarcophaguses. Steinhardt dispels long-standing views of the Mongols as destroyers of cities and architecture across Asia, showing how the khans and their families built more than they tore down. She demonstrates that the stipulations of the Chinese building system were powerful and resilient enough to guide the architecture that rose under Mongolian rule.
Drawing on Steinhardt’s groundbreaking textual research in numerous languages as well as her pioneering fieldwork at sites across East Asia, Yuan will become the standard reference on this critical period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change.
Nancy Shatzman Steinhardt i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art and curator of Chinese art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er many books include Chinese Architecture (Princeton), winner of the Alice Davis Hitchcock Book Award, and China’s Early Mosques.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