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相情感障碍I型与II型:在症状和治疗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临床必备」

psychiatry salon 大话精神 2023-01-18

双相情感障碍是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特征在于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症的交替发作,或躁狂和抑郁特征的混合发作。临床中常见的亚型有双相I型和II型。双相障碍的误诊率很高,本文讨论了双相I型与II型的关键差异以及避免误诊、及时治疗的一些方法。

双相I型与II型的关键差异

双相I型基本诊断特征:

  • 至少有1次躁狂发作
  • 躁狂发作与药物、物质使用或疾病无关
  • 提示:诊断BP-I型不需要抑郁发作
双相II型基本诊断特征:
  • 至少有1次轻躁狂发作
  • 至少有1次重性抑郁发作
  • 无论是轻躁狂还是抑郁发作都与药物、物质使用或疾病无关

首先从定义上看,BD-II的诊断需要一个纵向前瞻性的过程。根据DSM-5,只要一个人出现一次躁狂发作,即便尚无重性抑郁发作,也可直接诊断BD-I;只要出现一次重性抑郁发作,即可诊断为重性抑郁症(MDD)。

然而,诊断BD-II既需要轻躁狂发作,也需要重性抑郁发作,两者存在时间间隔,这就要求医生不仅需要前瞻性地留意临床表现,也要保证回顾性的病史报告及临床资料足够靠谱。

“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人中,双相I型和双相II型——尤其是双相II型——都没有及时发现。”Roger S. McIntyre博士在11月3日的2022年神经科学教育研究所(NEI)大会上的演讲中,讨论了双相I型和双相II型障碍的主要区别。报告的目的是确定与每种疾病相关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的差异,并确定每种疾病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据McIntyre说,诊断不足和误诊在双相I型和II型障碍患者中非常常见。因为这些患者通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当他们来就诊时,患者通常表现出轻度抑郁和焦虑,他们无法入睡,无法集中注意力,他们通常也会因为没有目标以及一些功能障碍来就医。尤其是抑郁症状,可能是一种不良事件或共病,可能导致误诊。专家称,患者表现出的抑郁症越多,我们越有可能错过诊断,因为重性抑郁症(MDD)全部都是抑郁症状,双相情感障碍II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I也是主要的抑郁症,但比双相情感障碍II少。

双相情感障碍的共病率也最高,双相I型在基因上更接近精神分裂症,双相II型在基因上更接近重度抑郁症。儿童创伤也会影响两种类型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和表现。一般来说,创伤程度越大,发病年龄越早,症状严重程度呈现的也越早。创伤还可能导致其他共病,如药物使用、更高的自杀率和认知障碍。在认知障碍方面,患者经历的疾病发作次数越多,其脑容量体积减少的程度就越高。

为了避免常见的误诊,McIntyre建议临床医生注意所谓的4A:焦虑(anxiety)、激越(agitation)、愤怒/易怒(anger/irritability)、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McIntyre说:“当一个病人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很抑郁,病人对我说,‘医生,我很抑郁。我的生活糟透了,我还焦虑。我有躁动。我气得要死,而且我有多动症。我需要Adderall’……这对我来说意味着这个人可能有轻度躁狂和混合特征。”

临床管理与治疗药物

双相障碍不同亚型的临床管理的确存在差异。例如对于BD-I而言,预防躁狂复发是治疗的核心及基石;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成功管理几乎无从谈起,而其他一些方面,如抑郁症状、认知损害、功能下降的管理也建立在这一点的基础之上。

对于BD-II而言,事实可能恰好相反:尽管预防轻躁狂复发无疑也是治疗的一部分,但临床关注的重点往往落在抑郁的急性期及维持期治疗上。当然也有例外,如轻躁狂自身,尤其是伴有混合特征时,也可能致残甚至导致患者处于危险的临床状态,但总体而言,为了让患者的获益最大化,BD-II和BD-I的临床落脚点存在差异。

McIntyre也提供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最新药物清单,据报道,这些药物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各个阶段都有效。
  • FDA批准的治疗急性双相抑郁的药物包括卡利拉嗪、卢美哌隆、鲁拉西酮和喹硫平。

  • FDA批准的治疗急性躁狂的药物包括锂、卡马西平、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沙米多芬

  • FDA批准的维持药物包括阿塞那平阿塞那平、拉莫三嗪、喹硫平(辅助用药)和利培酮(长效注射用药)。

1.喝杯益生菌就能让你快乐起来?“精神益生菌”了解一下!


2.精神益生菌,淘金热还是治疗新革命?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冲动:是状态还是特质?● 如何知道你的抑郁症正在康复● 疫情下的焦虑,该如何处理?● 当抑郁的青少年拒绝帮助时该怎么办?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推荐阅读

游戏对心理健康无害,除非玩家停不下来「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每天一剂便便胶囊,就能远离双相障碍?「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双相抑郁症与单相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大话双相
25种增加焦虑水平的行为——大话焦虑
精神病学解释抑郁症如何让人感到疲惫和烦躁——大话抑郁

针对多动症儿童的8个简单策略——对老师和家长有用的技巧——大话少年

参考来源

1. 2022 Neuroscience Education Institute (NEI) Congress 

2. Schaffer A. Why bipolar II disorder does not deserve its status as the overlooked middle child. Bipolar Disord. 2018;00:1–2.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