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挤奶喂养 (二)

2016-03-10 夏天的陈小舒 夏天的陈小舒


如何挤奶喂养(一)(点击可查看)中,介绍了什么情况下妈妈需要挤奶喂养,挤奶喂养的方式和每种方式的具体程序,挤奶/吸奶的频率,每次持续的时间,如何喂挤出来的奶,母乳的储存和携带。

在这篇文章里将向你介绍:
  • 母乳的解冻和加热,

  • 吸奶用具的清洗方法,

  • 乳头的清洁,

  • 如何按需喂养,

  • 如何让宝宝接受奶瓶,

  • 如何判断奶量是否充足,

  • 可能导致奶水不足的原因,

  • 如何增加奶量,

  • 挤奶喂养的妈妈如何利用吸奶器增加奶量,

  • 在奶量充足前如何喂养,

  • 如何断掉配方奶。



母乳的解冻和加热


  • 你可以把母乳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过夜解冻。

  • 冻奶要尽快解冻,但不能用开水,也不要室温解冻。你可以把装母乳的容易放在温水(不要太烫)中轻轻地晃动直到解冻。你也可以先用冷水冲,慢慢变热水直到冻奶解冻,再把容器热水水浴到体温。你也可以用温奶器来热母乳。

  • 如果宝宝没有喝完,不重复加热,所以每次不要热太多;

  • 解冻但没有加热的奶可以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24小时;

  • 解冻却没有放入冰箱的奶需4小时内喝掉;在温奶器里的母乳也需要4小时内喝掉或倒掉;

  • 不要重复冷冻。

  • 如果母乳被静置,脂肪会分离并浮在表面。轻轻晃动以拌匀。


吸奶用具的清洗方法


  • 如果是健康的足月产的宝宝,妈妈用的吸奶器不需要专门的消毒处理,但需要清洗干净,晾干。

  • 如果你每天要多次使用吸奶器(在宝宝健康的情况下),只需要每次用完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掉奶液,存放在干净的容器里。如果有冰箱就放冰箱里。但24小时内至少非常仔细地清洗干净一次。

  • 如果吸奶器是一天一两次或更少,那么每次用完都要仔细清洗。


吸奶器的清洗


  • 用香皂/肥皂把手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擦干,或吹干。

  • 把吸奶器彻底拆卸,用清水冲洗掉奶液。

  • 用洗洁精和热水把所有部位彻底刷洗干净。

  • 至少用热水冲洗两次或以上,冲洗干净。

  • 瓶子和容器倒扣在干净的纸巾或者干净的毛巾上,盖上,等它们风干。在装起来之前,确保已经完全晾干了,如果还有水,一定要晾干或仔细擦干

  • 把晾干了的吸奶器具装进新的塑料袋里,或者干净的密封容器里,直到下次使用时再拿出来。


乳头的清洁


不用。喂奶前后都不需要专门清洗乳头,这样做只会让你的乳头变得干燥、敏感。母乳中含有很多抗体,有抑制很多细菌繁生的作用,可以为你的乳头和宝宝的健康提供天然的保护。所以有一点点细菌在你的乳头上没有关系。洗澡时温柔的冲洗一下就好了,不需要更多地清洗它。


如何按需喂养

当然可以。无论是奶瓶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喂养(不要过度喂养,也不要让宝宝饿肚子)。同母乳亲喂一样,勺子杯子/奶瓶喂养也应该按需喂养。尽量让宝宝主动吮吸,而不是倾斜奶瓶往里喂。不以喝完为目标,根据需求,喝到最后小分量(如10毫升)地加量。

  • 了解宝宝的需求,读懂宝宝饥饿的信号,了解宝宝的需求,而不是定时定量。下图中,第一排的表情是“我饿了”,第二排的表情是“我真的好饿”,第三排的表情是“安抚我,再喂我喝奶”。



  • 喂奶时,扶住宝宝的背,让宝宝尽量坐直点

  • 奶嘴的流速不要太快,尽量让宝宝可以自己掌握速度。如果宝宝容易呛到,可能就是流速太快了;但如果宝宝总是喝奶喝到睡着,考虑换一个流速快点一点的奶嘴。可能需要尝试许多个奶嘴,才能选到最合适的,因为很难让奶流速刚刚好。测试奶嘴流速的方法是:把装着室温的配方奶的奶瓶倒立,奶应该稳定地滴落,而不会形成小水流。如果需要摇晃奶瓶奶液才能流出,说明流速太慢了。喂奶时,宝宝嘴边有一些奶液是正常的,大点就不会了。

  • 鼓励宝宝自己张嘴衔奶嘴,而不是你给宝宝塞进嘴里。

  • 手水平扶住奶瓶。

  • 换左右抱,这样可以锻炼到宝宝脖颈两侧的肌肉,可以有不同的视野。

  • 随瓶中奶变少,缓慢让宝宝往后靠。


如何让宝宝接受奶瓶

让已经习惯了母乳喂养的宝宝适应奶瓶常常是很困难的。因为宝宝个体和大人操作差异,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确保有效,需耐父母心尝试。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 以不同于哺乳的姿势和地点给宝宝奶瓶;

  • 让家人喂,此时妈妈不能在家。试试把妈妈贴身穿过留有气味的衣服披在胸前,抱着宝宝喂。

  • 被拒绝后安抚再试,连续三次被拒绝则当作已经吃了一餐,等5-10分钟再哺乳(不要把喝奶当做战争,别真饿着宝宝)

  • 在哺乳时把奶瓶放在乳头旁边,趁宝宝不注意迅速把奶头换成奶嘴,宝宝会一瞬间因为惯性吸几口,然后才把奶嘴吐出来。不要等孩子特别饿的时候试,每天都坚持试尝试

  • 可以尝试用杯子喂,特别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

  • 试试用杯子或者勺子,或者把奶嘴取下来,就把奶瓶动作开口杯喂宝宝

  • 大点的宝宝可以用吸管杯,学饮杯


如何判断奶量是否充足

妈妈们经常担心自己母乳不够,证据显示大约25%到35%的妈妈断奶或者加配方奶的原因都是“母乳不够”。但是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妈妈的产奶的能力会不足,除了极其罕见的妈妈存在某些疾病的情况。妈妈们常常错误地判断“奶不够”。以下这些状况都说明妈妈的奶水的产量和质量都是一等一的:


  • 宝宝被全母乳喂养——除了母乳没有给别的食物或液体——同时,宝宝在24小时内能尿湿6-8张尿不湿(6张以上布的尿布,或者5片以上比较重的一次性尿不湿),宝宝的尿液也没有刺鼻的气味或者看上去很黄。

  • 宝宝在一个月期间的体重增长正常(短期可能会因胃口不好,或者生病而有小波动,所以要看至少一个月的生长状况)。记住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周,体重通常会降低5-10%。

  • 看上去非常机敏,眼睛明亮,嘴唇湿润,皮肤也润泽。

  • 在某些次哺喂间,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满足。


以上四点,是判断宝宝喝的奶量是否足够的标准。


可能导致奶水不足的原因


虽然说,妈妈们都有能力产生足够自己宝宝的喝的奶量(哪怕是多胞胎),仍然会因为某些哺乳方法的不当或者其他原因,而产奶不足。以下情况有可能导致妈妈产奶不足:


  • 不够好的衔乳,或者频繁地中断哺乳,导致对妈妈乳房泌乳的刺激不够,以至于产奶不够。正确的衔乳方法真的很重要,衔乳不对,可能导致奶水过少,也可能导致奶水过多。哺乳方法的学习,通过视频来学是最直观的,请预备妈妈和新妈妈们,多搜索视频学习。


  • 吮吸不够频繁。宝宝刚出生头一个月,特别是有一两周,又特别是头几天,不限次数频繁地吮吸,对于产生充足的乳汁非常重要。可是新生儿总是特别会睡,这时,需要妈妈多主动一点,捏捏宝宝的小脚,把Ta弄醒,让宝宝频繁地吮吸乳头。并尽可能多地让宝宝和妈妈保持皮肤接触,尤其是刚出生的头几天。


  • 使用乳头矫正罩/乳头保护罩。这也可能降低对妈妈泌乳的刺激。


  • 不正常的乳头。


  • 吸烟(尼古丁对降低泌乳)或者其他物质/药物的滥用。


  • 妈妈营养不良(只有非常严重的营养不良时才可能造成产奶能力下降)。


  • 妈妈的疾病。


  • 妈妈时间有限,比如要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哺乳。


  • 过早使用安抚奶嘴(在妈妈的奶量还没有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或者使用后如果导致妈妈泌乳减少也应该戒断安抚奶嘴),或者类似安抚奶嘴的东西,和使用母乳替代品(如喂配方奶或者其他食物或流体)。


母乳不足很难以具体的“奶量”来证明,因为通过挤出母乳来看母乳的产量还没有经过系统评估,目前还并不确定这种方法是准确的。因为通过挤奶获得的奶量可能会比实际亲喂的时候的量更少一些,当挤出来的量不足,这会让母乳妈妈很担心,但是那并不一定是妈妈亲喂时真正的奶量。

如何增加奶量


母乳妈妈需要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奶量是否充足,并采取一些措预防奶量不足,或改变奶量不足的状况。通常,奶量不足都是暂时的,但是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措施,也能发展成真的问题,而真的需要添加配方奶。

 在奶量不足时,增加妈妈泌乳量的措施:
  • 自查哺乳姿势和衔乳是否正确。【新妈妈必修课】: 正确地衔乳是开奶和顺利哺乳的关键(点击可查看)

  • 更加频繁地哺乳——在平常的两次哺喂间,也给宝宝乳头吸;用哺乳来安抚宝宝的情绪。总之就是任何方便的时候,多让宝宝吮吸。

  • 在宝宝入睡前(弄醒),再次哺乳,再放回小床。

  • 让宝宝充分吮吸完一边乳房的乳汁后,再给宝宝另一边乳房吮吸。

  • 在一次哺乳期间,总是不止一次地用一边乳房哺乳(比方说,左边吸完,换右边,再换回左边,吸完,再换回右边……)。

  • 在哺乳的间隙,把乳房中的奶挤出来,或者用吸奶器吸出来。


寻求专业的哺乳指导和泌乳策略


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判断妈妈是否奶不足,然后给予正确的指导,这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是医护的水平确实参差不齐,很多时候,哺乳妈妈都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真正专业的指导,你可能需要向专业的泌乳咨询师求助。


台湾母乳哺育联合学会不建议大家找“通乳师”:“不建議由自己或他人直接在硬塊上用力的搓揉按摩,這樣無法解決乳腺阻塞,反而可能造成周圍的軟 組織受傷,乳房瘀青或更腫脹,讓媽媽更疼痛而奶水更不通。 母乳支持團體、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或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等可以提供專業協助”

常见的奶水不足的表现:

婴儿昏睡或者/和一直哭闹,黄疸,大便太和尿量太少或者排尿次数太少。这些表现在奶水不足时可能会全部或者部分出现,最好是有专业人员结合经验来判断。 如果奶量不足,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发育,比如宝宝一个月左右的体重都没有增长,或者出生后体重减轻超过了出生体重的10%,都需要引起重视。泌乳的状况需要及时地评估,如果奶水不足,需要尽快确定一个增加泌乳的计划。当宝宝健康受到影响,妈妈们最好寻求专业的哺乳指导和支持,并且要确保妈妈自身有获得很好的营养以及多休息。
专业的泌乳指导和策略:

  • 推荐健康均衡的哺乳期饮食。

  • 不建议妈妈们运动过度和节食减肥。

  • 鼓励妈妈们多喝水。除了口渴的时候,每次哺乳时也都喝一杯水。

  • 哺乳妈妈要多休息,多放松精神。

  • 鼓励妈妈频繁地和宝宝皮肤接触,经常进行乳房按摩和给乳头刺激。


挤奶喂养的妈妈如何利用吸奶器增加奶量


  • 如果你是纯挤奶喂养的妈妈,或者你平常也使用吸奶器,吸奶器也可以帮助你增加奶量。

  • 每天增加挤奶/吸奶次数。频繁地挤奶比长时间地挤奶效果更好

  • 增加和宝宝的皮肤接触

  • 吸奶的同时挤和按摩胸部(亲喂的时候同时轻柔按摩也可能有帮助哦)

  • 当吸奶器已经吸不出来后,再继续吸几分钟

  • 在使用吸奶器前、后,用手挤奶几分钟

  • 密集吸奶,比如在2-3小时内多次吸奶,每次的时间不需要太长,15-30分钟,或以不让你感到不适为限。别忘了,在使用吸奶器前后都用手挤奶几分钟。


在奶量充足前如何喂养


  • 不建议使用泌乳药物,目前相关研究还不充分。

  • 如果在妈妈奶量上来之前,婴儿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可以使用哺乳辅助系统。哺乳辅助系统是由一个装有挤出来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塑料容器,挂在妈妈的脖子上。有一个和容器相连的管子,伸到妈妈乳房旁边,固定,让管子的开口靠近乳头。当宝宝吸妈妈的奶时,她可以从妈妈的乳房吸奶,同时也通过管子吸哺乳辅助系统里的奶。这个方法可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奶量,同时也刺激妈妈泌乳。使用哺乳辅助系统的妈妈最好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也要注意它的清洁。



  • 由于可以同时刺激泌乳,使用哺乳辅助系统比直接瓶喂配方奶更好。如果妈妈怕麻烦,直接使用瓶喂配方奶,这期间还是可以采取那些“确保奶量充足的措施”,让母乳量尽快上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用勺子喂,杯子喂,奶瓶喂。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吸奶嘴和吸妈妈乳房的方式不同,所以用奶嘴可能导致乳头混淆,让宝宝拒绝妈妈的乳头。
如何断掉配方奶


你需要先做一个计划。记录下来你每天哺乳次数、宝宝喝配方奶量、尿色、尿的次数或者换尿不湿的次数,大便次数。这可以让你在后面实施用母乳逐渐替换掉配方奶时,能够判断宝宝是否喝足了奶。


  • 每次喂奶时,先喂母乳,再补充配方奶。

  • 在两次喂养间,挤奶存在冰箱。也许一开始只有10毫升。

  • 母乳喂养后,给宝宝喝之前之前挤出来的母乳,相应减少配方奶的量(比如喝了10毫升母乳,那么配方奶或许可以减少10毫升,但根据宝宝的需求决定);

  • 在两次喂养间再次挤奶,并存在冰箱

  • 母乳喂养后,再喂挤出来的母乳,再喂配方奶……


这样循环。由于你需要增加母乳的量,你可以参考前面“增加妈妈泌乳量的措施”和“如何靠吸奶器追奶”的措施来做。建议你每天不低于8-12次哺乳,以增加母乳的产量哦。
最后多说几句,很多人对吸奶器有误解,主要的误解有,吸奶器会伤乳腺,吸奶器会导致乳腺炎,吸奶器会越吸越少……答案是,不会,不会,不会。正如很多母乳喂养(亲喂)的妈妈可能遇到很多哺乳困难一样,挤奶喂养的妈妈也一样可能遇到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挤奶喂养的妈妈独有的,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吸奶器是导致任何哺乳问题的原因。当然,你需要学会如何使用吸奶器,正如你使用手机时需要拨出正确的号码一样。如何正确地使用吸奶器在如何挤奶喂养(一)》(点击可查看)中有详细的介绍。


愿你能如愿选择你想要的喂养方式,并且能顺利实行,把宝宝养育得很健康。


All the best!

                                                                                                                      

小舒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即可查看文章内容):


无需通乳师,小舒教你对付乳腺炎

如何挤奶喂养 (一)

自信一点,新妈妈你也可以喂饱宝宝!

【新妈妈必修课】: 正确地衔乳是开奶和顺利哺乳的关键 【开奶】

【如何开始母乳喂养】:开奶期间如何喂养 【开奶】

【经验分享】母乳瓶喂转亲喂 【瓶喂】

澳洲的奶瓶喂养建议 (一) 【奶瓶】

妈妈的,最好的:母乳喂养短期和长远好处 【母乳】

在公共场所哺乳:母乳喂养必经的一道坎 【母乳】

母乳过多怎么办? 【奶太多】

母乳不够怎么办?  【奶少】

母乳 vs 配方奶,母乳喂养多久最好?一岁后配方奶 vs 鲜奶 【牛奶】

厌奶期吗?怎么应对? 【厌奶期】

哺乳期饮酒,可以有吗?哺乳期妈妈怎么喝 【酒精】

喂养方式无关母爱 【喂养方式】


以上文字为小舒原创,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感谢大家的支持:)


夏天的陈小舒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
专注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
发布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分享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微博:@夏天的陈小舒
邮箱:dr_chenxiaoshu@sina.com
微信公众号:Shu_DrCh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