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丁建新、廖益清:写断文本:作为意义考古的话语分析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写断文本:作为意义考古的话语分析
丁建新 廖益清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275)
语言学通讯推选文章
摘 要:话语批评就像考古学, 其任务在于从语篇断裂的地层中寻找分散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的多重来源。从历时观点来看, 传统阅读/写作理论所强调的语篇的“一致性”将不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断裂的作者”、“断裂的语篇”。表面上天衣无缝的语篇实际上是杂声、复调的。在索然寡味的“作者”的标签下隐含着完全异质的“作者身份”。许多经典功能主义者所说的“连贯”也因此面临挑战。本文以童话叙事中的隐性对话为例, 说明语篇中所蕴含的不同声音以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 从而说明语篇的断裂性。
关键词:隐性对话;童话叙事;断裂的语篇
学术观点 | 丁建新、杨荟:作为他者的病毒:关于新冠肺炎隐喻的话语分析
学术观点 | 丁建新、陈柳:从后殖民视角看小说《耻》中的边缘群体
学术观点| 丁建新: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 ——“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
学术观点 | 廖益清:时尚话语中的隐性社会性别身份:以小句过程类型分析为例
科研助力 | John Benjamins 语言学国际期刊征订(中国官方代理)
本文选编自《外语学刊》2007年第五期,作者独家授权,内容略有调整。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语言学通讯”和出处
01
引言
在论及语言的意识形态时, Hodge & Kress曾经指出, 如果从历时视角阅读语篇, 语篇只不过是许多话语过程短暂冲突、碰撞的相对偶然的场所, 是许多作者或他们的代言者传递各自声音的渠道, 传统阅读/写作理论所强调的语篇的“一致性” (unity) 将不复存在 (Hodge & Kress 1993: 181) 。从这种意义上讲, 话语批评就像考古学 (archeology) 或古生物学 (palaeontology) , 其目的在于从化石中重构消失的生命痕迹。本文将以童话叙事中的“隐性对话” (implicit dialogue) 为例, 来说明语篇中所蕴含的不同声音以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 从而说明语篇的断裂性。
02
作为意义生成过程的对话
现代语言学传统关于对话的研究有许多, 如Schegloff (1968) 和Sacks (1972) 关于会话的人种学研究, Sinclair & Coulthard (1975) 关于课堂会话的研究, Austin (1962) 和Searle (1969) 的言语行为理论等等。但这些学者研究的大都属于“显性对话”, 即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而将语篇整个视为对话, 将对话扩展到“隐性对话”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M. Bakhtin的“对话理论” (dialogism) 受到西方学者重视开始的。在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一书中, Bakhtin认为小说从本质上讲是“复调的” (polyphonic) 。复调指小说中暗含的各种相互交织但又相互独立的声音:Dostoevsky的小说人物并没有被作者的世界观淹没, 他们被允许保留各自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这些声音和观点甚至有时会挑战作者的意识形态。
与Bakhtin相似, Halliday认为对话是语篇的本质特征。他将语篇比喻成朋友之间互赠礼品, “在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从赠送人到接受人这样的焦点的转换, 或者说从赠送到接受的焦点转换” (Halliday 2002:228) 。对话是意义生成的基本方式, 这不仅适合平常说的对话语篇, 而且适合独白:“语篇是一个动态过程, 它是一种语义的‘流动’, 是概念意义与人际意义的发展。这种流动和发展是通过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互动而得以推动的。在对话中固然如此, 在独白中同样如此。在独白中, 受话者的积极参与为构建意义作出贡献。即使在书面语言中, 意义生成的过程也具有同样的性质。现在, 许多研究写作理论的学者反复强调想象的读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Halliday 2002: 227 ) 。起初, 独白与对话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在前一种话语形式中, 叙事者的声音占主导地位, 在后一种话语形式中, 人物的声音占主要位置。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 独白中实际上还暗含着另外一种形式的对话:叙事者与人物、叙事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这就是我们所指的隐性对话。
必须指出, 人类语言从种系发生 (phylogenesis) 角度来说, 对话也要先于独白出现。对话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失去第二个声音, 从而演变为独白。从Plato的对话到基督教的《教理问答》和布道, 再到大学讲座和新闻广播, 都属于独白, 但又都以两个声音、面对面的互动形式出现。尽管其中明显独立的第二个参与者表面上看只是以陪衬的形式存在, 但对于意义的构建却不可或缺。从Plato的对话到哲学论文, 从演讲到专著, 都只不过是形式的改变, 语言的本质, 即对话性, 仍然没有改变。
03
言语表征中的第三个声音
关于“言语表征” (speech representation) 的研究, 是以传统修辞学关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研究为核心的。这一传统可以上溯至Plato的《共和国篇·卷3》和Aristotle的《诗学》。当代文学批评者、文体学者和话语分析者更多地强调言语表征所蕴涵的意识形态 (Volosinov 1973, Leech & Short 1981, Halliday 1994, Thompson 1996, Fairclough 1992) 。其中, 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言语引导表达”所构建的“第三个声音”。言语引导表达不可避免地表现叙事者对人物话语的解释和评价。比如, 在Lawrence的小说中, 小说人物的对话中间就往往夹杂着叙事者的第三个声音 (Fowler 1996) 。在童话叙事中, 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
①This question the Dodo could not answer without a great deal of thought, and it stood for a long time with one finger pressed upon its forehead (the position in which you usually see Shakespeare, in the picture of him) , while the rest waited in silence. At last the Dodo said “Everybody has won, and all must have prizes.”
“But who is to give the prizes?” quite a chorus of voices asked.
“Why, she, of course, ” said the Dodo, pointing to Alice with one finger; and the whole party at once crowded round her, calling out, in a confused way, “Prizes! Prizes!”
Alice had no idea what to do, and in despair she put her hand in her pocket, and pulled out a box of comfits (luckily the salt-water had not got into it) , and handed them round as prizes. There was exactly one a-piece, all round.
“But she must have a prize herself, you know, ” said the Mouse.
“Of course, ” the Dodo replied very gravely. “What else have you got in your pocket?” it went on, turning to Alice.
“Only a thimble, ” said Alice sadly.
“Hand it over here, ” said the Dodo.
Then they all crowded round her once more, while the Dodo solemnly presented the thimble, saying “We beg your acceptance of this elegant thimble;” and when it had finished this short speech, they all cheered.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以上节选的是Alice和一些小动物从眼泪池塘里上岸后为了弄干淋湿的衣服或羽毛, 根据一只渡渡鸟 (Dodo) 的建议而举行的一场“考克斯赛跑” (caucus原指政党的高层决策会议, 有人认为本章影射当时英国政界) 结束时决定谁赢以及颁奖的场面。其中, 所运用的言语引导表达 (not…without a great deal of thought, at last, a chorus of voices) 并不仅仅是表征言语行为的“舞台指示”, 而是叙事者对说话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富有情感的评判, 是叙事者意识形态的体现方式。其中, 主要涉及到Alice这位“表情严肃、身着围裙和横条长统袜掉进兔子洞里的长发小姑娘”以及一只“爱用照片上莎士比亚的姿势思考问题”的渡渡鸟。正是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述, Lewis Carroll (原名Charles Dodgson) 一反以往童话故事道德说教的刻板模式, 用幻想、幽默和盎然的诗意塑造Alice这位连维多利亚女王都称为“留存在夏日记忆中的可爱小姑娘”以及一群形形色色的拟人化的动物形象, 并借此对19世纪后期的英国社会和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漫画式的善意嘲讽。
04
构建隐含的读者
言语表征中的第三个声音构建的是叙事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而在许多表面上看来是独白的话语中, 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的对话, 即叙事者与隐含读者 (implied reader) 之间的对话。长期以来, 话语批评一直区分话语面对的现实、具体的真正读者以及真正读者赖以阅读的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是一种“语篇构建体” (textual construct) 。他作为一种抽象存在于语篇之中, 是语篇通过“恳求” (invoke) 而构建的读者。Iser认为, “隐含读者体现了文学作品产生其效果所必需的所有特征”, 但是他是“由某种外在的社会或作者现实所决定的”, “是语篇结构的一个成分”, “是驱使读者掌握语篇的一系列恳请回应 (response-inviting) 的结构” (Iser 1978:163) 。我们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开头部分说明隐含读者的构建。
②Mr and Mrs Dursley, of number four, Private Drive, were proud to say that they were perfectly normal, thank you very much. They were the last people you’d expect to be involved in any strange or mysterious, because they just didn’t hold with such nonsense.
Mr Dursley was the director of a firm called Grunnings, which made drills. He was a big, beefy man with hardly any neck, although he did have a very large moustache. Mrs Dursley was thin and blonde and had nearly twice the usual amount of neck, which came in very useful as she spent so much of her time craning over garden fences, spying on the neighbours. The Dursleys had a small son called Dudley and in their opinion there was no finer boy anywhere.
The Dursleys had everything they wanted, but they also had a secret, and their greatest fear was that somebody would discover it. They didn’t think they could bear it if anyone found about the Potters. Mrs Potter was Mrs Dursley’s sister, but they hadn’t met for several years; in fact, Mrs Dursley pretended she didn’t have a sister, because her sister and her good-for-nothing husband were as unDursleyish as it was possible to be. The Dursleys shuddered to think what the neighbours would say if the Potters arrived in the street. The Dursleys knew that the Potters had a small son, too, but they had never seen him. This boy was another good reason for keeping the Potters away; they didn’t want Dudley mixing with a child like that. (J.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德思礼夫妇总是得意洋洋地说他们是非常规矩的人家, 还用thank you very much这一表示感谢的“习语表达” (Fernando 1996) 。这一习语表达含有“直接指称”, 将隐含读者称为you.在这一段中, you还出现了一次 (you’d expect to be involved) 。与它相似的构建隐含读者的手段还有“间接指称”, 即通过使用we, us, our等第一人称代词构建一个假想的读者。指称手段的运用拉近了叙事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从而使二者逐渐产生“认同感”。在这一语篇中, you的使用与they相对照, 在叙事者拉近与隐含读者距离的同时, 保持与聚焦者德思礼夫妇的距离, 创造一种you (we) /they (he) 的二元对立。
构建隐含读者的另外一种手段是所谓的“过度辩解” (Prince 1980) 。在以上语篇中, 德思礼夫妇总是声称自己从不“和神秘古怪的事沾边”, 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那些歪门邪道”。为了与自己的妹妹波特一家划清界限, 已经好几年不和她们见面了。他们害怕有人发现他们有这样一个妹妹, 说一旦有人发现波特一家的事, “他们会承受不住的”。德思礼太太“佯装”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个妹妹, 说她的妹夫是“一文不值”, “与德思礼一家的为人处事完全不一样”。注意, unDursleyish是杜撰的新词。一想到邻居们说波特夫妇会到, 德思礼夫妇会吓得“胆战心惊”。他们的孩子在他们的眼中也是“举世无双的”, 绝不愿意让他与哈利·波特“那样的小孩厮混”。正是通过这些夸大其词、充满意识形态的过度辩解, J.K.Rowling构建了一个嘈杂、虚伪、自命不凡的德思礼夫妇形象 (而实际上这个自命不凡的德思礼夫人却常常隔着篱墙引颈偷窥左邻右舍) , 并同时通过叙事者表面上对德思礼夫妇赞同, 但实际上谴责的叙述技巧来构建一个与叙事者的意识形态和观点立场一致的隐含读者。
05
结束语
实际上, 语篇都能说话。它们参加社会交际实践, 是影响社会结构和世界观的重要手段 (Fowler 1996: 130) 。我们将语篇看成话语, 对话的批评视角必然导致我们所看到的语篇是杂声、复调的, 其作者是异质、多重的。在索然寡味的“作者”的标签下隐含着完全异质的“作者身份”。“语篇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是语篇关于语篇的永无止境的延续。因此, 阅读语篇也就是一个关于阅读的永无休止的过程。而话语批评的任务在于将这一语篇生成的过程逆转过来, 将语篇看成关于写作的写作。” (Hodge & Kress 1993: 181) 也就是说, 语篇从本质上讲是互文的、断裂的、多元的。这样, 语篇不再像传统文学批评所说的那样, 具有“一致性”。而话语批评就像考古学或古生物学一样, 其任务在于在这些断层中去寻找意识形态、观点和世界观的痕迹, 在复杂的地层中揭示分散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的来源。连贯决不是语篇的固有性质, 而是解释者外加于语篇的特征。不同的解释者 (包括语篇的生产者) 可能对同一个语篇产生不同的连贯解读。同样, 连贯也不应该理解为绝对、逻辑意义上的连贯:语篇组织在一起也许只是对一定的解释者来说足够连贯, 并不排除出现不确定和歧义的可能 (Fairclough 1992: 133) 。同时, 对语篇的解释注定是不完整的。语篇是异质的风格、体裁、语域的混合体, 而将这些风格迥异但又相互关联的意义匹配在一起的任务却落到了解释者的身上。
话语分析国内外优秀著作推荐
专著推荐 | 2020年劳特利奇新书《口笔译的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
专著推荐 | Social Semiotics for a Complex World
专著推荐 | 多模态教学新著 Designing Learning with Embodied Teaching
专著推荐 | 语料库翻译《技术与全球冲突时代背景下的翻译研究:Mona Baker文集》
专著推荐 | 语料库+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语料库的语法、媒体和健康话语研究》
专著推荐 | 学术语篇分析:高水平学术英语写作与国际发表的秘诀
专著推荐 | Approaches to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专著推荐 | 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应用:王博、马园艺2020年劳特利奇出版社新书
专著推荐 | 国际二语语用前沿研究
专著推荐 | 许家金 《语料库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研究》
专著推荐 | 张毓:《学术文本概指名词的特征性型式与局部功能》
专著推荐 | 依涵:《中美报纸中科技人物特写的评价模式对比研究》
专著推荐 | 辛斌、陈新仁、魏在江、徐玉臣等 “国家社科”结项成果
专著推荐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专著推荐 | 国际知名学者 Langacker,Talmy,Geeraerts《国际认知语言学经典论丛》
专著推荐 | 汉英对比研究:(3册)系统功能语言学、语音学和修辞学视角
编者按
感谢丁建新教授授权发布。本文刊载在《外语学刊》2007年第5期,有稍作修改。
本文编辑:上海理工大学 孙雨
本文审核:吉林大学 王峰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收费项目与商务合作需支持劳务费,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商谈。
继续为各位提供有益的学术资讯
长按二维码赞赏语言学通讯
查询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方法如上视频所示
10万学者关注了
○
语言学通讯
○
科研助力|学术观点|专著推荐|期刊动态|教师研修|招贤纳士|博士招生|读书小札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公众号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