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丨管建刚讲作文
修改上,让学生一个劲地“读”,以为“读”是灵丹妙药,以为一“读”解万难,哪有如此便宜的好事。
仅仅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
修改离不开“读”;读,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不少毛病,学生再怎么读、再怎么念,也读不出来、念不出来。你让学生念下面的两句话:
1.爸爸马上凶起来:“我认为这样写很好,怪什么怪,苏昭欣,那你给我记住啊,不要凶啊!”我心想,冤啊!我又没惹他,动不动就骂人。
2.我摸索向前走去,立马摸到一个“人”,我心想:哈哈,小样!不用我去抓,自己送上门了。
很通顺,没什么问题呀。有问题,它患了“我心想”病,无数的小学生,写到自己内心活动时,拉起笔来就写“我想”“我心想”“心想”,这病已经深入了骨髓里,怎么读都觉得通、都觉得顺,怎么读,都改不出来。你要告诉学生,这是“我心想”病,删去了,更通,更顺,更紧凑。
再看——
1.虽然开门这件事很简单,但要我做到天天准时,那就难喽!
2.有时,她也会说我、骂我,虽然我表面上是生她的气,但我心里很清楚:打是亲、骂是爱,妈妈还是为我好的。
3.我的同桌有一点烦,因为他整天说一些无聊的话题;有一点恶心,因为他整天都抠鼻子;还有一点自大,因为如果他考试得了一百分,就会嘲笑我。
很通顺,没什么问题啊。有问题,前两句,你去掉“虽然……但……”,后一句,你去掉“因为”“如果”,你会发现,删除关联词后,句子更通、更顺、更简洁、更利索了。这就是鲁迅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你要告诉学生,这是全国小学生的一个作文常见病:“关联”病。
再看——
1.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把脚给扭伤了……
2.记得那天下午,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3.记得前几天,我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一跤。
4.记得有一次,我早晨五点就醒了,这时外面正下着大雨。
5.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时,同学们纪律很不好,英语孙老师显得十分生气,一脸的阴沉。
你将学生作文里的“记得有一次”集中呈现,学生才会发现,我们作文怎么老喜欢用“记得有一次”。哦,得了“记得有一次”病,下次学生才会去“改”。
你要一个“病”一个“病”地找出来,命了名,指着叫学生认,认得熟,烧成灰都认得。
你要一个“病”一个“病”地讲,学生脑子里的“病案”多了,丰富了,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琢磨,“‘心想’病”有吗?“‘关联’病”有吗?“‘记得有一次’病”有吗?……这样“改”,才改得清楚,改得明白,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读”到哪里算哪里。
除了“读”,老师喜欢教给学生“调、补、增、删、换”五法,以为此一教,从此天下太平。
学生写不具体,是患了“‘哑巴’病”,文中的人物都不说话?是患了“‘僵尸’病”,文中的人物都不能动?是患了“‘呆痴’病”,文中的人物都面无表情?你要从学生的作文出发,一个一个地讲给学生听,一个一个地“改”给学生看,“补”给学生看,“增”给学生看,学生才会有感觉,才知道“增”“补”“调”“删”是怎么回事。
老舍、叶圣陶说“读”重要;管建刚说,“读”不能解决多少事。大师们写了那么多年,心里头早形成了文字上的审美图式,一念,就动用了“念”背后的审美功夫。
小学生没有“念”背后的审美功夫,或者说“念”背后的审美功夫,和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持平,乃至落后,你让他改到哪里去?只能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只能老虎吃天,无从下手。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就表现于,他能够把作家那种写作上的模糊的“感觉”,揪出来,化为一个个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具体的例子。
小学生不是从模糊的感觉上,而是从一个个实在的、形象的、可触可摸的例子上,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管建刚
星教师“管老师·讲作文“栏目主持人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责任编辑:张丹丹
欢迎留言互动,下期见!
精彩回顾
怎样让学生写“不好听的真话”?教你一靠谱“招”丨管建刚讲作文
95%以上的语文老师都忽略了,这才是实用的作文指导丨管建刚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