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坦然面对臧否的三个理由
当自己发表言论、观点和作品时,人们当然会有臧否。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有人热爱,有人痛恨。此时,应当坦然面对。
可以坦然面对臧否,首先源于真。
如果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言论和作品,无论对与错,只要它确实来自自己的内心深处(来自康德所说的道德律),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羞愧的。只要是一个人内心能够认可的,就不会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情,是他人的灵魂完全不能认可的事情。因为人心中的道德律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无非是摩西十诫那些内容,古今中外,所有人类社会全都大同小异。
可以坦然面对臧否,其次源于好坏的相对性。
人口味各异,正是所谓众口难调。就像美丑妍媸,个体感观的差异是很大的。我就听一个女孩说过:梁天多帅呀。而梁天往往是像葛优一样被列入“丑星”行列的。当然,作品的好坏还是有客观标准的,这标准既不是畅销,也不是个体的感受,而是来自文学传统。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是哪个个人说了就可以算数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对这一客观标准的模拟,但是它毕竟还是来自一些单个的个人,他们依然是有个人口味的个体,只不过在文学评价专业上比较训练有素而已。畅销就更不是标准,因为它来自更加主观的完全没有文学训练的个体。
可以坦然面对臧否,还源于无论褒贬,都不能改变作品价值分毫。
无论是高于实际情况的评价还是低于实际情况的评价,都改变不了作品本身的水平和价值。如果你是八,他人把你说成十,它依然是八;他人把你贬低成五,它依然是八。不但他人的评价什么也改变不了,有时就连自己的努力也改变不了。一个人能写什么样的东西出来,是由太多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天赋、修养、经历、个人感受外界环境的方式等等,卡夫卡再努力也不会变成雨果,普鲁斯特再努力也不会变成巴尔扎克。能够真正得到高评价的只有天才,而最终的评价者只有时间。一个人是否天才,作品能否打败时间,有先天的成分,不是后天努力可以成就的。
总而言之,人不可以毫不关心他人的评价,但是也不必太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只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出来就行了,特别是要享受过程,享受完成一个作品之后自己偶尔反刍把玩时的愉悦感。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的那句著名的格言(马克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也许你还想看: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