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例 | 章昀萱 - 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 一等奖

外语教学网 蔡雷英语 2020-11-17

英语课例

▲ 章昀萱老师授课视频截图

“蔡雷英语”经外语教学网授权定期转载和推送历届比赛精选视频和讲解,领略往届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供大家学习研讨使用。今天推送的是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语学院的章昀萱老师的作品


章昀萱,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外语学院,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礼仪教学,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各种技能竞赛奖项。2017年荣获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湖北省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参赛感言

传道,授业,解惑。

比赛心得

很荣幸能够代表湖北省参加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的全国决赛和总决赛,并最终幸运地获得了一等奖。在三天的决赛中,我观摩了来自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赛选手的现场授课和说课,也在赛场外和各位同仁进行了大量的交流,收获良多。


首先,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外语教学专项比赛。从湖北省的复赛开始,前后历时半年多,我经历了授课视频录制、现场授课、现场说课等环节,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在此,衷心感谢外教社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和展示教学风采的机会。


其次,在备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为我最终获得良好的成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学院领导对此次大赛十分重视。从省级复赛开始,在课文梳理、课件制作、视频录制、教学设计等方面,我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大量帮助。尤其是在11月中旬,为了决赛现场授课环节做准备的那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们院长经常陪着我一起加班,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帮我改进教学设计,真的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和感动。同时,我也想专门感谢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大学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樊葳葳教授以及第五届大赛一等奖选手胡颖老师在我备赛期间提供的无私帮助和指导。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师范历史的院校,一直对教师的基本功十分重视。在备赛的过程中,学院的专家、教授也一再强调教学思路一定要清晰,逻辑要连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在20分钟的现场授课中,由于时间的制约,不可能把所有好的设计全部囊括在内,但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基本语言运用,并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将文章进行合理重塑,让学生吃透文章内在的逻辑,最终能够将文章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业相联系。而在说课环节中,由于面对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育专家,则应该更加注重阐述如何在一篇具体文章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具有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的能力,并合理地将整体理念落实到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中去,在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体现阅读教学的三大层次,将其融入到一系列连贯的教学活动中,并最终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


比赛结束之后,回顾比赛的过程,我深知自己其实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比赛现场的应变和处理不够灵活,文章领会依然不够深入,在王教授提问的时候,没有能够准确把握提问的意图,回答得不到位。这些都是我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授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669hv369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富森教授点评 

章昀萱老师授课文章的标题是 “Edge kids and influencers”。总体来说,章老师教态自然,有亲和力,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如下: 


1.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较好的课堂设计能力,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适时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源。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比如导入部分以课文中出现的一串数字引出,有助于启发学生联想,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逻辑思维严谨,能够较好地处理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能把课堂教学目标、途径和效果有机结合起来,能根据教学对象的英语水平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对教学材料的解释清晰明了,能通过较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3.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置由易到难,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 who、 how、why等三个问题为主线,设置 skimming、scanning、probing等三个任务,有效贯穿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大意和重要细节。比如,教师针对how这个问题绘制了 flow chart,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学生根据 flow chart进行复述,巩固要点;随后,教师又将 flow chart中的重点词汇去除,提升难度,再次要求学生复述。 


4.教态自然,有较高的教学热情,微笑贯穿授课及回答问题等所有环节。 


5.回答问题阶段基本上做到理解准确,反应敏捷,回答巧妙,体现出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及较好的应变能力。


章老师的授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PPT里面有一些语言错误,如to emphasizes;授课时间安排上还需要更加合理(由于时间的原因,最后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就草草地结束了);在回答评委提问时,大概由于紧张,没有意识到评委故意犯的发音错误。

    说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669nwvzex&width=500&height=375&auto=0王海啸教授点评 

章老师在说课的一开始便强调 involving students的重要性,这一点也体现在她决赛阶段的授课中,说明她不仅仅是做到了,而且是有意识地做到的。


对于本次教学的方案制定,章老师不仅明确地描述了教学对象,还根据这一篇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确定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从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品德教育层面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计划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写作风格。


章老师的课程设计包含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环节安排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预先告知了学生将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课中采用头脑风暴、略读、 jigsaw reading、填空练习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相关词汇、提升交际能力。在语言层面帮助学生重点学习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和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在能力层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交际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在品德教育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到导游的身份与作用。


在阅读课文的处理上,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要看懂文本的字面意思,还要能够了解其中的引申意义,更要能够运用所学的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便引导出了阅读后的活动,即就一个关于旅游对威尼斯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视频展开讨论,学生可以交流他们对一个现象的不同看法。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现象+解释+解决方案”的结构,就旅游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以导游的身份给自己的游客写一封信。


这样的课程设计步骤清晰,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教学内容体现选文的特点,既照顾到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关注到了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在问答环节,章老师表现出了对课文结构较好的理解,但与其他一些参赛选手一样,在对 skimming和scanning具体含义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比如说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一些 polluted places,这样的阅读行为应该是 scanning,而不是 skimming。另外,章老师为本节课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让导游给自己的游客写一封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真的会有导游这么做。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