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音乐入门的常见问题(1-4)丨欣赏作品必须了解创作背景么?

2017-12-24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29nwnn8b&width=500&height=375&auto=0肯普夫演奏《月光奏鸣曲》



古典音乐入门的常见问题1、指挥家郑小瑛教你音乐会的大众礼仪;2、如何欣赏交响乐丨主要欣赏它的情绪如何感染我们;3、每晚音乐短札丨钱仁康丨什么是音乐欣赏?如何欣赏音乐?4、喜欢听古典音乐,无非只为心的自在;5、一位住院医生的古典音乐生活;6、将自己交给古典音乐的人,其人格是不一样的;7、喜欢古典音乐,但别把听古典作为身份高低的象征!8、用心灵去感受,你一定会被古典音乐所感动!9、 39 38272 39 15265 0 0 3520 0 0:00:10 0:00:04 0:00:06 3520欢古典音乐的,有几个不是性情中人呢;10、为什么我这么讨厌古典音乐?11、“曲中闻诗书,乐中观丹青”丨中国古典音乐的“诗情画意”


很多人问我一些欣赏古典音乐的问题,总结了一些归纳如下,欢迎大家提提意见和问题哦!  

1、 我不懂看谱,不懂乐理,不懂演奏乐器,可以欣赏音乐么?

学乐器或者懂得乐理顶多只是从侧面让人觉得自己与音乐有关,当音乐学者把音乐当成学术深入研究时,可能有其必要,但不懂乐器乐理乐谱,并不妨碍我们成为音乐爱好者。当我们阅读享受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很少会考虑之中的语法;当我们玩一个电脑游戏玩得津津有味的时候,难道我们会考虑这个游戏是怎么样创作编写出来的?

其实就算你把一首作品的乐谱被出,甚至能够演奏,并不代表就真正理解这首作品。很多不朽之作不是技术难以搞清,而是精神境界难以把握。能演奏到肖邦钢琴作品的职业演奏家对这些杰作的了解还不一定有某些业余爱好者深入呢!



2、 在听某些作品的时候,我不明白它在讲些什么,应该怎么理解?

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故事,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幕情景,但这些音乐,它们讲的是什么呢?国内不少徘徊在古典音乐大门的朋友往往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许我们受到《梁祝》《黄河》的影响实在太深刻了!

因此就有了各种音乐欣赏指南。通过书籍,通过电波,通过互联网……不少人也喜欢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翻着指南“哈,这是命运的敲门声”,“哈,英雄出现了”……有了这种指引,似乎可以读懂音乐里的故事了。

但问题在于,这些解析后的音乐,是否还具有原来的生命力,是否还能打动人心,还是仅仅成为了一个平庸的英雄与命运的故事?如果是后者,贝多芬又何必费那么大的功夫把他写成乐谱,又让我们费那么多的心思把乐谱重新翻译回来呢?记住一点,听音乐不是当翻译,听音乐是为了享受作品中的美,感受作曲家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语言。

音乐可以分为纯粹音乐(absolute music)和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两大类。纯粹音乐并没有明确要表达的内容,对这种音乐,我们只要反复的听,就能慢慢的觉得好听,从而喜欢上,从刚刚开始的感官美,逐渐的感受到作曲家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种情感到底如何是没有任何标准答案的。其实我们所熟悉的很多作曲家创作的都是这一类音乐,莫扎特曾经说过自己创作的很多作品就是用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既然如此,我们还有必要猜测音乐在讲什么故事么?);肖邦也表示对很多人为他的作品加上标题非常反感,他主张音乐的内容应该留给听者自由想象。贝多芬也讲过《田园》交响曲更多是一种自己心灵热爱大自然的抒发,而不是什么具体景色的描写,所以我们欣赏这首作品也没有必要整天想着什么管代表的是什么鸟。

以前有人问我,当你听着一部古典作品的时候,你心中会有怎样的画面呢?我说我不会去想象画面,音乐不一定要与想象相联系,当然欣赏音乐的方法因人而异,可是强迫自己去想象显然只能使欣赏陷入茫然。音乐有时是复杂的,但在大多数时候,它尽可以是异常纯粹和简单的。而对于音乐的理解往往也是主观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标题音乐其实是李斯特以后才真正出现的,在浪漫主义中后期的作品当中非常常见。标题音乐有着明确表达的内容,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当然就是法国作曲家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其中每个乐章都有明确表达的故事情节。欣赏这一类作品按照欣赏《梁祝》《黄河》的方法,阅读作曲家自己的注释,当然相当重要了。



3、 要欣赏一部作品,必须要了解其中的创作背景么?

欣赏一个美女,我们需要知道她姓甚名谁,何年何月何日在何处出生,在哪里长大,父母如何如何么?

享受音乐的关键在于反复多次聆听,当我们聆听次数越多,就能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美,获得的乐趣也越多。若是不能认识到这点,却一直想从音乐中听出什么背景故事,其实是对音乐的极大误解。某些人觉得知道作品的创作背景就等于了解了这部作品,其实能否从音乐当中获得感动和快乐与是否了解创作背景没有必然联系。

国内某些人讲欣赏音乐,经常只探讨背景或一些未经证实的八卦,这种做法略微本末倒置,误导听众。其实欣赏一部作品,一开始的时候直接感受音乐本身,听了一定次数感受到一定的美感以后,再了解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自己欣赏的角度。这样欣赏音乐更加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乐趣。

其实有些情况,音乐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内容近乎是完全无关的。比如莫扎特晚年的很多作品洋溢着非常欢乐的气息(比如我们熟悉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但那时候的他却是贫困潦倒的。而g小调40交响曲之中略微悲伤忧郁的情绪也不能仅仅理解为莫扎特队生活现状的不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和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未必有很大联系。台湾著名乐评人刘炬渭这样比喻:“创作动机像是一个火苗,但是当它燃烧起来以后,一片火海,接下来的发展并不是原先可以预料到的,更加绝非那火苗本身。”比如莫扎特的六首海顿弦乐四重奏,其实只是一个题赠给海顿的礼品,具体内容其实跟海顿没有关联,如果试着联想,反而就有偏差了。



4、 怎么才算是听懂一段音乐了?

古典音乐,不存在听不听得懂的问题。音乐首先是让人感觉到美。我国著名指挥家余隆说过:“如果你觉得这段音乐好听的话,那么就可以说你听懂了。”除了标题音乐有固定的情节和内容之外,大部分音乐并不存在确切的含义,谁也不能说清作曲家在作曲时究竟想了什么,其实音乐只是一种情绪,也许是喜悦,也许是哀伤,也许是思念等等。如果你听这音乐的时候,感觉到了这样一样情绪,那么或许就可以说你已经听懂了。音乐只是在制造一种时空,一个场境,你可能会感受到和他一样的心情,你还有可能会感受到和他完全不一样的内容。对于音乐的理解往往也是主观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过,如果你反复听巴赫的《耶稣,人类欢乐的源泉》几次而不觉得好听,那么尽可以不听古典音乐了(当然,这种情况及其罕见,相信心灵上精神上有追求的你一定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无论仅仅是觉得好听或是发现了如何多的高妙,都不失为“听懂了”。让你有无限驰骋思绪的空间,这就是音乐永恒的魅力的所在。

如果作曲家真有表现某种意念的企图,当听众经过反复聆听而与音乐合而为一的时候,自然可以感受得到,而不必依赖各种文字上的提示,我相信这也是作曲家希望达到的效果。马勒的作品之中有着很多大喜大悲,这种喜或许来自事业上的进展,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情的甜蜜;这种悲或许来自失恋、疾病、生死离别等等。但其实这个并不重要,很多具体上的东西往往是牵强附会的,音乐往往并没有具体的意义,它要传达的是一种语言无法表达的意境,这种意境或许让我们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也或许引起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许是其他什么。当然无论怎么样,这种意境都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未完待续)

往期古典音乐内容精选:1、古典音乐歌单首发丨世界钢琴十大难曲;2、歌单丨聆听杜普蕾的快板乐章丨“难以置信地充满张力和生气蓬勃!” 3、歌单丨四首《卜算子》与傅聪丨“不是信念、信仰至上,而是情感至上!” 4、歌单丨用古典音乐伴你读过每周的第一天;5、歌单丨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丨从头到尾聆听门德尔松的《无词歌》;6、霍洛维茨精选歌单丨“当他停止演奏时,没有人能继承他”!7、歌单丨柴可夫斯基入门曲目与经典版本聆听;8、德彪西的“永恒之海”歌单丨习大大说“德彪西令我印象深刻”!9、歌单丨巴赫与小步舞曲;10、舒伯特入门歌单丨八首即兴曲(D.899&935);11、莫扎特入门歌单丨来听他六岁时创作的曲子(K.1-5);12、歌单丨阿什肯纳齐给儿童推荐的古典音乐;13、歌单丨十首让早餐香溢融通的大提琴名曲;14、歌单丨让人爱上古典音乐的舒伯特精选集;15、歌单|古典音乐作品里的女性美;16、歌单丨萨蒂、莫扎特、杰苏阿尔多的奇葩人生;17、歌单丨爆款钢琴曲《伊斯拉美》到底谁弹得好?18、“发现舒曼”歌单丨《C大调幻想曲》Op.17与《幻想曲集》Op.111;19、肖邦练习曲名版简评(一)丨巴克豪斯,他在1928年录下了史上第一套肖邦练习曲全集;20、肖邦练习曲名版简评(二)丨热血沸腾大多听不好阿劳;21、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版本比较(一);22、歌单丨让一切人都爱上贝多芬的10首经典作品;23、歌单丨艾莉·奈伊(Elly Ney)夫人的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24、富特文格勒论贝多芬丨“有些人乐于用贫乏的文字形容(他的音乐)思想”;25、歌单丨为何最爱米尔斯坦的巴赫小无(BWV1001-1006)?26、歌单丨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第1-5号,布赫宾德演奏);27、歌单丨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第6-10号,布赫宾德演奏);28、纪念鲁宾斯坦丨聆听四首肖邦钢琴《叙事曲》;29、歌单丨三首著名的双簧管协奏曲丨巴赫、莫扎特、马尔切洛;30、看拉赫玛尼诺夫如何用钢琴讲述《小红帽》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