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禾略是这样解读城市的,成都篇

串串 禾略 2020-02-27

欢迎在WiFi环境下,配合食用,千人千面的成都



成都,一座正在走出舒适区的城市。


老成都人,常年活跃在老城区里,地震中继续打麻将,雾霾时先发朋友圈调侃,吃完火锅再聊会天,一边喝茶一边掏耳朵。


当城南的金融白领沉浸在年终奖的亢奋中时,

他们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


当城东的码农敲完一串代码,幻想有钱进账时,

他们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


当传媒精英签下大单,站在窗前展望人生时,

依旧会听到他们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

其实小编还没去过成都,只是想象了一下。

 

而在他们触及不到的地方,成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房价越来越高”、“城区越来越大”、“不止四川人,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人定居在此”、“节奏开始越来越快”、“在全国的排名越来越靠前”、“人情味越来越淡”……

 

他们一边为成都的发展感到自豪,一边也在为成都的变化而担忧。

 

感性解读城市,千人千面。有赵雷的“成都”,也有谢帝的“老子就爱呆到成都”,靠“感觉”,也能发现问题,但不能解决问题。


面对变化,我们从数据入手,量化解读城市,描绘一个客观的成都。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成都,工业化后期的强二线城市,和南京、武汉、郑州等快速发展(房价暴涨)的城市属同类,


城区扩张处于“摊大饼”阶段,温江、郫县、新都等地,最具地产开发价值。


到2021年,成都将跃升为新一线,实力或等同于2016年的深圳(房价又一轮暴涨)。届时,简阳、新津等地会成为新的热点开发区域。

 

成都,已不再安逸。


禾略是这样解读的——


1)转化——将城市转为数据,清洗城市基础数据


2)定类——量化分析城市类别,及其发展路径。


根据“人地钱”三维度,通过禾略研发的“城市综合得分计算模型”、“城市发展路径模型”计算而得。



成都2017年工业化率41.7%,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工业开始升级,往高端化发展,实力持续快速增长。


到2020年工业化率将降至37.4%,进入产业转型期,届时服务业转向主导,开始去工业化。


3)定序——数据化城市对标研究,分别根据2016年、2012年的城市综合得分,将120个城市,做聚类计算。

 

成都2016年属于强二线城市,和南京、武汉、郑州等同类,到2021年,将成为新一线城市,和天津、广州同类,城市实力等同于2016年的深圳。


2016年城市聚类结果

 

2021年城市聚类结果

 

4)定距——量化城市扩张节奏,根据土地“PIE”指标,通过禾略研发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型”计算判断


成都核心区呈“南下”的趋势,由老城区发展到高新区,继而扩张至天府新区,现如今呈“四向扩张”的发展态势,温江、郫县、新都等地,最具大规模住宅开发价值。


2020年则延伸至郊区,简阳、新津等地成为新热点。


 

 


城市的扩展带来什么地产机会?

 

成都南区将成新的核心区,适合开发高端住宅,

而东南区具备较明显的豪宅区特征,

西南区则是主流客群未来居住区域。


通过计算,其中【航空港、温江城区、新都新城】

这三个板块最具地产开发价值。


只是地不多了,尤其是航空港;

但我们通过计算“剩余居住用地”,

可获知哪里还有地,有多少地。


禾略是这样解读的——


1)转化——将土地转化为数据,通过“PIE”模型,整理计算土地数据


将成都2020年路网数据化,可以看出——

1、东边有无法大规模建设的山脉;

2、南边路网非常密集;

3、东南方向受制于山脉,但又受益于路网密集,还处于城区发展方向,未来城区价值+交通便捷+山居环境,具备比较明显的豪宅区特征;

4、南边毫无争议会成为成都新的城市核心区;

5、西南与东南基本面类似,区别在于西南外向联系度更好,腹地广阔,这决定了西南会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区域,必将成为成都主流客群未来最主流的居住区域。

 

 

2)  定类——量化回答土地价值分布情况,根据“PIE+房价”划分城市土地圈层


使用pie数据,进行网格化的评分,红色表示城区,可以明显看到红色的格子向东向南延伸,反映成都核心区南移


而使用pie数据,进行板块评分,则可以量化城市土地圈层的划分

 

3)定序——量化土地机会及进入时间,根据“土地升值模型”,计算机会型土地的分布及进入时间


结合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成都的【航空港、温江城区、新都新城】都具备高投资价值,但地都不多了。

但通过空间地理大数据的计算,

可以计算“剩余住宅用地”的分布


以温州为例,中心城区的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




市场有什么表现?

 

成都,正值住宅需求高峰期,

房价不存在泡沫,甚至有些被低估。


未来五年,预测量价齐升,

房价高地从核心区蔓延至南边。


禾略是这样解读的——


1)房价泡沫模型——量化城市房价合理度,通过将房价增速,分别和收入增速和城市发展速度对比,分析房价泡沫问题。

 

成都房价增速均低于人均收入增速、城市发展增速,房价无泡沫,且存在被低估。


2)量价预测分析——成都未来五年预测量价齐升,销售量和出让土地成正相关,销售单价和城市经济成正相关。


3)房价现状——房价高地从核心区蔓延至南边

去除山体面积的房价得分网格图





小结:成都,成都


老成都人可以守在旧城区,继续一言不合就骂“瓜娃子”。

反正成都要蜕变成产业转型期的新一线,他们有5套房;

成都核心区要南移,东南区要发展豪宅,他们有5套房;

成都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他们会再买5套房。





猜你想看 | 房地产研究新方向之【跨界思考】系列


房地×大数据

1、如何理解城市的发展和土地的价值?

2、要是有一天,马云也做房地产

3、悦府开盘谣言不断,如何打破信息不对称?

4、围棋都AI了,地产还靠经验?

5、两年跟踪研究 | 大数据回答房地产不一样的问题

6、你们想知道的房地产模型算法在这里

7、2017房企投资指南

8、禾略送给专业地产人的圣诞礼物

9、就是给您提供点数据——致上海市委书记的一封信


大城小事×禾略观点
1、参考深圳标准,上海房价还要涨46%

2、嘉兴,有地万事足

3、在珠三角中,谁是下一个雄安新区?

4、独家 | 为什么要建雄安新区?

5、深圳房价下一轮还能不能涨?

6、客研圈观测的新物种——屌英

7、花了上亿的设计费,望京SOHO还是租不出去

8、北上广深未来十年的房价走势

9、上海房地产投资策略地图


解忧杂派军×技术流

1、在禾略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在禾略实习BUG回顾

3、好奇心 | 做一个万科同款“大数据分析平台”需要多少钱

4、大数据教你如何关爱女性

5、一个没有图书的图书馆,却大受追捧

6、居家户型设计成情趣酒店套房,为什么你还觉得合理?

7、如何拿对一块地,少奋斗30年

8、数据会说谎

9、万科城市地图第二春


2017年市场短周期预测(每月12号更新)

珠三角地区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长三角地区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中西部地区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北部地区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更多


禾略中国:helue_China



陪你想,陪你写,陪你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