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战略研究》∣ 期刊拾穗

观约 语言战略研究 2020-10-10

《语言战略研究》微信公众号“观约谈”栏目不定期推出,敬请关注!


近期浏览语言学期刊,发现几本期刊中与中国有关的几个专辑。遂辑录于此,也许能从中窥到国际语言学界对于中国相关问题的认知情态。


三个专辑分别是:

1.Language Diversity and Endangerment in Tibet, Gerald Roche (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54, 2017.

2.Hong Kong: Historicizing Protest, John Flowerdew & Rodney H. Jones (ed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Special Issue) 15(5), 2016.

3.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es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Language & History 57(2), 20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IJSL)是国际社会语言学界的重量级刊物,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JLP)和Language & History(L&H)也都是SSCI、A&HCI共同收录的期刊。


一、IJSL专辑



IJSL专辑的论文来自于2014年11月3日到4日在瑞典马普萨拉大学雨果·瓦伦汀中心举办的“中国藏区的少数民族语言:过往趋势、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研讨会,项目得到了Riksbankens Jubileumsfond的资助。本专辑共收录论文7篇。


1.Introdu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bet’s Language Ecolog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Gerald Roche.

Roche在介绍部分,从“语言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从前现代到现代(以2000年“西部大开发”为分界线)西藏语言生态的巨大变化。伴随着城市化、劳动力流动和交通设施的发展,以及教育和大众媒体的改观,人员流动和语言接触的密度更大了、程度更深了。于是,地区性的语言多样性模式正在被基于种族范畴的多样性模式所取代,身份认同正成为西藏语言生态的核心构建原则。而西藏诸语言的威望等级被重构了:普通话处于顶端,接着是藏语,然后是地区性的少数民族语言。在21世纪,这些趋势会一直延续下去,并带来一些语言的消亡和新语言的产生。


2. Henan Oirat: A Shrinking Pool of Unique Linguistic Features, Mátyás Balogh.

Balogh呈现了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历史渊源、卫拉特(瓦剌)蒙古语的语言人口分布、语言学特征(语音、形态、句法)、濒危状态等几个方面。


3.Language Evolution and Vitality of Lhagang Tibetan: A Tibetic Language as a Minority in Minyag Rabgang, Hiroyuki Suzuki and Sonam Wangmo.

两位作者考察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塔公藏语。分析了塔公县(弥药热甫岗)的界定及内部使用的诸语言、塔公县的社会语言学环境、塔公藏语的多层级性及其活力度,展示了这一地区及塔公藏语的复杂性。


4.Variation, Contact, and Change in Language Varieties in Yul shul (northern Khams), Konchok Gelek (Dkon mchog dge legs/Gengqiu Gelai).

Gelek用民族志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考察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方言的标准化,即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公立教育加速发展,来自不同地方的中小学生的口音开始向当地的标准方言靠拢。


5.Is Lhasa Tibetan Sign Language Emerging, Endangered or Both? Theresia Hofer.

Hofer基于7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对拉萨地区正出现的一种手语的活力度和濒危情况进行了考察。


6.Language Vitality and Glottonyms in the Ethnic Corridor: The rTa'u language, Tunzhi (Sonam Lhundrop).

Tunzhi考察了四川西部民族走廊地区的rTa’u语,分析了其活力度和濒危状态,并建议应该称其为Glottonym。


7.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Language Change in Amdo Tibetan, Zoe Tribur.

Tribur用基于社会网络结构的社会语言学框架分析了安多藏族区的诸语言/方言多样性。社会网络结构会影响语言/方言的共时功能以及不同的语言态度,进而体现到语言本体上语音、形态、句法等的历时演变。


二、JLP专辑


“街头抗议”(street protest)是最为复杂的政治话语形式之一,因为它汇集了多个行为主体、多种话语模式、多类媒介以及多种历史轨迹。近些年,一种独特的街头抗议形式开始出现,即“占领方式”(occupy style)。从美国的纽约到洛杉矶到西班牙、乌克兰、土耳其,再到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都出现过这种运动。


JLP的这期专辑就从历时视角、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的香港“占中”一事进行了解读。在此之前,Martín Rojo(2014)曾在JLP组织过一期关于“占领”的专辑。Martín Rojo(2014)①的关注核心是“占领”的空间性(spatiality),而Flowerdew和Jones组稿的这期香港专辑则尤其强调“占领”的时间性(temporality),更具体一点说即其历史性(historicity)。


专辑的文章关注如下问题:历史嵌入话语的方式;话语作为历史进程代理方的功能方式;在这类运动中的话语生产方和消费方作用于“去世俗化”和“再世俗化”事件的方式。这些文章考察的话语形式包括了报纸文章、民意调查、电视采访、标识和街头艺术、社交网络上分享的相关视频等。而分析这些材料的理论框架也是多种多样,涵盖了批评话语分析、批评编史学、地理符号学、大众媒体研究以及介导话语分析等。


整个专辑包括一篇介绍和五篇论文。篇目如下:

1. Occupy Hong Kong: Historicizing Protest, John Flowerdew and Rodney H. Jones.

2. A Historiographical Approach to Hong Kong Occupy: Focus on a Critical Moment, John Flowerdew.

3.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Moment in the Umbrella Movement, Aditi Bhatia.

4. Evidentiary Video and “Professional Vision” in the Hong Kong Umbrella Movement, Rodney H. Jones and Neville Chi Hang Li.

5. Opinion Poll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Newspaper Discourses During the Umbrella Movement, Francis L. F. Lee.

6. Itineraries of Protest Signage: Semiotic Landscape and the Mythologizing of the Hong Kong Umbrella Movement, Jackie Jia Lou and Adam Jaworski.


三、L&H专辑



L&H的这个专辑专门探讨了中国语言学史的相关问题,有三篇论文。


1.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ly Traditions, Hilary Chappell and Alain Peyraube.

Chappell和Peyraube的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近代以前中国的语言学传统以及近代以前西方学者和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学问题的探究;然后以量词为切入点,比较了西方的汉语描写语法著作(特别是传教士写的)中对这一词类的分析异同;在最后的结论之外,作者专门添加了一个“结语”,分析了为什么直到《马氏文通》中国语言学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语法研究这一问题。


2.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rammar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Parts of Speech, Mariarosaria Gianninoto.

Gianninoto以汉语的词类划分为切入点,分析了西方学者和传教士的汉语描写语法著作中的得失。


3.How and Why Saussure is Misread in China: A Historical Study, Yanfei Zhang & Shaojie Zhang.

这两位来自中国的作者指出,索绪尔的一些语言学思想在中国被误解和误读了。他们以“语言任意性”这一索绪尔语言学的核心论题为例进行了分析,并从政治、文化、教育及历史发展等维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作者认为中国学界对索绪尔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些年,国际期刊刊发中国学者或与中国问题相关的论文的增长趋势较为显著。这一方面体现出了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问题/中国现象/中国经验”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学者和相关部门对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视和努力。



注  释:


① Martín Rojo, Luisa. (ed.). 2014.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13 (4).



往期“观约谈

(点击蓝色文字跳转)


第20期 巴拿马的语言状况

第19期 两本经济史中的语言图景

第18期 “瓜达尔、吉布提、皇京”三港的语言环境

第17期 语言之翼——三本书·小札

第16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16)

第15期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2016)

第14期 “大历史”中的“大语言”? ——《人类简史》小札

第13期 社会语言学框架下的几个弱变量

第12期 国际被收养中国儿童的相关语言问题

第11期 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之“星谈”项目

第10期 《专门用途英语手册》绍介

第09期 语言规划的三种取向——Ruiz(1984)概述

第08期 费舍曼—普尔假说 ——语言越统一,经济越发展?

第07期 约翰·范德克与《中国的民族主义与语言改革》

第06期 期待一部《中国语言规划史》

第05期 “语言学手册”系列

第04期 说说《社会语言学译文集》

第03期 全球化、英语、语言政策与政治经济学 ——《语言政策与政治经济学》简介

第02期 LPP的研究方法论——《LPP的研究方法:实用手册》简介

第01期 IJSL的中国专辑



《语言战略研究》官方微信

微信号:yyzlyj

电话:010-65219060 65219062
传真:010-65523101
电子邮箱:yyzlyj@cp.com.cn
投稿地址:http://yyzlyj.cp.com.cn
地址:北京朝外大街吉庆里14号佳汇国际中心1509
邮编:
1000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