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柏林电影节精选 丨《身体》:留白手法和创意十足的类型元素极具迷惑性

CineTouch 电影触觉CineTouch 2023-03-17


这位波兰女导演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Malgorzata Szumowska)绝对是柏林电影节的嫡系传人了,自从2011年携手朱丽叶·比诺什的《她们》初次入围全景单元后,之后紧接着的三部作品无一漏网全都入围主竞赛,而且每部都有获奖:《之名》获得最佳同志影片泰迪熊奖,《身体》获最佳导演银熊奖,而《面目》更获得评委会大奖,仅离金熊奖一步之遥!令人意外的是,她与波兰已故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校友,两人都乐于在当代人的生活困境中寻找拍摄题材。在我看来她这部作品更值得获最佳剧本奖,而不是最佳导演奖。这个剧本难度颇大,三个人物、三对组合关系平行前进而最终聚焦于一点。男女主角是由女儿这个人物连结,而父亲与女儿的和解又依靠女主角来完成。尽管片名是“身体”但是片中出现身体的描写却不多(医院里年轻女病患治疗场面),反而是逝者的灵魂在情节里神出鬼没,更成为贯通这三个人物的纽带。三人都面对至亲的逝去而深陷郁结,女主角凭借通灵术走出阴影,而父女两人也在女通灵师的意外“帮助”下修补彼此的裂痕。


不知是否巧合,柏林似乎特别偏好探讨肉体与灵魂关系以及将“身体”作为迷思对象的作品,这部作品意外呼应着另外两部柏林金熊奖影片《肉与灵》《不要碰我》更凑巧的是这三部作品均出自女导演之手,足可见女导演处理此类题材有其独到匠心之处。导演在叙事上故意采用不少留白手法,故弄玄虚却创意十足的类型元素成功迷惑不少观众。这个剧本乍看起来从宏大的话题切入,男女主角面对死亡,两人态度迥异:一个相信科学,一个崇拜巫术。当观众一心以为导演要从理性和迷信的角度探讨死亡,却发现被蒙骗,最后的落脚点是父女之间的亲情关系。这种回到人物创伤疗愈的处理似乎成为不少人诟病之处,令影片格局无法伸展向更为深刻的社会层面,有点浪费掉剧本里的各种荒诞和诡异的类型创意元素。



奥斯卡颁奖季热门片


《好莱坞往事》:无奈唏嘘的迟暮之感极具感染力

《1917》:惊为天人的影像实验手法与反战意识背道而驰

《小丑》:一部边缘人物与权力及政府对抗的黑暗成长史

《乔乔的异想世界》:看起来像韦斯·安德森的二战漫画小人书

《爱尔兰人》:一个低调发展的美国黑帮故事

《寄生虫》:奉俊昊重返创作巅峰

《婚姻故事》:美国式离婚的纠结程度不亚于伊朗式离婚

《利刃出鞘》:融入移民话题令影片更具讽刺意味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在人物传记里提炼出闪光点是东木导演的看家本领



电影作者一瞥

乌利胥·柯雷《平顶房》《窗户周一到》《嗜睡症》《我房即世界》

贾法·帕纳西《出租车》《这不是一部电影》《闭幕》《三张面孔》

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白日焰火》 《夜车》《制服》

昆汀·杜皮约:《鹿皮》《在警局!》《错》、《恶警蛋碎》

杰茜卡·豪丝娜:《小小乔》《神迹疑云》

小克莱伯·门多萨:《巴克劳》《水瓶座》

康捷米尔·巴拉戈夫:《高个儿》《亲密》
阿莱汉德罗·朗德思: 《猴子》《波菲里奥》

贝特朗·波尼洛:《僵尸儿童》《夜行盛宴》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212号房间》《喜欢、轻吻、快跑》《浴男》




沉醉在电光幻影中,用触觉品尝电影,分享电影的愉悦。


长按上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