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禾略是这样解读城市的,昆明篇

无尽意 禾略 2020-02-27


在昆明,有梦想的人,越努力,越失望。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2009 级, 12 个热爱戏剧的年轻人,在昆明一起创建剧团,坚持制作属于本土的戏剧。


每位成员工资只有 800 元/月,场地费却高达5位数,他们只能不断拉赞助,坚持了 7 年,还是散了伙。


团队的崩塌,正是因为一次外部投资纠纷。几千块钱,让同窗之间的信任危机,彻底爆发,自此解散,大家各奔东西,恺子是其中一员。


恺子曾这样形容他眼中的昆明:“这里并不是一群年轻人在努力做、想真正做好话剧这样一种氛围,而是充斥着利益的纷争。”



昆明,起点太高,遗憾太多


昆明的利益纷争,从1999年主办世界园艺博会开始。


本该是荣耀的一年——走在北京、上海之前,代表中国,第一次主办国际盛会;昆明乃至云南,拿出大笔专款用于城市改造;同是西南咽喉的成都,才引进第一家麦当劳。



然而,昆明未兴先病——大型盛会带来950万人快速聚集,使300余个城中村、交通拥堵、公共资源紧缺等问题集中爆发。


债务压城——进入千禧年,尽管一把手频繁更替,但历任市委书记都极看重昆明的城市建设,不惜高筑债台,大拆大建。


其中,2017年居民杠杆率仅58%,企业杠杆率则高达220%


拆迁纠纷——336个城中村的改造,让昆明不同阶层都动荡起来。围绕征地、赔偿、回迁等利益纷争,大规模群体事件此起彼伏,从城区转移到城郊,再到外区县。


产业萎缩——二产产值占比连年缩减,加上成都、郑州、杭州等强二线的崛起,不禁让人对负债累累的昆明,倍感恐慌。


拿什么拯救昆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认识昆明,接受昆明


昆明没办法成为大家期待的城市:产业发达、生活高效、消费力强等等。但它绝对不像大家想得那么惨。


不是所有城市都要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逆工业化发展——昆明二产占比连年下降,2016年,工业化率再创新低(39%),理论上,城市发展应在倒退。然而综合实力却不断上升。


工作机会不多,昆明人口也稳定增长。


通过人地钱三个维度,结合熵值法,计算城市综合得分


城市经济复苏——通过经济规模、资金效率、边际财富三个维度,交叉计算,昆明10年换了4任领导,2015年可算迎来转折,城市正慢慢回血。


高劲松,刚想动手,自己就被动了……


佛系城市的机会——怎么到程连元手里,昆明就开始复苏了?


工业增长动力匮乏,旅游名气不如大理,成熟度不如丽江,而且旅游只能“藏富于民”,政府从旅游业上收不到税,赚不到钱。


但从昆明各行业发展强度,明显可以看出,昆明走的是佛系发展路线,无欲无求,平安喜乐——连房地产在内,其他行业都扑街了,只有城市公共服务业高歌猛进。


区位商越大,该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


从2011年到2016年,从铁腕拆迁到佛系建设。


昆明有且仅有“社会保障、教育、居民服务、环境管理、科研技术服务”这类公共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居民服务业。


结合昆明的城市特点——17度的夏天、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鲜花满地、饮食丰富、生态环境好、交通便利等等


昆明完全可以营造“都市田园生活”的独特竞争力,通过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吸引人口。政府新规节奏也踩得很准——区域性国际中心、世界花都、历史名城、健康之城。


与其担心昆明的发展,不如担心昆明的开发商。


如此良辰美景,适合做梦,不适合奋斗



佛系昆明,桃李春风


城市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路径都是西式的。生活围绕生产开展,每个人都属于某个组织。由此,大家都集中在城市当中,参加工作,享受服务,消费标准化产品。


再次祭出“权游”的经典台词


作为佛系城市,昆明不走主流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路径,不指望房地产拉动经济(可能是指望不上),靠城市建设驱动发展。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那么更适合在昆明开发的项目,应该是像绿城的“桃李春风”,疏离、精致、回归对自身的探索,寻求一种中式的生活居住模式,而不是标准化的商品房。


能买到这房子的客户堪比彩票中奖的几率,反正我没钱买



——  猜你想看  ——

城市:| 嘉兴 | 重庆 | 成都 | 深圳 | 上海 | 珠三角 | 雄安新区 | 无锡 | 北京 |

热点:| 万科商业 | 2018年走势任泽平 | 悦府 | 嘉兴土拍 | 深圳房价 | 屌英 | 恒大海上威尼斯 | SOHO | 上海新政 |

专业:| 政策解读| 极小公寓远郊定位 | 城市化 | 时势蓝图 | 土地理解 | 大数据 | 算法 | PIE模型 | 市场周期 | 城市地图 |


更多

禾略中国:helue_China



陪你想,陪你写,陪你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