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我忍不住想:我在家委会做这些杂事到底是为什么?别的家长们都和我一样牺牲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吗?
二姨是妈妈的表妹,定居在邻省,儿子马跃一直是个乖孩子,成绩也不错,20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目前正读高二。二姨是大龄得子,对表弟十分心重,学习上也抓得很紧。我是家中小辈里高考成绩比较不错的,因此二姨时不时会问我诸如“如何保持优异成绩”之类的问题,问到最后,我都有点不耐烦了,毕竟我已经毕业多年,那点经验对现在的孩子能有什么用?去年11月下旬,二姨邀我们一家去她那儿做客,我立马给我妈说:“不想去,说我病了。”“你这孩子!”我妈白了我一眼,说,“你姨最近焦躁得很,你就和我们一起去吃个饭,开解一下不行吗?”小半年没见,二姨瘦了,黑眼圈重重的,脸上的纹路有点明显。她看见我妈就说:“姐,当家长真的累哦。”“当家长总是要累的,我家这个小祖宗高中的时候我还不是揪心。”我妈宽慰。二姨叹口气说:“哎,你不知道,跃跃同学的爸妈都是些什么人哦……”二姨竹筒倒豆子,给我们大倒苦水,给我们讲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家长,在陪读和“家委会”工作中焦虑升级、压力巨大、心力憔悴的故事。听完,我多少开始有些理解她了。以下是二姨自述。跃跃刚考上高中那会儿,我还开心了一阵——全市最好的学校,跃跃凭“裸分”就上了,这样的好苗子,老师肯定会用心栽培的吧?别的同学也都是成绩好的,学习氛围肯定也不差,我觉得跃跃以后上好大学的几率肯定很大。可没多久,新高考政策一下来,我就有点慌了。新高考是“3+1+2”方案,“3”是必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历史“2选1”;“2”则是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2门作为选考科目。这个新方案对于准备读理科的跃跃来说,优势被削弱了。家长群里也是人心惶惶,都说“要是选错了科,那就完了”,“怎么就轮到咱们孩子第一届呢?孩子压力挺大的”。这些情绪也感染到了我。我知道儿子压力也大,要维持各科的学习进度以便在分班时做选择,都累瘦了。跃跃之前曾提过他们宿舍同学晚上打鼾影响睡觉,于是我找了个周末,去学校附近看“陪读房”。省重点中学附近陪读的家长也多,我们决定租房时,好的房子都被挑完了。剩下的,有的隔音不好,有的水压小,有的房间太小。选来选去,我以高价租下了一间相对满意的——水电空调齐全,位置也安静,还有一个小厨房,我要是下班早,可以给儿子做顿好的,补充营养。我也知道有的家庭专门让孩子妈妈辞职,或者让家里老人过来,全心全意地“陪读”。可我家老人没有这样的身体条件,跃跃爸做工程经常不在家,我在高职的行政工作也不能辞。高一下学期,终于到了分班的时候。我咨询了几个高校的朋友,又反复和跃跃商量,到底要不要选“文科中的理科”地理?我让跃跃去找班主任龚老师,儿子回来后告诉我,班主任劝他留在现在的5班。“你们班主任不是带的‘理化政’吗?”我大惊,因为跃跃的政治成绩挺一般的,“你学政治吗?不是说选地理吗?”“龚老师说,这次考试地理很简单,但是政治考得很难,我政治排名很高,留在5班优势很大。而且我留在原来的班上,老师同学都比较熟悉,龚老师说这样比较有利于我学习。”最后,跃跃留在了5班。我每天下了班就会去陪读房,给他打扫卫生、洗衣服、做宵夜。儿子下晚自习,我就和他聊聊天,问他学习的情况。儿子睡觉了,我就开车回家。每天我开车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一个多小时,往往半夜才能到家——下班之后的时间全都留给儿子了,有时候到家还要赶一些工作。分班之后,政治似乎就变难了,要背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下了晚自习,跃跃还拿着笔记本在看。我给他买了核桃榨汁,提高记忆力。但一个月下来,跃跃的月考还是一塌糊涂,政治分数特别低,把物理和化学的优势都拉没了。他跟我说,政治“背不动”。这是分班后第一次考试,群里有家长在庆幸选科选得对,也有家长说:“我小孩不该选政治,还是换个班吧。”这一下好多家长都不淡定了,我也暗自焦急——不久前,我和跃跃一个同学的家长碰上了,他给我透露了一点小道消息,说龚老师明明知道跃跃的政治不算拔尖的,但图他理科好,就故意劝他留下,这样,虽然牺牲了跃跃的总成绩,但班里整体分数会提高。和跃跃情况相同的学生有好几个,这次考试名次都下降了。“怎么会有这样的黑心老师!”我恨恨地想。周五我请了假,一早就去到学校,想找跃跃的年级主任万老师谈谈。这个万主任上班早,我刚到,他就来了。我说明了来意,想给跃跃换个班,专攻“物理、化学、地理”。万主任点点头:“马跃我有印象的,这孩子成绩是挺好的,可能是才分班不适应,你看这才多久,给孩子一点时间,当家长的不要太着急了。”“我能不着急吗?您看他考进七中的成绩,这次下滑太多了,不是不适应分科,是选科就不对啊!”“我们也再三强调了谨慎选择,你也是,怎么现在才知道不合适啊?年级700多人,12个班,这次没考好的难道都要怪分科呀?”万主任笑着拒绝了我,翻来覆去,都说“不符合规定”、“影响正常教学”。我也不能大吵大闹,万主任说还要上课,我只好离开了。我后面又连续找了两次万主任,仍旧无功而返。群里有家长说班上有个学生换班走了。其余家长纷纷传言,那个家长是校长的什么亲戚,“不然想换班的那么多,怎么他想换就换了?”看着儿子努力学习的样子,我再次去找了万主任。这次,我准备了一个2000块的红包,进办公室,我便递给万主任,道:“这是一点心意,请您收下。”万主任笑眯眯的,却推开了我的手说:“您不必客气。来,请坐。”我以为他是客气,就又递给他两次,没想到他都坚决地拒绝了。送不出礼,我有些尴尬,但还是开口说道:“还是马跃换班的事情——孩子每天晚上背书到11点,确实不是学政治的料啊。您是做老师的,肯定也不忍心孩子走弯路吧?”万主任开口安慰一通,但大意还是,你自己选错的科,现在调整,会引起别的学生人心动荡,不好好学习,就想着换科,那怎么行?我还是没忍住,脱口而出:“那马跃有个同学就换了啊?”万主任凝视了我一会儿,说:“总有些特殊情况,那个同学是上面的安排,是校领导那边同意的。”回到家,我无奈又生气,忍不住跟在老家教育系统工作的姐姐说了此事,她批评我说:“你送钱做什么,人家省重点高中的年级主任,缺那几千块吗?送钱也不够好看!”姐姐说,要投其所好,送点体面的小礼物,再哭一哭,显出一点坚持下去的决心。又问我认不认识高校的学报编辑,让我也“提一提”,“现在高中老师也需要发文章的”。最后嘱咐道:“你和别的同学家长多联系,不要老是独来独往,很多信息都是家长之间传的,去打听打听这万主任人怎么样。”听了姐姐的话,我下了一番功夫。隔了两天,我又去了万主任办公室。可能固执的家长也见多了,万主任再看到我也没太惊讶。我递给他一个小袋子,里面是一支名牌钢笔,说道:“一点心意,请您不要推辞。”万主任没有推辞,请我坐下来。我又将来意说了一遍,说:“主任,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做父母的真的不敢放弃。您看我这一趟一趟来,也影响您的正常工作。您家孩子马上也升高中,您一定能体会我的心情啊!”万主任轻轻叹了口气,我自己也是忍不住哭了:“跃跃爸爸工作忙,跃跃真的是个懂事孩子,从没给老师同学添什么麻烦。到了新的班级,肯定也是好好学习,不惹事。以他的成绩,换了合适的班级,肯定不会给学校拖后腿啊!现在他学习积极性已经下降了,这样下去,要是以后‘重本’都考不上,学校面子上也过不去呀!”万主任坐着思考了好一阵,终于问我:“孩子想读哪一科?”跃跃终于从5班转到了同一个楼层的7班。我问他新班主任是如何向同学们介绍他的,有没有欢迎仪式之类的活动,他只是用“还行吧”、“就你想象的那样吧”一类的话敷衍了我几句。我觉得只要儿子换班这事没有引起周围太大的骚动和不满就好,反正跃跃的适应能力是不错的。同一天傍晚,说过几句客套话之后,我退出了5班的家长群,按7班班主任王老师给我的消息,在QQ上申请加入7班的家长群。7班的“家委会”,传说是本年级最强的两个家委会之一,以超高的办事效率著称。没过半分钟,申请就通过了。一位名叫“徐飞妈妈”的人起了个头,家长群里渐渐排起了整齐的队形,友好地欢迎我的到来。这情景让新来的人感到一丝温馨,但我想起之前听说的这种家长群聊“队形”中的“讲究”:如果你每个家长的招呼都一一回复,是忙不过来的;如果你晾着大家不管,放任“队形”一路整齐下去,则显得架子太大。于是我小心翼翼计算着节奏,每隔七八条消息出来后,就简短而礼貌地客套几句。剩下的时间里,我在群成员列表里仔细地点开90多位家长们的QQ简介,挨个查看。6位老师和3位家长是群管理员,有人的头像和我一样,是孩子的照片。“欢迎马跃加入我们班级!正好学校也要开运动会了,我们下个周末在学校附近的瀛洲府请老师们聚一下吧,马跃妈妈可以来和老师们、家长们熟悉熟悉~”新跳出的消息打断了我的“调查”——发消息的还是那位徐飞妈妈,群管理员之一——原来不知不觉间,“打招呼”已经结束,进入下一个议题了。如何和新班级的老师、家长们早日认识、建立好关系,本来是我很头疼的一个事情,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下周末我也确实有空,当然要爽快答应。“没问题,我可以到场,期待和大家的见面!向各位优秀的家长取经!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毕竟点了我的名,我稍微斟酌一下词句,赶紧发出了信息。“呵呵,不用,您能参加就好!具体准备工作我们家委会来做。”另一位“刘达爸爸”说,他也是管理员。之前5班的家委会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只是老师在群里面通知一些消息而已,但7班的家委会却颇有些“家长自治”的感觉,其中蕴含的“工作量”,可能更是我所无法想象的。“谢谢,十分期待!”我只好这么说。几天之后,我终于迎来了这次神秘而重要的饭局。瀛洲府饭店离学校很近,为的就是方便老师下班过来。我之前虽然路过几次,但其实是第一次进来。饭店里面的装修十分气派,家长们早订了最气派的包间,菜品的样例也已经在点餐区摆好。我走进包间,打量四周,已经有许多家长入座了。“马跃妈妈,你好啊!欢迎欢迎!”走过来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性,热情地握住了我的手。“您是……”初来乍到,人家认得我,我却不认得人家,感觉十分失礼。“我是徐飞妈妈,哈哈!”徐飞妈妈引导我和家长们一一认识,这么多人,我一时半会也记不住,但有几位家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是郭宇爸爸,郭总,他和瀛洲府的老总是老乡,哦对,还有我们年级的万主任,也和他们是老乡!是他帮我们定的酒店包房!”郭宇爸爸看起来自信满满,一脸堆笑,笑容和酒店门口今天亲自接待的老总还真有几分神似。“这是许明的爸爸,许书记,新提拔上来的省XX部门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这是陪他一同来的马主任,小孩中考完也马上要来七中报到了!”“哪里哪里,我们家小马有学能上就不错了,还得向在座的各位成功家长学习啊!”两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西装笔挺,神态虽然和蔼客气,但有种难以言说的距离感,让人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这是李青的爷爷,他可疼孙子了,每天在校门口等他放学!”大家纷纷起立,为头发花白的李爷爷敬酒,李爷爷不便起身,微笑点头拱手示意。“这是刘达的妈妈,刘总,今天她负责给老师们准备礼物。这个券啊,虽然上面写的下个月就过期了,但是您去门店报刘总的名字,年内去兑换都来得及的!”刘达妈妈举止温柔大方,随手便递给我一张礼券。“今天我们的新成员,马跃妈妈,她的儿子也是非常的优秀和上进,上次我遇到龚老师,还表扬他潜力大呢。马跃妈妈也非常了不得,在XX学院日理万机。”最后,另一位群管理员“刘达爸爸”向大家介绍着我。我心里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这夫妻俩,一个准备礼物,把礼券送到我手里;一个负责组织,连我的工作也查清楚了——真的配合得十分默契。说话间,老师们进来了。虽然没见过面,但我之前在学校的展览板上看过他们的照片,基本还记得6位老师的长相和姓名。“肖老师,你最近在我们学报上的文章写得好啊!谈我们城市群的发展空间问题,讲得深刻、有水平。我们所,以后也要多找您交流啊!”在大学工作的李康爸爸站起来,用这另类的开场白迎接着教地理的肖老师。肖老师原本进门时好像情绪不高,此时脸上的笑容却再也藏不住了。老师们走进来,和“家委”们一一握手。我这才发现,来宴会的家长,似乎都是QQ群里非常活跃的家长,而且个个都来头不小。和我算是同行的李康爸爸,所在的学校比我好太多,让我汗颜;刘达妈妈带来了好酒,甚至为开车前来的家长们找好了代驾。大家在几位男家长的劝酒之下,都小喝了一点,有些微醺。饭桌上我才了解到,原来专攻“物理、化学、地理”的只有7班,同时也是“尖子班”,许明就是之前我儿子在5班时轻松换班的那个孩子。我终于体验到了所谓“最牛家委”背后的实力,更加忧心忡忡:我不了解家长们,也不了解老师们。在这场攀比家长背景的饭局中,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参赛者,除了“初来乍到”的特殊身份,毫无优势可言——在诸位家长的衬托下,老师们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印象。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恍惚。我安慰自己,还好跃跃学习好,不需要我太担心。期末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儿子的物理、化学、地理都跟上了,就是英语稍微差一点。我打听了一下,教7班英语的姜老师这学期才入职的。我暗自猜测,是不是因为老师教学经验少,才导致儿子成绩不理想。为了了解姜老师,我特地在晚自习的时候去她办公室找她。她说话慢吞吞,看起来柔柔的样子,我问她跃跃的情况,她回答得有些含糊。我觉得她并不了解我儿子的学习,也对我儿子不够关心,又多问几句,才知道她带着两个班还兼任班主任。新老师能做这么多事情吗?难怪她都不知道跃跃的情况!没过几天,家长群里有提到调动老师去教高三的事,他们拍着马屁说:“可别把我们老师选走啦,我们的老师是最好的。”我看到有一句“缺语文和英语老师”,就接了一句:“姜老师要调走了吗?”群里沉默了——我忽然想起各科老师都在群里,也觉得有些尴尬。过了一会儿,刘达妈妈发来消息:“姜老师毕业于XX名牌大学,研究生学历,获得过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一名,不管是从学历还是实践上,都是最好的。刘达也常说最崇拜姜老师了,这样的老师,我们一定要保卫,不能被调走啦!”紧接着有几位家长也跟着开口,都说孩子特别喜欢姜老师。“不会调的,班里老师一个都不会少的。”最后开口的是许明的妈妈,“大家请放心。”一番交手,让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姜老师确实善解人意、关心学生、被学生崇拜——只是她最关心的学生中,没有我儿子罢了。于是我又找了一个晚自习,想和班主任王老师聊聊。但整个晚上我也没能跟王老师说上几句话——学生来问问题、班委过来汇报情况、别的老师过来传达任务……王老师态度特别好,但忙得团团转,最后到9点50了,她才空下来。她对我说:“马跃的情况万主任都说过了,我心里有数。我们尖子班的教学进度快些,他可能还要赶一赶。等适应了,就没问题的。你多安慰他,让他心理上不要有压力。”说完,她就表示要下班回家了,我也不好意思再打扰——我不太会讲话,跃跃也是安静的孩子,虽然学习主动,但不爱出风头,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口碑很好的姜老师却不太了解跃跃的原因吧。然而,我渐渐发现,高中阶段的“拼爹”,不仅仅只是“背景”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保姆式和管家式的付出。我自己在这个方面,也比不过那些家长。“家委会”群主要是刘达的父母和徐飞的妈妈管理,我从跃跃口中也数次听到刘达和徐飞的名字——他俩在班级活动和日常学习中也积极活跃,经常和老师交流互动,成绩从中上游不断提升。原来,父母的“活跃程度”会直接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每次活动都积极参与贡献的刘达爸爸,总是能得到班主任王老师的口头“感谢”,次数多了,不管老师有意还是无意,对刘达也就更加熟悉和亲近,分给刘达的注意也更多了,在学习上的提点和指导也会更多。刘达学习上有一点点问题,他的父母都能及时和王老师沟通、老师再及时找刘达谈话,那可是真正的家校联动、相互配合。其他家长也早就深谙此道,大家都十分积极,老师在群里发的各类信息都被“秒回”,组织活动也都积极参与。学生学考报名,刘达父母、徐飞妈妈3人到学校负责报名和缴费事宜,老师在群里说“感谢3位家长,非常迅速就完成,值得其他班级借鉴”;暑期作业完成情况,郭宇爸爸联系了各科老师,将作业检查情况按照评语整理出6类,手写抄录后拍照发在群里;黄妈妈是家校联系人,负责在全校大群中接收信息,转发给班级群;许妈妈则整理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写成新闻稿,发到群里和班级公众号……家长们像是在“争宠”,试图用老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来转化为对孩子的一点点好处。又给王老师送过两张礼品卡之后,我决定在群里更加活跃一些,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有钱的家长送高级的礼品卡、购物券,我比不上;有背景的家长请领导打招呼,我做不到,但积极参加家委会的活动,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我还是可以的吧?我思忖着,老师印象最好的,还是群里最积极的那几个家长。可是,他们哪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组织报名是工作日,要请假才能去;整理作业评语怎么也要一两个小时,更何况是每一科、每一次作业;日复一日地写活动新闻稿,虽说每次的时间不多,但综合起来也需要大量时间……更不用说各种小事,打印资料、购买书籍、整理表格之类的,有好多都需要在学校完成。我心中真的很疑惑,刘达父母到底是做什么的,怎么就那么有时间,不用工作吗?我趁着晚上等儿子放学的时候,和旁边的杨妈妈偷偷打听了一下。提起刘达爸爸,杨妈妈也十分感触:“好多事情都是他组织的,咱们家委会这么能干,都是那几位撑起来的。”杨妈妈告诉我,刘达爸爸是某出版社的副总编,那出版社就在学校这个区,车程20分钟不到,所以他来学校特别方便,好多事情他都是亲自做的。因为他付出这么多,面相和性格看起来又强势,所以在晚会、生日会、祝福收集等活动的安排中,他安排哪个家长去做什么事,大家都不好意思推辞。我不知道“副总编”管什么业务,但刘达爸爸在家委会里付出的时间,完全打破了我对出版行业工作繁忙的既有印象。好几次活动,刘达爸爸送给老师的纪念品都是漂亮的文创产品,精美的文具、定制的台历、出版社最新的书籍,大方拿得出手,又不过分张扬。我想着自己给王老师塞的礼品卡,不禁有些羞愧——老师们对礼品卡也见多了,自然不在意。我日常的工作琐碎的事情多,也不能随时出现在学校附近,没办法守着手机去“抢”老师临时布置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心机争抢”,我发现那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对于“没闲”的上班族来说真的特别麻烦,和那些全职陪读守候的家长们比起来,我真的难以“付出”什么。我的时间集中在下午和晚上,白天我就抢着做些文件整理的工作,反正我工作时间并不是特别忙。我帮班级整理过游学行程、购买过给老师们的贺卡、设计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都是和刘达爸爸对接。刘达爸爸对方案和计划书的修改十分认真,回复也很快,像是没有工作一样。我做得最多的还是晚自习课间的“值岗”,守护学生进出教学楼的秩序。那段时间,我下班之后都在跃跃学校,也算是有小半天“随时待命”了。随着我的活跃程度提升,“马跃妈妈”在家长群出现的次数也逐渐变多。入冬流感盛行,老师说需要家长在放学后打扫教室并消毒。我一看是晚上放学后就报了名,每周两次,去给跃跃的教室消毒。儿子下晚自习是9点半,我嘱咐他直接回陪读屋,汤在锅里捂着;我自己则等学生走完之后进教室打扫,在四处喷上消毒水。半小时搞完,再回到出租屋,问问儿子有没有感冒、学习如何。一周过去,我在群里看到相关信息:“感谢刘达爸爸、马跃妈妈、郭宇妈妈赶来劳动……把教室整理得干净明亮清爽,及时消毒,给孩子们放心的学习环境。感谢家委会刘达爸爸的组织和大家的奉献。”那一刻,我心里也算有一点安慰,感觉自己在牛人辈出的家长中不那么边缘化了。但有资源又乐于奉献的家长从来不是少数。一直负责整理分数和成绩的郭宇爸爸,在一次打错了成绩之后发信息说道:“对不起各位,我这边开车边发信息总是输错,也是担心家长们等得着急啊!”引来家长们带着调侃的称赞。家长们似乎也乐于给全班同学买东西,护眼灯、补品、文具、小零食,都是成箱成箱地买,有的是家委会出钱,有的则直接自掏腰包。有次晚自习,李青爷爷还气喘吁吁地扛着两箱牛奶分发给每个学生,王老师在群里连连感谢,又表示“爷爷年纪太大,不要操劳”。郭宇爸爸则没事就在瀛洲府定下一桌两桌,请周末留校上自习的学生去加餐,菜品动辄几百上千——对于家长们来说,奉献全班就是对自己小孩最大的奉献吧。我尽自己的力量,在家委会跑腿,像是多了份临时工作。这些事情我很少跟儿子提,都是为了让他安心学,学得更好。但我也年近半百,有时候精力确实不太够,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又忍不住想:我做这些杂事到底是为什么?别的家长们都和我一样牺牲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吗?到了年末,事情多起来。这天,刘达爸爸在群里发消息说:“借着孩子们期末考完,我们一起聚一聚,顺便提前庆祝新春。全体家长和学生都要参加。”家长们都纷纷附和。和以往一样,刘达爸爸雷厉风行,迅速在群里发了好多文件,有需要物品购买清单、当天工作安排表、学生节目安排表等,这些活动穿插在老师们“关注孩子状态,积极应对期末考试”的消息中,居然显得有条不紊、分外郑重。我在“家长志愿参加准备工作报名表”中填写了自己的名字,主动申请“提前布置会场”。家长们都觉得这是个给老师“留下印象”的好机会,积极主动,节目、后勤、传达等等的报名都迅速满员了。我看看自己年末要赶的文件,又看看家长们的消息,不由感叹:都是为了孩子。刘达爸爸私信我说:“联欢会要出节目,你可以表演一个节目吗?”我想着,自己表演个节目,也算是在老师面前露了脸,老师对我印象应该会比较深刻了。可我没什么才艺,想了半天,我说:“要不准备个朗诵吧。”刘达爸爸说好。我精心挑选了一首给孩子的长诗,虽然并不难,但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还是私下练习了好多遍。这次聚会,我们在瀛洲府包下一个大包间,摆下10桌,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到了。学生们唱歌、跳舞、表演小品、演奏乐器、展示书法,都非常精彩。家长们也贡献了“群舞”和唱歌。有的男家长豁得出去,搞怪搞笑,跳网上的神曲;有的女家长则展示出少女般的容貌和身材,令人过目不忘,我的诗朗诵在其中简直不值一提。联欢持续了接近3个小时,刘达爸爸一脸严肃,拿着节目单走来走去,催促上下场,十分有“总编导”的风范。最后,王老师上台致词,感谢所有家长和孩子的付出,尤其感谢刘达爸爸,从计划到编排,用心良多。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也是家委会的一员。家长们起身,排队,开始轮流向老师敬酒。由于表演节目,我坐在离老师比较近的一桌,就听见往来的家长依次向王老师说“老师,我是XXX的妈妈(或爸爸)”,但王老师似乎都不太认识他们。熟悉的那几个家长,则和老师们坐在一桌,从刚才就一直在讲话。我赶忙起身,加入队列,向老师们一一敬酒,也说“老师您好,我是马跃妈妈”。王老师更熟悉我一点,姜老师也对我有印象,但剩下几个科任老师,我只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疏远和陌生。我本想趁机和姜老师再谈谈儿子的情况,但家长们络绎不绝,老师根本没有时间说几句话。看时间太晚,老师们匆匆结束谈话,回家了。3天后,刘达爸爸将家委会总结的“7班2019年事纪”发在了群中,里面总结了这学期班里所有的活动,包括清洁卫生、义卖、夏令营、游学、调研考试、节日活动、作业反馈、班级文化建设等等,含有详实的截图、照片、文件信息,50多兆,1万4千余字。由于我最近半年的积极参与,里面也有很多我的照片。同时,孩子们的期末成绩也出来了。我看到刘达的成绩又有了提升,进入了班上前三。跃跃成绩还算可以,在班上排第10名,没有大的起伏。我又开始焦虑起来——我能看到那些“牛家长”的厉害之处和为了孩子付出的程度,我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们,我生怕这会影响到我儿子的成绩。最近,眼见疫情愈演愈烈,二姨更加焦虑是“延期开学”的表弟能不能很好地适应线上课。她跟我说:“反正每科都有课,每天从早上6点50到晚上9点半,都排好了,早读、上课、时事新闻、晚读、体育都要打卡。打印的资料都一堆。”我问她:“这线上课,家委会还要帮忙吗?”“大部分是管孩子线上学习相关的事。”二姨说,家委会依然忙得团团转,转发学校通知的、整理各科预习资料和作业的、整理网络课程手册和相关答疑的、分享疫情相关资料的——家委会永远是家委会,家委会的格局也没变化,变化的只是忙活的内容罢了。(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系网易新闻人间工作室独家约稿,并享有独家版权。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千字500元-1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