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面目讲记(全集)
我们佛教面目的最后一章,众生世界的问题,这个是非常深奥的,是研究缘起说当中最为精深的一种,对世界起源的、对众生世界起源的这种天下起源的说明。这个文本,《佛教真面目》写得特别简略,所以这里边的每一句话,可能都有很丰富的,很值得发挥的这种含义。要做一个广本的话,可以跟这个世界其他类的哲学,形而上学,缘起论、宇宙论之类的加以比较。——摘自《佛教真面目讲记》23
原文:
“其一、潜势
法界总体之中,无数分位所标之一切种子固各具七大特性,此上节所以言也。一切种子无非精神之所寓;于互相摄受之间,初无方所、相状可得。地大托之,水大润之,火大耀之,风大展之;依见大之标指,一种子为主,余种子随关系之亲疏重重围绕,是为空大中密相组合之潜势。识大加以混括之体认,遂衬出惺惺寂寂之致,为心相之基本,明认此心相之大略者,依识大转成之清净第八识也。其相圆满、清凉、皓洁,世间事物无可比拟,惟月轮庶几近之。--此月轮观法之所由立也。修习此观,以融会“七大”为究竟,不得执月轮假相为本体。”
讲记:
在潜势这一节里的惺惺寂寂,就是相似的,是在第八识自证分里的惺惺寂寂。相似于本体里的惺惺寂寂,但是已经不是绝对的寂了,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说它是相似的呢?本体里边的这个寂,寂静,不动,是绝对的,但是相似的第八识自证分里边,它已经有微微的生灭了,只不过是生灭的程度还很小,所以可以认为是寂,相似的寂,最接近于本体的不动,但已经在微微的动了,所以这里的寂,已经不是真正的寂了,已经是在微微的动了。你看上面就能看到了,地大托之,水大润之,火大耀之,风大展之,这显然地水火风这都是动出来的,地水火风一旦显现了,它表明它都是在动了,所以这既然已经有这四大表现了,所以下边这个寂字就是一个相似的,所以地水火风这些呢,都是种子层次的那种微微的动,动出来的。
法界总体之中,无数分位所标之一切种子固各具七大特性,这种子这个词,我们在七大缘起论里边就用据点把它固定下来了,也就是说无数分位所标的一切据点各具七大特性,一切据点,一切种子,也就是一切据点无非精神之所寓,所以我们说这据点就等于第八识的自证分,是第八识自证分的一个异名,一切据点无非精神之所寓,也就是说,一切据点每一个里边全是精神的根本,都是精神的中心枢纽。这一切据点在互相摄受之间,这互相摄受就是大慈,所以我们就说这大慈就发生在据点之间,发生在第二个层次,相互摄受,就是相互吸引,在据点摄受的这种境界里边,是没有空间和相状可得的,那是性的境界,没有空间性的,所以这是画不出来的,没有空间的。你们就想一想吧,这是一个大水滴,想象它是一个点,我们从不同的地方给它投入一些小石头,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波纹的这种中心,然后每一个都成为一个观察的角度,就形成了不同的波,这不同的波就是那个据点,它都在一个东西的上边,也没有空间性,所以在没有空间性里边,只有这种特性的表现,地水火风,依据渐大,而活动了。这样就从真如的状态转变成种子的第八识自证分的这种状态了。
——摘自《佛教真面目讲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